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利物浦① 默西河渡船里的歌声
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发生后,为了援助受难的球迷及其家人,利物浦当地一些著名的歌手和乐队,其中包括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格里·马斯登(Gerry Marsden)、霍利·约翰逊(Holly Johnson)、基督徒乐队(The Christians)、斯托克·艾特肯·沃特曼三人组合(Stock Atiken Waterman)翻唱了一首在利物浦流传甚广的歌曲《穿越默西河的渡船》(Ferry Cross the Mersey),这首慈善版本的《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推出后雄踞UK榜榜首三周之久。
先说说参与录制这些歌手乐队,个个来头不小。
保罗·麦卡特尼自然不用说,披头士的掌舵人之一,据称是利物浦的铁杆球迷,而他一家却都是埃弗顿人。但我曾在《卫报》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保罗·麦卡特尼和其他三个披头士都对足球兴趣不大,文章里面又说道保罗曾希图买下埃弗顿。不过从1989年5月录制这首歌以及2008年演唱会地点设在安菲尔德这两点来看,又仿佛是利物浦球迷。
格里·马斯登的大名也是响当当的,《穿越默西河的渡船》的作者,“格里和领跑者”乐队(Gerry and the Pacemakers)的主唱,当然,对于利物浦球迷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他们翻唱的《你永不独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了,他本人也是利物浦死忠。这支乐队曾经创造过一个前无古人的记录,出道的前三首歌全部加冕UK榜榜首,这项纪录二十年里无人可以匹敌,直到八十年代自己的利物浦老乡“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横空出世,这项纪录才被共享。可是,由于后劲不足加上策略失误,1965年之后GATP日渐式微,并于1966年10月解散。
霍利·约翰逊就是刚刚提到的“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的老大,他治下的FGTH在80年代初叶的英国横行一时,成了第二支前三首单曲全部称王的乐队,与“格里和领跑者乐队”并驾齐驱。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他们的第一支冠军单曲Relax的唱片B面就是他们翻唱的《穿越默西河的渡船》。他们和格里和领跑者的命运很相似,几年以后宣告解散,21世纪后曾短暂复合过,最终分道扬镳。
基督徒乐队(“the Christians”)1986年成立,是一支灵魂乐乐队,至今仍活跃在乐坛,今年发行了新专辑《来自利物浦的灵魂》(Soul from Liverpool)。
至于斯托克·艾特肯·沃特曼三人组合(Stock Atiken Waterman)是八九十年代颇负盛名的迪斯科舞曲制作组合,创造过超过100首的英国Top40歌曲。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创作与制作搭档之一。”
格里和领跑者乐队的主唱格里·马斯登1964年写下这首歌,当时的利物浦,风行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默西节拍”(Merseybeat),利物浦人骄傲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默西景象”(Mersey Scene),据说,从1958年到1964年,默西塞德地区有超过500支乐队,甚至连利物浦的唐人街都有中国人组建的乐队。格里和领跑者乐队与披头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歌中提到的默西河流经利物浦注入海洋,是利物浦的母亲河,它养育了八百年来生于此长于此的利物浦人,因而,默西河在利物浦的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不仅对于利物浦是这样,对于其它一些城市或种族,默西河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英国裔印度人看来,默西河和恒河一样神圣;甚至曼彻斯特也对默西河敬畏有加,曼城乐队石玫瑰(the Stone Roses)就曾唱过一首叫《默西天堂》(Mersey Paradise)的歌。
