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笔记(柏拉图之前)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雅典著名僭主:庇西特拉图——庇西特拉图(Peisistratus),古希腊雅典
僭主,约前600年~前527年。被驱逐出雅典一次,自己主动出逃一次;制定过一系列奖励农工商的政策,大规模海外贸易、建设雅典,文化支持。他是雅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国内政策是竭力增进雅典城邦的统一和尊严。庇西特拉图为了改进雅典的供水状况,曾敷设一条输水管道。他整顿和美化市场,在伊利苏斯河畔兴建一座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在农村地区,庇西特拉图给小农发放农具和贷款,并建立巡回审判制度,对农村地区的诉讼案件就地审理和判决。
在其统治期间,庇西特拉图不仅贯彻执行梭伦立法,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者和小农的政策和措施:1.对农民实行低息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的1/10或1/20。2.设立农村巡回法庭,现场办公,及时处理农民诉讼,削弱贵族对地方司法的专断和干扰。3.扩展雅典工商业,建造大批商船和战舰。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建立殖民地,以控制黑海的商路和贸易。4.进行大规模的雅典市政工程建设,将雅典变成希腊最繁荣的城市。5.重视雅典文化事业,出资组织节日庆典,请文人墨客到雅典创作交流,《荷马史诗》的整理工作就是在此时的雅典进行的。
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工商业者和农民提高了政治和经济地位,雅典变得更加繁荣强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
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却未能继续其父的“仁政”,专制的黑暗、奢侈、傲慢引起人民越来越大的不满,终于在公元前510年被群众推翻,被逐的希庇亚斯最后跑到波斯,叛国求荣。雅典人民获得自由后继续奋斗,赶跑了乘机和流亡贵族勾结而一度进入雅典的斯巴达军队,并促成了公元前508~前507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进了一大步。
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的创始人。
在道德问题上,拜火教强调正直和诚实,反对禁欲主义和单身制度。拜火教教徒有许多有趣的宗教仪式,有些教徒站在自己的尊师周围拜火。例如在拜火教寺里总是燃烧着一堆圣火。但是他们独具特色的宗教习惯是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他们对尸体既不施行土葬又不施行火葬,而放在塔顶上喂兀鹰(这种鸟在几个小时内就能把尸骨剔光)。
虽然拜火教与更为古老的伊朗宗教有许多共同成份,但是在琐罗亚斯德在世期间它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大约在琐罗亚斯德死去前后,他所居住的地区被居鲁士大帝吞并入波斯帝国。在随后的两百年间,拜火教为历代波斯王所接受,赢得了许多信徒。在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拜火教遭受到严重摧残。然而波斯人最终又赢得了政治独立,希腊的影响霎时低落,拜火教即刻复苏。在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拜火教被立为波斯国教。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取得征服胜利之后,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在有些情况下是被迫的,尽管从原则上讲伊斯兰教徒能宽容较古老的拜火教)。大约在十世纪,剩下来的拜火教徒有些从伊朗逃到波斯湾的一个岛──荷莫兹岛。他们及其后裔又从荷莫兹岛来到印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侨居社会。由于他们是波斯血统,印度人称之为“波斯系拜火教徒”。今天印度有十多万波斯系拜火教徒,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孟买市附近,构成了一个相当兴旺的社会团体。拜火教在伊朗从未彻底消亡过,不过剩下来的信徒也只有二十万左右。
今天世界上的拜火教徒比摩门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要少,但是摩门教和基督教的起步却相当晚。从历史进程来看,琐罗亚斯德信徒的总数比后两者都要大得多。后人如哲学家尼采就其教义,创作 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为琐罗亚斯德的波斯语译名)一书。
而且拜火教神学对其它宗教如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有影响。拜火教对摩尼创建的宗教──摩尼教的影响甚至更为大些。摩尼吸收了善神和凶神之间进行斗争的思想;并经过冥思苦想,使之成为一种复杂而感人的神学。在一个时期内,他所创建的这种新信仰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宗教,但是自从那时起它就逐渐绝迹了。
