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赶紧写一会就忘了(一)
6月6号
大清早,太平机场。
大清早起床,两点半睡着,四点半睁眼,天也唰地就亮了。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相信,但凡是重大场合,只要睡前足够提心吊胆,就绝对不会睡过,而当天也不会犯困,精神会好的出奇,代价便是在一天的爆发之后疲惫非常。
在机场大巴上脑袋啪啪啪地撞,随着大巴振动而振动,恍惚中觉得这颗沉重的头差点从脖子上扭下来。
到了机场,被一个妹子搭讪,妹子见我拿出英文小说,估摸着她在想此人逼格甚高无从搭讪,亦或此人精神不太正常。飞机上两人虽挨着坐,但无话可谈,双双睡着,下飞机之后,不告而别。
中午,浦东机场。
作为一个十足的盲流子,我第一次来浦东机场。登机口就是下机口,偏远地区降落的飞机,其下机口距离机场出口的距离往往也成正比。我背着小书包,走了好一会儿才出去。大概二十分钟,来到机场大巴处,以一张北京机场快轨的价格上车,以上海高速的速度前往静安寺。车里很安静,仅有的几名乘客都很疲倦,空调也静静地吹。相比拥挤的地铁,可谓清凉非常。
下午,静安寺。
上次来上海,已经是两年前。大概坐火车到了虹桥,然后一路地铁去了新闸路,开始了吃货旅程。而地上降落还是头一遭。不过我在车上百无聊赖搜索了地图和书店的分布,虽然很近,但太阳实在有点毒辣。下车便直接又跳下旁边的地铁站坐车去人民广场。
其实我本不必来。但我这人有个毛病,好收集各种成就,如”烟花三月下扬州“成就。此次重返人民广场,当然要获得著名的”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而你他妈的在哪里“成就。
旅馆房间保留到四点。这家旅馆【苏州河畔青年旅社】大概上座率非常之高,前台居高临下不慌不忙地登录着入住客人信息。这多半是个gay。看到他我就想起,接待的和两年前是同一个人。我在三点五十八分赶到旅馆,四点一刻才拿到房卡。最终房间入住成功。
第一次住青年旅馆的混搭床位,新鲜倒不觉得,只是,一下车就觉得上海颇有些潮湿的气息。我离开成都已经两年,多少也忘记了那种潮湿的,黏糊糊的味道。而这间房似乎有意刺激我头脑中的那部分记忆。打开门就是湿度极大的空气。丢下书包,将被子拿到床上,出门约见第一个基友。
基友A,目前在交大硕博连读。大学的时候请我吃过空运来的阳澄湖大闸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一口鸟语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居然有幸二度相逢,这大概也是世间诸多缘分的一种。
傍晚,徐家汇。
在徐家汇站的18号口下车,交大幼儿园碰头,在交大里面晃了晃,看到了图书馆,法学楼,以及江老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宿舍。附近的钱学森博物馆已经闭馆,我觉得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老爷爷。基友A最后带我来到一家上海大妈服务员的饭店。这里的食物颇有上海格调,额,就是那种土不土洋不洋的饭菜。洋款式,土口味,大概这么回事。和上海建筑类似,洋款式,土内涵。其中土是本土的土,不是土了吧唧的土。
