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妹电话纪要
无论与谁谈孩子、成长话题,总是我的最爱。昨天的电话,超过一个小时。
那时候,我的心是通透的,思路就像庄子说过的那种大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话题就像硕大无朋活得无限舒展的枝叶,长啊、长啊……
“无论孩子或者丈夫在家里发脾气,都说明你们家的家庭功能在正常发挥作用。家庭表面是满足衣食住行的提供,当这些表面的功能实现以后,或者人好好活在世上,从家庭里真正需要的,是抒发、调节和整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每个人更好地在社会、在学校等其他场合理性而负责任地生活。他们常常在家里发脾气,到外面反倒特别安静平和,这至少说明,你在家里很重要,他们至少在意你、甚至有可能把你作为一种情感依赖的源泉,说明你在他们内心深处,与他们的各种真实感受是紧密联系,互动一体的。
这种情况应该看成你的家庭地位很重要的表现,可以称你为领导。在社会上,很多事情由领导主宰,在家庭满足每一个成员的情感安放、释放和发泄功能时,如果他们总是在家里情绪波动,比较任性,这正是家庭关系正常的一个特点,不要为此烦恼。反而要因为你们家庭情感表现、情感内容实际而真实庆幸,假如他们不需要家庭这项功能了,你就不是这个家庭的领导了,那时,你才真正应该苦恼。每个家庭,让每一个成员舒服、活的好,就是在“情感满足”这项功能的存在这儿,过日子、过生活,有时就是过这样的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家庭成员彼此心意交流的家庭,是每个人活得好的一个根本的基础。”
“而且,情感在一个人的内心是最最实际的人的内容。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有一个无限丰富的内在的情感世界。性格开朗的人、性格压抑的人,只要是普通人,活在各个生活层面的人,都会有各种情绪在内心运转,而发脾气,是每个人都免不了的。谁都会发脾气,想想我们自己,不是经常产生各种情绪,过上一段时间,这个情绪就会出来闹点事吗?孩子,由于他在成长中,一方面他对自己情绪的了解、控制能力都有限,所以,他出现情绪波动、发脾气,这样的情况,在他本来是一种挫折感,是一种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成年人的体贴和鼓励,而不是责备和压抑。另外,就算孩子比其他人更爱发脾气,也有他形成这样的性格的更深层更长远的原因和环境,绝不是几句大道理就能让孩子不发脾气,这么便宜的事情。
既然人发脾气是正常的,为什么不能宽容理解孩子的急躁和针锋相对呢。人的思想意识相当复杂,真正影响一个人好好活着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以及这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关系。而无论世界上活的多么好的人,他能够意识到的、允许它进入显意识的潜意识都是微弱的。就是说我们多数人,都不具备对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内心波动明白由能够把控的能力。发脾气是必然的,不发脾气是幸运和需要好的条件培养的。假如把家庭的实质,看作是一家人可以比较任性、比较自然地流露情感、发泄内心压抑、表达内心感受的环境,发脾气不被看做是需要取缔的内容,更不应该总是被责怪,这才是家庭理性。家庭一方面要承认每个家庭成员发脾气的合理、合法,实际反而应该鼓励和真正安慰发脾气者。底线是每个人都有发脾气的权利、都需要发脾气。
想想我们的文化,对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是多么的拒绝和压抑,想想社会、单位和学校,对每个人的感受是多么的屏蔽和反感,这些没有出路、不被认识的个体内心意念,假如全部被憋回去了,那样一个人,会活得多么的畏缩。如果家里不能提供一个人真实面貌展现的条件,这个人还怎么活?”
“接受了每个人在家里有发脾气权利和必要以后,一个家庭,才会有真正的家庭文化、家庭伦理和家庭情感的建设,一个家庭和他的所有成员的成长和精气神才能趋于健康和健全。
每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能感受的发脾气的人,给周围人造成的这种紧张的感受。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假如有了对他人情绪失控权利的认可,他才具备了理性面对这样的局面的能力和力量。因为这样他才不会被卷进去、不会把自己的以往被压抑的、自己一贯与这个人之间的间隙等等,添加到这个火焰里去,他就不会火上浇油,更不会在发脾气的人借以发飙的表面的是非里转不出来。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许多人、许多家庭在外人看到的非常不值得的事情和是非上把彼此的关系闹僵闹到不可收拾吗?而且,许多家庭,常常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种事情、同一个层面,不停地争吵,永远没有长进,就是因为本该冷静的另一个家庭成员被小火星点着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小小的彼此不愉快,成为导火索,点燃了周围人以往压抑的情绪——因为大家都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承认自己有发泄情绪的权利,所以我们如此被作为干柴的、点火就着的情感储备太多了,所以很多家庭常常吵架,常常彼此伤害,因为在这样的时候,没有一个有担当的,内心更宽广、不容易被点燃的理性和宽厚的人,来起到灭火器、起到安慰者的作用。
在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中,由于孩子相对单纯、情感被压抑被扭曲被污染的程度比较低,并且成年人有宽容、理解和担待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因此从与孩子的相处中,学会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不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他原本简单的情绪增添复杂内容,就是作为家长从养育孩子中获得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境界的一个机会和一条康庄大路了。一个能够看清楚孩子处境、孩子情绪的来龙去脉、孩子来自生命深处的真实需求,并且能够平等、不被自己的有局限的理解力歪曲的理解孩子、关心帮助孩子,而不是在孩子情绪失控时,自己比孩子更抓狂,或者自己掺杂进去很多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混战中,不能及时冷静下来,那么,家庭战争就很难避免,并且会越变越复杂,并且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越发难以收拾。