虽然拜火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基本上一直是一种地区性宗教而不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信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能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琐罗亚斯德教对后世应显示非常巨大的,虽然在波斯帝国产生,但是为其他的教派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平台。
狄俄尼索斯Dionysus(即罗马人的巴克斯Bacchus):葡萄酒之神;
俄耳甫斯:Orpheus,俄耳甫斯的崇拜者相信轮回,认为人的灵魂会因在世的表现受到祝福或者遭受痛苦,人应该依靠自己或者宗教仪式净化自己,人归天地共有。他们崇尚精神上的沉醉,而不是肉体上的,因为精神上的沉醉能够让人与神沟通,从而获得神秘知识;他们多多少少是悲观的,现实世界中充满苦难,而灵魂要在其中不断轮回,要拜托这些苦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净化自己,早日与上天的神人神合一;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语:Προμηθεύς;英语:Prometheus),在希腊神话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最早的提坦巨神后代,名字有“先见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死亡之神伊阿佩托斯与风流女仙克吕墨涅的儿子。普罗米修斯不仅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火,还负责的教会了他们很多知识;
希腊人大致分为:①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俄耳甫斯为代表;②理智的,科学的,欢快的,希罗多德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泰勒斯,米利都,吕底亚王国,希腊七贤,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毕达哥拉斯,萨摩斯岛,波吕克拉底,赫拉克利特
米利都学派:①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万物内部皆有神;②阿那克西曼德:构成世界的是一种单一元素,是无形的,无限的,无尽的,能转变为各种物质,自然在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平衡,维持这种平衡是正义的体现;世界是从一种永恒的运动中演绎出来的;↑阿那克西美尼:万物都是由气构成;④米利都学派的伟大不在于取得的成就,而在于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的思想都是很纯粹的科学假设,不含神的元素;
毕达哥拉斯:①成立了一种宗教,教义是灵魂的轮回与吃豆子有罪,不能碰白公鸡,不能吃心;他创建的宗教社团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劳作,财产公有,取得的成就也是公有的;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在世上寄托的地方,最好的精华灵魂的方式就是献身无欲无求的科学事业,当一名旁观者与观察者;②毕达哥拉斯的宗教思想让他在数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就,认为世界是由一小块一小块数目构成的,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构造成不同德物体;↑希腊的几何学是从已知的事物开始演绎,推理,尽管推理出来的只是一个理论,不是我们已知的东西,但是仍然被看做是正确的;④毕达哥拉斯开启了神学与数学的结合:理论上有一个现实无法触及的世界,这个观点使后人相信上帝是不朽的;
赫拉克利特:①世界万物本源是火。火能毁掉一切,也能塑造一切;②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一切产生于一,一生万物,一是万物之源,一就是神;↑喜欢讥讽别人,鄙视别人,大肆抨击前人,唯一受他推崇的是提达姆斯,因为提达姆斯说过世界上是坏人占多数的;④他还崇尚战争,认为战争使一部分人成为神,一部分人成为人,战争代表着自由,公正,代表着机会平等;④人的灵魂由水和火两部分组成,火代表高尚,水代表低贱,因而灵魂应该是干燥的,人应当自己掌握命运,并且反对纵欲享乐;⑤对立促成和谐,有对立就会有战争,有战争就会有运动,有运动就有转化和。因为存在对立,人们得以获得永恒和和谐;⑥认为万物都在变化,“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不断在流。”,“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不断有人投身哲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永恒,这样的追求是一种本能,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灾难的躲避;