我们终于决定大概点些什么菜,便把服务员唤来继续完善细节。A问,“什锦沙拉里面有水果吗?”服务员答:“……&*……%%¥%¥&%¥¥”。我们听不懂:“?”。她随即还以鄙视的神色,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这里面有加菠萝。“啊,难得让我也能体会到这在菜市场发生的一幕。
菜有些腻,不过味道都是极好的。可惜品种单调了些,幸好分量较小。鱼肉与鸡肉齐飞,奶酪共沙拉一色。吃过饭,就绕着徐家汇公园溜达。广场舞大妈此起彼伏,一波更比一波嗨。反正就一直晃吧。又到了衡山路。这条街上酒吧很多,因这天是周五,甚至还看到庭院里盛开的party。啊,歪果仁怎么能说我爱你呢,”我想和你睡觉“就足够了。
衡山路大概走了太远,尽头已经是淮海中路。与萌哥汇合的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坐了地铁折回徐家汇,到商场喝甜品。鲜芋仙是什么,我可能喝过,可能不太记得了。不过都不重要。后来坐在满记,点了一杯清爽的西瓜汁。我实在不喜欢在夏天吃一些黏黏的东西。皮黏肉也黏,呀哒。
大概十点,我与基友A告别,约定下次有机会再见。想起我从前分别时也和每个人随口应付,有机会再见。但约好见面的人,往往不了了之。之前并无约定的人,却简简单单地见了。现在觉得,并非电视剧故意要在主角金盆洗手最后一票的时候丢出一个凶险的程咬金,事与愿违本来就是正常的现象,事与愿和,方要感恩老天创造如此奇迹。我曾被放鸽子多次,但我本人一般会做出谨慎的决定,并一度非常讨厌随便约定却不履行的行为,但后来却也习惯了。即使是诚恳的约定,最终也并不能改变什么。心诚则灵,聊以自慰罢。
与积水潭,魏公村,牡丹园相比,人民广场的地铁出口非常多,面积也大。在地下要走很久。此时人流已经渐渐稀少。我一再嘱咐萌哥从19口出,而事情就是这样巧。我在人流之中发现了疑似萌哥的背影,便奔走上前,猛拍一下,大喊一声:”你个傻逼。“
于是就这样,获得了新成就”我在人民广场看你吃着炸鸡“。
6月7日,摸奶画展。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终于要见到我家男神。当然我并不知道画展的动态。到了现场方才被雷到。K11诚然是个潮流中心,举办画展未免商业气息太浓。而莫奈门票又是一个给像我这样的盲流子提升逼格的大好道具。画展已经接近尾声,但人数依然多出我的预料。其实有人在排队就已经让我很郁闷了。不过有着大江安军训时排队洗澡的经验,此等小队怎会将我难倒。就安静地随着人流前进。
大概排了三十多分钟吧,进场,此时大概十二点半。场内的人数其实也非常多。以前听密斯李讲过,Notre Dame的客流巅峰期,基本上像走传送带一样,不能回头。一想到La Louvre也会像积水潭 Railway Station一样拥挤,不由得喝喝后,得看且看吧。
且不说我看到的是不是真品,但是展出的作品我基本都没什么兴趣。比如,莫奈大概画了《大清早的伦敦国会大厦》,《大白天的伦敦国会大厦》,《大中午的伦敦国会大厦》,《快下班的伦敦国会大厦》,《大半夜的伦敦国会大厦》,却只展出了第一张。
至于牛逼哄哄的睡莲呢,更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并不是说世间仅有一幅《睡莲》。性质上更类似于齐白石画小虾米,他们俩都画过无数张睡莲和无数张虾。莫奈有很多日本桥,睡莲,甚至海滩图,妹子午餐图都有若干。
莫奈跟站长说:给我把火车引擎全开呗,要有气!蒸气!
