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反省--胡适读书笔记
《读书》
读书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读中国书时,每个字的一笔一划都不放过。读外国书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这是很难的。把port看成pork,例子有很多,这都是眼睛不精细的结果。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是有几类的书,仍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了解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读好的小说尚且要如此,何况读关于思想学问的书呢?
心到:是每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这样用心考究。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几个条件:
工具书(字典参考书等,当衣服,卖田地,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如买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要做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方才懂得它的意义;有时要做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
英文字典是完备的,但是某一字在某一句究竟用第几个意义呢?这就非比较上下文,或贯串全篇,不能懂了。(一个单词多种意思,文言文中,一个字多种意思,若想搞明白该字在某一句话中是哪个意思,需要比较,归纳)
总之,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这样看起来,读书要求心到;不要怕疑难,只怕没有疑难。工具要完备,思想要精密,就不怕疑难了。
手到: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例如:
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
3、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札记又可分为四类:
1)抄录备忘2)做提要,节要。3)自己记录心得。张载说: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4)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收到的功用。我常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作提要,或作说明,或作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审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只是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进化",你也会说“进化”,他也会谈“进化”,但你对于“进化”这个观念的见解未必是很正确的,未必是很清楚的;也许只是一种“道听途说”,也许只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这种知识算不得知识,更算不得是“你的”知识。****到这个时候,你所有关于“进化论”的知识,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我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至于动手标点,动手翻字典,动手查书,都是极要紧的读书秘诀,诸位千万不要轻轻放过。内中,自己动手翻书一项尤为要紧。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
读书须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读中国书时,每个字的一笔一划都不放过。读外国书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这是很难的。把port看成pork,例子有很多,这都是眼睛不精细的结果。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是有几类的书,仍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了解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读好的小说尚且要如此,何况读关于思想学问的书呢?
心到:是每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这样用心考究。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几个条件:
工具书(字典参考书等,当衣服,卖田地,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如买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要做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方才懂得它的意义;有时要做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
英文字典是完备的,但是某一字在某一句究竟用第几个意义呢?这就非比较上下文,或贯串全篇,不能懂了。(一个单词多种意思,文言文中,一个字多种意思,若想搞明白该字在某一句话中是哪个意思,需要比较,归纳)
总之,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这样看起来,读书要求心到;不要怕疑难,只怕没有疑难。工具要完备,思想要精密,就不怕疑难了。
手到: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例如:
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
3、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札记又可分为四类:
1)抄录备忘2)做提要,节要。3)自己记录心得。张载说: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4)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收到的功用。我常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作提要,或作说明,或作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审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只是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进化",你也会说“进化”,他也会谈“进化”,但你对于“进化”这个观念的见解未必是很正确的,未必是很清楚的;也许只是一种“道听途说”,也许只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这种知识算不得知识,更算不得是“你的”知识。****到这个时候,你所有关于“进化论”的知识,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我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至于动手标点,动手翻字典,动手查书,都是极要紧的读书秘诀,诸位千万不要轻轻放过。内中,自己动手翻书一项尤为要紧。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