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时的路--大山里
大山里。
1994年夏季某月中旬,正值酷暑,太阳明晃晃刺啦啦的不断向大地上投射着热量,嵌着石子儿的泥土大道,已经烧的滚烫,空气里混着泥土烤熟的和夹杂着树皮以及周围一切事物在高温下所反应出的奇特的味道,引得树上的蝉也不停的聒噪着,此起彼伏声声不息,好像焦躁着这样的炎热不会有终结。
这样的夏天在四川是常见的,这里还好是山区,并不像那一马平川的平原或是那寸草难生的戈壁,热的让人无法躲避心生绝望,在这里避暑的方法有很多,而葳蕤绵延的山林和潺潺不息的河流是这里最能让人直接体会到瞬间凉爽的如此可爱的存在。刚过12点,离村里晌午的饭点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夏季昼长夜短,凌晨4点的天就开始从最远的山那边翻起了鱼肚白,带红晕的云彩慢慢爬过山顶,推出一轮红红的太阳,像个咸鸭蛋的红心儿,那么饱满让村里人人喜爱,一天之计在于晨,在大山里靠农耕为生的人们对此尤为重视,这是定律,如家风,是从大自然赋予的收获之道中祖祖辈辈领悟到并日积月累代代相传下来的。早上8点以前,整个山里的温度都是怡人的,树林里时不时的带出一阵阵凉风,夹杂着清晨露水,湿润泥土,所有花草树木和溪涧路过的家禽野禽的气味,这是一种自然的芳香,能轻易嗅到这片土地的肥沃。在一天之中都能听到鸟叫虫鸣,只是这中午最为聒噪,容易让心烦意乱的人更心烦意乱,然而在农村,似乎没有不忙活的时候,人们总是停不下来,永远都有一大堆码起来的活要干,女人割草喂猪挑水做饭洗衣一天忙到晚,男人扛着锄头下田种地清晨微露披星戴月一天忙到晚,小娃儿们在一起嬉闹追逐漫山遍野的跑也是一天到晚,而最惬意也最不用动弹的时候就是这吃了晌午饭的当,忙碌了一上午,柴锅里做好饭,一家子饱饱的吃上一顿,在太阳的温热以及一片知了声的催动下,泛着食困进入了午休,正好是躲过了一天中太阳正当头顶最毒最晒的时候。
而在此时,村入口马路旁的一户人家,一个约摸4岁的小女孩儿正怔怔的盯着放在大太阳地下融化的一瓶可乐,这是刚从冷冻柜里拿出来的,里面原来深褐色的液体已经冻成了泛白的大冰坨子,想要通过细细的瓶颈喝到这种凉凉甜甜的冒气儿的奇特饮料,在这里只需借这三伏天的大太阳,不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品尝了,也不用等全化掉,等化不到一半就取回屋拿在手上慢慢嘬慢慢化。这种瓶装可乐在当时孩子们眼里是较高级的饮料,而他们第一喜欢的还是那装着肥大甜美果肉的水果罐头,做梦吃着了都是舍不得乐醒的。“栀儿,可乐可以咯哦,去给你蓉婶儿拿进来吧。”小女孩儿此时正蹲在屋檐边,眼珠不动的观察着瓶子里的气泡一会儿一会儿的往上冒和大冰坨子逐渐变小液体颜色逐渐加深,这是一个极需要兴趣和耐心的事儿,在太阳的照射下,里外的温差让瓶身环绕了一层薄薄的汗珠儿,如此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真漂亮。听到外婆从里屋传话来,小女孩儿起身向外面跑去,由于强烈的阳光,她开始眯着眼绉着脸颊,跑到跟前身子一顿继而抓起瓶子转身飞奔向里屋,小女孩儿穿着外婆用铜钱绸子做的小马甲小短裤,跑起来特别轻快,那外婆巧手编的一脑袋的新疆辫子也在奔跑中洋洋洒洒。外婆坐在最里屋木床沿上,同坐的是对门的蓉婶儿,等女孩跑到外婆跟前,外婆接过瓶子后,便一头扎进了外婆的怀里,稍稍喘着气儿,一手抱着外婆正要递给蓉婶儿可乐的手臂,一手轻放在她的一只腿上,头倚在外婆那同样穿着绸子汗衫的胸前,好不掩饰的望着蓉婶儿咕噜噜的大口喝着饮料,被嘴含住的瓶口不停的有大气泡升起通向瓶底咕咕作响,蓉婶儿的喉咙中间也有东西一上一下的咕咚咕咚响个没完,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阵甘甜,怪让人生馋的。