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逼哥遇见爱(一)
1
“还有这种姿势啊。”见多识广的老刘啧啧赞道。
“可惜打了码!”我意犹未尽。
“阅尽天下A片,心中自然无码。”老刘抓了一把我的敏感部位,感叹道,“少年,继续努力吧。”
逼哥下晚自习回来的时候,我和老刘正挤在床上欣赏一对岛国赤裸男女的大战,并伴着视频进程有节奏地嗷嗷叫着。
“看什么呢?”逼哥把单肩包扔到床上。
“少儿不宜,会污染你那纯洁的小心肝的。”老刘忙把笔记本挡住,夸张地叫道。
“不就是A片吗,”逼哥盯着他的下半身,哼了一声,“鸡巴都硬了,至于吗?”
“稀奇啊,你竟然知道A片?”老刘道,“你也堕落了啊。”
“我才不看那种东西呢。”
“为啥不看?”我咽了口吐沫。
“没兴趣,无聊!”逼哥保持着他一贯的嘴硬态度,从书包里拿出厚厚的《微分方程》英文原版教材,爬上自己的床。
“少年,你看过吗,就说无聊?”老刘笑道。
“没看过。”
“比数学有意思多了。”我也笑着揶揄,“我硬盘里有100G的种子,你可以拷回去慢慢看。”
“揍你一顿你冤吗?”逼哥道,“上周你说那个什么舞蹈有意思,我就去网上搜来看了看,真他妈无聊,不就是最基本的矩阵变换吗?也值得大惊小怪。”
我和老刘对望一眼。老刘叹了口气,道:“唉,你知道你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找到女朋友吗?就因为不看A片。”虽然这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不得不说,在谈恋爱方面,老刘是绝对的权威,从初中开始,被他甩过的和甩过他的女生都可以组成一个连了。我们宿舍每晚零点夜话的固定节目就是听老刘讲他的罗曼蒂克甩与被甩史。这档节目伴随了我整个大学生涯,不止有各种丰富的案例讲解,还有实战经验传授,让我们宿舍的几个屌丝受益匪浅。我甚至觉得,如果中学开一门恋爱情感教育课,他绝对是老师的不二之选,虽然他和我一样,出身师范数学系。
“你骗鬼啊。”逼哥说,“谈恋爱这事还得靠实战,看片有啥用?”
“哈哈,这么说你是实战过了?”
逼哥就不说话了,开始闷头啃书。这是他面对这类话题的一贯态度。
“少年,你这是逃避知道吗,看一万本数学书也没用!”老刘诲人不倦的本质开始显露,A片也不看了,“难得遇到哥这样乐于助人的情场达人,来,跟哥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哥给你参谋参谋。”
“数学就是我女朋友!”逼哥道。
“哈哈,那我们天天都上你女朋友!”老刘马上猥琐了一把。
“滚蛋!”
“不闹了,说真的说真的。”
本来逼哥是没打算理他的——也或许是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这一晚老刘兴致极高,再加上我在一旁煽风点火,逼哥终于放下了他的“女朋友”。
“来吧,好好想想,有啥要求,一条一条说。”
逼哥沉默了大概两分钟,才终于憋出了一句:“必须热爱数学。”
我直接晕倒。
老刘倒是显得很淡定:“意料之中,意料之中。继续下一条。”
这堂情感教育课持续了两个小时,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逼哥的沉思中度过。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逼哥终于憋出了他的约炮四项基本原则:
1)必须热爱以数论、抽象代数为基础的一切理论数学;
2)必须鄙视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基础的一切应用数学;
3)必须鄙视以经典力学、量子力学为基础的一切物理学;
4)必须鄙视以C++、JAVA为基础的一切计算机学。
2
不得不说,逼哥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完全符合他的人生规划。
逼哥姓靳,学霸,数学痴。人高马大,一把大胡子直逼哈登,长得很着急。大学四年,无一日缺席晚自习。因其学习上牛逼、生活上怂逼、金钱上抠逼、情感上傻逼故被我们戏称为“逼哥”。像我这样的学渣,进大学之前连真正的数学是什么都不知道,而逼哥这样的学霸,早在高中时就确立了他的人生目标——成为陈省身那样的数学家。这种确立不是小时候那种“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飞行员”之类的yy,而是在对数学本身有了足够了解之后的深思熟虑。他在高三就已经自学完了大一、大二的大部分课程。他的世界里,除了吃饭睡觉,只有数学,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在思考数学。
有一次我们在食堂吃饭,吃到一半,逼哥忽然放下筷子,面色凝重地对我说:“我忽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嗯了一声,掏出耳机,准备塞进耳朵里,迎接他的高谈阔论。因为我知道,他把这句话做为开场白的时候,不是独立证明出了某个数学家早已证明过的定理,就是发现自己的证明某个步骤出错了,但不管是什么,我都是听不懂的。这时候的他,有种君临天下的气场,他不会在意面前坐着的是谁,在干什么,因为他不是在对你说,他是在对自己说。
但这次不一样。
“你说,人民币上头为啥要印毛泽东,不印陈省身呢?”
