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笔记
1. 薛绍与张易之,长着完全相同的一张脸的人,拥有的却是完全极端的两种性格,前者坚贞不渝,从一而终,后者,风流成性,洒脱不羁,他们都是太平爱过的男人,两个都死于她的剑下。一个女人最甜蜜的初恋与最不堪的感情,都不得善终
2. 红豆生南国,只有王摩诘的爱情才是最干净的。相识相知,点到即止。面对相思之物,无尽的幻想里,交织着最单纯美好的过往。亦舒曾说,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只要遥遥的看着他就好。不必再起叹,人生若只如初见。虽然也许,只是因为内心的怯弱而寻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3. 后期的张易之接近妖魔化,鬼魅的姿色,报复的野心,发红的眼眸。一袭洒金红袍,瑰丽近乎凶险,就像一朵盛开到极致的妖花,散发着诱人致命的香味。他出生低贱,父亲是一个嫖客,靠母亲的卖肉钱发达后,无情的抛弃了他们,使他在淫靡的环境中成长。也只有他会将自己的母亲--一个鸨母与武则天相提并论。他大概就是那种生为悲剧式的人物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复,报复这座盛世繁华的都城,锦衣掩饰下的腐烂肮脏的真实。他说,爱情为的是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不问出处。他要的是征服的快感。可是他忘记了他的母亲也被背叛过。他给了别的女人他的痛苦,这种痛苦因为他再次得到延续。他其实并不快乐。他所做的一切,变得如此荒唐。
4. 跟张易之相比薛绍纯洁的像一头小鹿。那张面具下的微笑,是他出场以来唯一的一抹阳光! 称得上明媚二字。婚后的他再没有这样的温柔。歇斯底里,甚至扭曲的表情是太平每天看到的颜色。他不爱她,甚至恨她,可是他只能沉默的压抑着,在权势的压迫下生活在看似平和实则僵冷的空气中。我对他非常失望,我满心期待的不是这样一个无趣又冷酷的男人。他为了对一个女人忠诚而残忍折磨另一个女人的痴心。张易之绝不会这样,他风情又温柔,一肚子的甜言蜜语,又潇洒多情。可是他对每个美丽高贵的女人持同等的态度,还从不在她们面前掩饰。尽管薛绍这么不解温柔,可是到底还是他值得依靠。他的无情和冷漠,出自另外一种爱。他说,一个人在世上,也许会遇到很多幸福。可是只能对其中一个付出承诺。他不能接受自己对爱人的背叛,不能相信自己确实爱上了这个仇人的可爱的女儿。生离不成,只有死路一条。以此谱完最后一阙长相守的爱情哀歌。
5. 武则天确实应了那句台词,圣意是我们难以揣测的。她会借机杀掉明清远,是我没猜到的。在寺庙潜匿的明清远,总让我想起一个同样神秘不可臆测的男人--姚广孝。他为朱棣谋取天下,却什么都不要。甚至最后赢得天下的结局是众叛亲离,孤独终老。乾荷叶,色苍苍,减了清香,愈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雨,寂寞在秋江上。这首诗,多么沧凉。就像他的晚年。现在,我忽然有些明白了。有些人或许天生为了权力而生。他们什么都不要,有的是颠覆世界的野心和智谋,要的只是借以操纵天下的力量,然后就满足了。明清远也一样,他的神秘,在于他用智慧和才华玩弄他人于股掌间,琢磨不透他到底是忠是奸。太子信了他,他却信了武则天。太过相信一个人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尤其是一个权力中心的女人。明清远或许太过得意忘形了,武则天可不傻,掌握了他生死的秘密,当机立断结果了他。不过一介弄臣。剧中第二段断袖之交,根本没展开,就画上了句号。
6. 张易之理解的爱情,就像烈烈野火,疯狂而百无禁忌,只要诚实就无所谓背叛。他口口声声的爱,炽烈而浪漫。但正如武则天总结的那样,他爱你二分,就表现出十二分的情意。可是薛绍,他爱你十分,却只表露二分。张似乎对所有的情人都诚实,这种诚实的背叛更令女人们发狂,才会令其变成她们的敌人。假如他爱的是波伏娃那样的女性呢?萨特跟波伏娃虽然各自有不少情人,可仍以对方为唯一,跟张易之对操纵别人的爱情为乐又不一样。这是个视爱情为职业的男人,所以他跟男妓还是有区别。他出卖肉体,也出卖爱情,出卖的是别人的爱情,他根本不爱任何人。让我想起为混进上流社会的漂亮朋友里的男主。
7.
