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中查沟纪行(一)
九寨沟无疑是美丽的地方,在盘山公路蜿蜒时,我和乔说这里可以是瑞士,为什么人们走那么老远去瑞士看山呢,乔说是的这里可以是阿尔卑斯山,也可以是意大利温布利亚大区无尽的山,只是后者没有满山的树,露出岩石的裸肤。瀑布没有给他惊喜,因为首府佩鲁贾的周边就有太多,它却使我不那么疲累,更大的水波吞噬了噪杂声,是一面“大音希声”的墙,可以暂时遗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的,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并且产生了巨大的不快:对于肩背部的推搡和触摸,隔着十几个人头各种方言交杂的嚎叫与确认,尽管没有一些景区内的败笔,譬如国家地理中所描述的那种“趾高气扬的发射塔"、“形状奇异的人工雕塑”,又或是“无厘头的商业设施”,但是路线的单一,使得高密集的人群得不到分散,若是走在公路边,还会听到每隔五分钟环保型绿色巴士的轰然而知的马达声。看着人类像货物般被车辆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我不禁想问,这些人是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吗?他们来这里仅只是为了拍照,而证明自己来过了吗?因为我清楚自己抱有的前来亲近自然的绝对目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的人,是在浩荡的行进队伍中忘了我,离开步行道观赏一片树叶,戴着“大炮”等待一只鸟类,在绿色的湿地边上蹲下,一探碧水中的生态环境,这些植物学家生态学地质学家这些热爱自然的诗人们,已经浑然进入了自我的世界之中。
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在全长超过96公里的路程中,除了多数景点的休息区域外,步道上几乎没有座椅可以休憩。这和栖息在各“海子”底下的古木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后者也正是我与乔所认为沟内最美丽的湖景:一棵棵树躺在平整的湖面底下,用公关界的语录来说,它们“正静静诉说着时间的传奇”,它们有的颜色较深,在湖下的资历算是老了,有的则是刚倒下去,一半还犹疑在水上呼吸,在离岸远的那一头上,还重新长出了新的绿叶与枝干。垂直,垂直,是如此沉静,令人想起彼得·多依格的孤舟。在寂静绝美的表平面下,像是一种处于抽象与具象间的拉扯正缓缓展开。乔问我会如何形容这种蓝,是土耳其蓝,还是意大利足球队服的azure,蓝?我想了想说,是碧蓝吧,jade的碧色的悠蓝。他说每一个湖在照片中显现的样子都大同小异,而我却还是没能打住把它们全辑收入的冲动,我渴望画它们,当眼睛被美所怔住,就不可抑制地渴望把它们全留在记忆的深处,哪怕是经过积年累月的潜意识,像是没有人画过这样的风景,湖里的树,树里的蓝天,天上的一片叶子。这样想着回到天堂洲际的时候,却意外发现房间外的长廊上挂着的黑色线条的抽象画,是这般恰好的蓝,底色。我不禁怀疑,画家们还是先行一步,从最美的天堂与死亡里获得了灵感。
除了上述的沉木、湿地里的girino(蝌蚪)及熊猫海里的高山裸鳞鱼外,却很少见到水生物的踪影。不知是高原的冷水环境,还真的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的古语。传说这群鳞片细小的冷水鱼曾经是水葬的施行者,而天葬在这个游人如织的山区早已被禁,开着统一北京现代的羌族师傅告诉我,许多汉人为此特意跑到若尔盖郎木寺,看天葬师把骨头砸碎间拌着酥油的情形。“一块块人肉是这么大”,惯土葬的羌族人用拇指与食指比划了一个圆球般的大小,“秃鹫就这样飞到天葬台来”,尽管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但他用汉语作的比喻和所制造出的形象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它们吃饱了就和飞机起飞一样,要跑很远才能再次飞起来。。。”
