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集1
孝敬,孝是体,敬是相,是作用,有体有作,孝从哪里表现,从敬,敬父母,敬师长,敬一切众生,那个孝道才显示出来,我们现在不讲究了,天上还讲究,对于演说正法的处所,天神从那里经过,他一定站在那里合掌礼敬,他才走,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有人在那里讲过经,现在人不在了,我们一点感触都没有,天人能感觉到,说实在,这里面很有道理,现在科学家讲的,磁场不一样,场的能量很强,特别是正法,我们是粗心大意,我们感觉不出来,可是非常精密的科学仪器能测验出来,所以只有科学常识能理解这个道理,我们感觉不出来,天人能感觉出来,由此可知,他们的感觉比我们灵,对磁场的感觉很敏锐,所以他对这个地方特别恭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明白,就晓得,心正的人,心清净的人,磁场跟一般人不一样,这是我们用现代的术语来说,他跟诸佛菩萨,跟一切善神心心相应,相应就得到加持,本身场的力量就很强,又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所以一切妖魔鬼怪不但不能靠近他,远远都躲开了,这些用现代科学能证明。
在大乘佛法里建立共识,我们六和敬的基础,建立在见和同解上,大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接近一致,能维持到一个水平,这就是真的和合,真的团结,大乘是正法,大乘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说,诸佛菩萨真心的流露,诸佛菩萨的真心跟一切众生的真心无二无别,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前清宫廷里提倡读无量寿经,使我们不能不佩服满清开国帝王,那是真实智慧,他不用诏书,不用语录,不用这一套,不是说你们大家都听我的,他用无量寿经,大家都听佛的,做皇帝我也听佛的,这个教人心服口服,用这个团结人心,来建立共识,非常可惜,宫廷对无量寿经这个办法被慈喜太后废除了,废除读经,清朝就慢慢衰亡了,一直到灭亡,现在一般人所谓科学的头脑不承认,但我们学佛的人跟他们看法不一样,我们觉得国家的兴亡与这个有密切关系,兴衰在人心,人心善良,人心正,他一定兴旺,人心邪,人心恶,一定衰退,佛法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启发自性。
这些天神比人聪明,他的选择,选择大乘佛法,为大众宣讲,有时不在,不在这儿,不是讲经的时候,讲经的人不在这个场所,而这些天人从这里经过,一定要向这个处所礼敬,这是三宝弟子,帝释天王也是三宝弟子,此即诸天遵依佛说,受佛的教导,恭敬说经处所,对于说经处所都这么恭敬,何况其人。我们如果,能在这个地方体会这一点消息,我相信,每一位同修一定发心为人演说,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消灾灭罪,要靠自己去做,不做不行,要随时随处,为人演说,这在前面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但是我们讲经的讲堂不是学校的课堂,学校的课堂,学生是一定的,讲经的场所流水度,有不少先来后到的,前面没有听到,因此重要的部分就不能不重复要多讲几遍,道理在此地。
演是表演,做给人看,说是说明,是言语,为人说明,那叫说,自己真的把它做到了,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原则,讲的这些方法,我们统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日常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那叫演,释迦牟尼佛入舍卫大城乞食,那叫演,到须菩提尊者,看明白了,懂得了,赞叹希有,为我们发问,释迦牟尼佛再说,演说是两桩事情,这个要懂得,这是我常常在讲席当中,我们做佛弟子,一定要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诸佛菩萨是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模范,好样子,我们学佛,学菩萨,也就是要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叫演,他看到我们比他好,所以才来向我们请教,来问,来问,这一问,我们就说,为人演说。
法供养者,如普贤大士所说,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提叶,不离菩提心等是也,这是普贤行愿品里的,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先说财供养,然后说法供养,一切财供养都不如法供养,跟金刚经说法完全相同,菩萨在法供养里为我们举出七条,法供养无量无边,举几个例子而已,我们必须从这几个例子当中,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后才能在生活上圆圆满满的用上,我们的生活才能得自在,才能得到美满,这几个例子,必须要很清楚,很透徹,就象数学的公式一样,才能带入到实际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佛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做,行是行为,包括我们思想境界,言语造作,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我们三业的行为跟佛讲的不一样,那自己就要明了,佛所讲的是正确的,我们跟佛不一样,一定是错误的,要依佛所说,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想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看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讲错了,要修正过来,依照佛经上的标准,如说,用这个标准修正我们身语意三业的错误行为,这叫如说修行。