站长说:囧,凭啥啊,你有病啊,我就不给你开咋的。
莫奈说:你不给我开,我就不画你们火车站了,口亨。
站长说:orz,我开,成吗。
莫奈说:好~~
然后就有了非常著名的Saint Lazare火车站组图。可惜这套图也没有。
但是有一些他在英国画的速写。还有一张火车过桥。之前读到过,他在英国逗留期间,明显受到了William Turner的影响。这位是个英国水彩大师,画水很有一套,我也特别喜欢。油水两重天,虽然我只画过几次油画,但是想transplant这种水的质感也是很困难的。莫奈大概终于在英国修成正果,回国之后就蜗居在他的小花园里每天量产世界名作。但是自觉油煤酷炫屌炸天的法国人估计打死不会承认印象界的巨擘居然是受到英国人的启发才牛逼起来的。我就不用某国和某国的文化举例子了。
我知道有睡莲这么个东西,只是源于一部电影,里面大概只有一句法语,madame bijoux。这部片子就是泰坦尼克,为了体现Rose的阶级优越感和事儿逼,导演让穷屌丝们睡仓库一样的三等舱,却给她一间七星套房放她收藏的名画。其中给镜头的有毕加索,德加和莫奈。可能也有梵高雷诺阿之类。莫奈当时已经超神,男女主都是他的big fans。他的发音更接近于莫内而不是莫奈,我在电影里听小李子读的清清楚楚,moneeeeeeeeeeeet。而毕加索还是个nobody。
而那会我才七岁,只认识一些米开朗基罗之类的正统学院派,当时一个女同学盯着美术课本扉页上他的那个《大卫》雕塑看上五秒钟,即使根本没注意那根impotent的penis,也会被好事的同桌嘲讽为变态。当年毫无美术修养的我就只是觉得电影院里那张睡莲在水中下沉的画面特别好看而已。结果,那张睡莲也没有出现在本次画展上。
展出的那张睡莲,印在地铁票上的睡莲,我不喜欢。
两个展厅其实也没什么内容。日本桥春夏秋的三张,完全就是调色功夫淋漓尽显。而最后贩售商品的地方甚至比展厅还宽阔。我买了一个体积最小的L'impression Soleil levant的钥匙扣。还看到了上次卖剩下的毕加索周边。算了,早已没有收藏癖。明信片什么的也嫌太重而放弃购买了。脑残的主办方居然还在出售”全家桶“,里面送T恤和一个”莫奈爷爷“小布偶还有明信片。苍天啊,真的有人会买吗。我觉得欣赏印象派的人,应该看不上你们那些T恤的印刷质量。还有丝巾什么的,大俗。
至于毕姥爷,您跟着凑什么热闹啊,2011毕加索展卖剩下的东西也都摆出来了。还有梵高铁盒,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堂堂后印象派,堂堂大立体主义,都跟着印象派混。反正这一坨派在许多人眼里大概都与抽象派划等号了。这就好像我一个工科狗,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to be honest,I dont see much difference。
画展外面的画集还不让拍照。价格也坑爹是真的。英文版的东西,现在早已经不稀奇,也没必要卖那么贵。淘宝上我95包邮买的画集,这边厢开价396,还是水彩建筑速写集子,拿到印象派这儿来凑数,你们这么坑,莫奈知道吗?至于上海美术的一些引进作品,想买来着,但是只背了一个小书包,无论买哪一本看起来都太重了。不如998京东直接抱回家。
画展就看到这里。估计是过了午饭的点,人越来越多。有幸在K11找到了文房具社的实体店,之前在这家店买了1000块钱的midori牛皮本,居然又在实体店买了一支小铅笔。
看完画展暗下决心,每天速写来一套。
在K11吃午饭,乌冬面还不错,纳豆就比较考验味觉极限了。而萌哥也突然由于血崩debuff一趴不起。后来萌哥略微refresh之后,我们来到了更酷炫的福州路。在此感谢萌哥没有倒下。