在一座和一座山之间,很可能就是这样的羌族汉子开着旅行公司统一的车带你环绕;九寨沟是白色的北京现代,因为不明的风尘还是显得灰了一些;临近的松潘古城是银灰色的宝来,车头放着牦牛骨制的佛珠,或是在五彩经幡圣山下转动的经轮。他们有着和汉人所不同,也和藏人所不同的微妙轮廓,在四川孟县,理县及汶川世代生存着。甲蕃古城中所改造的羌族碉楼,却像是失去了语境的现代语言,在日照下让人膈应着,乔说是太新了,这些石头,看不到时间在这上头留下的痕迹。它们反倒是在黛色的眉目底下,才更显得令人流连。
同属一个开发商、离彼此仅3公里的天堂洲际,做得则要比甲蕃古城好些,
一条街上的忧郁和神秘
籍里柯
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在全长超过96公里的路程中,除了多数景点的休息区域外,步道上几乎没有座椅可以休憩。这和栖息在各“海子”底下的古木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后者也正是我与乔所认为沟内最美丽的湖景:一棵棵树躺在平整的湖面底下,用公关界的语录来说,它们“正静静诉说着时间的传奇”,它们有的颜色较深,在湖下的资历算是老了,有的则是刚倒下去,一半还犹疑在水上呼吸,在离岸远的那一头上,还重新长出了新的绿叶与枝干。垂直,垂直,是如此沉静,令人想起彼得·多依格的孤舟。在寂静绝美的表平面下,像是一种处于抽象与具象间的拉扯正缓缓展开。乔问我会如何形容这种蓝,是土耳其蓝,还是意大利足球队服的azure,蓝?我想了想说,是碧蓝吧,jade的碧色的悠蓝。他说每一个湖在照片中显现的样子都大同小异,而我却还是没能打住把它们全辑收入的冲动,我渴望画它们,当眼睛被美所怔住,就不可抑制地渴望把它们全留在记忆的深处,哪怕是经过积年累月的潜意识,像是没有人画过这样的风景,湖里的树,树里的蓝天,天上的一片叶子。这样想着回到天堂洲际的时候,却意外发现房间外的长廊上挂着的黑色线条的抽象画,是这般恰好的蓝,底色。我不禁怀疑,画家们还是先行一步,从最美的天堂与死亡里获得了灵感。
除了上述的沉木、湿地里的girino(蝌蚪)及熊猫海里的高山裸鳞鱼外,却很少见到水生物的踪影。不知是高原的冷水环境,还真的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的古语。传说这群鳞片细小的冷水鱼曾经是水葬的施行者,而天葬在这个游人如织的山区早已被禁,开着统一北京现代的羌族师傅告诉我,许多汉人为此特意跑到若尔盖郎木寺,看天葬师把骨头砸碎间拌着酥油的情形。“一块块人肉是这么大”,惯土葬的羌族人用拇指与食指比划了一个圆球般的大小,“秃鹫就这样飞到天葬台来”,尽管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但他用汉语作的比喻和所制造出的形象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它们吃饱了就和飞机起飞一样,要跑很远才能再次飞起来。。。”
在一座和一座山之间,很可能就是这样的羌族汉子开着旅行公司统一的车带你环绕;九寨沟是白色的北京现代,因为不明的风尘还是显得灰了一些;临近的松潘古城是银灰色的宝来,车头放着牦牛骨制的佛珠,或是在五彩经幡圣山下转动的经轮。他们有着和汉人所不同,也和藏人所不同的微妙轮廓,在四川孟县,理县及汶川世代生存着。甲蕃古城中所改造的羌族碉楼,却像是失去了语境的现代语言,在日照下让人膈应着,乔说是太新了,这些石头,看不到时间在这上头留下的痕迹。它们反倒是在黛色的眉目底下,才更显得令人流连。
同属一个开发商、离彼此仅3公里的天堂洲际,做得则要比甲蕃古城好些,
一条街上的忧郁和神秘
籍里柯
-
棠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7-15 05: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