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魂之城
藜离开白莱的时候,白莱正被困在世界末日般的梦境里。藜在她梦里看见了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火红的岩浆像巨大的蜘蛛网一般罩住了脚下的土地。天空是死寂的焦墨色,飘舞着薄如蝉翼的火山灰。没有灼热感,没有焦躁不安,只有一种潜伏着的类似收音机调频时发出的呲呲声。藜在一座铁索桥上找到了她,她靠在和手臂一般粗的铁链上,链条上带刺的藤蔓已经爬上了她的躯体。藜走过去,用双手捧起她的脸,她的眼睛积满了灰尘,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藜在她额头上吻了吻,当作是告别的仪式。
人们的黑夜是灵魂的白天。一入夜,沉睡在这座城市的游魂便会苏醒。他们有的喜欢坐在喧闹的酒吧,盯着那些磕了药的年轻人如琥珀般流转的眼睛;有的喜欢蹲在没有月光的墙角,以绊倒那些醉醺醺的酒鬼为乐;有的喜欢徘徊在有风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黑漆漆的地铁轨道里,常被夜行的路人误认为孤魂野鬼。但是,这些游魂并非没有肉体的鬼魂,他们的躯体还活在这个城市的某一处,但是灵魂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宿主。他们各自偏执着自己的偏执,只遵循自己的意愿活着。
如今,藜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离开昏暗静谧的居民区时,看门人的狗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懒懒地抬起一边的眼皮,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她穿过拱形的石桥,桥墩下一个流浪汉裹着一条露出绵芯的破棉袄正在酣睡。他的灵魂从他的右肩胛骨附近探出脑袋来,朝着她不住地张望。过了桥是一条蜿蜒的石板路,一只三色条纹猫在它的领地上弓着背,竖起全身的毛,对她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她在石板路的尽头右转,便到了附近最繁华的商业街上。
她刚走到路口,迎面扑过来一位醉酒的瘦高男子,穿过她径直扑倒在马路边上,手里的酒撒了一地,啤酒沫发出咝咝的叫嚣声迅速渗入地面。男子嘴里迸出两个充满暴力的音节,那音节因含了酒气变得饱满而轻盈,一直升到空中,化作了雷雨云的一部分。她抬头望了望天空,那片雨云已经快要不堪重负,看来不久便会有一场大雨。她回过神,那个男子已经不知去向。地上残留的一滩水迹,倒映着五彩的霓虹灯,像一张不断变幻表情的鬼脸。
藜继续往前走,左手边有一家珠宝店正在举办五十周年店庆,天花板上挂满了紫色和白色的气球,店门口飘满了彩带,不断有穿着体面的绅士(至少看起来如此)和精心打扮的女士进进出出。门口还站着几个看起来贼头贼脑的家伙,其中也包括一个眼珠子很灵活的小男孩儿。藜经过店门口的时候,有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肥胖女士发出了尖锐而高亢的惊呼声。她身边的竖条纹西装男士给了她一巴掌,他们就像一只黑熊和臭鼬般扭打在一起。黑熊女士身上的珠宝抖落了一地,门口的小男孩趁乱刺溜一声便钻到她脚边,一边灵巧地躲避着她尖细的红皮鞋,一边捡起地上的珠宝丢给外面的那几个人。等到胜负快分的时候,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他们离开了现场。当然,最后必然是黑熊提着臭鼬的耳朵,连拉带拽地把他丢进车里的。不过,等他们发现珠宝遗失,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儿了。这一切,喜欢珠宝的游魂们都看在了眼里。一边吮吸饱满的气球里的氢气,一边看好戏,对他们来说是最享受的事儿了。
藜并没有为此停下脚步,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她一心想着自己的事儿,像一个满腹心事、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断有人、游魂、狗与她擦肩而过,这让她想起去年圣诞节扑面而来的冰冷的白色精灵。逆风而行对她来说是一件惬意的事,没有阻碍就感受不到前进的动力,一帆风顺的人生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但白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她害怕一切无法预知的变故,总是担心事情无法按照预期的进行,甚至一个异样的眼神都会让她胆战心惊。生活中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可能崩坏她敏感脆弱的神经。于是,有一天她开始幻想自己是一棵植物。她把自己种在阳台的那堆盆栽中间,盘起腿闭上眼睛,慢慢停止了思考。藜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离开的。她无法理解白莱的软弱无能,更无法接受她的自暴自弃。但是她爱她,所以她决定去寻找拯救白莱的方法。她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经常和自己的灵魂交谈,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总是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着,永远不会感到绝望。她想要找到那个地方,请求他们告诉她与宿主交流的方法。
