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论绘画
听说有这么一篇文章,就搜了一下。摘录过来。其中有一段说到在玻璃上画一个模特,再拿它与自己画的比较,看什么地方有错,以此纠正错误;也说到可以通过镜子,来评判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就是初学者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显像板、照片等工具,比较画作与实物,以此提高“画得像”的能力。
最近我还了解到,画家在创作大型油画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把底稿用投影仪投在画布上,然后再描形状。既然如此,那单纯只是想要画得像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投影照片。技术让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了。我们可以更加简单地开始,也可以更加简单地做得更好。作为个人,可能更多地是要想清楚,自己做这件事,到底目的何在吧。
之前写的素描学习笔记,只是入门级别的,非常非常基础,越学就发现需要学的东西越多。如果只是想临摹插画,画一些简单的生活物件,那点东西也够用了。如果还想提高呢?这篇文章说,需要先学透视,万物比例,再临摹名家作品,再写生。当然,这是对一个职业画家,或者说艺术家的要求。而从19世纪开始,甚至艺术家也不这么要求自己了。但我十分喜欢和赞同文末这句:
大爱生于对所爱物的大了解。
知识催生热情。行动升华热情。最终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大致如此吧。
下面是正文。
=====
达芬奇论绘画
【画家守则】
透视、明暗法、比例、解剖、动植物等知识是画家的必修课。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就像罗盘对航海一样。在技法学习上,少年画家必须先从临摹名家作品入手,而后进行写生。临摹和素描是基本功,着重在掌握物体细部的形态和明暗,必须苦练而后才能熟能生巧。
画家是自然和人之间的中介者,是自然创造物的再现者,他的精神必须包罗自然万象。只有向自然学习才能做到这一点。他凭借最敏锐的视觉,观察自然和人生,田野里,广场中,旅途上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山川、草木、人的动态表情都是学习的材料,他象镜子一般真实地映摄自然形象,广泛收集素材,然后离群独处深思熟想,从素材中去粗存精,最后在脑中形成一个最精萃的形象宝藏。睡前与醒后的回想有助记忆,保持形象鲜明,游戏也可利用为锻炼判断力的手段。
师法自然不排斥向别人学习。互相观摩,倾听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批评都于己有益。但是大师特别反对因袭,只有不拘泥古人,师事造化才能突破前人藩篱,才能青出于蓝,得到好的成绩。师法自然不仅是一项成功的经验,而且是和艺术的来源是自然这一基本原则吻合的。
【少年训练】
少年应当先学习什么?少年应当先学透视,再学习万物的比例,而后临摹名家的作品,借以养成画好人体各部分的习惯。再继之以自然作品的临摹,以巩固所学的课业。经常观摩各大师的作品。此外,务须养成将所学用之于实践,用之于工作的习惯。
画家应当通过摹写出自名家手笔的素描,训练自己的手。在教师指导之下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就可以依据往后要谈的关于如何表现凸雕物体的方法,去描绘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少年希望精通这门模仿一切自然造物的形状的科学,应当在学习中注重素描,连同和物体所处位置相应的光和影。
对学画儿童应提出什么法则:我们明白,视觉是最机敏的动作当中的一种。只一瞥,不可胜数的形状已尽收眼底。可是它每一次只能理解一种事物。比如你们读者一眼看见这页书,立时就能断定它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字母,至于这是些什么字母,它们讲什么,你当下是茫然的。想了解它,你必须逐字逐行阅读。这正如登高楼,最好一级一级攀登,否则是达不到顶点的。你们天生爱画,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若想学得物理形态的知识,须由细节入手。第一阶段尚未牢记,尚未练习纯熟,切勿进入第二阶段,否则就虚耗光阴,徒然延长了学习年限。切记,先求得勤奋,勿贪图捷径。
求得快速之前,应先学会勤勉:你们素描家若想学有成效,在作素描时应当慢慢进行,仔细辨认各种光线中哪些最明亮,阴影之中哪些最黑暗,而明暗又如何交混。观察他们的分量,并互相比较。注意轮廓的朝向,注意线条上哪段向一边或另一边弯曲,哪些地方比较明显或不明显(即什么地方粗,什么地方细)。最后,应当留心使你的明暗融合起来,象烟雾一样分不出笔触和边界。当你如此用心的练熟了你的手和判断时,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落笔神速。
【画家的精神生活】
画家的心应当象什么:画家的心应当象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应该晓得,假设你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不观察它们,不在心中再现它们,你就办不到这一点)。当你横过田野,请发挥你对各种事物的观察力吧!先看这一件,再看另一件,去粗存精,搜集各种材料。不要象某些画家,倦于想象力的运用,搁下工作,以散步为消遣,但是,他们仍是精神疲惫,懒得观察周围事物,遇到亲友招呼也只当没听见看见。
画家应当有规则地学习,不放松任何未曾牢记的事物。
那些作画时单凭实践和肉眼的判断,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就像一面镜子,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却对它们一无所知.