来福州路,是为了找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总部。其实上海值得一看的地方很多,书店就有几家,但潘远不如随缘,有朝一日总会相见。福州路上旧书店很多,买书如买菜,论斤称。适用对白如下:老板~~给称两斤素描,不要席勒和马蒂斯,多放点安格尔和珂勒惠支谢谢。
当然我是随便一提,素描书不多,但凡有大师的作品,也都放在一本书里。非常想买一套翻译理论书籍,里面有辜正坤哦~~~还有一套素描集子,还有几本字帖,统统因为太重遂作罢。
看到上海译文总部的那一刻,心中没什么特别的感想,就觉得喝喝后太他妈热了进旁边上海书城吹一会空调吧。而不出所料,二楼被上海译文一统江湖,上海译文,人民文学,译林,再来两家99和广西师大之类的,五岳论剑,那必然是上海译文在自家门前一统江湖。书不错,可惜没有俺家谷崎润一郎。
晚上取得了成就:”我又在人民广场吃了炸鸡“。
之后穿过外滩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吹了一会粘糊糊的海风?河风?就回去了。
先写到这儿,明天继续。
大清早,太平机场。
大清早起床,两点半睡着,四点半睁眼,天也唰地就亮了。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相信,但凡是重大场合,只要睡前足够提心吊胆,就绝对不会睡过,而当天也不会犯困,精神会好的出奇,代价便是在一天的爆发之后疲惫非常。
在机场大巴上脑袋啪啪啪地撞,随着大巴振动而振动,恍惚中觉得这颗沉重的头差点从脖子上扭下来。
到了机场,被一个妹子搭讪,妹子见我拿出英文小说,估摸着她在想此人逼格甚高无从搭讪,亦或此人精神不太正常。飞机上两人虽挨着坐,但无话可谈,双双睡着,下飞机之后,不告而别。
中午,浦东机场。
作为一个十足的盲流子,我第一次来浦东机场。登机口就是下机口,偏远地区降落的飞机,其下机口距离机场出口的距离往往也成正比。我背着小书包,走了好一会儿才出去。大概二十分钟,来到机场大巴处,以一张北京机场快轨的价格上车,以上海高速的速度前往静安寺。车里很安静,仅有的几名乘客都很疲倦,空调也静静地吹。相比拥挤的地铁,可谓清凉非常。
下午,静安寺。
上次来上海,已经是两年前。大概坐火车到了虹桥,然后一路地铁去了新闸路,开始了吃货旅程。而地上降落还是头一遭。不过我在车上百无聊赖搜索了地图和书店的分布,虽然很近,但太阳实在有点毒辣。下车便直接又跳下旁边的地铁站坐车去人民广场。
其实我本不必来。但我这人有个毛病,好收集各种成就,如”烟花三月下扬州“成就。此次重返人民广场,当然要获得著名的”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而你他妈的在哪里“成就。
旅馆房间保留到四点。这家旅馆【苏州河畔青年旅社】大概上座率非常之高,前台居高临下不慌不忙地登录着入住客人信息。这多半是个gay。看到他我就想起,接待的和两年前是同一个人。我在三点五十八分赶到旅馆,四点一刻才拿到房卡。最终房间入住成功。
第一次住青年旅馆的混搭床位,新鲜倒不觉得,只是,一下车就觉得上海颇有些潮湿的气息。我离开成都已经两年,多少也忘记了那种潮湿的,黏糊糊的味道。而这间房似乎有意刺激我头脑中的那部分记忆。打开门就是湿度极大的空气。丢下书包,将被子拿到床上,出门约见第一个基友。
基友A,目前在交大硕博连读。大学的时候请我吃过空运来的阳澄湖大闸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一口鸟语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居然有幸二度相逢,这大概也是世间诸多缘分的一种。
傍晚,徐家汇。
