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cho
高乔人
起源
关于高乔,事情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自从哥伦布以西班牙女皇伊莎贝尔(IsabelⅠ)的名义发现了这块"新大陆",并且在西班牙国内流传开了"新大陆"上遍布着"黄金王国"、"白银帝国"的种种传说后,西班牙--当时的海上霸主就再也按捺不住他勃勃的野心了。公元1532年,西班牙人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带领着随从、火器,来到了库斯科(Cuzco),揭开了西班牙殖民史的序幕。
之后,一批又一批投机者、冒险家们来到了"新大陆"。在大规模地对印地安人进行了一系列残无人道的掠杀后,南美最为辉煌的印加帝国就此覆灭了。由于许多印地安人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便杜撰说沿今天巴西海岸南下,有一个"白银帝国"。并且西班牙人到那儿的确见到许多印地安人佩带银质饰物,于是冒险家们就把那片土地称为阿根廷(Argentina--拉丁语,意为"白银"),把流入大海的那条宽阔大河称为拉普拉塔河(Rio de La Plata--西班牙语,意为"白银之河")。
然而,令他们万般失望的是,那里既没有白银,更没有像印加那么富饶的帝国可让他们大肆掠夺。举目尽是草原:往西是草原,往南往北都是草原。置身其中,就如同身处绿色的海洋。
一小撮欧洲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回去吧,他们是那么地不甘心,辛辛苦苦打到这儿,就这么空手而归?于是他们就在大平原上建立了第一个白人据点,命名为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但草原上除了零星的印地安人外,就实在是没有别的什么了。终于,他们被自然所征服,饥饿、印地安人的袭击以及天花的流行,使他们死的死、逃的逃。但他们并非完全失败了。你想,他们从欧洲带来的部分流落草原的牛、马、羊,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毫无疑问,自然是如鱼得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大量地繁殖。
高乔的形成
由于殖民者来美洲时并没有带上家眷(因为他们打算发了财就离开),但长时期的被困草原,使他们蠢蠢欲动了。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欲望,他们"屈尊"与当地印地安女人混了血。而后,又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地一走了之,于是草原上就留下了一个个小小"孽债"--这便是第一代高乔。他们几乎全都是西班牙人与印地安人的混血儿。
他们是草原浪子,他们没有父亲,他们的出生就是"罪过",就是"耻辱"。他们没有完整的家庭,他们被排挤到了社会的边缘。他们也曾恨自己的出生,他们恨生他们的人(尤其是父亲)。白人与印地安人,如此对立的两个种族:白人--侵略、蹂躏的一方;印地安人--被侵略、被蹂躏的一方。他们介于其中,他们的构成矛盾而又复杂。
然而,在宽阔得不可想象的草原上,人的心境自然而然会变得开阔:他们往草原中一站,空间无限地延伸下去,视野触及到一切可以触及的范围。于是,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既脱离了父方(西班牙人),也脱离了母方(印地安人),成了那个特定时期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特定社会形式下的群体(但如今阿根廷人奉之为民族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能够接受自己的出身,以及高乔这个称号(Gaucho--意思是浪子、孤儿)。同时,他们也变得叛逆,十分的叛逆。他们蔑视文明(欧洲的文明),厌恶文明。在草原上,有他们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身体一部分的马驹,有篷秋、烤牛肉、马黛茶,最好还有一把吉它,一瓶杜松子酒,那就足够了。文明在他们面前,只是狗屁,因为他们是文明的牺牲品。
所以,他们懒惰,他们不思进取。如果是中国人到了那儿,一定会不辞辛劳地耕作,即使种不出水稻,也要种满小麦、马铃薯、玉米、西红柿。他们会建造楼阁、庙宇,会纺纱织布。但高乔决不会这样,他们的特殊出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无所事是的高乔们便做一切他们想做的事:除了骑马飞驰,就是对歌、吟咏、赌博、参加舞会,以及带有野性色彩的,禀承欧洲人癖性的--格斗。