藜用最快的速度穿过漫长拥挤的街道,把那些繁杂糜烂的生活都抛在脑后。很快她便来到了这座城市的边缘,那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床陡峭而深邃,河流湍急不易穿越。常年可见形形色色的人来这里自寻短见,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自杀圣地”,胆小的人在夜里根本不敢靠近。据说,河底的尸体堆积得像小山一样高,也有人说,尸体离岸越近就堆得越高,离岸越远就次第减少,如果把河水抽干,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漏斗型的尸体群。还有人说,河里有食人鱼,经常靠近岸边游弋逡巡,等待新鲜的人肉晚餐。它们要是饿极了,还会突然窜出来袭击伏在岸边的醉鬼,半拖半拽进河里饱餐一顿。鉴于这个原因,来这里自杀的人通常会先在河边做一会儿舒展运动,唤醒身体里的运动细胞——在旁人看来跟普通锻炼身体的人没啥两样——然后大喊一声——那多半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通过一小段路的助跑,往河中心能跳多远就跳多远。这么做是为了在食人鱼赶来之前,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把自己淹死,以减少被食人鱼啃食的痛苦。警察是不管这些的,他们个个都是胆小鬼,只懂得成群结队地耀武扬威吓唬人,面对凶猛的不通人性的妖魔鬼怪,他们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于是,这里还多了几个别名,比如“抛尸地”、“决斗场”、“食人鱼豢养所”等等。即便如此,这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阴冷恐怖。藜反而觉得从河面吹来的风中夹杂着一丝潮湿的甜味,就像白莱从山崖边摘的金银花的味道。她想,开在对岸的花一定拥有细长优雅的花茎,以及纠缠交错的花蕊,冷艳而芬芳。藜一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一边沿着岸边整齐的汉白玉石柱往前走。
“砰!”一声巨响,藜停下了脚步,这是个安静的夜。过了一会儿,前方不远的一个石柱后面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个人影迟疑地朝她走了几步,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藜走上前,弯下腰一看,正是她在路口碰到的那个瘦高男子。如今,他以同样的姿势扑倒在地上,只是手里的酒瓶变成了一把左轮手枪,枪口上还残留着钝钝的余热。他死了吗?藜疑惑地看着他苍白瘦削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右手五指张开平放在耳边。半旧的深色大衣被稀疏的雨水打湿,贴在身上显现出骨骼的轮廓,仿佛一只巨大蝙蝠的尸体。但这只“蝙蝠”的眼睛似乎并没有长在这个男子的身上,而是在附近的某处盯着她。她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她舒了口气,猛一回头,那个男子的灵魂正在看着她,脸上流露出羞郝的表情。
“吓我一跳。”藜拍了拍胸脯说。
“对不起!”他说。
“你是鬼魂?”藜问。
“不,我和你一样。”他摇摇头。
“这么说,他还没死。”
“嗯,不过他继续这样下去,也离死差不多了。”他看着“蝙蝠”的时候,表情很平静。
藜不置可否。
“他想杀了我。”他耸耸肩,“但没成功。”
“哦?”藜有点同情地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他叫伍格。”
“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叫伍格,他嘛……不如叫'蝙蝠'好了。”
新的伍格看了一眼“蝙蝠”,脸上掠过一丝快意。
“那么,伍格。你有什么打算吗?”
“我不知道。”他露出迷茫的表情,“也许我该跟着他,直到他死。”
“又或许,你有其他的选择。”
“可是……他随时都会死。至少……至少在他死的时候,我想在他身边。”伍格支吾着说。
“你爱他,对吗?”
他低下了头。
我们总是这样,无论人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我们总是能轻易原谅他们。我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爱他们,他们却浑然不知。他们害怕孤独、寒冷、绝望,却又总是被孤独、寒冷、绝望所包围。在这个被诅咒了的城市,人们无法和自己的灵魂相互依偎,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安慰。
“看到那片不断聚集的雷雨云了吗?”藜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塔,高耸的塔尖直插入云端,不断有乌云向那儿聚集,隐约还能听见微弱的响雷声,“从那儿可以去任何地方。”
“你要离开这儿?”
“嗯,我要救白莱。”
“白莱?”
“我的宿主。”
“怎么救?”
“我也不太清楚,但总会有办法的。”
“那……我也去。”
藜看着他的眼睛,他拥有认真而坚定的眼神。未知的旅途,有个旅伴也好,藜想。
于是,他们并肩朝着雨势最大的地方走去。
雨越下越大,硕大的水珠劈头盖脸地打在伍格的身上——不过现在还是叫他“蝙蝠”吧——一只背上有着黄色条纹的小青蛙,“呱”地一声从他脸上跃过。它鼓着腮帮子在他敞开的衣服下停留了一会儿,继续横穿过马路,跳进了路边的草丛里。“蝙蝠”被呛了一口水,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身体抽动几下,慢慢恢复了知觉。他爬起来,把枪塞进大衣的口袋,摇摇晃晃地往回走。
秋末下着大雨的后半夜,即便是最繁华的街上,行人也变得稀稀落落。屋檐下透明的玻璃窗外,时而可见三两个躲雨的人,各自沉默着,偶尔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偶尔伸手摆弄长在墙边的青苔,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街上的狗一下子也都失去了踪影,但一定都有属于自己的去处,它们可比人聪明多了。只有游魂仍在在街上游荡,下雨天是只属于它们的庆典。它们很乐于霸占着难得空旷的马路,把它当作天然的舞池,三五成群地伴着雨声翩翩起舞。很快,这个城市里的游魂几乎都聚集到了这里,善舞的沉浸在盛大的舞池间,善乐的聚在一起配合着演奏,善饮的相互祝酒庆贺,不善言辞的则在一旁享受着这轻松愉悦的气氛。在这样的时候,这些所谓的游魂仿佛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人们则变成了色彩晦暗的布景。当然,在人们的眼里,这些精彩都是不存在的。这里只是一条雨夜里孤寂的街,只有疲惫不堪的夜行人和烂醉如泥的酒鬼才会光临。“蝙蝠”就是被归为后者的那类人,可如今他的酒差不多已经醒了。储存在身体里的酒,早已抵挡不住这无尽的凄风冷雨,他裹紧了没有一丝温度的大衣,从巨大的舞池中穿过。