我呆住了,一时没明白过来。
“为啥要印陈省身?”
“我觉得吧,以陈省身的贡献,怎么着也得印到两块钱上。”逼哥一本正经地说。
“两块钱?”我几乎疯掉,“哪有两块钱啊?冥币啊?”
“哦对,那五块钱吧。”逼哥想了想,似乎是在考量陈省身对数学的贡献,“嗯,五块钱差不多。然后,丘成桐哥俩可以印到十块钱上,华罗庚二十,陈景润五十,这样才合理……”
“那一百呢?”我问。
“一百空着。”
“为什么?”
“中国没有配上一百块钱的数学家。”
“呃,那毛主席呢?”
“毛主席?凑合印个五毛吧,嗯,五毛差不多,便宜他了。”
这就是逼哥的逻辑。
3
回到那一晚逼哥的四项基本原则。
数学是一门庞大的学问,分支众多,逼哥最青睐的是理论数学,用他的话说,“那是抽象的,完美的,和谐的,纯洁的”;同时最鄙视是应用数学。在他眼里,那些问数学有什么用的人全是白痴,因为数学是完美的,不需要为人类所用,人类也不配用它,只配膜拜它,接近他,抱着敬仰的态度学习它。一旦把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它就变味了,不纯洁了。“所以,我的女朋友一定要热爱理论数学,鄙视应用数学,不然我们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会互掐起来。”同理,物理学、计算机学也算是广义上的应用数学,所以也被pass掉。
“就没有点儿形而下的要求吗?比如身材、年纪、性格、三围……”我插口问。
“那都是浮云。”逼哥淡淡地道,“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
“你觉得可能吗?满足你要求的女生有吗?”我道。
“为什么没有?”
“就拿咱们系来说,你觉得有打算成为数学家的女生吗?”
“当然有,只是你没发现。”逼哥坚定地说。
“你发现了?”
“没发现。”
“其实吧,当你遇到真爱时,你的这些什么原则啊,标准啊,都是狗屁。”老刘叹道。
“不可能。”逼哥毅然决然地道,“这是我的标准,就像一个定理的充分条件,删去哪一条定理都不成立。”
“前提是你的定理是正确的。”
“‘逼哥第一定理’,当然是绝对正确的。”
“好吧。”老刘终于准备放弃了,我们跟他完全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我觉得你可以构建一个函数,函数图像画出来就是个女人形。你就跟她过一辈子好了。”他说完就去给女友打电话了。他的女友在同城的另一所学校,每晚睡前的电话私聊是必修课,以亲嘴始,以亲嘴终。一般他都在楼道里打,但今天偏偏就在宿舍里打,而且很大声,很腻歪,很酸。
逼哥在床上坐着发着呆。
老刘挂断电话后,逼哥忽然站起来说道:“老刘,你刚才说的有道理啊。”
“什么有道理?”
“函数啊,你说构建个二维的还是三维的?”
“操,滚蛋,别他妈理我!”