画家应当独身静处,思索所见的一切,亲自斟酌,从中提取精华。他的作为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物体的许多色彩。作到这一点,他仿佛就是第二自然。
画家的画室生活:为使躯体健康不致妨碍精神的健全,画家和素描家应当保持孤独。再致力研究思索,不断展现眼前的事物以便为记忆储藏提供材料时尤当如此。当你单独时,你全部是自己的,有了一个伴,只剩半个自己,并且做伴的品行愈次,所剩愈少。同伴更多,麻烦就更大。如果你回答说,只要我干我的事,离他们远些,也就能更好地思量自然事物的形态。那我要回答,这可不容易办到,因为你难免不听他们闲聊。一仆难事二主。你将既不能尽朋友之情谊,对艺术思索的影响也更糟。假如你说,我可以离他们老远,他们的话钻不进我耳里,乱不了我的心神。我说,你会被人当傻瓜看待,因为这样一来,你还是孤身独处了。
住所小,思想集中;住所大,思想散漫。
画家的乡间生活:画家需要那些应当归入绘画之中的数学知识,应当疏远那些不赞同他的研究的朋友,他的头脑须有适应出现在它面前的各种事物的本领,他还应该没有其它牵挂。如果在推敲第一个题材的时候,有第二个来打搅,如同一件事盘踞在脑里时所发生的那样,他必须决定这些题材之中,哪一个更难研究,对之紧追不舍,直到彻底清楚为止,然后研究其它问题。但超乎一切之上的,是他必须使他的精神像明镜一样光洁清净,能像它那样反映摄入其内的物体的五光十色。他的友伴对这些研究上的兴趣也应与他相似,如果他寻不到这样的同道,应当习惯单独研究,因为他终究是会感到没有合适的同伴的。
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记忆力与想象力的锻炼】
如何牢记:你如果想把学过的东西牢记在心,试按下法行事:当你画同一物件已经如此多次,觉得已把它记住,试不用模特儿画一次。然后用一片光滑的薄玻璃把你的模特儿摹下来,叠在不用模特儿画出的像上,仔细比较,注意摹像和画像在什么地方不合。当你若发现自己错误之处,就下决心不再犯。你甚至可以再面对模特儿,将错误之处重画多遍,直到将它的形象牢记为止。
画家应作什么游戏:画家们,你们如想从游戏得到有益的娱乐,应当永远只作对你们的职业有益的事,就是说,将你们的双眼练成精于估计物体的正确长度和宽度的判断者。
醒后与睡前的练习:我从亲身经验中发现,若在黑暗中卧在床上,将研究过的物体的轮廓或其它经深思而理解的事物,运用想象回忆一遍时,获益匪浅。这是一种值得赞许的方法,有助于将事物深印于记忆。
促进思想作出各种发明的方法:我少不了要将一种新发明,一种协助思维的方法包括到以上的方法之中。这法子虽然似乎微不足道甚至可笑,但却具有刺激灵感做出种种发明的大用处。请观察一堵污迹斑斑的墙面或五光十色的石子。我得提醒你们,时时驻足凝视污墙、火焰余烬、云彩、污泥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于你并不困难,只要思索得当,你确能收获奇妙的思想。思想一被刺激,能有种种新发明:比如人兽战争的场面,各种风景构图,以及妖魔鬼怪之类骇人的事物。这都因为思想受到朦胧事物的刺激,而能有所发明。但你首先必须晓得如何将你希望表现的物体的各部分,比如动物的肢体,或风景画的各要素诸如树木、岩石等等画好才成。
【论多才多艺】
不多才多艺的画家不值一赞:坦白说,有些人把仅能画好头像或人像的画家奉为名师,只不过是在自我欺骗。只在一件事情上穷毕生精力而获得成就,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绩。绘画既然包罗自然万物,包罗人们一切偶然的动作,总而言之,包罗目所能见的一切,那么,在我看来,那些只能画好一件东西的人,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画匠而已。你岂不见人们的动作就是千变万化的么?岂不见树木、花草、山岳、都市、公共建筑、私人府邸、工具等等全是种类无穷的么?岂不见衣装、饰物与技艺名目有多少?这一切在你们称之为名画家的人的手里,都应当被表现得同样出色,同样完美才行。
一个人只要知道办法,多才多艺是件易事。因为一切地上动物的各部分都有些相似,就是说它们的肌肉、筋腱、骨骼,除了长度厚度不同之外无甚变化。这一点将放在解剖的书中说明。
【不拘前人绳墨,而应师法自然】
画家若专以他人的画为准绳,就只能画出平凡的作品。要是他愿意向自然学习,就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
【互相观摩,自我批评】
