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扒拉(更新了一点)
(且说中午遇到了燕垒某粉丝,于是更新一点)
这两天处在极度阅读饥渴中,好像恨不得把前一阵子没看成的书一裹脑儿卷起来塞进去。拿起这本又惦记着那本也罢,手机、电脑、实体书一起上,扒拉来,扒拉去,又有好多碎碎念想记下来,结果一桩都没做全……
先是换了手机,开始往里面装东西,记起了燕垒的天行健,他前后给我传过几次底本,但我不知道塞哪去了。于是倒着找鱼雷要回来。啊,这本书,也叫做时下流行的“架空历史/玄幻武侠”,可他前前后后写了七八年了吧。燕垒当时曾说,小妹,我要写出一套房子来!如今功成名就,别说房子,别墅也够了。他又说,爱伦·坡潦倒终身,生前也只是个通俗小说家,死后却被奉为现代派鼻祖。眼下他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网上网下粉丝遍布,只怕他大抵还是觉得“潦倒”得很:)只是他虽然总是玩世不恭地自命买文,到底是深厚积淀作底,即使游戏之作,也迥非侪辈可比,何况他对《天行健》真是呕心沥血。我对文字敏感得很,这回重看首先注意的居然是,这百万字的东东,只发现了一两处错别字,也没见到什么别扭句子。用电脑写东西不出错很难,他一定反复精心校订过了。
在这速食年代,除了他之外,我确实没见过其余人对文字有这样洁癖。我也是有洁癖的,写完扔一阵还会拿出来反复修改,多余的一个“的”都除之而后快,虽然别人根本看不出经过改动。不过,我写的只是两三千字的评论。如他一样卖文月入过万的,写完换了钱也就扔了。
早就想给天行健写一个评论,一直没完成,大约和他太熟悉了,又眼见他如何成就其造物,想说的太多,就理不清楚头绪了。《烈火之城》一写完也就看完了,《天诛》的结尾让我大大不高兴,因为他把我顶喜欢的甄以宁和郡主弄死了,于是《创世纪》看了一个开头就搁在那。这回看完了,我还是不高兴。楚休红,实在是一个叫人YY不起来的主人公。
————————————————————————————————————————
我总是在楚休红身上感受到燕垒自己的气息。他的聪明与英勇的一面是燕垒塑造的,他那种悲观与厌世却是燕垒从灵魂里浸染的。于是楚休红非但没有一般武侠人物的英明与果敢,反而多了很多——所谓妇人之仁。即使后来成为最高统帅,他始终缺乏杀伐决断之气,而宁愿服从比他意志更强大坚定的人的指挥。
鱼雷曾调侃:《天行健》最好搞剧透!无论问起哪个人物,只要一句话就够了——“后来他死了”。这本书里,真个叫杀人如草芥。《烈火之城》种种惨烈死亡,看的时候固然发上指冠,久之倒也麻木了。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燕垒会坚决地把楚休红弄死,我倒也并不觉得可惜,使我恼火的是甄以宁的死。后来我问自己为什么,大约整部书里所有人物,都在私欲带来的疯狂与绝望中挣扎,唯有甄以宁和郡主(李尧天和蛇人木昆勉强可算),能超然局外,闪烁冷静而睿智的光芒。我总以为苍凉的底色里若没有一丝暖意作参照,那苍凉就不够彻底。待到甄以宁和郡主一死,无休无止的政治阴谋,就变得冗长而使人厌恶了。
不过我对燕垒提出强烈抗议的时候,燕垒照旧冷漠地说了句:甄以宁非死不可,甄以宁不死,哪有楚休红的将来?的确,有甄以宁,不止是能不能借重文候往上爬的问题,而是楚休红的心理就永远停留在“百夫长”。甄以宁是完美的,楚休红却是真实的,他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软弱,即使环境随时逼迫他不断拿出英雄的气概和行为,也不曾从本质里改变他的优柔寡断,最终只能甘愿成为“新时代”的祭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仍然认为,白薇和楚休红那个儿子是个败笔,白薇这个人物根本也是败笔,连带塑造得不错的郑昭都被这一恶俗情节所累。