女孩儿正要咽下一口口水的当被蓉婶儿一抬眼一览无余,因为看得太专注,还不待女孩儿反应过来蓉婶儿便一伸胳膊将可乐递到女孩儿眼前“呵呵我们栀儿馋的哟,喝点呗。”女孩儿先是一惊,然后一阵咳嗽,脸上开始火辣辣的,烧的绯红,一闭眼一撇嘴一扭头索性把脑袋全埋进外婆的怀抱了,外婆一手拿着蒲扇给女孩儿扇着一手轻轻推着女孩儿的胳膊,佯装生气又咯咯含笑的说道“羞羞,这么大的女娃子还看嘴。”四岁的年纪,小女孩儿已经懂得一些人事了,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听外婆这么一说,脑袋埋的更深了,双手环抱着外婆软软的腰腹,攥着她后背的衣服,扭动着身子咿咿呀呀的撒着娇。然后便是外婆和蓉婶儿的说笑声。
小女孩儿叫禾栀湳,是外公起的名字,说起来其实应该是外公请的算命先生算出来的,打听完生辰八字,随身取出易经书一翻说是五行缺水缺木,然后两指一捏两掐,又一阵翻书,左算右算就给了这么个名儿。说起来这名字并不让人讨厌,还让小女孩儿喜欢上了栀子花,在四川,栀子花是家家户户都喜欢也是种植最普遍的花种,这种矮株植物的叶子呈墨绿色,阳光下一层绿油油的,在夏季会开出小而白的花朵,却能够香飘十里,花期很长,能从5到6月连续开花到8月,并且经得起这南方多雷雨的季节。赶集的时候,场上总会有很多阿姨奶奶们挎着个藤编篮子,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用桑树叶儿细心包裹起来的新鲜栀子,大多都是头天夜里开的,要撒上一些水,让花吸饱了顶着露珠儿,才更能够保鲜,一般都能新鲜个4、5天呢,大家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把两三朵栀子花用大别针穿过花萼筒的棱间固定在胸前,这也是这里夏天固有的味道。
![]() |
栀子花语:喜悦,永恒的爱,禅静,一生的守候。 |
1994年夏季某月中旬,正值酷暑,太阳明晃晃刺啦啦的不断向大地上投射着热量,嵌着石子儿的泥土大道,已经烧的滚烫,空气里混着泥土烤熟的和夹杂着树皮以及周围一切事物在高温下所反应出的奇特的味道,引得树上的蝉也不停的聒噪着,此起彼伏声声不息,好像焦躁着这样的炎热不会有终结。
这样的夏天在四川是常见的,这里还好是山区,并不像那一马平川的平原或是那寸草难生的戈壁,热的让人无法躲避心生绝望,在这里避暑的方法有很多,而葳蕤绵延的山林和潺潺不息的河流是这里最能让人直接体会到瞬间凉爽的如此可爱的存在。刚过12点,离村里晌午的饭点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夏季昼长夜短,凌晨4点的天就开始从最远的山那边翻起了鱼肚白,带红晕的云彩慢慢爬过山顶,推出一轮红红的太阳,像个咸鸭蛋的红心儿,那么饱满让村里人人喜爱,一天之计在于晨,在大山里靠农耕为生的人们对此尤为重视,这是定律,如家风,是从大自然赋予的收获之道中祖祖辈辈领悟到并日积月累代代相传下来的。早上8点以前,整个山里的温度都是怡人的,树林里时不时的带出一阵阵凉风,夹杂着清晨露水,湿润泥土,所有花草树木和溪涧路过的家禽野禽的气味,这是一种自然的芳香,能轻易嗅到这片土地的肥沃。在一天之中都能听到鸟叫虫鸣,只是这中午最为聒噪,容易让心烦意乱的人更心烦意乱,然而在农村,似乎没有不忙活的时候,人们总是停不下来,永远都有一大堆码起来的活要干,女人割草喂猪挑水做饭洗衣一天忙到晚,男人扛着锄头下田种地清晨微露披星戴月一天忙到晚,小娃儿们在一起嬉闹追逐漫山遍野的跑也是一天到晚,而最惬意也最不用动弹的时候就是这吃了晌午饭的当,忙碌了一上午,柴锅里做好饭,一家子饱饱的吃上一顿,在太阳的温热以及一片知了声的催动下,泛着食困进入了午休,正好是躲过了一天中太阳正当头顶最毒最晒的时候。