他在街口的面包店停下脚步,掏出最后的几枚硬币,买了一根法式长面包。抓住一头,拧下七分之一,放进胸前的口袋里。然后就着雨水,把剩下的面包囫囵吞进肚子里。他穿过一条黑黢黢的小径,站在一个有点破旧的居民楼下,抬头望了几秒钟。然后,继续往前走了几步,门卫室的老头儿背对着他,正在看电视剧。屏幕闪烁不定的光照在他苍白瘦削的脸上。看门的狗在几米开外就已经摇着尾巴,对他示好了。他掏出口袋里的那块面包,放在它面前,这是一只与他口味相投的狗。他摸了摸它的脑袋,侧身滑进了小区的大门。
进了大门是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水池里躺着一条美人鱼石雕。美人鱼的眼睛原本是如翡翠般晶莹的绿玻璃做的,胸前的扇形贝壳也镶满了五彩的小石头,尾巴的形状就像海豚一跃而起时完美的弧线。但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她的尾鳍也碎了一块。光是看见她的样子,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梦想终究会走向幻灭的悲凉。但即便是荒废已久的喷水池,在大雨降临的时候,也会稍微恢复一点生气。当雨水灌满水池的时候,魔法将会再次被唤醒。水池中绿色的苔藓,是她幻化的新鲜的生命,漂浮的落叶是她的新装。抛却了生命的形式,她便是一尾重获自由的鱼。“蝙蝠”沿着弯曲的鹅卵石道经过水池时,她像一尾绿色的鱼在水池里来回穿梭,扑腾起来的水花溅在他左边的胸口上。她愉快地快要尖叫起来,这个她迷恋的男子,拥有像鱼儿般细长的梭形身体,以及大海一样深邃的眼睛。他看起来总是那么忧伤,那么需要安慰。她多想抱抱他,给他力量,可是他又转眼离开了她的视线。
“蝙蝠”熟练地绕过喷水池,向右拐进第二个弄堂,直走到底,上了左手边的楼梯。他的影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忽长忽短,缠绕拉扯着他。他始终向前微倾着身子往上攀爬,仿佛一个视死如归的小兵。这幢旧房子只有三层半高,底下的三层都是自住房,分别住着一对老夫妻、一家三口、一个单身的中年教师。剩下的半层阁楼房,原本是那个中年教师用来储藏书籍杂物的。今年夏天,他的一个远房侄女搬进了这里,开始了她的蜗居生活。邻居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栋小房子里多了一个人,即便那位男教师曾经向他们提起过一次,或许二楼的小男孩曾在窗口瞥见,她跳下一辆塞满绿色植物的车,仰起头对他露出雪白的脸。但这些都没在他们心里留下任何印记,只有阁楼的阳台上日益增长的绿色,暗示着这里蕴藏的生机。“蝙蝠”小心翼翼地绕过堆在门口的不知名的植物群落,往锁眼里塞进一个细长的物件,门应声而开。屋子里即便没有开灯,他也知道没有人,空气中缓缓地流淌着植物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放开胆子开始翻箱倒柜。不久,他便厌烦了,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唯一可以称为“钱”的,却是那个塞满硬币的玻璃罐。难道他要捧着一玻璃的钢镚儿,为他新的“职业”开张?也许他还没走出小区,就被这笨重的储蓄罐出卖了。他懊恼地把玻璃罐举到头顶,却没有砸下去,阳台那边似乎有什么异样。他放下罐子,疑惑地往前蹭了几步,植物的阴影在雨夜黑色的水光中,显得有点渗人。他的视线穿过层层叠叠的叶子,仿佛看见了一个人影。他吓得往后退了两步,远处的天空隐隐地传来一阵闷雷声。他定了定神,左手伸进口袋握住枪,三两步上前,拔出枪对着人影就是一阵乱射。可是手里的枪除了发出咔咔声之外,没有别的响动。他气急败坏地举起枪支往人影上狠狠一砸,人影应声倒在了地上。
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玻璃窗外滚滚而下的雨水,在地面上投下了一条条流动的阴影,也投在了躺在地上的那个女子的身上。女子穿着一条绣着绿叶的素色棉布裙,自然微卷的头发散开来铺在地上,像是长在河里的水藻。他俯下身,仔细打量女子的脸,他沉重的鼻息吹动了她的睫毛,仿佛游弋在水中的浮游生物的触角。他的意识掉进一个巨大的长满植物的水槽,长长的水草温柔而缓慢地缠住了他的手脚,窒息的恐惧从他背后露出银白色的尖牙。他拼命拉扯女子的衣服,像一个惊慌失措的溺水者。女子胸前的那排圆形小纽扣,像成熟的豌豆荚般炸裂开来,露出了雪白的胸脯。他终于放弃了挣扎,绝望地闭上双眼,沉入了水底。
巨大的圆形水柱从水底盘旋而上,伍格努力甩动着双腿,一手紧紧箍住藜往上游。一拨又一拨的食人鱼群不断撞击着水柱,发出打雷般隆隆的回响声。“不要担心,像我一样用脚掌按顺时针的方向轻轻划动,让水推着你往上走,很快我们就能摆脱它们了。”伍格在藜耳边说。藜努力划动双腿,但做起来并没有像他说得那么轻松。不过很快她就从湍急的水流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像一只强而有力的手稳稳地拖住了她。头顶微弱的白光渐渐变得耀眼,他们终于浮出了水面。“你很熟悉水性?”藜探出头问。“我是在海边的渔村长大的,曾经想当游泳运动员。”说起从前,他的神情变得缓和,眼睛却流淌着悲伤。藜决定转移话题,转过头,却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她用手推了推他,他抬头。
这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城市,地面上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白色的轮廓,云朵触手可及。无数巨大的冰凌垂直飘浮在半空,缓慢而肃穆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他们站起身,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往前走,一道道细长的闪电掉落在身边,砸出一个个圆形的凹痕。
“你闻到了吗?”藜说。
“什么?”
“花香?”