高乔以及因他们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事物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乔文化。诚然,每一个民族(或一种人)都有他们的长处,也有局限性,但正是他们的民族特质,才使人们难以忘怀。高乔正是因为有这样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性,才使人们正视他们。这也正是阿根廷人引以为傲的。一句话: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暂且我们就不严格地称高乔为"民族"吧)。
高乔无所不在
高乔在阿根廷的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高度的文明,现代化已容不得他们的存在。他们已经蜕变成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们的后裔或是农场雇工,或是牧场主人,也许还有可能是足球运动员甚至政治家。现实的高乔已不复存在,但高乔这个名字却在阿根廷人民心中根深蒂固起来。
在首都街头还四处可见骑马披篷秋的人在展现当年高乔的风采。人们自发组织团会,工作之余聚在一起,写高乔诗、对歌、喝马黛茶,互相展示鞍具、辔件。几乎人人都熟悉《马丁·菲耶罗》,并在茶余饭后大声朗读。周末,许多城里的家庭还会去公园、野地,支上烤架,品尝当年的高乔烤肉。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高乔的那种性格已经深深融入了阿根廷人的心中。无论是混血儿,西班牙裔还是意大利裔。从举世闻名的阿根廷足球中就可见一斑。他们中如果有一个公认的英雄,那么他们就会对英雄格外敬重,他们就会团结一心,赢得最终胜利(马拉多纳时代);他们如果各自身怀绝技,就会不买别人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固执,偏执使他们不止一个因不愿剪长发而拒绝加入国家队;他们的豪情仗义却又使他们对自己效力的球队忠心耿耿,义薄云天⒁。他们的踢法则十分大气,令人赏心悦目,颇有"潘帕草原劲风吹"的雄浑气势。
现在的阿根廷人远不满足于机械枯燥的现代化生活,他们需要英雄,他们内心的冲动渴求英雄。而高乔就是英雄,是阿根廷民族的象征,高乔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在阿根廷人人皆有的精神。高乔当然无所不在。
通过高乔,我们看见了一个民族,一个向往自由,勇往直前的民族。
起源
关于高乔,事情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自从哥伦布以西班牙女皇伊莎贝尔(IsabelⅠ)的名义发现了这块"新大陆",并且在西班牙国内流传开了"新大陆"上遍布着"黄金王国"、"白银帝国"的种种传说后,西班牙--当时的海上霸主就再也按捺不住他勃勃的野心了。公元1532年,西班牙人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带领着随从、火器,来到了库斯科(Cuzco),揭开了西班牙殖民史的序幕。
之后,一批又一批投机者、冒险家们来到了"新大陆"。在大规模地对印地安人进行了一系列残无人道的掠杀后,南美最为辉煌的印加帝国就此覆灭了。由于许多印地安人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便杜撰说沿今天巴西海岸南下,有一个"白银帝国"。并且西班牙人到那儿的确见到许多印地安人佩带银质饰物,于是冒险家们就把那片土地称为阿根廷(Argentina--拉丁语,意为"白银"),把流入大海的那条宽阔大河称为拉普拉塔河(Rio de La Plata--西班牙语,意为"白银之河")。
然而,令他们万般失望的是,那里既没有白银,更没有像印加那么富饶的帝国可让他们大肆掠夺。举目尽是草原:往西是草原,往南往北都是草原。置身其中,就如同身处绿色的海洋。
一小撮欧洲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回去吧,他们是那么地不甘心,辛辛苦苦打到这儿,就这么空手而归?于是他们就在大平原上建立了第一个白人据点,命名为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但草原上除了零星的印地安人外,就实在是没有别的什么了。终于,他们被自然所征服,饥饿、印地安人的袭击以及天花的流行,使他们死的死、逃的逃。但他们并非完全失败了。你想,他们从欧洲带来的部分流落草原的牛、马、羊,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毫无疑问,自然是如鱼得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大量地繁殖。
高乔的形成