与他人一起作画好不好?我斩钉截铁地说,学生在作画时,合群比单独强。理由很多。第一,如果你技术欠佳,你会耻于置身作画人群之间。羞耻乃是发奋的动力。第二,强烈的嫉妒刺激你,使你力求成为备受赞扬者之一。他们的褒奖对你也是一种鞭策。再有一层,你可从比你高明的人的作画方法中学习。若你比他们高明,鄙视她们那缺点于你有益,而他们的赞许能鼓励你进取。
画家工作时应当虚心听取任何人的评语:一个人作画的时候,当然不应该拒绝他人的忠告。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尽管不是画家,但对他人的形象也有所了解。别人是不是驼背,是不是有一肩膀太高或太低,是不是有阔嘴、大鼻或其它缺陷,他都能够给予正确的判断。我们既然知道人们确实能够判断自然的创作,就更应当承认他们同样能够评判我们的差错。一个人最容易被自己的作品欺蒙,如果你在自己作品中看不出缺点,可到旁人的作品中寻找,从他人的错误中得益。
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指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一个不怀疑的画家,成就必小。当画家的作品超过了他的判断,他的成就必定小;但若他的判断超过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必不断进步,只要贪婪不搀杂其中。
画家们,假使你致力于取悦第一流大师,你就能够使自己的作品出色,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正确的判断你的作品。如果你想取悦的并非大师,你的画就会缺少透视,缺少浮雕,缺少快动作,从而缺少了绘画之所以被视为高超艺术的一面——使非浮雕显现浮雕感。
如何识别一幅好画,一幅画应当具有什么品质才能是好画:要识别好画,首先应当考虑的一件事乃是画中的动作时候与动作者的思想状态相适应;其次,阴影物体的凸现程度之多少应与距离相协调;第三,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应与全身的比例相符;第四,场所应符合其中的动作的礼仪;第五,人体各部分的布局应与所画的人的类型相配合,即修长的人应有修长肢体,粗壮的人应有粗壮肢体,胖者应有肥胖的肢体。
画人像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姿态,好的人像若姿势不妥,便令人难堪。最美的人像即使生动活泼,但若其动作跟动作的任务不相适应,亦失去它的价值。毫无疑问,姿态的问题要比画像本身的美观要求更多的思索。因为画像的美可通过写生获得,而画像的动作则必须通过画家的智慧,精心分析而得。人物画的第二要点,是要求它有浮雕感,第三要点是良好的素描,第四则为良好的着色。
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判断:我们十分明白,别人作品的缺点易知,自己作品的缺点难识,往往在批评别人作品的小疵时,却遗忘了自己作品中的大病。要想避免这等无知的行径,你必须通晓透视,完全了解人和他种动物的身体的尺寸,关于建筑物及矗立地面的其它物体外形方面,你也要具有一位优秀建筑师的才能,这些物体的形状是无限量的。你知晓的形状愈多,则愈能给自己作品挣得赞扬。对于你不精通的物件,不要拒绝写生。
回到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我说你们作画时应备一面镜子,时时从中照见你的画,你就能见到画已反转,好像出于另一个人的手笔,这时你就能比其它时候更易于判断自己作品的缺点。不时放下工作,稍事休息也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工作太久使你大受蒙蔽,而休息回来之后,你的判断力就增进了。离画远站也行,这时画就显得小了,一瞥可见更多。站在远处比站在近处,更容易看出画面各部分与色彩的失调和不合比例。
镜子为画家之师:若想考察你的写生画是否与实物相符,取一镜子将实物反映入内,再将此映象与你的图画相比较,仔细考虑一下两种表象的主题是否相符。【现在可以用智能手机了,耶!】
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镜上反映的图象和绘画极为相似。你看到画在平坦表面上的东西可显出浮雕,镜子也一样使平面显出浮雕。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两者都同样似乎向平面内伸展很远。