巴门尼德:①没有事物是变化的;②我们的感官世界带给我们的都是幻觉,唯一可信的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没有什么对立之说;↑“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而且不仅在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永远都存在。”;④巴门尼德显然混淆了回想与回想之物,提及以及提及之物的概念;⑤巴门尼德真正的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哲学,神学,心理学等领域公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实体,意思是不同变化状态的本体;
如果一个观点在哲学上正确的,那它在被驳倒之后,会以其他形式重新站起来,并且被驳倒的次数越多,这个观点就会越精炼,越正确;
恩培多克勒:①科学上,空气是一种实体;发现离心力;植物也有雄雌之分;幻想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道理;②天文:月光是反射光;光线传播需要时间;日食的成因;↑开创意大利医学学派;④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有四种: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世间万物;相爱与争斗也是由这四种元素混合而成,当爱使得四种元素的混合程度越来越高时,争斗就会出现,争斗与爱不断转换;⑤世界类似于一个岩洞,我们躲在洞内窥探着外面,只能看到现实世界各种阴影;⑥自然的发展是被必然和偶然决定的,而不是被目的决定的;
当时贵族青年们无须工作,整日思考,科学,数学问题;他们熟悉历史,几乎人人都能背诵荷马史诗。当时演绎,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界的各个领域内检验着理论的真伪,人们可以凭借着知识过上好日子;
阿那克萨戈拉:①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是它包含其他事物最多时的状态;②他反对虚空论,认为空气是无处不在的;↑生命的一切都是由心所支配的,只有心是最纯粹的,其他食物中可以包含心,但心只能自己包含自己,心有无穷力量,不仅可以支配生命,还能操纵万物,它策动万物的运动,并最终将轻浮的事物展现在表面,而将沉重的事物藏在心底;↑人与动物的心是一样的,人类的优势在于长了一双灵巧的手,得以将心中的智慧展现;④心是唯一的;⑤月光是反射光;揭示了月食的成因;知道月亮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认为太阳和星星都是炽热的石头;人们感受不到热是因为距离太远;推断月球上有居民;⑥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充满了科学与理智,没有宗教的影响,这一点使他与毕达哥拉斯区别,毕达哥拉斯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影响了柏拉图,把大量宗教元素掺入了希腊哲学;
原子论者(留基伯,德谟克利特):①世间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最小单位,不可分割;原子从古至今,到未来都在不停运动,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形状也有无限种;②原子在做一种杂乱无章的运动;↑相信自然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④不用目的论解释世界,用机械论解释,就不是“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而是“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局面”;⑤德谟克利特是唯物主义者,认为灵魂由原子构成,宇宙不是独立的,宇宙的存在也没有什么目的,认为时间上只有机械运动着的原子,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快乐,他仇恨女人,重视友谊,喜欢民主;⑥德谟克利特之后的哲学,最大的失败之处就在于把人看做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宇宙,当时哲学家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而不是如何去知道更多知识”;
普罗泰戈拉:①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存在的事物以人为尺度,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尺度;②他怀疑神的存在,却依旧崇拜神;↑他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却又很讲逻辑;
智者引人指责是出于妒忌,因为智者太聪明了,他们不顾道德约束,大胆追求真理,无论是否有用,智者总是锲而不舍地根据论证推导出真理,他们逻辑能力超强,这让对手很害怕,柏拉图总是企图让别人按照他定下的标准去生活,但是他一点儿都不诚实,不客观,他不是根据论证推到真理,而是歪曲论据,推导到自己事先想好的结论上;