他看了她一眼,摇摇头说:“怎么会有花开在这种地方呢。”
这个香味很独特,她肯定在哪儿闻到过。藜闭上眼睛,一片细长宛转的血红色花瓣,从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那是她在护城河边对一缕未知的花香产生的联想,那时她以为那只不过是开在彼岸的无名小花,但实事似乎并非如此。越来越凛冽的香气牵引着她的脚步,她像着了迷一般敏捷地爬上了一个小山坡。伍格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跟上来,咽了咽口水说:“跑那么快,也不等等……哦!果然有花!”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火红的花海,整个山谷在白色背景的映照下,仿佛一团静静燃烧的火焰。一块两端尖锐的六棱柱形冰凌,无声地从他们头顶飘过,在进入山谷上方时,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并随着它的深入,碎裂声逐渐变成了尖锐的悲鸣。他们捂住耳朵却无济于事,那声音的源头仿佛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痛苦地跪在地上,浑身像要炸裂般疼痛。“砰!”地一声巨响,冰凌在山谷正上方像烟花一般爆裂,无数细碎的冰块纷纷落下,像一场盛大的雪。冰凌的内核像一颗水滴型的流星坠落在他们附近。藜用双手支撑着站起来,恍恍惚惚地踏入花丛。伍格紧紧跟着她,听见她嘴里不停地嘟哝着什么。他往坡下滑了几步,转过一个小山脊,看见一个人躺在那里。他终于听清楚藜嘴里喊的是什么,她反复念叨着的只有两个字:“白莱”。
伍格望着躺在花丛里的白莱,她周围的花朵变成了血红色,像是躺在血泊之中。花开的声音、花枝被折断的声音、棉质布料的摩挲声、藜的喊叫声……所有的声音都被缓缓吸入了那个叫“白莱”的身体里。他看着藜无声地、跌跌撞撞地跑到她的身边,双膝着地,惊慌失措地把她抱在怀里。他想伸手阻止她,告诉她,那不是白莱,但已经来不及了。从他伸出去的那只手开始,到胳膊,再到整个灵体,都像那些声音一样,被吸入了那个像“白莱”的黑洞之中。
他看见那个穿着素色棉布裙的女子,静静地躺在潺潺的流水里,黑色的头发像水草般浸泡在水里。突然,她睁开眼睛,露出惊恐的表情,额头和下体不断地渗出鲜血,染红了流水,染红了棉布裙,染红了她雪白的脸,只剩下一双睁得圆滚滚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直到把他吸入黑色的瞳孔里。然后,他又看见了那个女子,依旧素净地躺在那里。他不断重复着这个噩梦,梦里的鲜血异常灼热,就像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灼烧着他的身体。突然,一根长满刺的绿色藤蔓缠住他,把他捆绑在一座铁索桥上。一名男子朝他走了过来,在他耳边说:“伍格,醒醒,快醒醒……”他的声音渐渐变得沙哑而苍老,却依旧不依不饶地在他脑海里回响。他终于忍不住——醒了。
一张灰不溜秋的脸被放大了挡在他面前,脸上的褶皱像被补了很多次的麻布袋子一层层地耷拉着,灰褐色的老年斑像旧桌布上的霉点顽固地占据着整张脸。他觉得头痛欲裂,胃酸不住地往上泛,忍不住呕吐起来。老人拍了拍他的背,递给他一张报纸让他擦干。他猛地扯住报纸,从头到尾翻找了一遍后,转过头说:“还有吗?”
“什么?”
“报纸,还有报纸吗?”
老人莫名其妙地又翻出几张,他仔仔细细翻看了一遍后,又转头看着老人。老人无奈的耸耸肩说:“没有了,这几天的报纸都在这儿了。”他放下报纸,开始发呆。“真是个怪人。”老人嘀咕着走到放在溪边的小锅炉旁,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玉米棒子,用报纸裹着回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好几天没吃东西,又发烧,一定饿得不行了吧。”他对着香喷喷的金黄色玉米粒咽了咽口水,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接过玉米。“烫!好烫!”他狼狈地用双手不停地颠着玉米,一边不住地捏着耳垂。老人在一旁看着,咧开嘴笑了。吃完玉米,老人递过来一杯水,他一口气喝个底朝天。
“怎么样,缓过劲儿来了吗?”老人笑眯眯地问。
“谢谢。”他说。
“记得自己是谁吗?”
他点点头。
“那就没啥问题了。”老人松了口气。
“今天几号了?”他问。
“十八。”
“这几天……有发生什么事吗?”他算了算,已经过了三天。
“那事情多了去了,你问的是哪方面呢?”
“嗯……没什么。”他打消了念头,起身舒展筋骨。他弯腰走出桥洞,光着双脚踩在溪边的鹅卵石上,就着溪水抹了把脸。夕阳西下,血红的晚霞缓缓地浸透了溪水。望着不断波动的倒影,他不禁想起了那个女子,心情又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他胡乱打散了水中的影子,起身与老人道别。
夜幕很快又将再次降临,这个城市的影子无声地侵蚀着每一寸土地。它翻越西边有着瞭望塔的山坡,跨过湍急奔腾的护城河,掩盖平坦辽阔的田地,吞噬钢铁筑起来的高楼巨擘,最后追逐着他的脚步,紧紧扣住了他的脚踝。他低下头,十个脚趾头耷拉着惨白的脑袋,无精打采地趴在黑色的土地上。该给它们穿上鞋子,他想。于是,他转过身往回走,走回被夜幕吞噬的城市。
他低着头,身体微微向前倾,沿着长长的堤坝默默地一直走。两只白色的脚在他眼前不停地晃动。他想起那个女子雪白的胸脯,以及他愤然勃起的阴茎,想起她在梦里不停流血的额头和下体。他想他一定是强暴了她,或许还是在杀了她之后。但为什么报纸上没有关于她的新闻?难道她的尸体还没有被发现,或者她没有死也没有报案?又或者,那只是他发烧时做的一个噩梦?他越想越不安,越想越想去见她。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他跨过流浪汉老人的石拱桥,穿过花猫的小径,绕过美人鱼的喷水池,爬上昏暗的旧楼梯,钻过阴森的植物群落。终于,他又站在了这里。
他深吸了一口气,握住门把手,轻轻推开门。房间里依旧缓慢而平静地流淌着植物的气息,里面的摆设也跟之前一样,没有被翻过的痕迹。那个存满硬币的玻璃罐,也安稳地待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他稍稍松了口气,继续往阳台走,绕过层层叠叠的叶子,他又看见了那张脸,没有表情,没有生气,眼睛依旧紧闭着,仿佛只是一棵植物。他蹲下身子,伸出左手去抚摸她的脸,没有想象中那么冰冷。他低下头,发现她的领口微张着,胸口的扣子也少了一颗。他听到自己的心出现裂缝的声音。他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拨开她前额的头发,那个丑陋的伤口赫然出现在他面前。他猛地往后跌坐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因痛苦而变得扭曲。这时,她的睫毛开始微微颤动,像两只扑闪着翅膀的蝴蝶。她慢慢睁开眼睛,眼神平静而柔和。她微微开启紧闭的唇,看着他说:“我们见过,不是吗?”他听见了两个声音。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四日
人们的黑夜是灵魂的白天。一入夜,沉睡在这座城市的游魂便会苏醒。他们有的喜欢坐在喧闹的酒吧,盯着那些磕了药的年轻人如琥珀般流转的眼睛;有的喜欢蹲在没有月光的墙角,以绊倒那些醉醺醺的酒鬼为乐;有的喜欢徘徊在有风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黑漆漆的地铁轨道里,常被夜行的路人误认为孤魂野鬼。但是,这些游魂并非没有肉体的鬼魂,他们的躯体还活在这个城市的某一处,但是灵魂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宿主。他们各自偏执着自己的偏执,只遵循自己的意愿活着。