你若明白镜子借助轮廓与光影使物体突出,而在你的色彩之中,还具备比镜子更强烈的光和影,因此,若是你晓得如何调配颜色,你的图画就能像一面大镜子中看见的自然物。
论实践:画家应当力求画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使观众极愉快地驻足欣赏,不要起初吸引他们,随后又将他们赶走,就像一个夜间赤身裸体地跳下床来试试空气的人,陡然受到寒冷的刺激又赶紧回床上一样。你应使你的画像温暖季节的空气,足以引诱人从床上下来,并且尽情享受夏夜空气的清新。
这些法则的目的在于使你养成灵活而良好的判断。因为良好的判断出自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理解来自以可靠的准则为依据的理性,而正确的准则又是可靠的经验,亦即一切科学与艺术之母的女儿。因此,你记住我的法则之后,就能够凭着你改进了的判断识别一件作品中不论是透视、形象或其他方面的不协调之处。
【道德】
关于画家及其守则:画家,我提醒你们,当你依靠自己的判断或旁人的警告,发现自己作品的弊病时,应当修改过来,省得出示作品时,同时暴露了你自己是用什么材料造成的,别为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说你能在下一件创作中挽回面子,因为绘画跟音乐不一样,不是方生即死的,它将经年累月地证明你的无知。
事实上,大爱生于对所爱物的大了解,如果你不了解它,你便少爱,以至不爱它。
最近我还了解到,画家在创作大型油画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把底稿用投影仪投在画布上,然后再描形状。既然如此,那单纯只是想要画得像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投影照片。技术让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了。我们可以更加简单地开始,也可以更加简单地做得更好。作为个人,可能更多地是要想清楚,自己做这件事,到底目的何在吧。
之前写的素描学习笔记,只是入门级别的,非常非常基础,越学就发现需要学的东西越多。如果只是想临摹插画,画一些简单的生活物件,那点东西也够用了。如果还想提高呢?这篇文章说,需要先学透视,万物比例,再临摹名家作品,再写生。当然,这是对一个职业画家,或者说艺术家的要求。而从19世纪开始,甚至艺术家也不这么要求自己了。但我十分喜欢和赞同文末这句:
大爱生于对所爱物的大了解。
知识催生热情。行动升华热情。最终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大致如此吧。
下面是正文。
=====
达芬奇论绘画
【画家守则】
透视、明暗法、比例、解剖、动植物等知识是画家的必修课。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就像罗盘对航海一样。在技法学习上,少年画家必须先从临摹名家作品入手,而后进行写生。临摹和素描是基本功,着重在掌握物体细部的形态和明暗,必须苦练而后才能熟能生巧。
画家是自然和人之间的中介者,是自然创造物的再现者,他的精神必须包罗自然万象。只有向自然学习才能做到这一点。他凭借最敏锐的视觉,观察自然和人生,田野里,广场中,旅途上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山川、草木、人的动态表情都是学习的材料,他象镜子一般真实地映摄自然形象,广泛收集素材,然后离群独处深思熟想,从素材中去粗存精,最后在脑中形成一个最精萃的形象宝藏。睡前与醒后的回想有助记忆,保持形象鲜明,游戏也可利用为锻炼判断力的手段。
师法自然不排斥向别人学习。互相观摩,倾听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批评都于己有益。但是大师特别反对因袭,只有不拘泥古人,师事造化才能突破前人藩篱,才能青出于蓝,得到好的成绩。师法自然不仅是一项成功的经验,而且是和艺术的来源是自然这一基本原则吻合的。
【少年训练】
少年应当先学习什么?少年应当先学透视,再学习万物的比例,而后临摹名家的作品,借以养成画好人体各部分的习惯。再继之以自然作品的临摹,以巩固所学的课业。经常观摩各大师的作品。此外,务须养成将所学用之于实践,用之于工作的习惯。
