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惊奇》好在哪?
《初刻拍案惊奇》在大学课本上就有推荐,作为古典小说里比较著名的一个,我一直都觉得有必要看看,无奈年轻时浮躁,终无法静心啃下这些古文言的作品,太累,而且年少轻狂,对于这些千百年前的东西,总觉得腐朽,有同学说已经与我们的时代脱节了,就更没了阅读的兴趣。
直到工作了,业余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古代小说作品,每次去图书馆都忍不住在那些古文架旁边徘徊,虽然看着厚笃笃的一本本很恐惧,但是却挡不住要拿下它们的欲望。读古代作品要比现当代文学费时费力的多,坑坑巴巴地读一篇,有时候除了要仔细琢磨词句意思,还要了解整篇的结构情节,惭愧地说,有时候我会记得开头忘了结尾,看完了结局却忘记了前面的情节,总没有当下白话文章的清晰快意。
不管怎么说,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在手机上用电子书看完了《初刻拍案惊奇》(搞笑的是电子书上居然写着作者是冯梦龙,而实际上是凌濛初),看完的感受就是不明白它为什么被评价那么高,作为古典文学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它一直被推荐在书单上,可是我觉得整篇都类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礼俗坊间的传闻轶事等等,几乎每篇都饱含着因果报应、前世今生、道德说教的色彩,不断告诉世人好人有好报,恶人终难逃惩罚,就算这辈子侥幸逃过了,也会在阴间或者下辈子受到作恶的惩罚,作为我们这一代受的教育,觉得真真是太荒诞了。
文中40个短篇小说,几乎篇篇的写法都一样,开头提示下,然后讲故事论证,最后再做个诗总结下,特别是有时候因果报应的太神奇而巧合,令人厌恶,比如说狄县令祈雨,刚杀了巫师就感动了天降甘霖;还有穷贾儿拜神梦中受启示得到秀才家财物,二十年后又换给了他家儿子;甚至有三封仙书指点人生~~~~虽然小说就是无巧不成书,但是这些带着浓厚神怪托梦,祈福受运色彩的故事今天读来真是有点搞封建迷信的嫌疑,个人感觉在思想意义上真的没什么正面影响。
好的地方恐怕就是语言,很多关于景色、人物、环境描写的地方文笔很值得学习,诗文总结也能学到点东西,个人感觉能够提高写作词语的水平。
直到工作了,业余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古代小说作品,每次去图书馆都忍不住在那些古文架旁边徘徊,虽然看着厚笃笃的一本本很恐惧,但是却挡不住要拿下它们的欲望。读古代作品要比现当代文学费时费力的多,坑坑巴巴地读一篇,有时候除了要仔细琢磨词句意思,还要了解整篇的结构情节,惭愧地说,有时候我会记得开头忘了结尾,看完了结局却忘记了前面的情节,总没有当下白话文章的清晰快意。
不管怎么说,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在手机上用电子书看完了《初刻拍案惊奇》(搞笑的是电子书上居然写着作者是冯梦龙,而实际上是凌濛初),看完的感受就是不明白它为什么被评价那么高,作为古典文学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它一直被推荐在书单上,可是我觉得整篇都类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礼俗坊间的传闻轶事等等,几乎每篇都饱含着因果报应、前世今生、道德说教的色彩,不断告诉世人好人有好报,恶人终难逃惩罚,就算这辈子侥幸逃过了,也会在阴间或者下辈子受到作恶的惩罚,作为我们这一代受的教育,觉得真真是太荒诞了。
文中40个短篇小说,几乎篇篇的写法都一样,开头提示下,然后讲故事论证,最后再做个诗总结下,特别是有时候因果报应的太神奇而巧合,令人厌恶,比如说狄县令祈雨,刚杀了巫师就感动了天降甘霖;还有穷贾儿拜神梦中受启示得到秀才家财物,二十年后又换给了他家儿子;甚至有三封仙书指点人生~~~~虽然小说就是无巧不成书,但是这些带着浓厚神怪托梦,祈福受运色彩的故事今天读来真是有点搞封建迷信的嫌疑,个人感觉在思想意义上真的没什么正面影响。
好的地方恐怕就是语言,很多关于景色、人物、环境描写的地方文笔很值得学习,诗文总结也能学到点东西,个人感觉能够提高写作词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