在徐家汇站的18号口下车,交大幼儿园碰头,在交大里面晃了晃,看到了图书馆,法学楼,以及江老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宿舍。附近的钱学森博物馆已经闭馆,我觉得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老爷爷。基友A最后带我来到一家上海大妈服务员的饭店。这里的食物颇有上海格调,额,就是那种土不土洋不洋的饭菜。洋款式,土口味,大概这么回事。和上海建筑类似,洋款式,土内涵。其中土是本土的土,不是土了吧唧的土。
我们终于决定大概点些什么菜,便把服务员唤来继续完善细节。A问,“什锦沙拉里面有水果吗?”服务员答:“……&*……%%¥%¥&%¥¥”。我们听不懂:“?”。她随即还以鄙视的神色,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这里面有加菠萝。“啊,难得让我也能体会到这在菜市场发生的一幕。
菜有些腻,不过味道都是极好的。可惜品种单调了些,幸好分量较小。鱼肉与鸡肉齐飞,奶酪共沙拉一色。吃过饭,就绕着徐家汇公园溜达。广场舞大妈此起彼伏,一波更比一波嗨。反正就一直晃吧。又到了衡山路。这条街上酒吧很多,因这天是周五,甚至还看到庭院里盛开的party。啊,歪果仁怎么能说我爱你呢,”我想和你睡觉“就足够了。
衡山路大概走了太远,尽头已经是淮海中路。与萌哥汇合的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坐了地铁折回徐家汇,到商场喝甜品。鲜芋仙是什么,我可能喝过,可能不太记得了。不过都不重要。后来坐在满记,点了一杯清爽的西瓜汁。我实在不喜欢在夏天吃一些黏黏的东西。皮黏肉也黏,呀哒。
大概十点,我与基友A告别,约定下次有机会再见。想起我从前分别时也和每个人随口应付,有机会再见。但约好见面的人,往往不了了之。之前并无约定的人,却简简单单地见了。现在觉得,并非电视剧故意要在主角金盆洗手最后一票的时候丢出一个凶险的程咬金,事与愿违本来就是正常的现象,事与愿和,方要感恩老天创造如此奇迹。我曾被放鸽子多次,但我本人一般会做出谨慎的决定,并一度非常讨厌随便约定却不履行的行为,但后来却也习惯了。即使是诚恳的约定,最终也并不能改变什么。心诚则灵,聊以自慰罢。
与积水潭,魏公村,牡丹园相比,人民广场的地铁出口非常多,面积也大。在地下要走很久。此时人流已经渐渐稀少。我一再嘱咐萌哥从19口出,而事情就是这样巧。我在人流之中发现了疑似萌哥的背影,便奔走上前,猛拍一下,大喊一声:”你个傻逼。“
于是就这样,获得了新成就”我在人民广场看你吃着炸鸡“。
6月7日,摸奶画展。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终于要见到我家男神。当然我并不知道画展的动态。到了现场方才被雷到。K11诚然是个潮流中心,举办画展未免商业气息太浓。而莫奈门票又是一个给像我这样的盲流子提升逼格的大好道具。画展已经接近尾声,但人数依然多出我的预料。其实有人在排队就已经让我很郁闷了。不过有着大江安军训时排队洗澡的经验,此等小队怎会将我难倒。就安静地随着人流前进。
大概排了三十多分钟吧,进场,此时大概十二点半。场内的人数其实也非常多。以前听密斯李讲过,Notre Dame的客流巅峰期,基本上像走传送带一样,不能回头。一想到La Louvre也会像积水潭 Railway Station一样拥挤,不由得喝喝后,得看且看吧。
且不说我看到的是不是真品,但是展出的作品我基本都没什么兴趣。比如,莫奈大概画了《大清早的伦敦国会大厦》,《大白天的伦敦国会大厦》,《大中午的伦敦国会大厦》,《快下班的伦敦国会大厦》,《大半夜的伦敦国会大厦》,却只展出了第一张。
至于牛逼哄哄的睡莲呢,更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并不是说世间仅有一幅《睡莲》。性质上更类似于齐白石画小虾米,他们俩都画过无数张睡莲和无数张虾。莫奈有很多日本桥,睡莲,甚至海滩图,妹子午餐图都有若干。
莫奈跟站长说:给我把火车引擎全开呗,要有气!蒸气!