画家应当通过摹写出自名家手笔的素描,训练自己的手。在教师指导之下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就可以依据往后要谈的关于如何表现凸雕物体的方法,去描绘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少年希望精通这门模仿一切自然造物的形状的科学,应当在学习中注重素描,连同和物体所处位置相应的光和影。
对学画儿童应提出什么法则:我们明白,视觉是最机敏的动作当中的一种。只一瞥,不可胜数的形状已尽收眼底。可是它每一次只能理解一种事物。比如你们读者一眼看见这页书,立时就能断定它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字母,至于这是些什么字母,它们讲什么,你当下是茫然的。想了解它,你必须逐字逐行阅读。这正如登高楼,最好一级一级攀登,否则是达不到顶点的。你们天生爱画,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若想学得物理形态的知识,须由细节入手。第一阶段尚未牢记,尚未练习纯熟,切勿进入第二阶段,否则就虚耗光阴,徒然延长了学习年限。切记,先求得勤奋,勿贪图捷径。
求得快速之前,应先学会勤勉:你们素描家若想学有成效,在作素描时应当慢慢进行,仔细辨认各种光线中哪些最明亮,阴影之中哪些最黑暗,而明暗又如何交混。观察他们的分量,并互相比较。注意轮廓的朝向,注意线条上哪段向一边或另一边弯曲,哪些地方比较明显或不明显(即什么地方粗,什么地方细)。最后,应当留心使你的明暗融合起来,象烟雾一样分不出笔触和边界。当你如此用心的练熟了你的手和判断时,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落笔神速。
【画家的精神生活】
画家的心应当象什么:画家的心应当象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应该晓得,假设你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不观察它们,不在心中再现它们,你就办不到这一点)。当你横过田野,请发挥你对各种事物的观察力吧!先看这一件,再看另一件,去粗存精,搜集各种材料。不要象某些画家,倦于想象力的运用,搁下工作,以散步为消遣,但是,他们仍是精神疲惫,懒得观察周围事物,遇到亲友招呼也只当没听见看见。
画家应当有规则地学习,不放松任何未曾牢记的事物。
那些作画时单凭实践和肉眼的判断,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就像一面镜子,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却对它们一无所知.
画家应当独身静处,思索所见的一切,亲自斟酌,从中提取精华。他的作为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物体的许多色彩。作到这一点,他仿佛就是第二自然。
画家的画室生活:为使躯体健康不致妨碍精神的健全,画家和素描家应当保持孤独。再致力研究思索,不断展现眼前的事物以便为记忆储藏提供材料时尤当如此。当你单独时,你全部是自己的,有了一个伴,只剩半个自己,并且做伴的品行愈次,所剩愈少。同伴更多,麻烦就更大。如果你回答说,只要我干我的事,离他们远些,也就能更好地思量自然事物的形态。那我要回答,这可不容易办到,因为你难免不听他们闲聊。一仆难事二主。你将既不能尽朋友之情谊,对艺术思索的影响也更糟。假如你说,我可以离他们老远,他们的话钻不进我耳里,乱不了我的心神。我说,你会被人当傻瓜看待,因为这样一来,你还是孤身独处了。
住所小,思想集中;住所大,思想散漫。
画家的乡间生活:画家需要那些应当归入绘画之中的数学知识,应当疏远那些不赞同他的研究的朋友,他的头脑须有适应出现在它面前的各种事物的本领,他还应该没有其它牵挂。如果在推敲第一个题材的时候,有第二个来打搅,如同一件事盘踞在脑里时所发生的那样,他必须决定这些题材之中,哪一个更难研究,对之紧追不舍,直到彻底清楚为止,然后研究其它问题。但超乎一切之上的,是他必须使他的精神像明镜一样光洁清净,能像它那样反映摄入其内的物体的五光十色。他的友伴对这些研究上的兴趣也应与他相似,如果他寻不到这样的同道,应当习惯单独研究,因为他终究是会感到没有合适的同伴的。
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记忆力与想象力的锻炼】