兰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
幽空独林色,朱蕤昌紫荆。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意境方何成。
他说他的家乡比扬州还要美。水是绿的,草是绿的,稻田是绿的,还有山和树木。我没见过有这样描述景色的,通通使用同一种颜色。可是他又说,这每一种绿都是不同的,层层叠叠铺到天边。偶尔被几间农舍,半截古塔或者一行白鹭打断。这绿色开始变得灵动起来,空旷起来,使行走在其中的人能够想得很远。武则天听得睡着了,我也沉醉了,继而,觉得自己像被拔掉飞羽的鸟,这是我现在的心情。
张易之,他不是个无情的人,这正是他最无情的地方。
8. 或者旦才是四皇子中较为幸运的一个。风雅操琴,只影淡泊。他的白鸽替他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着这个伟大的帝国,深处权力漩涡的他,身不由己。白鸽成了他所有的心情。弘的死亡,贤的流放,显的贬黜,都是他的前车之鉴,面对一个并不普通的母亲,他们的身份,更多的是唯命的臣子。他的琴声收敛,脸上永远没什么表情。没有作为就是他的作为。我替他感到悲哀 。古龙常在作品中提到,愿生生世世莫生在帝王家! 这句话的分量,在此听来,更加沉重。李治的孩子都继承了他的怯弱,即使不甘如贤。二者间,太强悍的一方,往往会压倒即使有心强大起来的另一个。所以直到武则天死后,李家才得以翻身。而旦,在被人下毒不成,反害死了吃了他食物的鸽子后,突然醒悟,他要离开这个冰冷的宫廷,离开这个禁锢的深宫,用自己的脚步代替自己死去的眼睛,来拥抱梦中的山河!
仿佛可以想象得到,他那飞扬的琴声,素色长袍轻轻拂动,依然那么风雅出尘。
身后,一群白鸽朴楞楞的划过蓝天。
而他的兄弟们呢?死的死,散的散。。。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令瓜好,二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上可,四摘抱蔓归……
9. 武则天问,倒数第三盘,绿绿的那个是什么,太监回,是杨柳春风,我大笑,她提高声音问,那是什么菜,太监才慌张的说是扁豆。还记得那些年奇葩的菜式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垃圾街吃饭。记得有家清真面馆,我和南瓜第一次进去,怯生生地叫了碗牛肉拉面。端上来的是碗洋葱拉面。南瓜问老板,牛肉呢?我清楚的记得,老板不屑的说,十块钱还能吃什么牛肉啊。二人无语。后来再也没去过。还有一家馆子,做的面地道又实惠,我很爱吃。那次,跟丝丝一起。我从来不乱点,雷打不动一碗鸡块香菇面。丝丝看了看菜单,要了豆腐虾仁盖浇饭。后来丝丝一直夸我的面好吃。我得意的笑,她的饭上是盖了层豆腐,只不过虾仁大概缩水了,变成了虾米。她脸上的表情,至今咂摸起来,颇耐人寻味。饭可以乱吃,菜别乱点。这就是我从来不换菜色的原因。后来,毕业四人聚餐也是这家吧,怀念的味道呀。
10. 青春貌美的贺兰,以为用她浅薄的智慧与美丽可以征服面前这个虚弱的帝王。图样图森破。跟武则天作对能有好下场?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她死在众人的面前。大家惊慌地看着她一点点沉入湖底,可是没有人发出呼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太平第一次看到一个人活生生的消失在眼前。李治一定是从那时起怨恨武则天的。他真的很爱贺兰。临死前,他要求太平再跟他演一次《采桑女》,他跟贺兰一起演过的采桑女。
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随我远行吧,离开这满目伤心的的地方……可是最终谁都走不了。他们出生在这里,死后魂魄也在这里徘徊。一入宫门深似海……
一个失去至尊权力的皇帝,连生命的活力都在一点点消逝的人,他能给其它人什么未来?贺兰指望错了,何况她实在高估了自己。她确实还不够聪明。任性又高傲的女孩子,肯定是要吃亏的。