而在此时,村入口马路旁的一户人家,一个约摸4岁的小女孩儿正怔怔的盯着放在大太阳地下融化的一瓶可乐,这是刚从冷冻柜里拿出来的,里面原来深褐色的液体已经冻成了泛白的大冰坨子,想要通过细细的瓶颈喝到这种凉凉甜甜的冒气儿的奇特饮料,在这里只需借这三伏天的大太阳,不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品尝了,也不用等全化掉,等化不到一半就取回屋拿在手上慢慢嘬慢慢化。这种瓶装可乐在当时孩子们眼里是较高级的饮料,而他们第一喜欢的还是那装着肥大甜美果肉的水果罐头,做梦吃着了都是舍不得乐醒的。“栀儿,可乐可以咯哦,去给你蓉婶儿拿进来吧。”小女孩儿此时正蹲在屋檐边,眼珠不动的观察着瓶子里的气泡一会儿一会儿的往上冒和大冰坨子逐渐变小液体颜色逐渐加深,这是一个极需要兴趣和耐心的事儿,在太阳的照射下,里外的温差让瓶身环绕了一层薄薄的汗珠儿,如此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真漂亮。听到外婆从里屋传话来,小女孩儿起身向外面跑去,由于强烈的阳光,她开始眯着眼绉着脸颊,跑到跟前身子一顿继而抓起瓶子转身飞奔向里屋,小女孩儿穿着外婆用铜钱绸子做的小马甲小短裤,跑起来特别轻快,那外婆巧手编的一脑袋的新疆辫子也在奔跑中洋洋洒洒。外婆坐在最里屋木床沿上,同坐的是对门的蓉婶儿,等女孩跑到外婆跟前,外婆接过瓶子后,便一头扎进了外婆的怀里,稍稍喘着气儿,一手抱着外婆正要递给蓉婶儿可乐的手臂,一手轻放在她的一只腿上,头倚在外婆那同样穿着绸子汗衫的胸前,好不掩饰的望着蓉婶儿咕噜噜的大口喝着饮料,被嘴含住的瓶口不停的有大气泡升起通向瓶底咕咕作响,蓉婶儿的喉咙中间也有东西一上一下的咕咚咕咚响个没完,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阵甘甜,怪让人生馋的。女孩儿正要咽下一口口水的当被蓉婶儿一抬眼一览无余,因为看得太专注,还不待女孩儿反应过来蓉婶儿便一伸胳膊将可乐递到女孩儿眼前“呵呵我们栀儿馋的哟,喝点呗。”女孩儿先是一惊,然后一阵咳嗽,脸上开始火辣辣的,烧的绯红,一闭眼一撇嘴一扭头索性把脑袋全埋进外婆的怀抱了,外婆一手拿着蒲扇给女孩儿扇着一手轻轻推着女孩儿的胳膊,佯装生气又咯咯含笑的说道“羞羞,这么大的女娃子还看嘴。”四岁的年纪,小女孩儿已经懂得一些人事了,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听外婆这么一说,脑袋埋的更深了,双手环抱着外婆软软的腰腹,攥着她后背的衣服,扭动着身子咿咿呀呀的撒着娇。然后便是外婆和蓉婶儿的说笑声。
小女孩儿叫禾栀湳,是外公起的名字,说起来其实应该是外公请的算命先生算出来的,打听完生辰八字,随身取出易经书一翻说是五行缺水缺木,然后两指一捏两掐,又一阵翻书,左算右算就给了这么个名儿。说起来这名字并不让人讨厌,还让小女孩儿喜欢上了栀子花,在四川,栀子花是家家户户都喜欢也是种植最普遍的花种,这种矮株植物的叶子呈墨绿色,阳光下一层绿油油的,在夏季会开出小而白的花朵,却能够香飘十里,花期很长,能从5到6月连续开花到8月,并且经得起这南方多雷雨的季节。赶集的时候,场上总会有很多阿姨奶奶们挎着个藤编篮子,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用桑树叶儿细心包裹起来的新鲜栀子,大多都是头天夜里开的,要撒上一些水,让花吸饱了顶着露珠儿,才更能够保鲜,一般都能新鲜个4、5天呢,大家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把两三朵栀子花用大别针穿过花萼筒的棱间固定在胸前,这也是这里夏天固有的味道。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