如今,藜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离开昏暗静谧的居民区时,看门人的狗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懒懒地抬起一边的眼皮,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她穿过拱形的石桥,桥墩下一个流浪汉裹着一条露出绵芯的破棉袄正在酣睡。他的灵魂从他的右肩胛骨附近探出脑袋来,朝着她不住地张望。过了桥是一条蜿蜒的石板路,一只三色条纹猫在它的领地上弓着背,竖起全身的毛,对她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她在石板路的尽头右转,便到了附近最繁华的商业街上。
她刚走到路口,迎面扑过来一位醉酒的瘦高男子,穿过她径直扑倒在马路边上,手里的酒撒了一地,啤酒沫发出咝咝的叫嚣声迅速渗入地面。男子嘴里迸出两个充满暴力的音节,那音节因含了酒气变得饱满而轻盈,一直升到空中,化作了雷雨云的一部分。她抬头望了望天空,那片雨云已经快要不堪重负,看来不久便会有一场大雨。她回过神,那个男子已经不知去向。地上残留的一滩水迹,倒映着五彩的霓虹灯,像一张不断变幻表情的鬼脸。
藜继续往前走,左手边有一家珠宝店正在举办五十周年店庆,天花板上挂满了紫色和白色的气球,店门口飘满了彩带,不断有穿着体面的绅士(至少看起来如此)和精心打扮的女士进进出出。门口还站着几个看起来贼头贼脑的家伙,其中也包括一个眼珠子很灵活的小男孩儿。藜经过店门口的时候,有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肥胖女士发出了尖锐而高亢的惊呼声。她身边的竖条纹西装男士给了她一巴掌,他们就像一只黑熊和臭鼬般扭打在一起。黑熊女士身上的珠宝抖落了一地,门口的小男孩趁乱刺溜一声便钻到她脚边,一边灵巧地躲避着她尖细的红皮鞋,一边捡起地上的珠宝丢给外面的那几个人。等到胜负快分的时候,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他们离开了现场。当然,最后必然是黑熊提着臭鼬的耳朵,连拉带拽地把他丢进车里的。不过,等他们发现珠宝遗失,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儿了。这一切,喜欢珠宝的游魂们都看在了眼里。一边吮吸饱满的气球里的氢气,一边看好戏,对他们来说是最享受的事儿了。
藜并没有为此停下脚步,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她一心想着自己的事儿,像一个满腹心事、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断有人、游魂、狗与她擦肩而过,这让她想起去年圣诞节扑面而来的冰冷的白色精灵。逆风而行对她来说是一件惬意的事,没有阻碍就感受不到前进的动力,一帆风顺的人生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但白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她害怕一切无法预知的变故,总是担心事情无法按照预期的进行,甚至一个异样的眼神都会让她胆战心惊。生活中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可能崩坏她敏感脆弱的神经。于是,有一天她开始幻想自己是一棵植物。她把自己种在阳台的那堆盆栽中间,盘起腿闭上眼睛,慢慢停止了思考。藜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离开的。她无法理解白莱的软弱无能,更无法接受她的自暴自弃。但是她爱她,所以她决定去寻找拯救白莱的方法。她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经常和自己的灵魂交谈,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总是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着,永远不会感到绝望。她想要找到那个地方,请求他们告诉她与宿主交流的方法。
藜用最快的速度穿过漫长拥挤的街道,把那些繁杂糜烂的生活都抛在脑后。很快她便来到了这座城市的边缘,那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床陡峭而深邃,河流湍急不易穿越。常年可见形形色色的人来这里自寻短见,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自杀圣地”,胆小的人在夜里根本不敢靠近。据说,河底的尸体堆积得像小山一样高,也有人说,尸体离岸越近就堆得越高,离岸越远就次第减少,如果把河水抽干,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漏斗型的尸体群。还有人说,河里有食人鱼,经常靠近岸边游弋逡巡,等待新鲜的人肉晚餐。它们要是饿极了,还会突然窜出来袭击伏在岸边的醉鬼,半拖半拽进河里饱餐一顿。鉴于这个原因,来这里自杀的人通常会先在河边做一会儿舒展运动,唤醒身体里的运动细胞——在旁人看来跟普通锻炼身体的人没啥两样——然后大喊一声——那多半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通过一小段路的助跑,往河中心能跳多远就跳多远。这么做是为了在食人鱼赶来之前,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把自己淹死,以减少被食人鱼啃食的痛苦。警察是不管这些的,他们个个都是胆小鬼,只懂得成群结队地耀武扬威吓唬人,面对凶猛的不通人性的妖魔鬼怪,他们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于是,这里还多了几个别名,比如“抛尸地”、“决斗场”、“食人鱼豢养所”等等。即便如此,这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阴冷恐怖。藜反而觉得从河面吹来的风中夹杂着一丝潮湿的甜味,就像白莱从山崖边摘的金银花的味道。她想,开在对岸的花一定拥有细长优雅的花茎,以及纠缠交错的花蕊,冷艳而芬芳。藜一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一边沿着岸边整齐的汉白玉石柱往前走。
“砰!”一声巨响,藜停下了脚步,这是个安静的夜。过了一会儿,前方不远的一个石柱后面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个人影迟疑地朝她走了几步,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藜走上前,弯下腰一看,正是她在路口碰到的那个瘦高男子。如今,他以同样的姿势扑倒在地上,只是手里的酒瓶变成了一把左轮手枪,枪口上还残留着钝钝的余热。他死了吗?藜疑惑地看着他苍白瘦削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右手五指张开平放在耳边。半旧的深色大衣被稀疏的雨水打湿,贴在身上显现出骨骼的轮廓,仿佛一只巨大蝙蝠的尸体。但这只“蝙蝠”的眼睛似乎并没有长在这个男子的身上,而是在附近的某处盯着她。她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她舒了口气,猛一回头,那个男子的灵魂正在看着她,脸上流露出羞郝的表情。
“吓我一跳。”藜拍了拍胸脯说。
“对不起!”他说。
“你是鬼魂?”藜问。
“不,我和你一样。”他摇摇头。
“这么说,他还没死。”
“嗯,不过他继续这样下去,也离死差不多了。”他看着“蝙蝠”的时候,表情很平静。
藜不置可否。
“他想杀了我。”他耸耸肩,“但没成功。”
“哦?”藜有点同情地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他叫伍格。”
“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叫伍格,他嘛……不如叫'蝙蝠'好了。”
新的伍格看了一眼“蝙蝠”,脸上掠过一丝快意。
“那么,伍格。你有什么打算吗?”
