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为德---读《论语今读》有感
今日重读,有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本段所言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特征:“度”。
和,和谐,恰到好处,即“有度”。俗语所讲之分寸感。李泽厚先生对此的评论与余之前与有人讨论所持观点甚为一致:艺术或任何成功的创造都有赖于掌握这个度---分寸感,这就是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是行动中掌握火候的能耐,与仅供思辨的抽象,如“质”、“量”,大不相同。这是中国辩证思维的要点,“中庸”。中庸即中(四声)用。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本段所言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特征:“度”。
和,和谐,恰到好处,即“有度”。俗语所讲之分寸感。李泽厚先生对此的评论与余之前与有人讨论所持观点甚为一致:艺术或任何成功的创造都有赖于掌握这个度---分寸感,这就是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是行动中掌握火候的能耐,与仅供思辨的抽象,如“质”、“量”,大不相同。这是中国辩证思维的要点,“中庸”。中庸即中(四声)用。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