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礼书》《乐书》
开学就要读研了,想想有些本科就该读完的书还没有全部看一遍,真是惭愧,不敢开学去。《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虽然史实性不如文学性强,但是没有完整读过一遍有些不应该。趁着还没上研究生,赶紧读一遍。先从没有读过的"书"开始。这两天读的是《礼书》《乐书》。
读《礼书》,一个比较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礼"的解释。这里用了很多《荀子》的东西。说起来荀子真是儒家历史也是中国思想史一个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人。他解释"礼",从人们生活的日常说起,认为人有欲望,而欲望是需要满足的,但是又不能贪得无厌,需要在物质欲望与真实的物质获取之间取得平衡,这个时候礼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也就是说,礼是一种调养,一种平衡,是调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不至于向一边过度倾斜的天平。这真是将礼的本质阐发出来了。寻常理解的礼,可能多为"礼乐教化"这样的词所引导,认为礼就是一种规范人行为的工具,但那只是表象,而没有理解礼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产物的核心意义。礼乐教化,当然是对外在行为的规范,但这种规范的出发点是对精神世界调和的尝试,同时通过外在行为的规范,返回到精神世界上。《礼书》还讲到天子祭礼的相关程序与操作方法,其中就讲到祭祀献东西时,祭与献是不一样的。祭,是要献上祭品最原始的形态,比如一条生鱼,一捆稻穗,酒水也要用水,不能用酒。献,是要献上煮熟的最好的食物,酒水也要用最好的酒,也就是平时天子怎么吃东西,祭祖的时候在"献"这个环节也要献上什么。所谓"贵本而亲用",在最重大的场合,反而要返璞归真,一是表示不忘记今天的业绩怎样得来,二是注意不能修饰过多,所以像现在葬礼的时候还要披麻戴孝,就是这个意思。而"献'这个过程更多是一个表演仪式,有尸祝,有巫,等于直接和先人对话了,就要献上生者最好的东西。
《乐书》更多讲了声和音的区别,以及乐以配德等等,这些倒没什么说的,依然是从礼乐教化的角度德配万物的思维。不过引用的晋平公听乐的故事还是有些神神鬼鬼,师旷以"君德义薄"反复拒绝晋平公听更有感染力的音乐的请求,最后以至于师旷演奏音乐居然能左右天气变化,三年大旱,这其实是"绝地天通"的翻版。音乐的层次是随着德行的高低而不断进阶的。虽然这样写的很吓人,但是还写到了,音乐演奏的仪式,乐器,等等,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还是回到德行上,"行成而先,事成而后",说的正是这些。德行修养完备了,学习外在的行为规范是很快的。多说一句,像鲍叔牙这样有德行而才能无甚出彩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大有人在,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逐渐演进发展的时候,也不能单凭德行高就选拔人才,德才兼备的人还是最重要的,甚至像曹操那样有才的都可以,在战乱割据的时候正是需要的,也是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
说多了。后面继续看。
读《礼书》,一个比较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礼"的解释。这里用了很多《荀子》的东西。说起来荀子真是儒家历史也是中国思想史一个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人。他解释"礼",从人们生活的日常说起,认为人有欲望,而欲望是需要满足的,但是又不能贪得无厌,需要在物质欲望与真实的物质获取之间取得平衡,这个时候礼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也就是说,礼是一种调养,一种平衡,是调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不至于向一边过度倾斜的天平。这真是将礼的本质阐发出来了。寻常理解的礼,可能多为"礼乐教化"这样的词所引导,认为礼就是一种规范人行为的工具,但那只是表象,而没有理解礼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产物的核心意义。礼乐教化,当然是对外在行为的规范,但这种规范的出发点是对精神世界调和的尝试,同时通过外在行为的规范,返回到精神世界上。《礼书》还讲到天子祭礼的相关程序与操作方法,其中就讲到祭祀献东西时,祭与献是不一样的。祭,是要献上祭品最原始的形态,比如一条生鱼,一捆稻穗,酒水也要用水,不能用酒。献,是要献上煮熟的最好的食物,酒水也要用最好的酒,也就是平时天子怎么吃东西,祭祖的时候在"献"这个环节也要献上什么。所谓"贵本而亲用",在最重大的场合,反而要返璞归真,一是表示不忘记今天的业绩怎样得来,二是注意不能修饰过多,所以像现在葬礼的时候还要披麻戴孝,就是这个意思。而"献'这个过程更多是一个表演仪式,有尸祝,有巫,等于直接和先人对话了,就要献上生者最好的东西。
《乐书》更多讲了声和音的区别,以及乐以配德等等,这些倒没什么说的,依然是从礼乐教化的角度德配万物的思维。不过引用的晋平公听乐的故事还是有些神神鬼鬼,师旷以"君德义薄"反复拒绝晋平公听更有感染力的音乐的请求,最后以至于师旷演奏音乐居然能左右天气变化,三年大旱,这其实是"绝地天通"的翻版。音乐的层次是随着德行的高低而不断进阶的。虽然这样写的很吓人,但是还写到了,音乐演奏的仪式,乐器,等等,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还是回到德行上,"行成而先,事成而后",说的正是这些。德行修养完备了,学习外在的行为规范是很快的。多说一句,像鲍叔牙这样有德行而才能无甚出彩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大有人在,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逐渐演进发展的时候,也不能单凭德行高就选拔人才,德才兼备的人还是最重要的,甚至像曹操那样有才的都可以,在战乱割据的时候正是需要的,也是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
说多了。后面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