“我不知道。”他露出迷茫的表情,“也许我该跟着他,直到他死。”
“又或许,你有其他的选择。”
“可是……他随时都会死。至少……至少在他死的时候,我想在他身边。”伍格支吾着说。
“你爱他,对吗?”
他低下了头。
我们总是这样,无论人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我们总是能轻易原谅他们。我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爱他们,他们却浑然不知。他们害怕孤独、寒冷、绝望,却又总是被孤独、寒冷、绝望所包围。在这个被诅咒了的城市,人们无法和自己的灵魂相互依偎,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安慰。
“看到那片不断聚集的雷雨云了吗?”藜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塔,高耸的塔尖直插入云端,不断有乌云向那儿聚集,隐约还能听见微弱的响雷声,“从那儿可以去任何地方。”
“你要离开这儿?”
“嗯,我要救白莱。”
“白莱?”
“我的宿主。”
“怎么救?”
“我也不太清楚,但总会有办法的。”
“那……我也去。”
藜看着他的眼睛,他拥有认真而坚定的眼神。未知的旅途,有个旅伴也好,藜想。
于是,他们并肩朝着雨势最大的地方走去。
雨越下越大,硕大的水珠劈头盖脸地打在伍格的身上——不过现在还是叫他“蝙蝠”吧——一只背上有着黄色条纹的小青蛙,“呱”地一声从他脸上跃过。它鼓着腮帮子在他敞开的衣服下停留了一会儿,继续横穿过马路,跳进了路边的草丛里。“蝙蝠”被呛了一口水,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身体抽动几下,慢慢恢复了知觉。他爬起来,把枪塞进大衣的口袋,摇摇晃晃地往回走。
秋末下着大雨的后半夜,即便是最繁华的街上,行人也变得稀稀落落。屋檐下透明的玻璃窗外,时而可见三两个躲雨的人,各自沉默着,偶尔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偶尔伸手摆弄长在墙边的青苔,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街上的狗一下子也都失去了踪影,但一定都有属于自己的去处,它们可比人聪明多了。只有游魂仍在在街上游荡,下雨天是只属于它们的庆典。它们很乐于霸占着难得空旷的马路,把它当作天然的舞池,三五成群地伴着雨声翩翩起舞。很快,这个城市里的游魂几乎都聚集到了这里,善舞的沉浸在盛大的舞池间,善乐的聚在一起配合着演奏,善饮的相互祝酒庆贺,不善言辞的则在一旁享受着这轻松愉悦的气氛。在这样的时候,这些所谓的游魂仿佛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人们则变成了色彩晦暗的布景。当然,在人们的眼里,这些精彩都是不存在的。这里只是一条雨夜里孤寂的街,只有疲惫不堪的夜行人和烂醉如泥的酒鬼才会光临。“蝙蝠”就是被归为后者的那类人,可如今他的酒差不多已经醒了。储存在身体里的酒,早已抵挡不住这无尽的凄风冷雨,他裹紧了没有一丝温度的大衣,从巨大的舞池中穿过。
他在街口的面包店停下脚步,掏出最后的几枚硬币,买了一根法式长面包。抓住一头,拧下七分之一,放进胸前的口袋里。然后就着雨水,把剩下的面包囫囵吞进肚子里。他穿过一条黑黢黢的小径,站在一个有点破旧的居民楼下,抬头望了几秒钟。然后,继续往前走了几步,门卫室的老头儿背对着他,正在看电视剧。屏幕闪烁不定的光照在他苍白瘦削的脸上。看门的狗在几米开外就已经摇着尾巴,对他示好了。他掏出口袋里的那块面包,放在它面前,这是一只与他口味相投的狗。他摸了摸它的脑袋,侧身滑进了小区的大门。
进了大门是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水池里躺着一条美人鱼石雕。美人鱼的眼睛原本是如翡翠般晶莹的绿玻璃做的,胸前的扇形贝壳也镶满了五彩的小石头,尾巴的形状就像海豚一跃而起时完美的弧线。但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她的尾鳍也碎了一块。光是看见她的样子,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梦想终究会走向幻灭的悲凉。但即便是荒废已久的喷水池,在大雨降临的时候,也会稍微恢复一点生气。当雨水灌满水池的时候,魔法将会再次被唤醒。水池中绿色的苔藓,是她幻化的新鲜的生命,漂浮的落叶是她的新装。抛却了生命的形式,她便是一尾重获自由的鱼。“蝙蝠”沿着弯曲的鹅卵石道经过水池时,她像一尾绿色的鱼在水池里来回穿梭,扑腾起来的水花溅在他左边的胸口上。她愉快地快要尖叫起来,这个她迷恋的男子,拥有像鱼儿般细长的梭形身体,以及大海一样深邃的眼睛。他看起来总是那么忧伤,那么需要安慰。她多想抱抱他,给他力量,可是他又转眼离开了她的视线。
