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出版社
编辑出版作为新闻传播、信息管理下面的一个子课题,其实是一个很小众的专业。当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的人不要太多,播音主持的学生也是天天抛头露面的,出版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低调!低调!
本科其实对专业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读研之后,相同的专业,视角更加开阔了一点,接触的东西也更加的产业。新闻的同学去了报社,播音的同学去了电台,出版的同学其实就该去出版社。但是你凭什么进出版社呢?虽说转企改制,你见过哪个出版社大张旗鼓的招聘?前两年可能你学历高本领强,还有可能进出版社,现在就算你是孙悟空没有金蝉子你也成不了斗战胜佛。
出版社是一个很低调的行业。全国也就近580家出版社,但是所有的书的书号都是出版社合法拥有的。很多出版社是跟民营书商合作,虽然不干活,但是有垄断的书号资源,出版社就是大爷。大家都看书,但是没有多少人留意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出的是哪个编辑编的。出版社低调,因为她不愿意招摇给你看,树大招风,闷声发大财是正道。
出版社实习都做什么。
1、校对。出版社乃至民营公司普遍缺校对,语数英政史地物理化各类教辅图书到大众图书到专业图书,每本书的出版至少三审三校,那么多图书哪儿来那么多校对?就算是凤凰集团下面的出版社,各个编辑部的编辑也是在天天找校对。印刷物最后错误率超过万分之一或者有一些硬伤,那麻烦就大了。实习生想做事?那就看稿子吧。这就是锻炼。校对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如果不给钱,那绝对是耍流氓。其实说实话,如果是大公司,对待实习生基本是有补助的,如果这个地方就是招免费劳动力,大家就别去了。
2、责编。主要负责选题的提出、稿件的约稿、插图的约图、跟踪整个出版流程。如果能做到某些版面或者某本书的责任编辑,还是很不错的事情,或者就算没有正规的名衔,但是编辑能够让你做这些事情,那也比较幸运了。至少,这才是真枪实战的工作内容。你所编辑的东西,就是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放到市场上面去的。而且如果做责编的活,待遇肯定也要稍微好一点。稍微的意思就是比免费劳动力好,但是能好到哪里去,不是正式员工那也是不可能的。
3、做一些新鲜事。如果你这个部门呢,有一些新的点子,或者一些新的出版方式,正好需要年轻人来运营,那么恭喜你,这绝对是一个锻炼机会。例如网络营销、论坛维护、读者活动等等工作,都还是挺有意思的,接触的东西也会比较多。但是传统出版社的编辑部,能够做这些事情的部门还是比较少。出版社的人员,或者说体制内的人员,基本上想的就是:平平安全,不要出错,阿弥陀佛。
跟出版社打交道也有两年的时间了,我基本上还没做过免费劳动力的事情,这要非常感谢W编辑和H编辑。现在其实越发的觉得编辑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拿着有限的工资做掉脑袋的事情。工资的确有限,女生可以考虑出版社,如果能够进去的话,基本工资也就一两千吧,第一年没有奖金,第二年工资是全部工资的三分之二,第三年是三分之三。如果家在当地,的确可以考虑,否则前三年是别指望储蓄买房买车了。男生想要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要么拼爹,要么拼干爹,要不就去做销售吧。
自己总要为自己找点核心竞争力。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是认真、细心、责任心,但是没那么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来见证编辑的成就。
两年的时间,我觉得做编辑不如做作者,做内容提供商,但是这年头自由撰稿人是养不活自己的。
只能再找个有其他收入的地方,而且生产内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功力。只是明白了这个方向,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还有一点,出版社的很多领导毕竟年纪大了,有一些算是比较固执的人。
而且,对待有背景的和没背景的两个同龄人,态度是绝对不同的。这个在哪个行业都是如此,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是尊严的践踏。
尊严值几个钱?有的时候真不是钱的问题。所以不爽,没必要让自己勉强。人生何处不青山。
本科其实对专业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读研之后,相同的专业,视角更加开阔了一点,接触的东西也更加的产业。新闻的同学去了报社,播音的同学去了电台,出版的同学其实就该去出版社。但是你凭什么进出版社呢?虽说转企改制,你见过哪个出版社大张旗鼓的招聘?前两年可能你学历高本领强,还有可能进出版社,现在就算你是孙悟空没有金蝉子你也成不了斗战胜佛。
出版社是一个很低调的行业。全国也就近580家出版社,但是所有的书的书号都是出版社合法拥有的。很多出版社是跟民营书商合作,虽然不干活,但是有垄断的书号资源,出版社就是大爷。大家都看书,但是没有多少人留意这本书是哪个出版社出的是哪个编辑编的。出版社低调,因为她不愿意招摇给你看,树大招风,闷声发大财是正道。
出版社实习都做什么。
1、校对。出版社乃至民营公司普遍缺校对,语数英政史地物理化各类教辅图书到大众图书到专业图书,每本书的出版至少三审三校,那么多图书哪儿来那么多校对?就算是凤凰集团下面的出版社,各个编辑部的编辑也是在天天找校对。印刷物最后错误率超过万分之一或者有一些硬伤,那麻烦就大了。实习生想做事?那就看稿子吧。这就是锻炼。校对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如果不给钱,那绝对是耍流氓。其实说实话,如果是大公司,对待实习生基本是有补助的,如果这个地方就是招免费劳动力,大家就别去了。
2、责编。主要负责选题的提出、稿件的约稿、插图的约图、跟踪整个出版流程。如果能做到某些版面或者某本书的责任编辑,还是很不错的事情,或者就算没有正规的名衔,但是编辑能够让你做这些事情,那也比较幸运了。至少,这才是真枪实战的工作内容。你所编辑的东西,就是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放到市场上面去的。而且如果做责编的活,待遇肯定也要稍微好一点。稍微的意思就是比免费劳动力好,但是能好到哪里去,不是正式员工那也是不可能的。
3、做一些新鲜事。如果你这个部门呢,有一些新的点子,或者一些新的出版方式,正好需要年轻人来运营,那么恭喜你,这绝对是一个锻炼机会。例如网络营销、论坛维护、读者活动等等工作,都还是挺有意思的,接触的东西也会比较多。但是传统出版社的编辑部,能够做这些事情的部门还是比较少。出版社的人员,或者说体制内的人员,基本上想的就是:平平安全,不要出错,阿弥陀佛。
跟出版社打交道也有两年的时间了,我基本上还没做过免费劳动力的事情,这要非常感谢W编辑和H编辑。现在其实越发的觉得编辑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拿着有限的工资做掉脑袋的事情。工资的确有限,女生可以考虑出版社,如果能够进去的话,基本工资也就一两千吧,第一年没有奖金,第二年工资是全部工资的三分之二,第三年是三分之三。如果家在当地,的确可以考虑,否则前三年是别指望储蓄买房买车了。男生想要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要么拼爹,要么拼干爹,要不就去做销售吧。
自己总要为自己找点核心竞争力。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是认真、细心、责任心,但是没那么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来见证编辑的成就。
两年的时间,我觉得做编辑不如做作者,做内容提供商,但是这年头自由撰稿人是养不活自己的。
只能再找个有其他收入的地方,而且生产内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功力。只是明白了这个方向,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还有一点,出版社的很多领导毕竟年纪大了,有一些算是比较固执的人。
而且,对待有背景的和没背景的两个同龄人,态度是绝对不同的。这个在哪个行业都是如此,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是尊严的践踏。
尊严值几个钱?有的时候真不是钱的问题。所以不爽,没必要让自己勉强。人生何处不青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