如何牢记:你如果想把学过的东西牢记在心,试按下法行事:当你画同一物件已经如此多次,觉得已把它记住,试不用模特儿画一次。然后用一片光滑的薄玻璃把你的模特儿摹下来,叠在不用模特儿画出的像上,仔细比较,注意摹像和画像在什么地方不合。当你若发现自己错误之处,就下决心不再犯。你甚至可以再面对模特儿,将错误之处重画多遍,直到将它的形象牢记为止。
画家应作什么游戏:画家们,你们如想从游戏得到有益的娱乐,应当永远只作对你们的职业有益的事,就是说,将你们的双眼练成精于估计物体的正确长度和宽度的判断者。
醒后与睡前的练习:我从亲身经验中发现,若在黑暗中卧在床上,将研究过的物体的轮廓或其它经深思而理解的事物,运用想象回忆一遍时,获益匪浅。这是一种值得赞许的方法,有助于将事物深印于记忆。
促进思想作出各种发明的方法:我少不了要将一种新发明,一种协助思维的方法包括到以上的方法之中。这法子虽然似乎微不足道甚至可笑,但却具有刺激灵感做出种种发明的大用处。请观察一堵污迹斑斑的墙面或五光十色的石子。我得提醒你们,时时驻足凝视污墙、火焰余烬、云彩、污泥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于你并不困难,只要思索得当,你确能收获奇妙的思想。思想一被刺激,能有种种新发明:比如人兽战争的场面,各种风景构图,以及妖魔鬼怪之类骇人的事物。这都因为思想受到朦胧事物的刺激,而能有所发明。但你首先必须晓得如何将你希望表现的物体的各部分,比如动物的肢体,或风景画的各要素诸如树木、岩石等等画好才成。
【论多才多艺】
不多才多艺的画家不值一赞:坦白说,有些人把仅能画好头像或人像的画家奉为名师,只不过是在自我欺骗。只在一件事情上穷毕生精力而获得成就,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绩。绘画既然包罗自然万物,包罗人们一切偶然的动作,总而言之,包罗目所能见的一切,那么,在我看来,那些只能画好一件东西的人,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画匠而已。你岂不见人们的动作就是千变万化的么?岂不见树木、花草、山岳、都市、公共建筑、私人府邸、工具等等全是种类无穷的么?岂不见衣装、饰物与技艺名目有多少?这一切在你们称之为名画家的人的手里,都应当被表现得同样出色,同样完美才行。
一个人只要知道办法,多才多艺是件易事。因为一切地上动物的各部分都有些相似,就是说它们的肌肉、筋腱、骨骼,除了长度厚度不同之外无甚变化。这一点将放在解剖的书中说明。
【不拘前人绳墨,而应师法自然】
画家若专以他人的画为准绳,就只能画出平凡的作品。要是他愿意向自然学习,就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
【互相观摩,自我批评】
与他人一起作画好不好?我斩钉截铁地说,学生在作画时,合群比单独强。理由很多。第一,如果你技术欠佳,你会耻于置身作画人群之间。羞耻乃是发奋的动力。第二,强烈的嫉妒刺激你,使你力求成为备受赞扬者之一。他们的褒奖对你也是一种鞭策。再有一层,你可从比你高明的人的作画方法中学习。若你比他们高明,鄙视她们那缺点于你有益,而他们的赞许能鼓励你进取。
画家工作时应当虚心听取任何人的评语:一个人作画的时候,当然不应该拒绝他人的忠告。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尽管不是画家,但对他人的形象也有所了解。别人是不是驼背,是不是有一肩膀太高或太低,是不是有阔嘴、大鼻或其它缺陷,他都能够给予正确的判断。我们既然知道人们确实能够判断自然的创作,就更应当承认他们同样能够评判我们的差错。一个人最容易被自己的作品欺蒙,如果你在自己作品中看不出缺点,可到旁人的作品中寻找,从他人的错误中得益。
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指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一个不怀疑的画家,成就必小。当画家的作品超过了他的判断,他的成就必定小;但若他的判断超过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必不断进步,只要贪婪不搀杂其中。
画家们,假使你致力于取悦第一流大师,你就能够使自己的作品出色,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正确的判断你的作品。如果你想取悦的并非大师,你的画就会缺少透视,缺少浮雕,缺少快动作,从而缺少了绘画之所以被视为高超艺术的一面——使非浮雕显现浮雕感。
