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医生、看处方创始人&CEO马丁医生的品牌创建与发展
2014年,来自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马丁和他的伙伴们决定为“消除大众对健康的无明”做更多事情,以自己为原型在中国上海推出“马丁医生”品牌,同年中国国家商标局受理“马丁医生”注册商标。
此前马丁已经在他创办的患者匿名互助网站看处方上帮助解答过很多问题,马丁表示,患者在身患疾病时会需求包括医生就诊在内的各种方法寻求治疗方案,而事实上,医生往往无法给出患者所希望的正确方案,选择权还是回到患者手上,患者之间的混响交流经验很重要,同时国内缺乏主动管理健康的意识的情况很多,培养人们的健康观念一也很重要。
所以团队也推出了一个“马丁医生”的形象品牌,网站平台上已经有不少“马丁医生”发表的长篇健康探讨,这里既是激活社区氛围,也是增强用户的信任感。
“马丁医生”品牌,产品包括移动APP,由马丁亲自组织私家全科医生团队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决策建议,患者可以结合“看处方”社区中挖掘的的数据找到新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看处方”团队为用户建立长期病例、搭建社区让用户彼此提供互助建议,再由专业的全科医生给出辅助医疗决策方案。与春雨医生这类平台不同,“看处方”不把自己定位成连接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看处方社区已有的科学理性、互动性强的氛围,孕育了“马丁医生”品牌科学严谨的论证风格和贴近生活的品牌底蕴,也奠定了“马丁医生”在中国大众媒体中影响力的基础地位。同时为扩大影响力,“马丁医生”的相关内容同时会在微博、微信、豆瓣、人人网等各平台同步。
2014年4月,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国家保密配方”让你吃毒药也可以》被央广网、每日经济新闻、网易、中新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光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引用报道,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给中国药品安全问题敲了一记深刻的警钟。
2014年5月,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报道了马丁医生及看处方的品牌故事[3] ,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门户网站紧跟做了相关跟踪报道。
2014年5月,上海电视台外语栏目播出马丁医生点评五星级豪华医院与医改进程,马丁医生在节目中提出6点自己的观点:1、豪华医院定价高昂,但存在一定市场2、医院硬件豪华不一定代表医疗水平最高3、医生多点执业并不会显著减低医生的诊疗水准4、患者就诊不应盲目追求最好医生,应该是最对自己对负责最熟悉的医生5、医生离开公立医院体制有得有失,需根据自身判断6、开放多点执业并不会意味着公立医院优质医生大量流失。
2014年6月,新闻与人文学术研究型网站观察者对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是否误诊?“杭州人美国求医”背后的医学道理》进行转载报道,并邀请马丁医生入驻观察者品牌专栏。
2014年7月,国内知名都市科普网站果壳网及旗下果壳问答连续在微博上转载报道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不死癌症之强直性脊柱炎》与《别让无知再次害了孩子:孩子发热惊厥或溺水怎么办?》
![]() |
此前马丁已经在他创办的患者匿名互助网站看处方上帮助解答过很多问题,马丁表示,患者在身患疾病时会需求包括医生就诊在内的各种方法寻求治疗方案,而事实上,医生往往无法给出患者所希望的正确方案,选择权还是回到患者手上,患者之间的混响交流经验很重要,同时国内缺乏主动管理健康的意识的情况很多,培养人们的健康观念一也很重要。
所以团队也推出了一个“马丁医生”的形象品牌,网站平台上已经有不少“马丁医生”发表的长篇健康探讨,这里既是激活社区氛围,也是增强用户的信任感。
![]() |
“马丁医生”品牌,产品包括移动APP,由马丁亲自组织私家全科医生团队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决策建议,患者可以结合“看处方”社区中挖掘的的数据找到新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看处方”团队为用户建立长期病例、搭建社区让用户彼此提供互助建议,再由专业的全科医生给出辅助医疗决策方案。与春雨医生这类平台不同,“看处方”不把自己定位成连接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看处方社区已有的科学理性、互动性强的氛围,孕育了“马丁医生”品牌科学严谨的论证风格和贴近生活的品牌底蕴,也奠定了“马丁医生”在中国大众媒体中影响力的基础地位。同时为扩大影响力,“马丁医生”的相关内容同时会在微博、微信、豆瓣、人人网等各平台同步。
2014年4月,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国家保密配方”让你吃毒药也可以》被央广网、每日经济新闻、网易、中新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光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引用报道,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给中国药品安全问题敲了一记深刻的警钟。
2014年5月,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报道了马丁医生及看处方的品牌故事[3] ,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门户网站紧跟做了相关跟踪报道。
2014年5月,上海电视台外语栏目播出马丁医生点评五星级豪华医院与医改进程,马丁医生在节目中提出6点自己的观点:1、豪华医院定价高昂,但存在一定市场2、医院硬件豪华不一定代表医疗水平最高3、医生多点执业并不会显著减低医生的诊疗水准4、患者就诊不应盲目追求最好医生,应该是最对自己对负责最熟悉的医生5、医生离开公立医院体制有得有失,需根据自身判断6、开放多点执业并不会意味着公立医院优质医生大量流失。
![]() |
2014年6月,新闻与人文学术研究型网站观察者对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是否误诊?“杭州人美国求医”背后的医学道理》进行转载报道,并邀请马丁医生入驻观察者品牌专栏。
2014年7月,国内知名都市科普网站果壳网及旗下果壳问答连续在微博上转载报道马丁医生的科普品牌文章《不死癌症之强直性脊柱炎》与《别让无知再次害了孩子:孩子发热惊厥或溺水怎么办?》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