11. --有一个男人像树那样供你修养固然好,但如果有一天树倒了,你却不能倒,要学会扎根,长出自己的枝叶,真正像一棵树那样坚韧倔强地生长,有时不惜付出冷酷的代价。这是武则天对于做一个不甘寂寞,有心气儿的女人的认识。我觉得她是最难评述的人物。世人对她有数不完的争议。但如导演所说,她并不能预测自己会坐皇帝,只是她的处境不容她后退,一步一步只能前进,不然就是死! 李治那么爱她,也几次生了要废她的心思。可她是成功的政治家,却注定做不了平凡的母亲。晚年身边除了上官婉儿,没一个子女在身边。所以我觉得她甚至有些可怜。假如李治不死,或者她比他死得早,她也没机会做皇帝。即使坐了皇帝,设立控鹤府,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还能有什么床第之欢?浪费这么多帅哥,只能看看。还落了个纵欲的坏名声摊上李治这么个绿色的丈夫 给了她一个女人可以拥有,甚至不可能得到的一切,她的运气也着实不错。成功-运气和实力,二者不可或缺。
2. 红豆生南国,只有王摩诘的爱情才是最干净的。相识相知,点到即止。面对相思之物,无尽的幻想里,交织着最单纯美好的过往。亦舒曾说,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只要遥遥的看着他就好。不必再起叹,人生若只如初见。虽然也许,只是因为内心的怯弱而寻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3. 后期的张易之接近妖魔化,鬼魅的姿色,报复的野心,发红的眼眸。一袭洒金红袍,瑰丽近乎凶险,就像一朵盛开到极致的妖花,散发着诱人致命的香味。他出生低贱,父亲是一个嫖客,靠母亲的卖肉钱发达后,无情的抛弃了他们,使他在淫靡的环境中成长。也只有他会将自己的母亲--一个鸨母与武则天相提并论。他大概就是那种生为悲剧式的人物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复,报复这座盛世繁华的都城,锦衣掩饰下的腐烂肮脏的真实。他说,爱情为的是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不问出处。他要的是征服的快感。可是他忘记了他的母亲也被背叛过。他给了别的女人他的痛苦,这种痛苦因为他再次得到延续。他其实并不快乐。他所做的一切,变得如此荒唐。
4. 跟张易之相比薛绍纯洁的像一头小鹿。那张面具下的微笑,是他出场以来唯一的一抹阳光! 称得上明媚二字。婚后的他再没有这样的温柔。歇斯底里,甚至扭曲的表情是太平每天看到的颜色。他不爱她,甚至恨她,可是他只能沉默的压抑着,在权势的压迫下生活在看似平和实则僵冷的空气中。我对他非常失望,我满心期待的不是这样一个无趣又冷酷的男人。他为了对一个女人忠诚而残忍折磨另一个女人的痴心。张易之绝不会这样,他风情又温柔,一肚子的甜言蜜语,又潇洒多情。可是他对每个美丽高贵的女人持同等的态度,还从不在她们面前掩饰。尽管薛绍这么不解温柔,可是到底还是他值得依靠。他的无情和冷漠,出自另外一种爱。他说,一个人在世上,也许会遇到很多幸福。可是只能对其中一个付出承诺。他不能接受自己对爱人的背叛,不能相信自己确实爱上了这个仇人的可爱的女儿。生离不成,只有死路一条。以此谱完最后一阙长相守的爱情哀歌。
5. 武则天确实应了那句台词,圣意是我们难以揣测的。她会借机杀掉明清远,是我没猜到的。在寺庙潜匿的明清远,总让我想起一个同样神秘不可臆测的男人--姚广孝。他为朱棣谋取天下,却什么都不要。甚至最后赢得天下的结局是众叛亲离,孤独终老。乾荷叶,色苍苍,减了清香,愈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雨,寂寞在秋江上。这首诗,多么沧凉。就像他的晚年。现在,我忽然有些明白了。有些人或许天生为了权力而生。他们什么都不要,有的是颠覆世界的野心和智谋,要的只是借以操纵天下的力量,然后就满足了。明清远也一样,他的神秘,在于他用智慧和才华玩弄他人于股掌间,琢磨不透他到底是忠是奸。太子信了他,他却信了武则天。太过相信一个人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尤其是一个权力中心的女人。明清远或许太过得意忘形了,武则天可不傻,掌握了他生死的秘密,当机立断结果了他。不过一介弄臣。剧中第二段断袖之交,根本没展开,就画上了句号。
6. 张易之理解的爱情,就像烈烈野火,疯狂而百无禁忌,只要诚实就无所谓背叛。他口口声声的爱,炽烈而浪漫。但正如武则天总结的那样,他爱你二分,就表现出十二分的情意。可是薛绍,他爱你十分,却只表露二分。张似乎对所有的情人都诚实,这种诚实的背叛更令女人们发狂,才会令其变成她们的敌人。假如他爱的是波伏娃那样的女性呢?萨特跟波伏娃虽然各自有不少情人,可仍以对方为唯一,跟张易之对操纵别人的爱情为乐又不一样。这是个视爱情为职业的男人,所以他跟男妓还是有区别。他出卖肉体,也出卖爱情,出卖的是别人的爱情,他根本不爱任何人。让我想起为混进上流社会的漂亮朋友里的男主。
7.
