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类期刊如何运营微信公号?
昨天在华科和武汉的一群专业期刊编辑交流新媒体,他们提到运营微信公号找不到感觉,让我这个期刊外行人聊聊。我说专业期刊做新媒体,特别是运营微信公号,首先不要被微博的玩法,也不要被微信自媒体的玩法带到沟里去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微信有自己的玩法,找到和自己业务的结合点,才是出路。
出路怎么找?先记住一句话:微博做传播,微信做服务。
专业期刊受众是小圈子,玩微博传播根本没有必要,但是用微信做服务倒是有空间。
怎样做服务?很简单,先做客户需求定位,看看现在业务流程里面哪些服务是客户真心需要的刚需,而且恰好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得更好的。
那专业期刊有哪些客户呢?我觉得要分为四类:1)订户;2)读者;3)作者;4)业主(各种广告主和期刊自身)。
如果是商业期刊的个人订户 ,分布也还广泛,微信通过菜单和群发消息还能组织下团购,或者年购优惠。但是要避免扰民的话,最后是提前做好用户分组,采取分组推送的方式。
对于非订户,可以采取推送新刊电子版选题试读,提前搞搞群众摸底,吸引他们购买或订阅。
但是这些对专业期刊,不成立。专业期刊的订户都是关系户,不需要通过微信维持感情,很多都是图书馆,单位,不是个人是法人。
所以微信给订户服务,专业期刊不成立。
那就给读者?读者看了期刊有什么冲动要关注期刊的微信公号?
如果是商业期刊,可以在内容中植入“关键词”,引导读者去微信公号看 1) 更多延伸阅读 2)版面限制未刊登素材 3)参与互动在线调查 4)向作者提问留言...
但是专业期刊搞这么没有价值啊,专业期刊读者真要查论文,也是上期刊网,而不是查期刊啊。
专业期刊的生命线其实是作者,特别是能写出优质稿件的作者!
那么这样的作者对期刊有怎样的需求?现在专业期刊都有投稿系统,作者需要通过投稿系统投稿,然后要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审查进展,是否录用或者需要修改,修改后稿件在什么状态,假如把投稿系统开放一个接口到微信公号,作者可以依据投稿分配的流水号,在微信里回复关键词,就可以查到稿件处理当前状态,类似快递单查询功能,对作者就非常适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稿件录用情况。
投稿录用情况查询,对专业期刊作者是刚需,所以关注微信号非常正常。那么将来通过微信关联作者信息,定向推送稿费发放消息,或者不定期推送期刊或者增刊 约稿消息,对作者而言就是干货内容了。
对于业主,很多期刊也会组织很多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参加人员往往也是期刊潜在投稿者,需要花力气结交。
那么在这些学术活动现场,通过微信回复关键词,推送会议议程,微信现场签到,会场微调查,会场微抽奖,等等活动,可以适当活跃活动气氛 ,也顺便完成微信粉丝增加,这应该是专业期刊类微信加粉一个重要的渠道,要重视策划。
当然专业期刊往往有一个庞大的作者信息库,有邮件和手机,应该尽量通过邮件或者短信通知,让作者关注微信,在邮件和短信里简明扼要告诉大家关注的价值,比如投稿查询和不定期推送约稿信息 。
但是有一点专业期刊必须承诺,我不搞天天推送!我就是一个服务号!
专业内容天天推送,没有人爱看的,你又不是果壳网,我看就是果壳网,天天推送很多人也不看了。
所以运营的关键是少推送,要群发推送就只推送对作者有价值的信息,我想无非就是学术会议信息,约稿信息这些,这些信息一个月四次都多了,所以做服务号很合适,还能用上微信高级功能接口。
如果专业期刊以为自己做微信就是一个自媒体,就得天天推送,你就傻冒了。
换句话说,不仅仅是专业期刊,现在的微信公号,如果不尽快找到和自己的用户服务结合的业务流程切入点,我想很快你的每日推送运营就要遇到问题了,因为微信的注意力红利开始消退了,现在不是如何运营微信吸引大家的问题,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懒得看微信订阅号了,看看朋友圈就足够了。
而转向服务号,你的推送至少不会被折叠,还能被作者看到,有心人会打开,一个月有四次机会,这就够多了。
写到这里,说下我的一个想法,我想把“秋夜青语”改成服务号,下周就改,反正我的核心业务的给大学生答疑,推送不推送的,不是关键业务,一个月有四次推送机会,挺好了,你们觉得呢?