《穿越默西河的渡船》的歌词十分简短,描写的是一个利物浦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关于《穿越默西河的渡船》这个名字还存在一些争议。依据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歌名应该是“Ferry Cross The Mersey”并不是Ferry 'Cross The Mersey",如果按照后者,则’cross是across的简写,换句话说这里的ferry作动词“渡”而非名词“渡船,渡口”,那么歌名的意思就是“横渡默西河”。这首歌里有一句词"So ferry cross the Mersey/And always take me there/The place I love",倘若翻译成中文:“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总会带我去那儿/那个我爱的地方”,毫无疑问,这里的ferry作名词解。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利物浦闻名遐迩的“默西河船渡”(Mersey Ferry)。默西河船渡历史悠久,自12世纪便开始运行,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打磨,越发繁荣,在来此地游玩的观光客和默西河两岸的居民中口碑极佳。 2008年,利物浦欧洲文化之都系列活动中,默西河的渡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默西河现役的三条渡船载着无数游客观览利物浦的景色以及各种各样的庆祝。可以说,默西河船渡见证了利物浦地区的繁荣,也经历了利物浦的风风雨雨。但近来由于默西河旅游局财政拮据,无法支撑庞大的维护开销,可能会变卖一条船只,当然这只是传闻,我想承载利物浦荣耀过去和繁荣今天的默西河渡船不会轻而易举地消失,一向重视传统的利物浦人是不会答应的。
前面已说过,格里·马斯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物浦球迷。1989年的足总杯决赛,利物浦对埃弗顿,他在温布利球场高歌《你永不独行》;1993年,马斯登出版了他的自传《我永不独行》(I'll Never Walk Alone),就这两点来看,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Kop。尽管他自称属于红色,还是有人说他曾是埃弗顿拥趸,其中就有著名的山洞酒吧DJ鲍勃·伍勒(Bob Wooler),他曾经把披头士引荐给经纪人布里安·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爱泼斯坦同时也是格里和领跑者乐队的经纪人。不管真相到底如何,马斯登的利物浦之心有目共睹,更何况欧文和卡拉格都是由蓝易红的。
格里·马斯登是利物浦人,他的利物浦情结如同他的歌曲旋律一般美丽动人。除了这首《穿越默西河的渡船》,他和他的乐队还录过一首《默西河摇篮曲》(Mersey Lullaby)。1965年,一部以这首歌名字命名的电影问世,原声碟中有9首歌是马斯登写的,其中有首纯乐器曲子叫《默西河前万籁俱静》(All Quiet on the Mersey Front),曲子清新委婉,意味深长。2002年这张原声碟重新出版并添加了14首附加曲目。
因为这首歌太有名,从它诞生起便被无数次翻唱或改变过。随便一数:1989年纪念希尔斯堡惨案的慈善版本、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版、帕特·麦席尼(Pat Metheny)的乐器版、保加利亚语版,甚至连香港歌手谭咏麟也翻唱过这首歌,不过他用的只是曲子,重新填了词,换了名字叫《无名份的结束》。此外,还有无数我不知道的版本,不一而足。
1998年,利物浦俱乐部发行了《这里是安菲尔德》CD,收录了格里和带头人的原版《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所以这也算是一首Kop Chant吧。
先说说参与录制这些歌手乐队,个个来头不小。
保罗·麦卡特尼自然不用说,披头士的掌舵人之一,据称是利物浦的铁杆球迷,而他一家却都是埃弗顿人。但我曾在《卫报》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保罗·麦卡特尼和其他三个披头士都对足球兴趣不大,文章里面又说道保罗曾希图买下埃弗顿。不过从1989年5月录制这首歌以及2008年演唱会地点设在安菲尔德这两点来看,又仿佛是利物浦球迷。
格里·马斯登的大名也是响当当的,《穿越默西河的渡船》的作者,“格里和领跑者”乐队(Gerry and the Pacemakers)的主唱,当然,对于利物浦球迷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他们翻唱的《你永不独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了,他本人也是利物浦死忠。这支乐队曾经创造过一个前无古人的记录,出道的前三首歌全部加冕UK榜榜首,这项纪录二十年里无人可以匹敌,直到八十年代自己的利物浦老乡“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横空出世,这项纪录才被共享。可是,由于后劲不足加上策略失误,1965年之后GATP日渐式微,并于1966年10月解散。
霍利·约翰逊就是刚刚提到的“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的老大,他治下的FGTH在80年代初叶的英国横行一时,成了第二支前三首单曲全部称王的乐队,与“格里和领跑者乐队”并驾齐驱。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他们的第一支冠军单曲Relax的唱片B面就是他们翻唱的《穿越默西河的渡船》。他们和格里和领跑者的命运很相似,几年以后宣告解散,21世纪后曾短暂复合过,最终分道扬镳。
基督徒乐队(“the Christians”)1986年成立,是一支灵魂乐乐队,至今仍活跃在乐坛,今年发行了新专辑《来自利物浦的灵魂》(Soul from Liverpool)。
至于斯托克·艾特肯·沃特曼三人组合(Stock Atiken Waterman)是八九十年代颇负盛名的迪斯科舞曲制作组合,创造过超过100首的英国Top40歌曲。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创作与制作搭档之一。”
