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的北京人 却有着北漂的心
郑重声明
本人北京土著小生,著文以表感慨和现实,无任何排外、歧视等含义,请勿随意揣测。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这两个点是矛盾的。一个北京人能有何北漂的感觉,在这里生活,有这里的户口;也会有人说你不懂北漂人的感觉,你是北京人;更会有人说,你不是北京土著,别给我们丢脸。我相信咒骂、批判、谴责声如雷贯耳,但这种感觉是我由心底产生的,我也将在下文中和你分享。
北京、上海、广州,毕业生就业的大都市,多少人在大城市半生闯荡,然后回到小城市颐养天年,这种人确实存在着;当然,也有人甘心在小城市发展,毕竟小城市生活安逸,生活节奏慢,自己也比较熟悉,最重要的就是家就在这里,这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诚然,我生在北京这个地方,长在北京这个地方,生活在这个地方,这是我的家。
清晨,朦胧的睡眼刚刚睁开,睡意还没有完全消退,人们便开始收拾行囊,踏上了工作求学之路;中午,睡意完全散去,饥肠辘辘的人们开始了每一天的第一(二)餐;傍晚,匆匆忙忙的追逐着站台的公交、地铁,草率的选择了简单的食材进行晚餐,然后规律性的时间休息,过完这一天。每个人都毫无例外,都在这个默认的规则下出卖着自己的青春。
大都市的机遇总是比小城市多,大都市的人脉关系也比小城市更为复杂,大都市的一切似乎比小城市更为齐全,更能网罗更多的人才。据2013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为1312.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2%,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
外来人口的蜂拥而至,大量的扩充了北京的人口,给北京城增添了诸多积极和消极因素。
诚然,外来人口大量的流动给北京的常住人口和流动总数创下了屡屡纪录,给北京的人口注入了新鲜血液。北京的人口流动为企业增添了新鲜血液,增添了几分朝气,也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年轻人用自己的活力为公司创下了不少的丰功伟绩,增添了不少的业务,也让北京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外来的务工人员,农民工兄弟积极为城市建设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用双手增添了不少时代性建筑,也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人民增添了不少的基础服务设施,为首都人民进行各种业务、各种服务提供了便利。他们还建设了交通、市政的其他设施,时刻在为首都人民造福,这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他们的伟大劳动成果。
外来人口也让城市的文化增添了不少的新元素,多种语言、风俗习惯的交融、多个地方的人彼此结成朋友,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人与人和谐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让首都人民感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热情。各种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一些新鲜事物的生成,也让更多的创意爆发出来,让城市的变化仿佛就在朝夕之间。
诸如此类的丰功伟绩,不容多说,但外来人口给北京城带来了诸多的不良事件。
人口的剧增,让整个城市的承载力达到极限,大量的城市人给北京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流拥堵,车流增加,公共交通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大批的外来人口也给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西单、王府井、每天大量的饮食和消费垃圾等,天安门、鸟巢等大量的景点来及、还有兴建设施的建筑垃圾同居民所排放的生活垃圾让北京显得肮脏不堪,09年的一则报道说北京垃圾填埋还可以维持4年,特别是随着垃圾增多,北京将面临着严重的垃圾危机,建造垃圾焚烧厂迫在眉睫。燃烧又会形成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正在恶化,臭氧层正在面临着破坏的威胁,北京的京城雾霾让其他地区为之一振,但他们哪里知道北京雾霾的真正原因。地铁10号线,1号线,其他线路总有那些广告党,他们像是占领高地一样,制造着数以万计的纸张垃圾,这得多少棵树木被砍伐,这得多少垃圾被人丢弃车厢,这也影响了北京的市容市貌,影响了北京对外的精神面貌。
诚然,外来人口增多,也会给北京带来不安全因素。近些年,北京的违法犯罪率提高,贩毒吸毒犯罪增高,而且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点在这个城市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本地人和外乡人的摩擦和冲突也屡屡发生,可能是占地不均,可能是一点小碰撞就可能上升到打架、斗殴,甚至出现及其恐怖且恶性的暴力事件。随着近年来外来人口增多,北京的恐怖主义犯罪事件出现矛头,这也让北京时刻在命运的左右摆布中,甚至有些是毫无预料,甚至有些是突然发生,这给首都市民增添了不少的危险因素,让人们人人自危。