出路怎么找?先记住一句话:微博做传播,微信做服务。
专业期刊受众是小圈子,玩微博传播根本没有必要,但是用微信做服务倒是有空间。
怎样做服务?很简单,先做客户需求定位,看看现在业务流程里面哪些服务是客户真心需要的刚需,而且恰好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得更好的。
那专业期刊有哪些客户呢?我觉得要分为四类:1)订户;2)读者;3)作者;4)业主(各种广告主和期刊自身)。
如果是商业期刊的个人订户 ,分布也还广泛,微信通过菜单和群发消息还能组织下团购,或者年购优惠。但是要避免扰民的话,最后是提前做好用户分组,采取分组推送的方式。
对于非订户,可以采取推送新刊电子版选题试读,提前搞搞群众摸底,吸引他们购买或订阅。
但是这些对专业期刊,不成立。专业期刊的订户都是关系户,不需要通过微信维持感情,很多都是图书馆,单位,不是个人是法人。
所以微信给订户服务,专业期刊不成立。
那就给读者?读者看了期刊有什么冲动要关注期刊的微信公号?
如果是商业期刊,可以在内容中植入“关键词”,引导读者去微信公号看 1) 更多延伸阅读 2)版面限制未刊登素材 3)参与互动在线调查 4)向作者提问留言...
但是专业期刊搞这么没有价值啊,专业期刊读者真要查论文,也是上期刊网,而不是查期刊啊。
专业期刊的生命线其实是作者,特别是能写出优质稿件的作者!
那么这样的作者对期刊有怎样的需求?现在专业期刊都有投稿系统,作者需要通过投稿系统投稿,然后要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审查进展,是否录用或者需要修改,修改后稿件在什么状态,假如把投稿系统开放一个接口到微信公号,作者可以依据投稿分配的流水号,在微信里回复关键词,就可以查到稿件处理当前状态,类似快递单查询功能,对作者就非常适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稿件录用情况。
投稿录用情况查询,对专业期刊作者是刚需,所以关注微信号非常正常。那么将来通过微信关联作者信息,定向推送稿费发放消息,或者不定期推送期刊或者增刊 约稿消息,对作者而言就是干货内容了。
对于业主,很多期刊也会组织很多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参加人员往往也是期刊潜在投稿者,需要花力气结交。
那么在这些学术活动现场,通过微信回复关键词,推送会议议程,微信现场签到,会场微调查,会场微抽奖,等等活动,可以适当活跃活动气氛 ,也顺便完成微信粉丝增加,这应该是专业期刊类微信加粉一个重要的渠道,要重视策划。
当然专业期刊往往有一个庞大的作者信息库,有邮件和手机,应该尽量通过邮件或者短信通知,让作者关注微信,在邮件和短信里简明扼要告诉大家关注的价值,比如投稿查询和不定期推送约稿信息 。
但是有一点专业期刊必须承诺,我不搞天天推送!我就是一个服务号!
专业内容天天推送,没有人爱看的,你又不是果壳网,我看就是果壳网,天天推送很多人也不看了。
所以运营的关键是少推送,要群发推送就只推送对作者有价值的信息,我想无非就是学术会议信息,约稿信息这些,这些信息一个月四次都多了,所以做服务号很合适,还能用上微信高级功能接口。
如果专业期刊以为自己做微信就是一个自媒体,就得天天推送,你就傻冒了。
换句话说,不仅仅是专业期刊,现在的微信公号,如果不尽快找到和自己的用户服务结合的业务流程切入点,我想很快你的每日推送运营就要遇到问题了,因为微信的注意力红利开始消退了,现在不是如何运营微信吸引大家的问题,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懒得看微信订阅号了,看看朋友圈就足够了。
而转向服务号,你的推送至少不会被折叠,还能被作者看到,有心人会打开,一个月有四次机会,这就够多了。
写到这里,说下我的一个想法,我想把“秋夜青语”改成服务号,下周就改,反正我的核心业务的给大学生答疑,推送不推送的,不是关键业务,一个月有四次推送机会,挺好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