4
第二天,老刘玩了手狠的,直接把逼哥的基本原则发到了校内上,而且后面加上了5、6、7,8,“鄙视文学系,”、“鄙视化学系”、“鄙视生物系”、“鄙视哲学系”等等,结果女朋友没吸引来,倒把应用数学、物理系、计算机系等各种系的兄弟姐妹们全得罪了,引来骂声一片,瞬间就成了全校公敌,被人肉出来不说,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宿舍电话也遭了殃。老刘看玩过头了,赶紧把帖子删了,准备去给逼哥道歉,没想到逼哥却说:“老刘,你倒提醒我了,逼哥第一定理的条件需要修正。之前我想的不全面,文学、哲学、生物、化学那些玩意儿也必须鄙视!”说着逼哥指着我,“比如你在网上写那些小说,我就特别鄙视。你说你写那玩意有啥意思?”
“是是是,我自己都鄙视我自己。”我直接认怂,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我一向不和逼哥做这种无谓的争论,因为我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频道,我不可能改变他,也没这个必要。这种争论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但这并不代表我也相应的要去鄙视他。逼哥有他的理想,我有我的,有理想的人,总是值得尊重的。而且,每次逼哥说出“鄙视”这两个字的时候,都是拉长了那张方脸,眼睛眯成一条缝,嘴撅起来,像极了那个“囧”字,很萌很搞笑。我们都知道,他的世界很单纯,很简单,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这,也是理论数学的世界。
“反正除了理论数学,您老就鄙视一切呗?”老刘依然有着强烈的教育改造他人的欲望,所以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母的衣钵,成了中学老师也就不为奇了。当然,是数学老师,不是恋爱教育。
逼哥想了想:“对头。”
“这样的人生有意思吗?”老刘叹道,“除了数学,你就不打算尝试点别的?”
“别的都是浮云。”
我和老刘只得干笑。逼哥的世界,我们不懂。
抱着这样我行我素的态度,逼哥在符号、方程、算式构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在教室、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间穿梭往来,在没有爱情的校园里踽踽独行。
直到遇到逼姐。
(本来就打算写个两三千字的短篇,没想到一不留神挖了一个大坑——或者是小坑。我的填坑能力一向较差,希望能把逼哥的故事填完吧,纪念下大学的奇葩生涯。)
“还有这种姿势啊。”见多识广的老刘啧啧赞道。
“可惜打了码!”我意犹未尽。
“阅尽天下A片,心中自然无码。”老刘抓了一把我的敏感部位,感叹道,“少年,继续努力吧。”
逼哥下晚自习回来的时候,我和老刘正挤在床上欣赏一对岛国赤裸男女的大战,并伴着视频进程有节奏地嗷嗷叫着。
“看什么呢?”逼哥把单肩包扔到床上。
“少儿不宜,会污染你那纯洁的小心肝的。”老刘忙把笔记本挡住,夸张地叫道。
“不就是A片吗,”逼哥盯着他的下半身,哼了一声,“鸡巴都硬了,至于吗?”
“稀奇啊,你竟然知道A片?”老刘道,“你也堕落了啊。”
“我才不看那种东西呢。”
“为啥不看?”我咽了口吐沫。
“没兴趣,无聊!”逼哥保持着他一贯的嘴硬态度,从书包里拿出厚厚的《微分方程》英文原版教材,爬上自己的床。
“少年,你看过吗,就说无聊?”老刘笑道。
“没看过。”
“比数学有意思多了。”我也笑着揶揄,“我硬盘里有100G的种子,你可以拷回去慢慢看。”
“揍你一顿你冤吗?”逼哥道,“上周你说那个什么舞蹈有意思,我就去网上搜来看了看,真他妈无聊,不就是最基本的矩阵变换吗?也值得大惊小怪。”
我和老刘对望一眼。老刘叹了口气,道:“唉,你知道你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找到女朋友吗?就因为不看A片。”虽然这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不得不说,在谈恋爱方面,老刘是绝对的权威,从初中开始,被他甩过的和甩过他的女生都可以组成一个连了。我们宿舍每晚零点夜话的固定节目就是听老刘讲他的罗曼蒂克甩与被甩史。这档节目伴随了我整个大学生涯,不止有各种丰富的案例讲解,还有实战经验传授,让我们宿舍的几个屌丝受益匪浅。我甚至觉得,如果中学开一门恋爱情感教育课,他绝对是老师的不二之选,虽然他和我一样,出身师范数学系。
“你骗鬼啊。”逼哥说,“谈恋爱这事还得靠实战,看片有啥用?”
