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儿玩什么火车模型!(其之一)
我四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套火车模型。我快活得像猫咪抓到了鱼。
后来长大了我才注意到,那样一套模型的建议年龄是14岁以上。但是我觉得,只要孩子没有把东西塞进嘴里的习惯,适量让孩子接触一些要求比他们实际年龄大的东西并无坏处。当然有大人监护就更好了。
比如,因为对火车对兴趣,我对美国和欧洲的地理有了最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很多人可能一生也不曾听说的地名:比如,奥尔巴尼、巴尔的摩、韦恩堡、大西洋城、日内瓦、斯得哥尔摩……而基础的地理知识也许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益(个人想法);还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历史,比如乔治•史蒂芬森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正确说法是第一台商业上的蒸汽机车),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
从那以后一直到初中,大人为我在这一兴趣上投入了大量金钱。而我之所以给这篇文字取这样的标题是因为,尽管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一个年幼的孩子到底还是不懂得正确得爱惜一个东西。当时我的那些玩具可谓死的死,伤的伤。所以我才说“适量”。
虽说我喜欢火车,但既然人长大了,还是下个定义为好:我喜欢的几乎是1960年以前(因为我喜欢有质感的漂亮的东西)设计的火车,尤其是美国的火车。记得上海刚建成磁悬浮列车那年,爸爸知道我喜欢火车,要带我去坐一趟,可当时我的想法是,磁悬浮连铁路都没有,怎么能算是火车呢,还摆出不以为然(现在回想起来)的态度,于是便不了了之。
之所以说尤其喜欢美国的火车是因为,世上没有第二个像美国历史上这样铁路公司百花齐放的地方了。而百花齐放自然孕育了丰富的果实,其多样性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因素。在众多铁路公司中,我又最喜欢宾夕法尼亚铁路和纽约中央铁路,前者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公司(没有之一),并自诩为世界铁路的标准;后者是前者的最大竞争对手。不过在70年代,许多美国东北部的铁路公司因为人们出行及运输手段的变化(汽车和飞机的普及)相继破产。尽管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新公司,却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
这也许也是我喜欢她们的一个原因,不复存在了便意味着她们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这么说也不对,比如1963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因为缺钱,把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一座美丽的建筑——拆除,出售土地建办公楼,麦迪逊广场花园就是其中之一;而纽约中央铁路也因为同样的困境有过类似的计划,幸而后来因为纽约地标建筑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大中央车站得以幸存。但是这不是她们的错,这是时代的错)。
————————————————————————————————
时隔多年,我又想重拾当年的喜好,可是当时的优越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在日本找一个一米见方的地方如同管快饿死的人借吃的。我只好收敛一点……
(请见下篇文字)
后来长大了我才注意到,那样一套模型的建议年龄是14岁以上。但是我觉得,只要孩子没有把东西塞进嘴里的习惯,适量让孩子接触一些要求比他们实际年龄大的东西并无坏处。当然有大人监护就更好了。
比如,因为对火车对兴趣,我对美国和欧洲的地理有了最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很多人可能一生也不曾听说的地名:比如,奥尔巴尼、巴尔的摩、韦恩堡、大西洋城、日内瓦、斯得哥尔摩……而基础的地理知识也许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益(个人想法);还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历史,比如乔治•史蒂芬森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正确说法是第一台商业上的蒸汽机车),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
从那以后一直到初中,大人为我在这一兴趣上投入了大量金钱。而我之所以给这篇文字取这样的标题是因为,尽管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一个年幼的孩子到底还是不懂得正确得爱惜一个东西。当时我的那些玩具可谓死的死,伤的伤。所以我才说“适量”。
虽说我喜欢火车,但既然人长大了,还是下个定义为好:我喜欢的几乎是1960年以前(因为我喜欢有质感的漂亮的东西)设计的火车,尤其是美国的火车。记得上海刚建成磁悬浮列车那年,爸爸知道我喜欢火车,要带我去坐一趟,可当时我的想法是,磁悬浮连铁路都没有,怎么能算是火车呢,还摆出不以为然(现在回想起来)的态度,于是便不了了之。
之所以说尤其喜欢美国的火车是因为,世上没有第二个像美国历史上这样铁路公司百花齐放的地方了。而百花齐放自然孕育了丰富的果实,其多样性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因素。在众多铁路公司中,我又最喜欢宾夕法尼亚铁路和纽约中央铁路,前者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公司(没有之一),并自诩为世界铁路的标准;后者是前者的最大竞争对手。不过在70年代,许多美国东北部的铁路公司因为人们出行及运输手段的变化(汽车和飞机的普及)相继破产。尽管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新公司,却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
这也许也是我喜欢她们的一个原因,不复存在了便意味着她们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这么说也不对,比如1963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因为缺钱,把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一座美丽的建筑——拆除,出售土地建办公楼,麦迪逊广场花园就是其中之一;而纽约中央铁路也因为同样的困境有过类似的计划,幸而后来因为纽约地标建筑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大中央车站得以幸存。但是这不是她们的错,这是时代的错)。
![]() |
旧宾州车站,难以想象竟然有歌手认为在她的废墟之上演唱是光荣 |
————————————————————————————————
时隔多年,我又想重拾当年的喜好,可是当时的优越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在日本找一个一米见方的地方如同管快饿死的人借吃的。我只好收敛一点……
(请见下篇文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水田英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阿斯图里亚斯掉了一盆沙姜 (9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五月四日 梦
- 二〇二五年五月三日 梦 (1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四月廿九日 梦 (1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四月廿八日 梦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