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持着烦恼
每个人都缺乏什么。 这两天算是可以稍稍让自己歇会,也有了时间把之前发生的好多事情一次写完。 在马刺打进总决赛的那天,在微博上看到新周刊的晚安语是“我的生命就是一场漫长的似曾相识”,那一刻顿时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轮回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对手,仿佛一年来发生的一切都像被切歌一样终止,又从头来过了一次。不过这一次马刺赢了,老面瘫带着小面瘫一马平川,这两天闲下来一直在回看下好的总决赛录像,听到JVG在解说中毫不吝啬对于这支球队的赞美之词,看到后三场分差上的巨大优势,真的就像张佳玮说的那样,觉得now I can die in peacel了。 夺冠的那天穿着面瘫的T恤去上的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节课,最后一节课能有机会在讲台上讲自己的ppt实在算是一件值得留念的事情,更何况讲得内容还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么难得的机会,实在不想留有任何不美好的回忆,所以不想对老师的点评去做任何解释和争辩。在我打算结尾的时候,连续两次被电话打断,虽然都挂了,但我知道,应该是马刺正式夺冠了。我曾经幻想过很多次这帮人如果再拿冠军的时候,我会在哪里看球,和谁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庆祝,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表情。而那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我没在看球,在讲台面对着底下头低低的同学,内心激动不过面无表情的分析着match of the day……呃,以后这样的反差,还会在我的生活里发生很多次的吧。 想完全表达的这段话,因为儿子们的电话打断,没能在台上有逻辑的讲清楚: “体育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体育的意义在于你自己的体验和参与,把它变成你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说体育这两个字的翻译其实都不太准确恰当,我觉得更应该翻译成运动。它跟一种生活方式,跟一种完全西化的一种文化的引进有关,它当中包括了很多社会价值,一些很美好的东西,也许可能就只是费德勒反手的一记削球,也许是呆子面瘫那十多年如一日的擦板投篮,也许是一届非常完美盛大的世界杯,其实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让你能够体会到这种社会生活方式的美,它的价值,以及这样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的意义和必要。其实往大了说对于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功利一点讲的话,他就是非常需要体育或者说运动精神的存在,我找不到太合适的词来去慨括和解释这种运动精神,他不仅仅包括了竞技,拼搏,同时也包含自由、平等、甚至民主这样的宏大概念,这种运动精神和人文的传承,我觉得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或者说传统社会价值观体系里面是没有的。我个人觉得,在运动生活方式方面,中国需要全盘西化,体育是我们的老师,它能够教会我们很多很多东西。” 其实也许不仅仅是体育,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可是从何学起呢?一个人会很闭塞局限,两个人也可能会闭塞局限,那么一群人在一起难道就不会闭塞局限吗?这些问题也一直有困扰我很久,怎么样才能真的开阔眼界,真的做到对不同观点的兼容和接纳。这两个月把newsroom重新回顾了一遍,第二季第一集末尾Will和Mac在酒吧里讨论着you better you better you bet那首歌的时候,Mac讲了一句"I don't think either of us have the first idea what that song's about",简直是对这两个家伙当时最好的注解。Will要是没有Mac,也许会继续中庸之道,Will若是只有Mac,也许会变成个在公开演讲上侃侃而谈的老愤青,又或者说……人们眼中的喷子?短短的两季他的改变显著而且深刻,也让我自己反思了很多东西:从媒介素养上来讲,他可能喜欢犀利,尖锐,血淋淋,把人问到哑口无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但可能与此同时也缺少了一些涵养,一些对人的基本的尊重。只是凭着单纯,血气方刚和一份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就用自己认为的真理去看待这个世界,眼睛还揉不得沙子,侠肝义胆…………但现在真的回头看来,有太多的不应该或者说不合适,也许传递同样的信息甚至情绪,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对当事人也好,对于事件的传播也好,都能有一个更好的态度和对待。 但是我还是我,总还是躲不开一些应该有的情绪,现在觉得这样也挺好,矛盾就矛盾吧,至少是真实的自己。时隔两年,之前因为做新闻采访的作业去查过有关高考代考的事情,还跟央视新闻里的那个张老师通过电话……当时我没有把暗访彻底深入下去,稿子写好了也没有在任何地方贴出来过。理由一方面是越了解下去越灰心,越不想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始终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吧,我不相信高考这么公平的制度真的存在那么多的黑暗面。