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领导诸城邦打败波斯,取得盟主地位,世纪末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又被斯巴达打败,之后在政治上的地位尽失。但是在文化方面,雅典的重要地位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的广泛传播;这个世纪对雅典来说至关重要,,世纪初打败波斯,十年后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雅典仍是海上霸主,但是陆上战功主要归功于斯巴达人,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希腊首领。斯巴达人非常狭隘,只肯消灭欧洲的波斯人,最终解放亚洲部分还有被波斯人占领的岛屿的,还是雅典,雅典贸易迅速繁荣昌盛起来,财富与贸易增加了,道德与信仰必然就衰退了;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开始由盛转衰,斯巴达人一度攻到雅典城外,加之瘟疫,雅典人损失惨重,公元前414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公安前406年雅典征服梅洛斯岛,展开大屠杀;最后的征战中斯巴达人打败雅典人,在雅典建立寡头政府,后来又恢复民主制,但与之前的民主制大相径庭,由于大赦政治家无法直接攻击对手,于是在政治之外寻找借口对对手进行控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就是这种情况;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后被判决的罪名是:邪恶,怪异,颠倒是非,误人子弟,真正的原因是他与贵族走得太近,他的学生,包括几个当权者都是贵族,由于大赦的原因,人们只能用另外的罪名对他进行审判,最终他不愿作出让步,没有为了活命而承认有罪;②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研究和传播哲学是神的指示,自己爱雅典人,但是他更加爱神;杀死他是大家的损失,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损害他,杀害他所犯下的罪过,比安在他头上的罪名还要大;他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如果他被处死,人们也不会得到安宁,人们会感到后悔,因为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样被上帝派到人间的人;决定将他杀死的人将面临更加可悲的下场,杀人并不能阻止别人进行谴责,这样做是在逃避,正确方法是改正自己;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那将是一个没有梦的睡眠,灵魂可能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中去,最重要的是可以继续钻研知识,在另外一个世界中,没有人会因为提出自己的想法而被处死;“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界好,还是死了去另一个世界好,只有神知道答案。”;他相信灵魂不死,坚信在另外一个世界会有更好的生活;↑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有奇怪的举动是因为有癫痫病,他相貌丑陋,衣衫褴褛,赤脚走路,满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用灵魂控制自己肉体,抵制着欲望;④没有人会明知故犯,人犯罪的根源就是无知,所以人的品德离不开知识的滋养;⑤可是基督教认为品德与知识没有联系;⑥辩证法最先被芝诺使用,但是苏格拉底把它推广开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知识的探讨都适合使用辩证法,它更适用于逻辑性问题的探讨,而不是新事物的发现;
斯巴达:①斯巴达人是外来人,占领并统治着当地人——希洛特人;斯巴达人不从事农耕,每个斯巴达男子都会分得一块土地,分给普通斯巴达人的土地是国有的,但可以继承,贵族则有自己的领地;地主每年从农奴希洛特人那里收取一定粮食作为地租;②战争是斯巴达人的职业,从一出生他们就要接受训练,男孩子直到二十岁前都在学校中接受训练,他们认为科学与文化没有作用;二十岁以后就要服兵役,可以结婚,不结婚是犯法的;男子三十岁前过集体生活,之后才算成熟公民;斯巴达实行集体主义,没有穷人,没有富人;土地可以赠,不可买卖;↑斯巴达妇女也接受训练,为的是下一代有更加强壮的体魄,也是为了减轻分娩的痛苦;她们可以鄙视懦夫,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她们的儿子一出生就被抛弃或者战死沙场,她们则不可以悲伤;结婚如果没有儿子,国家便会安排其他男子给她;④斯巴达有两个来自不同贵族的世袭国王,还有包括两个国王在内的三十人长老会议,长老会议必须由贵族组成,由全体公民选举,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参与,议程由长老会议安排,公民享有通过或者否决的权利;⑤斯巴达设有五个检察官,全部来自公民抽签选举;检察官用以处理民事诉讼,同时监督审判国王;⑥斯巴达的宪法是一步步建立的;⑦公元前371年斯巴达被底比斯打败,失去陆地上的霸权;⑧据普鲁塔克记载,是莱库格斯帮助斯巴达立宪;⑨亚里士多德却认为斯巴达是独裁政府,妇女淫荡,人人爱财如命,检察官很穷,所以不拒绝贿赂,由于检察官对人民过于严厉,人们不得不通过肉欲来逃避烦恼;
