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若草山的空中漫步
![]() |
奈良公园的鹿已经和春天大变样啦,长出斑点和角了 |
一周前收到奈良山口夫妇的邮件,问要不要周末一起去春日原始林徒步,目的地是一个名叫“鶯の滝”的瀑布,同行的还有那天住他们家的英国背包客。一口答应下来,才发现前一天要打深夜的工,想着就当是八月非洲行吃苦的预演,咬咬牙去吧。于是那天早上六点下班,回来胡乱睡了一个多小时,晕晕乎乎地坐上电车,总算按时赴约。
一路上看到好多戴着渔夫帽、背着登山包,甚至穿着冲锋衣和胶鞋装扮的人,再看看自己,普通的双肩包、不防水的运动鞋、针织衫和卡其裤,一副搭电车去上学的样子,难道是我小看日本的森林徒步活动了?听过很多说法,说日本人做事对专业装备要求很高,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情,分得清清楚楚。一看前来的山口和文子夫妇,倒也没那么夸张,休闲裤加赤脚一双crocs了事,倒松一口气。
那位英国背包客小哥改变计划去高野山了,于是徒步活动只剩下我们三人。从近铁奈良站的喷水广场前出发,要先穿过奈良公园到春日大社,再沿原始林的游步道进山。现在正是京都的梅雨季节,本来还有些担心,没想到那天既没下雨又是阴天,省却了伞和遮阳帽这两样碍手碍脚的东西,只管一门心思走就好。
山口先生介绍,“这片原始林属于春日大社,谁都不能随便在里面砍树,里面的树大多有千年树龄了。”
突然从老街、博物馆和寺庙的建筑群中走入森林,转变有点突兀,路边的茶屋、老店渐渐消失,只剩下黑压压、似乎要将人包裹起来的绿色,下过雨的缘故,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甚至看不到泥土,走上去沙沙的,树干和藤蔓都因为浸了水而显出厚重的色彩。
![]() |
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自古以来就一直被信仰,9世纪实施禁伐令,几乎就没有斧头出入过这片林子了,甚至作为奈良文化财的一部分登录世界遗产,也是极少数那么临近市区的原始森林。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完全是原始林,16世纪时,丰臣秀吉曾下令在里面栽种了1万棵杉树,在去瀑布的半路上就能看到,成片树干发红的杉树,等间距笔直笔直竖着,整齐得像是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有些老得发黑的树干上附着绿色钩藤,如缠绕在脖子上的朋克风格的项链,给一种粗粝的豪美中又添加了细节美,林子也变得更有层次感了。
我们上山的时候近中午,迎面零散走来下山的,多是孤身一人,日本人爬上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跟对方打招呼,说一句“こんにちは(中午好)”,我也跟着说。
大概走到二分之一处,有个小亭子可休憩,文子开始撒娇式地抱怨,“我真是超不擅长走路啊。”山口接道,“偶尔也要出来活动一下嘛。”
夫妇之间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安全感的背景音。亭子中央的木柱子上刻着好多字,这一点还真是全世界一样,内容也差不多,什么“修学旅行经过此处”之类。
开始下一点小雨,地面变得有些泥泞,有茶色的青蛙咕咕叫着从我们脚背上跳过。我问,“日本吃青蛙么?”
文子说,“好像有些地方也吃吧,但也不那么普通,听说味道像鸡肉?”
紧接着看到一块“小心蛇出没”的牌子,我又忍不住问,“日本人吃蛇么?”山口先生想了想,“好像不怎么吃吧,似乎长野县那边会吃。”紧接着问他们关于吃不吃虫子啊杨梅的话题,感觉都无法继续。
文子长叹一口气,“日本人啊,海里的东西好像什么都吃,山上的东西就吃得很少,羊肉我一次都没吃呢。”
我说,“可能是明治维新前日本都不怎么吃肉的缘故吧。”
文子瞪大了眼睛,“真的嘛?我第一次听说!”喂,到底谁是日本人嘛。
![]() |
非常寒酸的小瀑布~~~不过坐在对面吃便当还是很舒服啊! |
![]() |
文子做的便当 |
很快到了徒步的目的地“鶯の滝”,其实只是一个高8米的小瀑布,旁边开着一株营养不良的紫阳花,但作为步行2小时看到的唯一绿色系以外的颜色,还是觉得眼前一亮。文子拿出自己做的便当,也有我的一份,炸鸡块、香肠、玉子烧,还有自己家种的黄瓜浅渍,饭团有梅干和鰹鱼两种口味,我各选了一个,三人坐在瀑布前,一齐说了“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就开吃了。对炸鸡和香肠实在不太能吃,犹豫是勉强自己囫囵吞下去呢,还是直接说出来呢。虽然还不是太熟的朋友,想了想还是坦白一点更好。
“那个……香肠我有点苦手啊……”文子一听连忙道歉,用筷子的另一头把剩下的香肠夹过去。有时候面对日本朋友,总会容易想很多,怕自己的举动会不会失礼之类,但后来发现其实不论什么民族什么文化,做朋友还是要放开一点、坦诚一点更好,只是吃完说一句“多谢款待”就好。第一次吃到当地人手做的便当,又是在饥肠辘辘的山里,细细咀嚼着粒粒饱满的日本大米,那种纯净得只是同盐和海苔碰撞的海洋的味道,配着瀑布边凉丝丝的空气,让人觉得走了那么久,倒并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这一顿午餐啊。
饭后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往回走,山口问我,“中国有这样类似氛围的森林么?”我想了很久不知道回答,就说“不同地方还是很不一样的哎。”
山口点了点头,“对哦,中国那么大。”
这样的对话在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老师问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后大家想了想,只能说,“按地域都不同哎。”紧接着就是一样的“広いね”的感叹。每当这时候就会对“中国”这个大概念有新的体会。