譬如佛在本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做到,布施范围很广,包括我们整个生活的活动,可以说身心活动,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有住,我们的心有牵挂,有忧虑,有烦恼,有妄想,这叫有住,而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如果真正讲求修行,那就要依照经上所讲的,把我们一切牵挂忧虑烦恼妄想,统统入下,统统舍掉,真的住在无住,这才叫如说修行,如果心里还有住,你是不如说修行,哪能成功呢,学佛学了一辈子,学的假的不是真的,嘴巴里说的是佛弟子,实际上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顺弟子,这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给我们这样做,我们这样做绝对正确,决定有好处,有大利益,世间人愚痴,不晓得,学了佛,为什么还不听话,还不能把佛所说的做到,有一个原因,对于佛讲的真实义,并不了解,不但它的义理不了解,那个功德利益也不了解,所以,他没有做到,如果真的搞明白了,任何力量挡都挡不住,他非要这样做不可,就是经后面讲的信心不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做不到,是理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也没搞清楚,所以他作不到,由此可知,这个经的讲解非常重要,要讲得透徹,要讲得明了,使人晓得,如所修行的功德得益不可思议。
第二是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一定要如说修行,这七句话,就象七层宝塔一样,如说修行,是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第二层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第三层建立在第二层基础上,然后才晓得,如说修行是根,大根大本,不能如说修行,底下都是空的,像七层宝塔,第一层没有盖成功,那上面六层就别讲了,修行从哪里修起,就从这一句修起,如说,金刚经上说得太高了,我们想做做不到,可是佛,在观无量寿经上就讲得我们很踏实了,标准就很低了,让我们凡夫都可以做得到,教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行不行,如果这四条,我们还做不到,那好,你只好去三恶道去了,人天没分,这四条是人天法,你要不想堕三恶道,换句话说,要想做一个人,在六道里做一个天人,他的标准就这在四句,这四句做不到,那必定是堕三恶道,我们自己的前途,不要去问别人,自己把经典多念一念就知道了,我在六道里是哪一道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贪心重的人,恶鬼道,瞋恚心重的人堕地狱,愚痴重的人变畜生,三恶道的业因,人天道,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道的殊胜之因,这四条你要做不到,六道里人天没分,从这个基础上,建立佛法,所以佛经里,我们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告诉大家,那个善是有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标准就是这四句,这是最低的标准,不是金刚经的标准,金刚经的善男子善女人,须菩提尊者说的,发阿耨三藐三菩提心的,真正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个人才是金刚经上半部的善男子善女人,后半部就更高了,后半部是应无所住而其心,所以后半部那个善,比前半部又提高了,在所有一切经里,标准不一样,不能不认识清楚,我们要把它做到才行,不做到不行,如说修行,要真的做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wODM5OTc2.html?f=5366137
在大乘佛法里建立共识,我们六和敬的基础,建立在见和同解上,大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接近一致,能维持到一个水平,这就是真的和合,真的团结,大乘是正法,大乘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说,诸佛菩萨真心的流露,诸佛菩萨的真心跟一切众生的真心无二无别,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前清宫廷里提倡读无量寿经,使我们不能不佩服满清开国帝王,那是真实智慧,他不用诏书,不用语录,不用这一套,不是说你们大家都听我的,他用无量寿经,大家都听佛的,做皇帝我也听佛的,这个教人心服口服,用这个团结人心,来建立共识,非常可惜,宫廷对无量寿经这个办法被慈喜太后废除了,废除读经,清朝就慢慢衰亡了,一直到灭亡,现在一般人所谓科学的头脑不承认,但我们学佛的人跟他们看法不一样,我们觉得国家的兴亡与这个有密切关系,兴衰在人心,人心善良,人心正,他一定兴旺,人心邪,人心恶,一定衰退,佛法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启发自性。
这些天神比人聪明,他的选择,选择大乘佛法,为大众宣讲,有时不在,不在这儿,不是讲经的时候,讲经的人不在这个场所,而这些天人从这里经过,一定要向这个处所礼敬,这是三宝弟子,帝释天王也是三宝弟子,此即诸天遵依佛说,受佛的教导,恭敬说经处所,对于说经处所都这么恭敬,何况其人。我们如果,能在这个地方体会这一点消息,我相信,每一位同修一定发心为人演说,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消灾灭罪,要靠自己去做,不做不行,要随时随处,为人演说,这在前面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但是我们讲经的讲堂不是学校的课堂,学校的课堂,学生是一定的,讲经的场所流水度,有不少先来后到的,前面没有听到,因此重要的部分就不能不重复要多讲几遍,道理在此地。