这两天处在极度阅读饥渴中,好像恨不得把前一阵子没看成的书一裹脑儿卷起来塞进去。拿起这本又惦记着那本也罢,手机、电脑、实体书一起上,扒拉来,扒拉去,又有好多碎碎念想记下来,结果一桩都没做全……
先是换了手机,开始往里面装东西,记起了燕垒的天行健,他前后给我传过几次底本,但我不知道塞哪去了。于是倒着找鱼雷要回来。啊,这本书,也叫做时下流行的“架空历史/玄幻武侠”,可他前前后后写了七八年了吧。燕垒当时曾说,小妹,我要写出一套房子来!如今功成名就,别说房子,别墅也够了。他又说,爱伦·坡潦倒终身,生前也只是个通俗小说家,死后却被奉为现代派鼻祖。眼下他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网上网下粉丝遍布,只怕他大抵还是觉得“潦倒”得很:)只是他虽然总是玩世不恭地自命买文,到底是深厚积淀作底,即使游戏之作,也迥非侪辈可比,何况他对《天行健》真是呕心沥血。我对文字敏感得很,这回重看首先注意的居然是,这百万字的东东,只发现了一两处错别字,也没见到什么别扭句子。用电脑写东西不出错很难,他一定反复精心校订过了。
在这速食年代,除了他之外,我确实没见过其余人对文字有这样洁癖。我也是有洁癖的,写完扔一阵还会拿出来反复修改,多余的一个“的”都除之而后快,虽然别人根本看不出经过改动。不过,我写的只是两三千字的评论。如他一样卖文月入过万的,写完换了钱也就扔了。
早就想给天行健写一个评论,一直没完成,大约和他太熟悉了,又眼见他如何成就其造物,想说的太多,就理不清楚头绪了。《烈火之城》一写完也就看完了,《天诛》的结尾让我大大不高兴,因为他把我顶喜欢的甄以宁和郡主弄死了,于是《创世纪》看了一个开头就搁在那。这回看完了,我还是不高兴。楚休红,实在是一个叫人YY不起来的主人公。
————————————————————————————————————————
我总是在楚休红身上感受到燕垒自己的气息。他的聪明与英勇的一面是燕垒塑造的,他那种悲观与厌世却是燕垒从灵魂里浸染的。于是楚休红非但没有一般武侠人物的英明与果敢,反而多了很多——所谓妇人之仁。即使后来成为最高统帅,他始终缺乏杀伐决断之气,而宁愿服从比他意志更强大坚定的人的指挥。
鱼雷曾调侃:《天行健》最好搞剧透!无论问起哪个人物,只要一句话就够了——“后来他死了”。这本书里,真个叫杀人如草芥。《烈火之城》种种惨烈死亡,看的时候固然发上指冠,久之倒也麻木了。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燕垒会坚决地把楚休红弄死,我倒也并不觉得可惜,使我恼火的是甄以宁的死。后来我问自己为什么,大约整部书里所有人物,都在私欲带来的疯狂与绝望中挣扎,唯有甄以宁和郡主(李尧天和蛇人木昆勉强可算),能超然局外,闪烁冷静而睿智的光芒。我总以为苍凉的底色里若没有一丝暖意作参照,那苍凉就不够彻底。待到甄以宁和郡主一死,无休无止的政治阴谋,就变得冗长而使人厌恶了。
不过我对燕垒提出强烈抗议的时候,燕垒照旧冷漠地说了句:甄以宁非死不可,甄以宁不死,哪有楚休红的将来?的确,有甄以宁,不止是能不能借重文候往上爬的问题,而是楚休红的心理就永远停留在“百夫长”。甄以宁是完美的,楚休红却是真实的,他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软弱,即使环境随时逼迫他不断拿出英雄的气概和行为,也不曾从本质里改变他的优柔寡断,最终只能甘愿成为“新时代”的祭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仍然认为,白薇和楚休红那个儿子是个败笔,白薇这个人物根本也是败笔,连带塑造得不错的郑昭都被这一恶俗情节所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