倒是突然想到在国内不多的几次徒步经历,有新疆喀纳斯整整三天的骑马徒步,还有一个人走过的澳门黑沙公路、香港南丫岛。新疆的体验因为更接近原生态,所以非常痛苦,手机没有信号,几乎没有文明世界的一切,只有一抬头黑洞洞的满天星光和一低头的满地牛羊马粪。野荒荒的大山里,那种时候就会对熟悉这些的人产生依赖,比如我们的马夫。
在那样与世隔绝的世界里,有野兽出没、一不小心会迷失道路、要会骑马和说哈萨语,你感觉自己在文明社会习得的技能毫无用武之地,于是被依赖的人看上去特别有威信和安全感。难怪有好多姑娘几天下来就爱上了马夫,直接嫁在这里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自己一个人的澳门和香港就轻松许多,只是上班间隙过去放空的,尤其是澳门,在罕无游客的黑沙海边,明明也是有巴士的,但不知道怎么突然一个念头,想着,还是走吧。于是到现在都还能记得树林间隙掉落下来的一束束利落的阳光,甚至能感觉到灰尘在里面跳舞,遇到红底黑斑点的瓢虫,金蓝色身体的蜂蜜。
回头看当时写下的感受,“那里没有3G网络和手机导航,我只能凭着直觉一直往前走,看不到终点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徒步的美在于,不用非得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心里是很空的,仿佛什么感情都没有,没有爱也没有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前走,想到前面还有一杯热咖啡等着我,就觉得至少还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虽然换了个国家,从公路换到原始林,但徒步带给人的滋养和感受还是没有变,除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我更享受那种一门心思于一件简单事情的专注心情,这样的时刻在日常生活中真是不可多得。
![]() |
若草山顶的鹿群 |
![]() |
![]() |
山口夫妇,一直往天上走啊一直往天上走 |
走回春日大社,本以为徒步旅程就这么结束了,山口先生说可以经由若草山下到地面。只是觉得这座山的名字很好听,没想到走到几百米高的山顶瞭望台,孤零零的小山坡上长着一棵树,一堆无所事事的梅花鹿躺在下面,背景只有天空,仿佛是架在半空中的花园,立刻被惊艳到。再往下走,要收150日元的(10元)入山费,我说,“我的自己付哦”,山口先生也不推辞,我喜欢这种清清楚楚的方式,并不是不大气什么的,在日本的概念里,两不相欠情谊才可以持续更久,不会对某一方造成心理负担。
到若草山二重目,放眼是无尽头的浅绿色草地,简直让我怀疑穿越到非洲大草原了。俯瞰远方是奈良市区,因为山不高,能看到东大寺大佛殿的屋顶,文子指着右前方的红色殖民风格建筑说,“那好像是少年刑务所哎。不过房子真是漂亮。”
别的地方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则是“风吹草低现鹿群”。高高的草丛中躲着不少鹿,她们偶尔会停下来,用无辜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你,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我忍不住叫起来,“啊,第一次看到吃草而不是鹿仙贝的鹿!啊啊还会奔跑哎,你看那头好小的!太可爱了!
”文子说,“比起山下奈良公园那些围着游客转的,这里的才是真正的鹿啊!”怎么能想象,在一个省府城市的中央,凌空架着一片浅绿绒的大草皮,自己仿佛一直在往天上、往云端走。
![]() |
![]() |
山口先生一下在地上躺成大字型,文子连忙叫起来,“都是鹿粪啊!!这样下去一会不许你进家门的!”
另一个只管躺着,“真是舒服啊!”我和文子坐在二重目的木椅上,双手抱着膝盖,当人不小心站到一个地方的制高点时,免不了会觉得胸襟开阔,放佛世界尽在掌握似的。而事实上,世界仍在远方,一副和自己完全无关的样子。我们之间的联系仅仅是,我把两手举到空中,在那个小框框里,简直可以触碰到远方的任何一点。
奈良的魅力分好多种,有古朴的神秘的一面,也有悠闲有趣的,对我而言最大的倒是“惊喜”。上回去沙发主家找朋友,意外看到平城宫迹超美的夕阳;这次只是去春日原始林徒步而已,却意外走进了大草原般的若草山。下一次会是什么呢?很期待啊。
![]() |
果断被鹿拱啊~~~ |
-
殘 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1 21:32:06
-
橘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5 01:04:07
-
璐璐酱酱起酱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中国人应该多学学小日本的饭前要说 一沓沓gi马斯~饭后要说勾起喽萨嘛dei希达!的这种习惯 奈良的鹿,奈良。。nara~我来了。。
2014-07-10 14:24:03 -
宇宙 转发了这篇日记
啊,这时候被长了角的鹿拱肯定会疼啦~ > < 但是小鹿很萌,奈良虽然也是古城但给我更放松的感觉,京都似乎还挺大都市的…… (但是奈良的吉祥物,那个戴着鹿角的佛实在是…… 太丑了……)
2014-07-09 23:01:19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有纹身,就不能在日本泡温泉了吗 (18人喜欢)
- 六天五晚和歌山松弛之旅(可抄作业版本) (35人喜欢)
- 来泰国后才认识的水果——枇杷芒 (33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学泰语 (33人喜欢)
- 在曼谷亲历震源7.9级大地震 (37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