雅典著名僭主:庇西特拉图——庇西特拉图(Peisistratus),古希腊雅典
僭主,约前600年~前527年。被驱逐出雅典一次,自己主动出逃一次;制定过一系列奖励农工商的政策,大规模海外贸易、建设雅典,文化支持。他是雅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国内政策是竭力增进雅典城邦的统一和尊严。庇西特拉图为了改进雅典的供水状况,曾敷设一条输水管道。他整顿和美化市场,在伊利苏斯河畔兴建一座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在农村地区,庇西特拉图给小农发放农具和贷款,并建立巡回审判制度,对农村地区的诉讼案件就地审理和判决。
在其统治期间,庇西特拉图不仅贯彻执行梭伦立法,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者和小农的政策和措施:1.对农民实行低息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的1/10或1/20。2.设立农村巡回法庭,现场办公,及时处理农民诉讼,削弱贵族对地方司法的专断和干扰。3.扩展雅典工商业,建造大批商船和战舰。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建立殖民地,以控制黑海的商路和贸易。4.进行大规模的雅典市政工程建设,将雅典变成希腊最繁荣的城市。5.重视雅典文化事业,出资组织节日庆典,请文人墨客到雅典创作交流,《荷马史诗》的整理工作就是在此时的雅典进行的。
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工商业者和农民提高了政治和经济地位,雅典变得更加繁荣强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
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却未能继续其父的“仁政”,专制的黑暗、奢侈、傲慢引起人民越来越大的不满,终于在公元前510年被群众推翻,被逐的希庇亚斯最后跑到波斯,叛国求荣。雅典人民获得自由后继续奋斗,赶跑了乘机和流亡贵族勾结而一度进入雅典的斯巴达军队,并促成了公元前508~前507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进了一大步。
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的创始人。
在道德问题上,拜火教强调正直和诚实,反对禁欲主义和单身制度。拜火教教徒有许多有趣的宗教仪式,有些教徒站在自己的尊师周围拜火。例如在拜火教寺里总是燃烧着一堆圣火。但是他们独具特色的宗教习惯是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他们对尸体既不施行土葬又不施行火葬,而放在塔顶上喂兀鹰(这种鸟在几个小时内就能把尸骨剔光)。
虽然拜火教与更为古老的伊朗宗教有许多共同成份,但是在琐罗亚斯德在世期间它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大约在琐罗亚斯德死去前后,他所居住的地区被居鲁士大帝吞并入波斯帝国。在随后的两百年间,拜火教为历代波斯王所接受,赢得了许多信徒。在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即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拜火教遭受到严重摧残。然而波斯人最终又赢得了政治独立,希腊的影响霎时低落,拜火教即刻复苏。在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拜火教被立为波斯国教。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取得征服胜利之后,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在有些情况下是被迫的,尽管从原则上讲伊斯兰教徒能宽容较古老的拜火教)。大约在十世纪,剩下来的拜火教徒有些从伊朗逃到波斯湾的一个岛──荷莫兹岛。他们及其后裔又从荷莫兹岛来到印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侨居社会。由于他们是波斯血统,印度人称之为“波斯系拜火教徒”。今天印度有十多万波斯系拜火教徒,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孟买市附近,构成了一个相当兴旺的社会团体。拜火教在伊朗从未彻底消亡过,不过剩下来的信徒也只有二十万左右。
今天世界上的拜火教徒比摩门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要少,但是摩门教和基督教的起步却相当晚。从历史进程来看,琐罗亚斯德信徒的总数比后两者都要大得多。后人如哲学家尼采就其教义,创作 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为琐罗亚斯德的波斯语译名)一书。
而且拜火教神学对其它宗教如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有影响。拜火教对摩尼创建的宗教──摩尼教的影响甚至更为大些。摩尼吸收了善神和凶神之间进行斗争的思想;并经过冥思苦想,使之成为一种复杂而感人的神学。在一个时期内,他所创建的这种新信仰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宗教,但是自从那时起它就逐渐绝迹了。