“哈哈,这么说你是实战过了?”
逼哥就不说话了,开始闷头啃书。这是他面对这类话题的一贯态度。
“少年,你这是逃避知道吗,看一万本数学书也没用!”老刘诲人不倦的本质开始显露,A片也不看了,“难得遇到哥这样乐于助人的情场达人,来,跟哥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哥给你参谋参谋。”
“数学就是我女朋友!”逼哥道。
“哈哈,那我们天天都上你女朋友!”老刘马上猥琐了一把。
“滚蛋!”
“不闹了,说真的说真的。”
本来逼哥是没打算理他的——也或许是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这一晚老刘兴致极高,再加上我在一旁煽风点火,逼哥终于放下了他的“女朋友”。
“来吧,好好想想,有啥要求,一条一条说。”
逼哥沉默了大概两分钟,才终于憋出了一句:“必须热爱数学。”
我直接晕倒。
老刘倒是显得很淡定:“意料之中,意料之中。继续下一条。”
这堂情感教育课持续了两个小时,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逼哥的沉思中度过。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逼哥终于憋出了他的约炮四项基本原则:
1)必须热爱以数论、抽象代数为基础的一切理论数学;
2)必须鄙视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基础的一切应用数学;
3)必须鄙视以经典力学、量子力学为基础的一切物理学;
4)必须鄙视以C++、JAVA为基础的一切计算机学。
2
不得不说,逼哥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完全符合他的人生规划。
逼哥姓靳,学霸,数学痴。人高马大,一把大胡子直逼哈登,长得很着急。大学四年,无一日缺席晚自习。因其学习上牛逼、生活上怂逼、金钱上抠逼、情感上傻逼故被我们戏称为“逼哥”。像我这样的学渣,进大学之前连真正的数学是什么都不知道,而逼哥这样的学霸,早在高中时就确立了他的人生目标——成为陈省身那样的数学家。这种确立不是小时候那种“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飞行员”之类的yy,而是在对数学本身有了足够了解之后的深思熟虑。他在高三就已经自学完了大一、大二的大部分课程。他的世界里,除了吃饭睡觉,只有数学,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在思考数学。
有一次我们在食堂吃饭,吃到一半,逼哥忽然放下筷子,面色凝重地对我说:“我忽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嗯了一声,掏出耳机,准备塞进耳朵里,迎接他的高谈阔论。因为我知道,他把这句话做为开场白的时候,不是独立证明出了某个数学家早已证明过的定理,就是发现自己的证明某个步骤出错了,但不管是什么,我都是听不懂的。这时候的他,有种君临天下的气场,他不会在意面前坐着的是谁,在干什么,因为他不是在对你说,他是在对自己说。
但这次不一样。
“你说,人民币上头为啥要印毛泽东,不印陈省身呢?”
我呆住了,一时没明白过来。
“为啥要印陈省身?”
“我觉得吧,以陈省身的贡献,怎么着也得印到两块钱上。”逼哥一本正经地说。
“两块钱?”我几乎疯掉,“哪有两块钱啊?冥币啊?”
“哦对,那五块钱吧。”逼哥想了想,似乎是在考量陈省身对数学的贡献,“嗯,五块钱差不多。然后,丘成桐哥俩可以印到十块钱上,华罗庚二十,陈景润五十,这样才合理……”
“那一百呢?”我问。
“一百空着。”
“为什么?”
“中国没有配上一百块钱的数学家。”
“呃,那毛主席呢?”