格里和领跑者乐队的主唱格里·马斯登1964年写下这首歌,当时的利物浦,风行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默西节拍”(Merseybeat),利物浦人骄傲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默西景象”(Mersey Scene),据说,从1958年到1964年,默西塞德地区有超过500支乐队,甚至连利物浦的唐人街都有中国人组建的乐队。格里和领跑者乐队与披头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歌中提到的默西河流经利物浦注入海洋,是利物浦的母亲河,它养育了八百年来生于此长于此的利物浦人,因而,默西河在利物浦的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不仅对于利物浦是这样,对于其它一些城市或种族,默西河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英国裔印度人看来,默西河和恒河一样神圣;甚至曼彻斯特也对默西河敬畏有加,曼城乐队石玫瑰(the Stone Roses)就曾唱过一首叫《默西天堂》(Mersey Paradise)的歌。
《穿越默西河的渡船》的歌词十分简短,描写的是一个利物浦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关于《穿越默西河的渡船》这个名字还存在一些争议。依据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歌名应该是“Ferry Cross The Mersey”并不是Ferry 'Cross The Mersey",如果按照后者,则’cross是across的简写,换句话说这里的ferry作动词“渡”而非名词“渡船,渡口”,那么歌名的意思就是“横渡默西河”。这首歌里有一句词"So ferry cross the Mersey/And always take me there/The place I love",倘若翻译成中文:“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总会带我去那儿/那个我爱的地方”,毫无疑问,这里的ferry作名词解。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利物浦闻名遐迩的“默西河船渡”(Mersey Ferry)。默西河船渡历史悠久,自12世纪便开始运行,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打磨,越发繁荣,在来此地游玩的观光客和默西河两岸的居民中口碑极佳。 2008年,利物浦欧洲文化之都系列活动中,默西河的渡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默西河现役的三条渡船载着无数游客观览利物浦的景色以及各种各样的庆祝。可以说,默西河船渡见证了利物浦地区的繁荣,也经历了利物浦的风风雨雨。但近来由于默西河旅游局财政拮据,无法支撑庞大的维护开销,可能会变卖一条船只,当然这只是传闻,我想承载利物浦荣耀过去和繁荣今天的默西河渡船不会轻而易举地消失,一向重视传统的利物浦人是不会答应的。
前面已说过,格里·马斯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物浦球迷。1989年的足总杯决赛,利物浦对埃弗顿,他在温布利球场高歌《你永不独行》;1993年,马斯登出版了他的自传《我永不独行》(I'll Never Walk Alone),就这两点来看,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Kop。尽管他自称属于红色,还是有人说他曾是埃弗顿拥趸,其中就有著名的山洞酒吧DJ鲍勃·伍勒(Bob Wooler),他曾经把披头士引荐给经纪人布里安·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爱泼斯坦同时也是格里和领跑者乐队的经纪人。不管真相到底如何,马斯登的利物浦之心有目共睹,更何况欧文和卡拉格都是由蓝易红的。
格里·马斯登是利物浦人,他的利物浦情结如同他的歌曲旋律一般美丽动人。除了这首《穿越默西河的渡船》,他和他的乐队还录过一首《默西河摇篮曲》(Mersey Lullaby)。1965年,一部以这首歌名字命名的电影问世,原声碟中有9首歌是马斯登写的,其中有首纯乐器曲子叫《默西河前万籁俱静》(All Quiet on the Mersey Front),曲子清新委婉,意味深长。2002年这张原声碟重新出版并添加了14首附加曲目。
因为这首歌太有名,从它诞生起便被无数次翻唱或改变过。随便一数:1989年纪念希尔斯堡惨案的慈善版本、弗兰基去好莱坞乐队版、帕特·麦席尼(Pat Metheny)的乐器版、保加利亚语版,甚至连香港歌手谭咏麟也翻唱过这首歌,不过他用的只是曲子,重新填了词,换了名字叫《无名份的结束》。此外,还有无数我不知道的版本,不一而足。
1998年,利物浦俱乐部发行了《这里是安菲尔德》CD,收录了格里和带头人的原版《穿越默西河的渡船》,所以这也算是一首Kop Chant吧。
-
Best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18 2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