“蝙蝠”熟练地绕过喷水池,向右拐进第二个弄堂,直走到底,上了左手边的楼梯。他的影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忽长忽短,缠绕拉扯着他。他始终向前微倾着身子往上攀爬,仿佛一个视死如归的小兵。这幢旧房子只有三层半高,底下的三层都是自住房,分别住着一对老夫妻、一家三口、一个单身的中年教师。剩下的半层阁楼房,原本是那个中年教师用来储藏书籍杂物的。今年夏天,他的一个远房侄女搬进了这里,开始了她的蜗居生活。邻居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栋小房子里多了一个人,即便那位男教师曾经向他们提起过一次,或许二楼的小男孩曾在窗口瞥见,她跳下一辆塞满绿色植物的车,仰起头对他露出雪白的脸。但这些都没在他们心里留下任何印记,只有阁楼的阳台上日益增长的绿色,暗示着这里蕴藏的生机。“蝙蝠”小心翼翼地绕过堆在门口的不知名的植物群落,往锁眼里塞进一个细长的物件,门应声而开。屋子里即便没有开灯,他也知道没有人,空气中缓缓地流淌着植物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放开胆子开始翻箱倒柜。不久,他便厌烦了,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唯一可以称为“钱”的,却是那个塞满硬币的玻璃罐。难道他要捧着一玻璃的钢镚儿,为他新的“职业”开张?也许他还没走出小区,就被这笨重的储蓄罐出卖了。他懊恼地把玻璃罐举到头顶,却没有砸下去,阳台那边似乎有什么异样。他放下罐子,疑惑地往前蹭了几步,植物的阴影在雨夜黑色的水光中,显得有点渗人。他的视线穿过层层叠叠的叶子,仿佛看见了一个人影。他吓得往后退了两步,远处的天空隐隐地传来一阵闷雷声。他定了定神,左手伸进口袋握住枪,三两步上前,拔出枪对着人影就是一阵乱射。可是手里的枪除了发出咔咔声之外,没有别的响动。他气急败坏地举起枪支往人影上狠狠一砸,人影应声倒在了地上。
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玻璃窗外滚滚而下的雨水,在地面上投下了一条条流动的阴影,也投在了躺在地上的那个女子的身上。女子穿着一条绣着绿叶的素色棉布裙,自然微卷的头发散开来铺在地上,像是长在河里的水藻。他俯下身,仔细打量女子的脸,他沉重的鼻息吹动了她的睫毛,仿佛游弋在水中的浮游生物的触角。他的意识掉进一个巨大的长满植物的水槽,长长的水草温柔而缓慢地缠住了他的手脚,窒息的恐惧从他背后露出银白色的尖牙。他拼命拉扯女子的衣服,像一个惊慌失措的溺水者。女子胸前的那排圆形小纽扣,像成熟的豌豆荚般炸裂开来,露出了雪白的胸脯。他终于放弃了挣扎,绝望地闭上双眼,沉入了水底。
巨大的圆形水柱从水底盘旋而上,伍格努力甩动着双腿,一手紧紧箍住藜往上游。一拨又一拨的食人鱼群不断撞击着水柱,发出打雷般隆隆的回响声。“不要担心,像我一样用脚掌按顺时针的方向轻轻划动,让水推着你往上走,很快我们就能摆脱它们了。”伍格在藜耳边说。藜努力划动双腿,但做起来并没有像他说得那么轻松。不过很快她就从湍急的水流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像一只强而有力的手稳稳地拖住了她。头顶微弱的白光渐渐变得耀眼,他们终于浮出了水面。“你很熟悉水性?”藜探出头问。“我是在海边的渔村长大的,曾经想当游泳运动员。”说起从前,他的神情变得缓和,眼睛却流淌着悲伤。藜决定转移话题,转过头,却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她用手推了推他,他抬头。
这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城市,地面上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白色的轮廓,云朵触手可及。无数巨大的冰凌垂直飘浮在半空,缓慢而肃穆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他们站起身,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往前走,一道道细长的闪电掉落在身边,砸出一个个圆形的凹痕。
“你闻到了吗?”藜说。
“什么?”
“花香?”
