路太远
总觉得要写的太多,所以不知从何处开始下笔。今早躺在床上终于把它看完了,但内心始终难以平静,思绪一直停留在书中的场景,从西北的荒漠到上海狭长潮湿的弄堂里,从精明的恩娘,坚韧安静的婉喻,放荡后反省的焉识,还有他们的子辈孙辈,所有的一切,或许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又或许只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但不管怎样,我终是被书中的那些人物感动到了,为他们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生存的不易而感慨万分。
婉喻为焉识所做的一切让我由衷的佩服,一个纤弱的女子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坚强忍受一切负重,不停地来去奔波,不停地忍受周围的指指点点和议论声,不停地缓和子女们对焉识的愤恨,所有的苦她选择一个人默默往下咽,像极了她给人的印象,安静极了,内心是该有多安宁祥和才有那份气质,后来记忆减退时那蛮横的力气想必是一生怒气的爆发,她已经完全活在自己建筑的世界里,那世界是她永远在等待焉识归来的世界,她的世界与这个现实的世界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他回来了吗?”“回来了。”“还来得及吗?”“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看到这儿时内心忍不住的难受。婉喻直到最后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爱着焉识,尽管这一直都是她自己的“自以为”,但那又怎么样呢?谁规定了爱一个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爱一个人时是幸福的,至少在焉识不在她身边的那么些年的时间里,她有一个永恒的信念,就是等他回来。从焉识不爱她到珍视到对她的爱,而她对焉识的爱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让我想起了“不管世界怎么变,我对你的爱依然不变”。
“岁月静好,你回来那就更好了。我回来了却回不到你的世界里去了,只能在这个你熟悉的陌生世界陪伴你直到最后。没能对你说出的那些话终究没能说出口了。”
婉喻为焉识所做的一切让我由衷的佩服,一个纤弱的女子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坚强忍受一切负重,不停地来去奔波,不停地忍受周围的指指点点和议论声,不停地缓和子女们对焉识的愤恨,所有的苦她选择一个人默默往下咽,像极了她给人的印象,安静极了,内心是该有多安宁祥和才有那份气质,后来记忆减退时那蛮横的力气想必是一生怒气的爆发,她已经完全活在自己建筑的世界里,那世界是她永远在等待焉识归来的世界,她的世界与这个现实的世界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他回来了吗?”“回来了。”“还来得及吗?”“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看到这儿时内心忍不住的难受。婉喻直到最后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爱着焉识,尽管这一直都是她自己的“自以为”,但那又怎么样呢?谁规定了爱一个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爱一个人时是幸福的,至少在焉识不在她身边的那么些年的时间里,她有一个永恒的信念,就是等他回来。从焉识不爱她到珍视到对她的爱,而她对焉识的爱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让我想起了“不管世界怎么变,我对你的爱依然不变”。
“岁月静好,你回来那就更好了。我回来了却回不到你的世界里去了,只能在这个你熟悉的陌生世界陪伴你直到最后。没能对你说出的那些话终究没能说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