可能以上的这些不仅影响当地市民,也影响着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对北京当地的常驻人员也是影响巨大的。教育机会、社会福利、大量的资产、以及一些特殊的岗位或者职位被其他省份的人占据,本地人丧失了大量的机遇,丧失了大量的名额,这给本地人和外乡人留下了深深的矛盾冲突点。当然,人口的增多,让北京的房价涨钱了,菜价涨钱了,衣食住各个方面都涨钱了,甚至在今年还要涨地铁、公交的钱,让北京人在北京生活的资费大大提高了,百姓们无法正常的享受社会福利,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也让北京大批大批的毕业生没有工作,没有机会,成了啃老族,月光族。毕业即失业,可能这趟死亡列车承载了不下几十万大学生吧。
一句话来说,外来人员对北京当地人的影响就是让北京人没有了北京人自己的特权感,这种特权不是说人种的差别,区域的差别,而是让北京人该享受的一切都大大受到了限制,大大的萎缩。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兄弟姐妹已经摩拳擦掌,有的兄弟姐妹已经哀怨重重,有的兄弟姐妹已经诅咒谩骂,有的兄弟姐妹已经允诺赞同或是默许接受,但这都是北京的现实。这是眼睁睁的北京,这是活生生的北京,我只是把我自己的看到的写了出来,我的感觉写了出来。
诚然,面对这个现实,北漂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回不到原来的北京,改变不了北京日益庞大的现实,我还是得在这个城市活着、学习着、工作着、知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耳边响起汪峰的《北京 北京》几句歌词。“我在这里活着,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我在这里死去。”北漂的感觉多半也可能源自自己无法在这个城市立足,还没有找到这个城市可以养活自己的饭碗。当然,认同感是存在感的基础,我相信多数人来北京和北京人都是对这座城市是认同的,这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
最后,我想说三句话:
作为北京人,请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包容热情宽大。
作为外乡人,请对身边的人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友爱信任理解。
但无论你是北京人还是外乡人,请对北京好一点。
以上,这是一直在我心里所想的,一直是压抑在我心里的话,写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支持。
我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骄傲。
本人北京土著小生,著文以表感慨和现实,无任何排外、歧视等含义,请勿随意揣测。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这两个点是矛盾的。一个北京人能有何北漂的感觉,在这里生活,有这里的户口;也会有人说你不懂北漂人的感觉,你是北京人;更会有人说,你不是北京土著,别给我们丢脸。我相信咒骂、批判、谴责声如雷贯耳,但这种感觉是我由心底产生的,我也将在下文中和你分享。
北京、上海、广州,毕业生就业的大都市,多少人在大城市半生闯荡,然后回到小城市颐养天年,这种人确实存在着;当然,也有人甘心在小城市发展,毕竟小城市生活安逸,生活节奏慢,自己也比较熟悉,最重要的就是家就在这里,这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诚然,我生在北京这个地方,长在北京这个地方,生活在这个地方,这是我的家。
清晨,朦胧的睡眼刚刚睁开,睡意还没有完全消退,人们便开始收拾行囊,踏上了工作求学之路;中午,睡意完全散去,饥肠辘辘的人们开始了每一天的第一(二)餐;傍晚,匆匆忙忙的追逐着站台的公交、地铁,草率的选择了简单的食材进行晚餐,然后规律性的时间休息,过完这一天。每个人都毫无例外,都在这个默认的规则下出卖着自己的青春。
大都市的机遇总是比小城市多,大都市的人脉关系也比小城市更为复杂,大都市的一切似乎比小城市更为齐全,更能网罗更多的人才。据2013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为1312.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2%,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
外来人口的蜂拥而至,大量的扩充了北京的人口,给北京城增添了诸多积极和消极因素。
诚然,外来人口大量的流动给北京的常住人口和流动总数创下了屡屡纪录,给北京的人口注入了新鲜血液。北京的人口流动为企业增添了新鲜血液,增添了几分朝气,也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年轻人用自己的活力为公司创下了不少的丰功伟绩,增添了不少的业务,也让北京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外来的务工人员,农民工兄弟积极为城市建设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用双手增添了不少时代性建筑,也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人民增添了不少的基础服务设施,为首都人民进行各种业务、各种服务提供了便利。他们还建设了交通、市政的其他设施,时刻在为首都人民造福,这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他们的伟大劳动成果。