他看了她一眼,摇摇头说:“怎么会有花开在这种地方呢。”
这个香味很独特,她肯定在哪儿闻到过。藜闭上眼睛,一片细长宛转的血红色花瓣,从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那是她在护城河边对一缕未知的花香产生的联想,那时她以为那只不过是开在彼岸的无名小花,但实事似乎并非如此。越来越凛冽的香气牵引着她的脚步,她像着了迷一般敏捷地爬上了一个小山坡。伍格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跟上来,咽了咽口水说:“跑那么快,也不等等……哦!果然有花!”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火红的花海,整个山谷在白色背景的映照下,仿佛一团静静燃烧的火焰。一块两端尖锐的六棱柱形冰凌,无声地从他们头顶飘过,在进入山谷上方时,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并随着它的深入,碎裂声逐渐变成了尖锐的悲鸣。他们捂住耳朵却无济于事,那声音的源头仿佛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痛苦地跪在地上,浑身像要炸裂般疼痛。“砰!”地一声巨响,冰凌在山谷正上方像烟花一般爆裂,无数细碎的冰块纷纷落下,像一场盛大的雪。冰凌的内核像一颗水滴型的流星坠落在他们附近。藜用双手支撑着站起来,恍恍惚惚地踏入花丛。伍格紧紧跟着她,听见她嘴里不停地嘟哝着什么。他往坡下滑了几步,转过一个小山脊,看见一个人躺在那里。他终于听清楚藜嘴里喊的是什么,她反复念叨着的只有两个字:“白莱”。
伍格望着躺在花丛里的白莱,她周围的花朵变成了血红色,像是躺在血泊之中。花开的声音、花枝被折断的声音、棉质布料的摩挲声、藜的喊叫声……所有的声音都被缓缓吸入了那个叫“白莱”的身体里。他看着藜无声地、跌跌撞撞地跑到她的身边,双膝着地,惊慌失措地把她抱在怀里。他想伸手阻止她,告诉她,那不是白莱,但已经来不及了。从他伸出去的那只手开始,到胳膊,再到整个灵体,都像那些声音一样,被吸入了那个像“白莱”的黑洞之中。
他看见那个穿着素色棉布裙的女子,静静地躺在潺潺的流水里,黑色的头发像水草般浸泡在水里。突然,她睁开眼睛,露出惊恐的表情,额头和下体不断地渗出鲜血,染红了流水,染红了棉布裙,染红了她雪白的脸,只剩下一双睁得圆滚滚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直到把他吸入黑色的瞳孔里。然后,他又看见了那个女子,依旧素净地躺在那里。他不断重复着这个噩梦,梦里的鲜血异常灼热,就像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灼烧着他的身体。突然,一根长满刺的绿色藤蔓缠住他,把他捆绑在一座铁索桥上。一名男子朝他走了过来,在他耳边说:“伍格,醒醒,快醒醒……”他的声音渐渐变得沙哑而苍老,却依旧不依不饶地在他脑海里回响。他终于忍不住——醒了。
一张灰不溜秋的脸被放大了挡在他面前,脸上的褶皱像被补了很多次的麻布袋子一层层地耷拉着,灰褐色的老年斑像旧桌布上的霉点顽固地占据着整张脸。他觉得头痛欲裂,胃酸不住地往上泛,忍不住呕吐起来。老人拍了拍他的背,递给他一张报纸让他擦干。他猛地扯住报纸,从头到尾翻找了一遍后,转过头说:“还有吗?”
“什么?”
“报纸,还有报纸吗?”
老人莫名其妙地又翻出几张,他仔仔细细翻看了一遍后,又转头看着老人。老人无奈的耸耸肩说:“没有了,这几天的报纸都在这儿了。”他放下报纸,开始发呆。“真是个怪人。”老人嘀咕着走到放在溪边的小锅炉旁,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玉米棒子,用报纸裹着回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好几天没吃东西,又发烧,一定饿得不行了吧。”他对着香喷喷的金黄色玉米粒咽了咽口水,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接过玉米。“烫!好烫!”他狼狈地用双手不停地颠着玉米,一边不住地捏着耳垂。老人在一旁看着,咧开嘴笑了。吃完玉米,老人递过来一杯水,他一口气喝个底朝天。
“怎么样,缓过劲儿来了吗?”老人笑眯眯地问。
“谢谢。”他说。
“记得自己是谁吗?”
他点点头。
“那就没啥问题了。”老人松了口气。
“今天几号了?”他问。
“十八。”
“这几天……有发生什么事吗?”他算了算,已经过了三天。
“那事情多了去了,你问的是哪方面呢?”
“嗯……没什么。”他打消了念头,起身舒展筋骨。他弯腰走出桥洞,光着双脚踩在溪边的鹅卵石上,就着溪水抹了把脸。夕阳西下,血红的晚霞缓缓地浸透了溪水。望着不断波动的倒影,他不禁想起了那个女子,心情又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他胡乱打散了水中的影子,起身与老人道别。
夜幕很快又将再次降临,这个城市的影子无声地侵蚀着每一寸土地。它翻越西边有着瞭望塔的山坡,跨过湍急奔腾的护城河,掩盖平坦辽阔的田地,吞噬钢铁筑起来的高楼巨擘,最后追逐着他的脚步,紧紧扣住了他的脚踝。他低下头,十个脚趾头耷拉着惨白的脑袋,无精打采地趴在黑色的土地上。该给它们穿上鞋子,他想。于是,他转过身往回走,走回被夜幕吞噬的城市。
他低着头,身体微微向前倾,沿着长长的堤坝默默地一直走。两只白色的脚在他眼前不停地晃动。他想起那个女子雪白的胸脯,以及他愤然勃起的阴茎,想起她在梦里不停流血的额头和下体。他想他一定是强暴了她,或许还是在杀了她之后。但为什么报纸上没有关于她的新闻?难道她的尸体还没有被发现,或者她没有死也没有报案?又或者,那只是他发烧时做的一个噩梦?他越想越不安,越想越想去见她。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他跨过流浪汉老人的石拱桥,穿过花猫的小径,绕过美人鱼的喷水池,爬上昏暗的旧楼梯,钻过阴森的植物群落。终于,他又站在了这里。
他深吸了一口气,握住门把手,轻轻推开门。房间里依旧缓慢而平静地流淌着植物的气息,里面的摆设也跟之前一样,没有被翻过的痕迹。那个存满硬币的玻璃罐,也安稳地待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他稍稍松了口气,继续往阳台走,绕过层层叠叠的叶子,他又看见了那张脸,没有表情,没有生气,眼睛依旧紧闭着,仿佛只是一棵植物。他蹲下身子,伸出左手去抚摸她的脸,没有想象中那么冰冷。他低下头,发现她的领口微张着,胸口的扣子也少了一颗。他听到自己的心出现裂缝的声音。他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拨开她前额的头发,那个丑陋的伤口赫然出现在他面前。他猛地往后跌坐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因痛苦而变得扭曲。这时,她的睫毛开始微微颤动,像两只扑闪着翅膀的蝴蝶。她慢慢睁开眼睛,眼神平静而柔和。她微微开启紧闭的唇,看着他说:“我们见过,不是吗?”他听见了两个声音。
![]() |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