虽然拜火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基本上一直是一种地区性宗教而不是一种主要的世界性信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能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琐罗亚斯德教对后世应显示非常巨大的,虽然在波斯帝国产生,但是为其他的教派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平台。
狄俄尼索斯Dionysus(即罗马人的巴克斯Bacchus):葡萄酒之神;
俄耳甫斯:Orpheus,俄耳甫斯的崇拜者相信轮回,认为人的灵魂会因在世的表现受到祝福或者遭受痛苦,人应该依靠自己或者宗教仪式净化自己,人归天地共有。他们崇尚精神上的沉醉,而不是肉体上的,因为精神上的沉醉能够让人与神沟通,从而获得神秘知识;他们多多少少是悲观的,现实世界中充满苦难,而灵魂要在其中不断轮回,要拜托这些苦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净化自己,早日与上天的神人神合一;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语:Προμηθεύς;英语:Prometheus),在希腊神话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最早的提坦巨神后代,名字有“先见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死亡之神伊阿佩托斯与风流女仙克吕墨涅的儿子。普罗米修斯不仅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火,还负责的教会了他们很多知识;
希腊人大致分为:①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俄耳甫斯为代表;②理智的,科学的,欢快的,希罗多德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泰勒斯,米利都,吕底亚王国,希腊七贤,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毕达哥拉斯,萨摩斯岛,波吕克拉底,赫拉克利特
米利都学派:①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万物内部皆有神;②阿那克西曼德:构成世界的是一种单一元素,是无形的,无限的,无尽的,能转变为各种物质,自然在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平衡,维持这种平衡是正义的体现;世界是从一种永恒的运动中演绎出来的;↑阿那克西美尼:万物都是由气构成;④米利都学派的伟大不在于取得的成就,而在于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的思想都是很纯粹的科学假设,不含神的元素;
毕达哥拉斯:①成立了一种宗教,教义是灵魂的轮回与吃豆子有罪,不能碰白公鸡,不能吃心;他创建的宗教社团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劳作,财产公有,取得的成就也是公有的;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在世上寄托的地方,最好的精华灵魂的方式就是献身无欲无求的科学事业,当一名旁观者与观察者;②毕达哥拉斯的宗教思想让他在数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就,认为世界是由一小块一小块数目构成的,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构造成不同德物体;↑希腊的几何学是从已知的事物开始演绎,推理,尽管推理出来的只是一个理论,不是我们已知的东西,但是仍然被看做是正确的;④毕达哥拉斯开启了神学与数学的结合:理论上有一个现实无法触及的世界,这个观点使后人相信上帝是不朽的;
赫拉克利特:①世界万物本源是火。火能毁掉一切,也能塑造一切;②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一切产生于一,一生万物,一是万物之源,一就是神;↑喜欢讥讽别人,鄙视别人,大肆抨击前人,唯一受他推崇的是提达姆斯,因为提达姆斯说过世界上是坏人占多数的;④他还崇尚战争,认为战争使一部分人成为神,一部分人成为人,战争代表着自由,公正,代表着机会平等;④人的灵魂由水和火两部分组成,火代表高尚,水代表低贱,因而灵魂应该是干燥的,人应当自己掌握命运,并且反对纵欲享乐;⑤对立促成和谐,有对立就会有战争,有战争就会有运动,有运动就有转化和。因为存在对立,人们得以获得永恒和和谐;⑥认为万物都在变化,“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不断在流。”,“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不断有人投身哲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永恒,这样的追求是一种本能,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灾难的躲避;