然后呢,两年后的现在,央视把这消息捅了出来,而看完视频之后,我依旧对于这件事心存质疑,觉得线人提供的视频太过于完美,甚至把摄像机带到了高考考场内,会不会有假新闻或者说自己制作新闻事件的可能。It is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既然还没有正式查出问题,我还是情愿相信高考是纯洁的,是公平的。 然而距离新闻播出不到12个小时,河南省招生办提供的回应证实了高考的不清白,顿时有一种整个世界都不会再好了的沮丧和心塞。我不知道能够跟谁聊聊这些看法和经历,好多时候自己确实很失败吧,没个能说话的人,即使有人愿意听我讲话的时候,我也常常没法多讲些什么。我最常碰到的困扰就是,我要怎么向你解释这些你都不了解或者从没听说过的内容呢,浪费了你的时间结果你还不喜欢怎么办?可是攒着不说的话,会憋坏的吧。 最近看银魂看到的一段话,这部动漫真是幽默地发人深省: “人的一生,就仿佛身负沉重行李走在遥远的旅程上。”初听觉得是句很烦人的话,可是慢慢想想,老人家的话果然还是很有道理啊。也许算不上什么行李,不过任何人的双臂中,都抱着些珍贵的东西,拥有的时候永远不会留意到。注意到那份沉重,却是在一切都从手中悄然滑落了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的反复想着:那种玩意再也不想拥有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背起了。也许索性全部抛掉会比较轻松,可就是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没有了那些行李,旅程将会多么无趣啊。 看到这段再联想到自己最近走在路上听到yoga的一些live,好几次都差点哭出来,突然觉得who teme care about潇洒自由,我不想装了,我懒得装了。 嗯,还是扯一点音乐的东西吧。微博上听到论坛的朋友分享了一首张敬轩的《追风筝的孩子》的弦乐版live,发现这首歌原来还可以这么美,这么有画面感。歌词的内容联系到最近的毕业季,还真应景。毕业,明年就是我们了吧,好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了吧,嗯,不矫情,而且反正好多人其实我都还不认得………… 最近对编曲还挺有研究,原因是因为听到了一些歌的demo版本吧,最为惊艳的应该就是两个不同版本的劳斯莱斯了。方皓玟的demo版《劳丝莱丝》和何韵诗正式发表版的《劳斯莱斯》,一个钢琴配鼓点,一个中国风;一个在耳边轻吟,一个轰轰烈烈山盟海誓,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气质,太奇妙。 这段时间一直都不太敢仔细听歌词,怕莫名其妙的被带入,不过再怎么回避,终究是避不开吧,于是就分散注意力转而去研究一些歌词里的现象和内容。比如陈奕迅的《热带雨林》有唱到的:热带雨林,随分钟消失4.8里。真的是这样么……我想只要你有心去查,肯定会发现答案的。歌词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真的是很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不过,与其唱衰,我倒挺喜欢张继木的观点的:就像当年的唐诗宋词一样,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个时代通俗流传的东西。流行音乐是有尊严,有意义的,流行音乐中是不缺少经典到足矣流传下去的。 贴一段李宗盛在演唱会上讲过的话:“作为一个producer最开心的就是和很多很杰出音乐人创意人一起工作,我非常觉得光荣的是我自己一直呆在幕后,我这一生当中所有碰到才华洋溢让我羡慕不已的人让我愿意跟他们一起拼搏的人大部分都在幕后,昨天晚上一个朋友看完演唱会跟我说了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大哥啊,我看完演唱会我觉得,我们做流行音乐的还是有点尊严的’,让我很伤心其实,在这么些年,当流行音乐人的新闻都只能在娱乐版出来,变成大家剔牙买单之后的笑谈,是我们每一天在录音棚辛苦创造人心里面最深刻的痛,今天有很多圈内的朋友来,所以我觉得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互相鼓励一下,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很伟大的行业,只有杰出的人优秀的人肯努力的人才能够出头,让我们互相勉励,让我们音乐界变得更好。” 生活的反差,爱好的不被正视,对自己的怀疑与修正,各种无奈和压力并存,光是写下这些东西就已经感觉好累了。这算是负面能量么,但我积极地希望不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能越来越好吧。只是现在,也许还不到能看到转机的时候吧,毕竟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都还有很多要学的,我们都是复杂的动物,嘴上一句带过心里却一直重复……噢噢,扯远了唱出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 我们都缺乏什么。 《如何》 你要如何原谅彼时此时的愚蠢 如何原谅奋力过但无声 在苦心之後 看潮汐的永恒 岁月在这儿 温凉如丝却也能灼身 青春是远方 流动的河 你要如何原谅时光遗失的过程 要如何才能容忍它发生 要如何才能想而不问 而我在这里等 等湿透的心听雨声 等身体回温 城里 夜如海洋 所有在明灭的窗 虚而不假 你要如何离别仍须游荡的旅人 要如何让缘份就是缘份 如何凝视缘份看我们的每种眼神 而我 而我 不停的 无悔的 与你的 总有的
-
藤井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7-11 1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