演是表演,做给人看,说是说明,是言语,为人说明,那叫说,自己真的把它做到了,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原则,讲的这些方法,我们统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日常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那叫演,释迦牟尼佛入舍卫大城乞食,那叫演,到须菩提尊者,看明白了,懂得了,赞叹希有,为我们发问,释迦牟尼佛再说,演说是两桩事情,这个要懂得,这是我常常在讲席当中,我们做佛弟子,一定要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诸佛菩萨是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模范,好样子,我们学佛,学菩萨,也就是要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叫演,他看到我们比他好,所以才来向我们请教,来问,来问,这一问,我们就说,为人演说。
法供养者,如普贤大士所说,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提叶,不离菩提心等是也,这是普贤行愿品里的,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先说财供养,然后说法供养,一切财供养都不如法供养,跟金刚经说法完全相同,菩萨在法供养里为我们举出七条,法供养无量无边,举几个例子而已,我们必须从这几个例子当中,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后才能在生活上圆圆满满的用上,我们的生活才能得自在,才能得到美满,这几个例子,必须要很清楚,很透徹,就象数学的公式一样,才能带入到实际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佛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做,行是行为,包括我们思想境界,言语造作,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我们三业的行为跟佛讲的不一样,那自己就要明了,佛所讲的是正确的,我们跟佛不一样,一定是错误的,要依佛所说,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想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看错了,要修正过来,我们讲错了,要修正过来,依照佛经上的标准,如说,用这个标准修正我们身语意三业的错误行为,这叫如说修行。譬如佛在本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做到,布施范围很广,包括我们整个生活的活动,可以说身心活动,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有住,我们的心有牵挂,有忧虑,有烦恼,有妄想,这叫有住,而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如果真正讲求修行,那就要依照经上所讲的,把我们一切牵挂忧虑烦恼妄想,统统入下,统统舍掉,真的住在无住,这才叫如说修行,如果心里还有住,你是不如说修行,哪能成功呢,学佛学了一辈子,学的假的不是真的,嘴巴里说的是佛弟子,实际上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顺弟子,这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给我们这样做,我们这样做绝对正确,决定有好处,有大利益,世间人愚痴,不晓得,学了佛,为什么还不听话,还不能把佛所说的做到,有一个原因,对于佛讲的真实义,并不了解,不但它的义理不了解,那个功德利益也不了解,所以,他没有做到,如果真的搞明白了,任何力量挡都挡不住,他非要这样做不可,就是经后面讲的信心不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做不到,是理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也没搞清楚,所以他作不到,由此可知,这个经的讲解非常重要,要讲得透徹,要讲得明了,使人晓得,如所修行的功德得益不可思议。
第二是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一定要如说修行,这七句话,就象七层宝塔一样,如说修行,是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第二层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第三层建立在第二层基础上,然后才晓得,如说修行是根,大根大本,不能如说修行,底下都是空的,像七层宝塔,第一层没有盖成功,那上面六层就别讲了,修行从哪里修起,就从这一句修起,如说,金刚经上说得太高了,我们想做做不到,可是佛,在观无量寿经上就讲得我们很踏实了,标准就很低了,让我们凡夫都可以做得到,教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行不行,如果这四条,我们还做不到,那好,你只好去三恶道去了,人天没分,这四条是人天法,你要不想堕三恶道,换句话说,要想做一个人,在六道里做一个天人,他的标准就这在四句,这四句做不到,那必定是堕三恶道,我们自己的前途,不要去问别人,自己把经典多念一念就知道了,我在六道里是哪一道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贪心重的人,恶鬼道,瞋恚心重的人堕地狱,愚痴重的人变畜生,三恶道的业因,人天道,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道的殊胜之因,这四条你要做不到,六道里人天没分,从这个基础上,建立佛法,所以佛经里,我们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告诉大家,那个善是有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标准就是这四句,这是最低的标准,不是金刚经的标准,金刚经的善男子善女人,须菩提尊者说的,发阿耨三藐三菩提心的,真正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个人才是金刚经上半部的善男子善女人,后半部就更高了,后半部是应无所住而其心,所以后半部那个善,比前半部又提高了,在所有一切经里,标准不一样,不能不认识清楚,我们要把它做到才行,不做到不行,如说修行,要真的做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wODM5OTc2.html?f=536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