巴门尼德:①没有事物是变化的;②我们的感官世界带给我们的都是幻觉,唯一可信的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没有什么对立之说;↑“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而且不仅在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永远都存在。”;④巴门尼德显然混淆了回想与回想之物,提及以及提及之物的概念;⑤巴门尼德真正的贡献在于创造了一个哲学,神学,心理学等领域公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实体,意思是不同变化状态的本体;
如果一个观点在哲学上正确的,那它在被驳倒之后,会以其他形式重新站起来,并且被驳倒的次数越多,这个观点就会越精炼,越正确;
恩培多克勒:①科学上,空气是一种实体;发现离心力;植物也有雄雌之分;幻想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道理;②天文:月光是反射光;光线传播需要时间;日食的成因;↑开创意大利医学学派;④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有四种: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世间万物;相爱与争斗也是由这四种元素混合而成,当爱使得四种元素的混合程度越来越高时,争斗就会出现,争斗与爱不断转换;⑤世界类似于一个岩洞,我们躲在洞内窥探着外面,只能看到现实世界各种阴影;⑥自然的发展是被必然和偶然决定的,而不是被目的决定的;
当时贵族青年们无须工作,整日思考,科学,数学问题;他们熟悉历史,几乎人人都能背诵荷马史诗。当时演绎,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界的各个领域内检验着理论的真伪,人们可以凭借着知识过上好日子;
阿那克萨戈拉:①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是它包含其他事物最多时的状态;②他反对虚空论,认为空气是无处不在的;↑生命的一切都是由心所支配的,只有心是最纯粹的,其他食物中可以包含心,但心只能自己包含自己,心有无穷力量,不仅可以支配生命,还能操纵万物,它策动万物的运动,并最终将轻浮的事物展现在表面,而将沉重的事物藏在心底;↑人与动物的心是一样的,人类的优势在于长了一双灵巧的手,得以将心中的智慧展现;④心是唯一的;⑤月光是反射光;揭示了月食的成因;知道月亮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认为太阳和星星都是炽热的石头;人们感受不到热是因为距离太远;推断月球上有居民;⑥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充满了科学与理智,没有宗教的影响,这一点使他与毕达哥拉斯区别,毕达哥拉斯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影响了柏拉图,把大量宗教元素掺入了希腊哲学;
原子论者(留基伯,德谟克利特):①世间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最小单位,不可分割;原子从古至今,到未来都在不停运动,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形状也有无限种;②原子在做一种杂乱无章的运动;↑相信自然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④不用目的论解释世界,用机械论解释,就不是“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而是“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局面”;⑤德谟克利特是唯物主义者,认为灵魂由原子构成,宇宙不是独立的,宇宙的存在也没有什么目的,认为时间上只有机械运动着的原子,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快乐,他仇恨女人,重视友谊,喜欢民主;⑥德谟克利特之后的哲学,最大的失败之处就在于把人看做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宇宙,当时哲学家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而不是如何去知道更多知识”;
普罗泰戈拉:①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存在的事物以人为尺度,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尺度;②他怀疑神的存在,却依旧崇拜神;↑他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却又很讲逻辑;
智者引人指责是出于妒忌,因为智者太聪明了,他们不顾道德约束,大胆追求真理,无论是否有用,智者总是锲而不舍地根据论证推导出真理,他们逻辑能力超强,这让对手很害怕,柏拉图总是企图让别人按照他定下的标准去生活,但是他一点儿都不诚实,不客观,他不是根据论证推到真理,而是歪曲论据,推导到自己事先想好的结论上;