由于殖民者来美洲时并没有带上家眷(因为他们打算发了财就离开),但长时期的被困草原,使他们蠢蠢欲动了。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欲望,他们"屈尊"与当地印地安女人混了血。而后,又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地一走了之,于是草原上就留下了一个个小小"孽债"--这便是第一代高乔。他们几乎全都是西班牙人与印地安人的混血儿。
他们是草原浪子,他们没有父亲,他们的出生就是"罪过",就是"耻辱"。他们没有完整的家庭,他们被排挤到了社会的边缘。他们也曾恨自己的出生,他们恨生他们的人(尤其是父亲)。白人与印地安人,如此对立的两个种族:白人--侵略、蹂躏的一方;印地安人--被侵略、被蹂躏的一方。他们介于其中,他们的构成矛盾而又复杂。
然而,在宽阔得不可想象的草原上,人的心境自然而然会变得开阔:他们往草原中一站,空间无限地延伸下去,视野触及到一切可以触及的范围。于是,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既脱离了父方(西班牙人),也脱离了母方(印地安人),成了那个特定时期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特定社会形式下的群体(但如今阿根廷人奉之为民族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能够接受自己的出身,以及高乔这个称号(Gaucho--意思是浪子、孤儿)。同时,他们也变得叛逆,十分的叛逆。他们蔑视文明(欧洲的文明),厌恶文明。在草原上,有他们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身体一部分的马驹,有篷秋、烤牛肉、马黛茶,最好还有一把吉它,一瓶杜松子酒,那就足够了。文明在他们面前,只是狗屁,因为他们是文明的牺牲品。
所以,他们懒惰,他们不思进取。如果是中国人到了那儿,一定会不辞辛劳地耕作,即使种不出水稻,也要种满小麦、马铃薯、玉米、西红柿。他们会建造楼阁、庙宇,会纺纱织布。但高乔决不会这样,他们的特殊出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无所事是的高乔们便做一切他们想做的事:除了骑马飞驰,就是对歌、吟咏、赌博、参加舞会,以及带有野性色彩的,禀承欧洲人癖性的--格斗。
高乔以及因他们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事物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乔文化。诚然,每一个民族(或一种人)都有他们的长处,也有局限性,但正是他们的民族特质,才使人们难以忘怀。高乔正是因为有这样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性,才使人们正视他们。这也正是阿根廷人引以为傲的。一句话: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暂且我们就不严格地称高乔为"民族"吧)。
高乔无所不在
高乔在阿根廷的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高度的文明,现代化已容不得他们的存在。他们已经蜕变成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们的后裔或是农场雇工,或是牧场主人,也许还有可能是足球运动员甚至政治家。现实的高乔已不复存在,但高乔这个名字却在阿根廷人民心中根深蒂固起来。
在首都街头还四处可见骑马披篷秋的人在展现当年高乔的风采。人们自发组织团会,工作之余聚在一起,写高乔诗、对歌、喝马黛茶,互相展示鞍具、辔件。几乎人人都熟悉《马丁·菲耶罗》,并在茶余饭后大声朗读。周末,许多城里的家庭还会去公园、野地,支上烤架,品尝当年的高乔烤肉。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高乔的那种性格已经深深融入了阿根廷人的心中。无论是混血儿,西班牙裔还是意大利裔。从举世闻名的阿根廷足球中就可见一斑。他们中如果有一个公认的英雄,那么他们就会对英雄格外敬重,他们就会团结一心,赢得最终胜利(马拉多纳时代);他们如果各自身怀绝技,就会不买别人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固执,偏执使他们不止一个因不愿剪长发而拒绝加入国家队;他们的豪情仗义却又使他们对自己效力的球队忠心耿耿,义薄云天⒁。他们的踢法则十分大气,令人赏心悦目,颇有"潘帕草原劲风吹"的雄浑气势。
现在的阿根廷人远不满足于机械枯燥的现代化生活,他们需要英雄,他们内心的冲动渴求英雄。而高乔就是英雄,是阿根廷民族的象征,高乔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在阿根廷人人皆有的精神。高乔当然无所不在。
通过高乔,我们看见了一个民族,一个向往自由,勇往直前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