外来人口也让城市的文化增添了不少的新元素,多种语言、风俗习惯的交融、多个地方的人彼此结成朋友,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人与人和谐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让首都人民感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热情。各种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一些新鲜事物的生成,也让更多的创意爆发出来,让城市的变化仿佛就在朝夕之间。
诸如此类的丰功伟绩,不容多说,但外来人口给北京城带来了诸多的不良事件。
人口的剧增,让整个城市的承载力达到极限,大量的城市人给北京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流拥堵,车流增加,公共交通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大批的外来人口也给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西单、王府井、每天大量的饮食和消费垃圾等,天安门、鸟巢等大量的景点来及、还有兴建设施的建筑垃圾同居民所排放的生活垃圾让北京显得肮脏不堪,09年的一则报道说北京垃圾填埋还可以维持4年,特别是随着垃圾增多,北京将面临着严重的垃圾危机,建造垃圾焚烧厂迫在眉睫。燃烧又会形成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正在恶化,臭氧层正在面临着破坏的威胁,北京的京城雾霾让其他地区为之一振,但他们哪里知道北京雾霾的真正原因。地铁10号线,1号线,其他线路总有那些广告党,他们像是占领高地一样,制造着数以万计的纸张垃圾,这得多少棵树木被砍伐,这得多少垃圾被人丢弃车厢,这也影响了北京的市容市貌,影响了北京对外的精神面貌。
诚然,外来人口增多,也会给北京带来不安全因素。近些年,北京的违法犯罪率提高,贩毒吸毒犯罪增高,而且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点在这个城市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本地人和外乡人的摩擦和冲突也屡屡发生,可能是占地不均,可能是一点小碰撞就可能上升到打架、斗殴,甚至出现及其恐怖且恶性的暴力事件。随着近年来外来人口增多,北京的恐怖主义犯罪事件出现矛头,这也让北京时刻在命运的左右摆布中,甚至有些是毫无预料,甚至有些是突然发生,这给首都市民增添了不少的危险因素,让人们人人自危。
可能以上的这些不仅影响当地市民,也影响着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对北京当地的常驻人员也是影响巨大的。教育机会、社会福利、大量的资产、以及一些特殊的岗位或者职位被其他省份的人占据,本地人丧失了大量的机遇,丧失了大量的名额,这给本地人和外乡人留下了深深的矛盾冲突点。当然,人口的增多,让北京的房价涨钱了,菜价涨钱了,衣食住各个方面都涨钱了,甚至在今年还要涨地铁、公交的钱,让北京人在北京生活的资费大大提高了,百姓们无法正常的享受社会福利,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也让北京大批大批的毕业生没有工作,没有机会,成了啃老族,月光族。毕业即失业,可能这趟死亡列车承载了不下几十万大学生吧。
一句话来说,外来人员对北京当地人的影响就是让北京人没有了北京人自己的特权感,这种特权不是说人种的差别,区域的差别,而是让北京人该享受的一切都大大受到了限制,大大的萎缩。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兄弟姐妹已经摩拳擦掌,有的兄弟姐妹已经哀怨重重,有的兄弟姐妹已经诅咒谩骂,有的兄弟姐妹已经允诺赞同或是默许接受,但这都是北京的现实。这是眼睁睁的北京,这是活生生的北京,我只是把我自己的看到的写了出来,我的感觉写了出来。
诚然,面对这个现实,北漂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回不到原来的北京,改变不了北京日益庞大的现实,我还是得在这个城市活着、学习着、工作着、知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耳边响起汪峰的《北京 北京》几句歌词。“我在这里活着,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我在这里死去。”北漂的感觉多半也可能源自自己无法在这个城市立足,还没有找到这个城市可以养活自己的饭碗。当然,认同感是存在感的基础,我相信多数人来北京和北京人都是对这座城市是认同的,这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
最后,我想说三句话:
作为北京人,请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包容热情宽大。
作为外乡人,请对身边的人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友爱信任理解。
但无论你是北京人还是外乡人,请对北京好一点。
以上,这是一直在我心里所想的,一直是压抑在我心里的话,写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支持。
我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骄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