如何识别一幅好画,一幅画应当具有什么品质才能是好画:要识别好画,首先应当考虑的一件事乃是画中的动作时候与动作者的思想状态相适应;其次,阴影物体的凸现程度之多少应与距离相协调;第三,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应与全身的比例相符;第四,场所应符合其中的动作的礼仪;第五,人体各部分的布局应与所画的人的类型相配合,即修长的人应有修长肢体,粗壮的人应有粗壮肢体,胖者应有肥胖的肢体。
画人像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姿态,好的人像若姿势不妥,便令人难堪。最美的人像即使生动活泼,但若其动作跟动作的任务不相适应,亦失去它的价值。毫无疑问,姿态的问题要比画像本身的美观要求更多的思索。因为画像的美可通过写生获得,而画像的动作则必须通过画家的智慧,精心分析而得。人物画的第二要点,是要求它有浮雕感,第三要点是良好的素描,第四则为良好的着色。
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判断:我们十分明白,别人作品的缺点易知,自己作品的缺点难识,往往在批评别人作品的小疵时,却遗忘了自己作品中的大病。要想避免这等无知的行径,你必须通晓透视,完全了解人和他种动物的身体的尺寸,关于建筑物及矗立地面的其它物体外形方面,你也要具有一位优秀建筑师的才能,这些物体的形状是无限量的。你知晓的形状愈多,则愈能给自己作品挣得赞扬。对于你不精通的物件,不要拒绝写生。
回到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我说你们作画时应备一面镜子,时时从中照见你的画,你就能见到画已反转,好像出于另一个人的手笔,这时你就能比其它时候更易于判断自己作品的缺点。不时放下工作,稍事休息也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工作太久使你大受蒙蔽,而休息回来之后,你的判断力就增进了。离画远站也行,这时画就显得小了,一瞥可见更多。站在远处比站在近处,更容易看出画面各部分与色彩的失调和不合比例。
镜子为画家之师:若想考察你的写生画是否与实物相符,取一镜子将实物反映入内,再将此映象与你的图画相比较,仔细考虑一下两种表象的主题是否相符。【现在可以用智能手机了,耶!】
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镜上反映的图象和绘画极为相似。你看到画在平坦表面上的东西可显出浮雕,镜子也一样使平面显出浮雕。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两者都同样似乎向平面内伸展很远。
你若明白镜子借助轮廓与光影使物体突出,而在你的色彩之中,还具备比镜子更强烈的光和影,因此,若是你晓得如何调配颜色,你的图画就能像一面大镜子中看见的自然物。
论实践:画家应当力求画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使观众极愉快地驻足欣赏,不要起初吸引他们,随后又将他们赶走,就像一个夜间赤身裸体地跳下床来试试空气的人,陡然受到寒冷的刺激又赶紧回床上一样。你应使你的画像温暖季节的空气,足以引诱人从床上下来,并且尽情享受夏夜空气的清新。
这些法则的目的在于使你养成灵活而良好的判断。因为良好的判断出自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理解来自以可靠的准则为依据的理性,而正确的准则又是可靠的经验,亦即一切科学与艺术之母的女儿。因此,你记住我的法则之后,就能够凭着你改进了的判断识别一件作品中不论是透视、形象或其他方面的不协调之处。
【道德】
关于画家及其守则:画家,我提醒你们,当你依靠自己的判断或旁人的警告,发现自己作品的弊病时,应当修改过来,省得出示作品时,同时暴露了你自己是用什么材料造成的,别为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说你能在下一件创作中挽回面子,因为绘画跟音乐不一样,不是方生即死的,它将经年累月地证明你的无知。
事实上,大爱生于对所爱物的大了解,如果你不了解它,你便少爱,以至不爱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