兰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
幽空独林色,朱蕤昌紫荆。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意境方何成。
他说他的家乡比扬州还要美。水是绿的,草是绿的,稻田是绿的,还有山和树木。我没见过有这样描述景色的,通通使用同一种颜色。可是他又说,这每一种绿都是不同的,层层叠叠铺到天边。偶尔被几间农舍,半截古塔或者一行白鹭打断。这绿色开始变得灵动起来,空旷起来,使行走在其中的人能够想得很远。武则天听得睡着了,我也沉醉了,继而,觉得自己像被拔掉飞羽的鸟,这是我现在的心情。
张易之,他不是个无情的人,这正是他最无情的地方。
8. 或者旦才是四皇子中较为幸运的一个。风雅操琴,只影淡泊。他的白鸽替他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着这个伟大的帝国,深处权力漩涡的他,身不由己。白鸽成了他所有的心情。弘的死亡,贤的流放,显的贬黜,都是他的前车之鉴,面对一个并不普通的母亲,他们的身份,更多的是唯命的臣子。他的琴声收敛,脸上永远没什么表情。没有作为就是他的作为。我替他感到悲哀 。古龙常在作品中提到,愿生生世世莫生在帝王家! 这句话的分量,在此听来,更加沉重。李治的孩子都继承了他的怯弱,即使不甘如贤。二者间,太强悍的一方,往往会压倒即使有心强大起来的另一个。所以直到武则天死后,李家才得以翻身。而旦,在被人下毒不成,反害死了吃了他食物的鸽子后,突然醒悟,他要离开这个冰冷的宫廷,离开这个禁锢的深宫,用自己的脚步代替自己死去的眼睛,来拥抱梦中的山河!
仿佛可以想象得到,他那飞扬的琴声,素色长袍轻轻拂动,依然那么风雅出尘。
身后,一群白鸽朴楞楞的划过蓝天。
而他的兄弟们呢?死的死,散的散。。。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令瓜好,二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上可,四摘抱蔓归……
9. 武则天问,倒数第三盘,绿绿的那个是什么,太监回,是杨柳春风,我大笑,她提高声音问,那是什么菜,太监才慌张的说是扁豆。还记得那些年奇葩的菜式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垃圾街吃饭。记得有家清真面馆,我和南瓜第一次进去,怯生生地叫了碗牛肉拉面。端上来的是碗洋葱拉面。南瓜问老板,牛肉呢?我清楚的记得,老板不屑的说,十块钱还能吃什么牛肉啊。二人无语。后来再也没去过。还有一家馆子,做的面地道又实惠,我很爱吃。那次,跟丝丝一起。我从来不乱点,雷打不动一碗鸡块香菇面。丝丝看了看菜单,要了豆腐虾仁盖浇饭。后来丝丝一直夸我的面好吃。我得意的笑,她的饭上是盖了层豆腐,只不过虾仁大概缩水了,变成了虾米。她脸上的表情,至今咂摸起来,颇耐人寻味。饭可以乱吃,菜别乱点。这就是我从来不换菜色的原因。后来,毕业四人聚餐也是这家吧,怀念的味道呀。
10. 青春貌美的贺兰,以为用她浅薄的智慧与美丽可以征服面前这个虚弱的帝王。图样图森破。跟武则天作对能有好下场?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她死在众人的面前。大家惊慌地看着她一点点沉入湖底,可是没有人发出呼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太平第一次看到一个人活生生的消失在眼前。李治一定是从那时起怨恨武则天的。他真的很爱贺兰。临死前,他要求太平再跟他演一次《采桑女》,他跟贺兰一起演过的采桑女。
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随我远行吧,离开这满目伤心的的地方……可是最终谁都走不了。他们出生在这里,死后魂魄也在这里徘徊。一入宫门深似海……
一个失去至尊权力的皇帝,连生命的活力都在一点点消逝的人,他能给其它人什么未来?贺兰指望错了,何况她实在高估了自己。她确实还不够聪明。任性又高傲的女孩子,肯定是要吃亏的。
11. --有一个男人像树那样供你修养固然好,但如果有一天树倒了,你却不能倒,要学会扎根,长出自己的枝叶,真正像一棵树那样坚韧倔强地生长,有时不惜付出冷酷的代价。这是武则天对于做一个不甘寂寞,有心气儿的女人的认识。我觉得她是最难评述的人物。世人对她有数不完的争议。但如导演所说,她并不能预测自己会坐皇帝,只是她的处境不容她后退,一步一步只能前进,不然就是死! 李治那么爱她,也几次生了要废她的心思。可她是成功的政治家,却注定做不了平凡的母亲。晚年身边除了上官婉儿,没一个子女在身边。所以我觉得她甚至有些可怜。假如李治不死,或者她比他死得早,她也没机会做皇帝。即使坐了皇帝,设立控鹤府,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还能有什么床第之欢?浪费这么多帅哥,只能看看。还落了个纵欲的坏名声摊上李治这么个绿色的丈夫 给了她一个女人可以拥有,甚至不可能得到的一切,她的运气也着实不错。成功-运气和实力,二者不可或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