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领导诸城邦打败波斯,取得盟主地位,世纪末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又被斯巴达打败,之后在政治上的地位尽失。但是在文化方面,雅典的重要地位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的广泛传播;这个世纪对雅典来说至关重要,,世纪初打败波斯,十年后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雅典仍是海上霸主,但是陆上战功主要归功于斯巴达人,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希腊首领。斯巴达人非常狭隘,只肯消灭欧洲的波斯人,最终解放亚洲部分还有被波斯人占领的岛屿的,还是雅典,雅典贸易迅速繁荣昌盛起来,财富与贸易增加了,道德与信仰必然就衰退了;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开始由盛转衰,斯巴达人一度攻到雅典城外,加之瘟疫,雅典人损失惨重,公元前414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公安前406年雅典征服梅洛斯岛,展开大屠杀;最后的征战中斯巴达人打败雅典人,在雅典建立寡头政府,后来又恢复民主制,但与之前的民主制大相径庭,由于大赦政治家无法直接攻击对手,于是在政治之外寻找借口对对手进行控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就是这种情况;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后被判决的罪名是:邪恶,怪异,颠倒是非,误人子弟,真正的原因是他与贵族走得太近,他的学生,包括几个当权者都是贵族,由于大赦的原因,人们只能用另外的罪名对他进行审判,最终他不愿作出让步,没有为了活命而承认有罪;②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研究和传播哲学是神的指示,自己爱雅典人,但是他更加爱神;杀死他是大家的损失,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损害他,杀害他所犯下的罪过,比安在他头上的罪名还要大;他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如果他被处死,人们也不会得到安宁,人们会感到后悔,因为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样被上帝派到人间的人;决定将他杀死的人将面临更加可悲的下场,杀人并不能阻止别人进行谴责,这样做是在逃避,正确方法是改正自己;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那将是一个没有梦的睡眠,灵魂可能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中去,最重要的是可以继续钻研知识,在另外一个世界中,没有人会因为提出自己的想法而被处死;“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界好,还是死了去另一个世界好,只有神知道答案。”;他相信灵魂不死,坚信在另外一个世界会有更好的生活;↑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有奇怪的举动是因为有癫痫病,他相貌丑陋,衣衫褴褛,赤脚走路,满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用灵魂控制自己肉体,抵制着欲望;④没有人会明知故犯,人犯罪的根源就是无知,所以人的品德离不开知识的滋养;⑤可是基督教认为品德与知识没有联系;⑥辩证法最先被芝诺使用,但是苏格拉底把它推广开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知识的探讨都适合使用辩证法,它更适用于逻辑性问题的探讨,而不是新事物的发现;
斯巴达:①斯巴达人是外来人,占领并统治着当地人——希洛特人;斯巴达人不从事农耕,每个斯巴达男子都会分得一块土地,分给普通斯巴达人的土地是国有的,但可以继承,贵族则有自己的领地;地主每年从农奴希洛特人那里收取一定粮食作为地租;②战争是斯巴达人的职业,从一出生他们就要接受训练,男孩子直到二十岁前都在学校中接受训练,他们认为科学与文化没有作用;二十岁以后就要服兵役,可以结婚,不结婚是犯法的;男子三十岁前过集体生活,之后才算成熟公民;斯巴达实行集体主义,没有穷人,没有富人;土地可以赠,不可买卖;↑斯巴达妇女也接受训练,为的是下一代有更加强壮的体魄,也是为了减轻分娩的痛苦;她们可以鄙视懦夫,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她们的儿子一出生就被抛弃或者战死沙场,她们则不可以悲伤;结婚如果没有儿子,国家便会安排其他男子给她;④斯巴达有两个来自不同贵族的世袭国王,还有包括两个国王在内的三十人长老会议,长老会议必须由贵族组成,由全体公民选举,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参与,议程由长老会议安排,公民享有通过或者否决的权利;⑤斯巴达设有五个检察官,全部来自公民抽签选举;检察官用以处理民事诉讼,同时监督审判国王;⑥斯巴达的宪法是一步步建立的;⑦公元前371年斯巴达被底比斯打败,失去陆地上的霸权;⑧据普鲁塔克记载,是莱库格斯帮助斯巴达立宪;⑨亚里士多德却认为斯巴达是独裁政府,妇女淫荡,人人爱财如命,检察官很穷,所以不拒绝贿赂,由于检察官对人民过于严厉,人们不得不通过肉欲来逃避烦恼;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