站长说:囧,凭啥啊,你有病啊,我就不给你开咋的。
莫奈说:你不给我开,我就不画你们火车站了,口亨。
站长说:orz,我开,成吗。
莫奈说:好~~
然后就有了非常著名的Saint Lazare火车站组图。可惜这套图也没有。
但是有一些他在英国画的速写。还有一张火车过桥。之前读到过,他在英国逗留期间,明显受到了William Turner的影响。这位是个英国水彩大师,画水很有一套,我也特别喜欢。油水两重天,虽然我只画过几次油画,但是想transplant这种水的质感也是很困难的。莫奈大概终于在英国修成正果,回国之后就蜗居在他的小花园里每天量产世界名作。但是自觉油煤酷炫屌炸天的法国人估计打死不会承认印象界的巨擘居然是受到英国人的启发才牛逼起来的。我就不用某国和某国的文化举例子了。
我知道有睡莲这么个东西,只是源于一部电影,里面大概只有一句法语,madame bijoux。这部片子就是泰坦尼克,为了体现Rose的阶级优越感和事儿逼,导演让穷屌丝们睡仓库一样的三等舱,却给她一间七星套房放她收藏的名画。其中给镜头的有毕加索,德加和莫奈。可能也有梵高雷诺阿之类。莫奈当时已经超神,男女主都是他的big fans。他的发音更接近于莫内而不是莫奈,我在电影里听小李子读的清清楚楚,moneeeeeeeeeeeet。而毕加索还是个nobody。
而那会我才七岁,只认识一些米开朗基罗之类的正统学院派,当时一个女同学盯着美术课本扉页上他的那个《大卫》雕塑看上五秒钟,即使根本没注意那根impotent的penis,也会被好事的同桌嘲讽为变态。当年毫无美术修养的我就只是觉得电影院里那张睡莲在水中下沉的画面特别好看而已。结果,那张睡莲也没有出现在本次画展上。
展出的那张睡莲,印在地铁票上的睡莲,我不喜欢。
两个展厅其实也没什么内容。日本桥春夏秋的三张,完全就是调色功夫淋漓尽显。而最后贩售商品的地方甚至比展厅还宽阔。我买了一个体积最小的L'impression Soleil levant的钥匙扣。还看到了上次卖剩下的毕加索周边。算了,早已没有收藏癖。明信片什么的也嫌太重而放弃购买了。脑残的主办方居然还在出售”全家桶“,里面送T恤和一个”莫奈爷爷“小布偶还有明信片。苍天啊,真的有人会买吗。我觉得欣赏印象派的人,应该看不上你们那些T恤的印刷质量。还有丝巾什么的,大俗。
至于毕姥爷,您跟着凑什么热闹啊,2011毕加索展卖剩下的东西也都摆出来了。还有梵高铁盒,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堂堂后印象派,堂堂大立体主义,都跟着印象派混。反正这一坨派在许多人眼里大概都与抽象派划等号了。这就好像我一个工科狗,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to be honest,I dont see much difference。
画展外面的画集还不让拍照。价格也坑爹是真的。英文版的东西,现在早已经不稀奇,也没必要卖那么贵。淘宝上我95包邮买的画集,这边厢开价396,还是水彩建筑速写集子,拿到印象派这儿来凑数,你们这么坑,莫奈知道吗?至于上海美术的一些引进作品,想买来着,但是只背了一个小书包,无论买哪一本看起来都太重了。不如998京东直接抱回家。
画展就看到这里。估计是过了午饭的点,人越来越多。有幸在K11找到了文房具社的实体店,之前在这家店买了1000块钱的midori牛皮本,居然又在实体店买了一支小铅笔。
看完画展暗下决心,每天速写来一套。
在K11吃午饭,乌冬面还不错,纳豆就比较考验味觉极限了。而萌哥也突然由于血崩debuff一趴不起。后来萌哥略微refresh之后,我们来到了更酷炫的福州路。在此感谢萌哥没有倒下。
来福州路,是为了找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总部。其实上海值得一看的地方很多,书店就有几家,但潘远不如随缘,有朝一日总会相见。福州路上旧书店很多,买书如买菜,论斤称。适用对白如下:老板~~给称两斤素描,不要席勒和马蒂斯,多放点安格尔和珂勒惠支谢谢。
当然我是随便一提,素描书不多,但凡有大师的作品,也都放在一本书里。非常想买一套翻译理论书籍,里面有辜正坤哦~~~还有一套素描集子,还有几本字帖,统统因为太重遂作罢。
看到上海译文总部的那一刻,心中没什么特别的感想,就觉得喝喝后太他妈热了进旁边上海书城吹一会空调吧。而不出所料,二楼被上海译文一统江湖,上海译文,人民文学,译林,再来两家99和广西师大之类的,五岳论剑,那必然是上海译文在自家门前一统江湖。书不错,可惜没有俺家谷崎润一郎。
晚上取得了成就:”我又在人民广场吃了炸鸡“。
之后穿过外滩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吹了一会粘糊糊的海风?河风?就回去了。
先写到这儿,明天继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