“毛主席?凑合印个五毛吧,嗯,五毛差不多,便宜他了。”
这就是逼哥的逻辑。
3
回到那一晚逼哥的四项基本原则。
数学是一门庞大的学问,分支众多,逼哥最青睐的是理论数学,用他的话说,“那是抽象的,完美的,和谐的,纯洁的”;同时最鄙视是应用数学。在他眼里,那些问数学有什么用的人全是白痴,因为数学是完美的,不需要为人类所用,人类也不配用它,只配膜拜它,接近他,抱着敬仰的态度学习它。一旦把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它就变味了,不纯洁了。“所以,我的女朋友一定要热爱理论数学,鄙视应用数学,不然我们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会互掐起来。”同理,物理学、计算机学也算是广义上的应用数学,所以也被pass掉。
“就没有点儿形而下的要求吗?比如身材、年纪、性格、三围……”我插口问。
“那都是浮云。”逼哥淡淡地道,“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
“你觉得可能吗?满足你要求的女生有吗?”我道。
“为什么没有?”
“就拿咱们系来说,你觉得有打算成为数学家的女生吗?”
“当然有,只是你没发现。”逼哥坚定地说。
“你发现了?”
“没发现。”
“其实吧,当你遇到真爱时,你的这些什么原则啊,标准啊,都是狗屁。”老刘叹道。
“不可能。”逼哥毅然决然地道,“这是我的标准,就像一个定理的充分条件,删去哪一条定理都不成立。”
“前提是你的定理是正确的。”
“‘逼哥第一定理’,当然是绝对正确的。”
“好吧。”老刘终于准备放弃了,我们跟他完全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我觉得你可以构建一个函数,函数图像画出来就是个女人形。你就跟她过一辈子好了。”他说完就去给女友打电话了。他的女友在同城的另一所学校,每晚睡前的电话私聊是必修课,以亲嘴始,以亲嘴终。一般他都在楼道里打,但今天偏偏就在宿舍里打,而且很大声,很腻歪,很酸。
逼哥在床上坐着发着呆。
老刘挂断电话后,逼哥忽然站起来说道:“老刘,你刚才说的有道理啊。”
“什么有道理?”
“函数啊,你说构建个二维的还是三维的?”
“操,滚蛋,别他妈理我!”
4
第二天,老刘玩了手狠的,直接把逼哥的基本原则发到了校内上,而且后面加上了5、6、7,8,“鄙视文学系,”、“鄙视化学系”、“鄙视生物系”、“鄙视哲学系”等等,结果女朋友没吸引来,倒把应用数学、物理系、计算机系等各种系的兄弟姐妹们全得罪了,引来骂声一片,瞬间就成了全校公敌,被人肉出来不说,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宿舍电话也遭了殃。老刘看玩过头了,赶紧把帖子删了,准备去给逼哥道歉,没想到逼哥却说:“老刘,你倒提醒我了,逼哥第一定理的条件需要修正。之前我想的不全面,文学、哲学、生物、化学那些玩意儿也必须鄙视!”说着逼哥指着我,“比如你在网上写那些小说,我就特别鄙视。你说你写那玩意有啥意思?”
“是是是,我自己都鄙视我自己。”我直接认怂,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我一向不和逼哥做这种无谓的争论,因为我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频道,我不可能改变他,也没这个必要。这种争论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但这并不代表我也相应的要去鄙视他。逼哥有他的理想,我有我的,有理想的人,总是值得尊重的。而且,每次逼哥说出“鄙视”这两个字的时候,都是拉长了那张方脸,眼睛眯成一条缝,嘴撅起来,像极了那个“囧”字,很萌很搞笑。我们都知道,他的世界很单纯,很简单,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这,也是理论数学的世界。
“反正除了理论数学,您老就鄙视一切呗?”老刘依然有着强烈的教育改造他人的欲望,所以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母的衣钵,成了中学老师也就不为奇了。当然,是数学老师,不是恋爱教育。
逼哥想了想:“对头。”
“这样的人生有意思吗?”老刘叹道,“除了数学,你就不打算尝试点别的?”
“别的都是浮云。”
我和老刘只得干笑。逼哥的世界,我们不懂。
抱着这样我行我素的态度,逼哥在符号、方程、算式构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在教室、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间穿梭往来,在没有爱情的校园里踽踽独行。
直到遇到逼姐。
(本来就打算写个两三千字的短篇,没想到一不留神挖了一个大坑——或者是小坑。我的填坑能力一向较差,希望能把逼哥的故事填完吧,纪念下大学的奇葩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