就算孩子爱发脾气确实有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问题,孩子的某些缺点确实有孩子自身的“”不懂事”在其中,作为家长,你的第一责任永远是:怎样有效地实际地帮助孩子。要在自己内心深处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以后——搞明白的过程可以是自己学习、向他人请教、自己反省、自己提出各种解决之道等等。只有想明白了,才有解决的前提,而解决必然是一个,接近于漫长的养成过程一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家长要付出耐心、毅力和信心的折磨人的过程。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许多家长,都停留在对孩子、对家人、对环境、对社会学校和时代甚至其他的势力的抱怨之中,从这样理由庞杂的抱怨中平衡抵消自己深知的自己的内疚和有意掩盖了的不能担当和不能负责。
孩子出现各种“不良习性”的成因不管怎样,父母都必然要承担这样的结果,所以,父母依然是要对孩子的“不良习性负责的那个人。何况有些问题,外人一看就明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还不把自己的转变、自己的理性调动起来,那么,家长养育的合格程度,就非常有限,甚至是在起副作用了。
家长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虽然是根本的解决孩子闹脾气的条件,但这确实是极其有难度的事情,因为我们说过,每个人控制自我情感状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越是先天不足——成长环境不好的家长,这方面能力越差,而他们对孩子的控制和否认孩子情感空间情感需求的本能越强。真是贫者愈贫啊。但这是个关节点,这一点做好了,一切正积累和反馈就开始了。
当妈妈的、当妻子的,假如在家庭其他人发脾气的时候,不但不被点着,能够实事求是地倾听情感发泄者的问题,不但当时的困境容易化解,不会复杂化,反而在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男人、孩子的时候,立下了三大功德:他们顺利地舒缓了内心的压力而得到了成长和释放的幸福。家庭生活成了他们生命细节中温暖的内心力量,他们未来内心就多了快乐,少了这样卡壳的、扭曲的情绪和不良感受,他们在社会中、在他们的正事中,就成为积极的力量……
每天记下一个你孩子的优点,每天发现一处。无论你们家庭中有多少争吵,你对孩子有多少好的愿望,都暂时放到一边,你就在这一年里,发现自己孩子的好,每天记一个好处,365天下来,你会发现所有的现状,让你难受的相互争吵,都会消失了,那时候,你当妈妈的境界,也提高了何止一个等级呢。
那时候,我的心是通透的,思路就像庄子说过的那种大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话题就像硕大无朋活得无限舒展的枝叶,长啊、长啊……
“无论孩子或者丈夫在家里发脾气,都说明你们家的家庭功能在正常发挥作用。家庭表面是满足衣食住行的提供,当这些表面的功能实现以后,或者人好好活在世上,从家庭里真正需要的,是抒发、调节和整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每个人更好地在社会、在学校等其他场合理性而负责任地生活。他们常常在家里发脾气,到外面反倒特别安静平和,这至少说明,你在家里很重要,他们至少在意你、甚至有可能把你作为一种情感依赖的源泉,说明你在他们内心深处,与他们的各种真实感受是紧密联系,互动一体的。
这种情况应该看成你的家庭地位很重要的表现,可以称你为领导。在社会上,很多事情由领导主宰,在家庭满足每一个成员的情感安放、释放和发泄功能时,如果他们总是在家里情绪波动,比较任性,这正是家庭关系正常的一个特点,不要为此烦恼。反而要因为你们家庭情感表现、情感内容实际而真实庆幸,假如他们不需要家庭这项功能了,你就不是这个家庭的领导了,那时,你才真正应该苦恼。每个家庭,让每一个成员舒服、活的好,就是在“情感满足”这项功能的存在这儿,过日子、过生活,有时就是过这样的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家庭成员彼此心意交流的家庭,是每个人活得好的一个根本的基础。”
“而且,情感在一个人的内心是最最实际的人的内容。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有一个无限丰富的内在的情感世界。性格开朗的人、性格压抑的人,只要是普通人,活在各个生活层面的人,都会有各种情绪在内心运转,而发脾气,是每个人都免不了的。谁都会发脾气,想想我们自己,不是经常产生各种情绪,过上一段时间,这个情绪就会出来闹点事吗?孩子,由于他在成长中,一方面他对自己情绪的了解、控制能力都有限,所以,他出现情绪波动、发脾气,这样的情况,在他本来是一种挫折感,是一种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成年人的体贴和鼓励,而不是责备和压抑。另外,就算孩子比其他人更爱发脾气,也有他形成这样的性格的更深层更长远的原因和环境,绝不是几句大道理就能让孩子不发脾气,这么便宜的事情。
既然人发脾气是正常的,为什么不能宽容理解孩子的急躁和针锋相对呢。人的思想意识相当复杂,真正影响一个人好好活着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以及这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关系。而无论世界上活的多么好的人,他能够意识到的、允许它进入显意识的潜意识都是微弱的。就是说我们多数人,都不具备对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内心波动明白由能够把控的能力。发脾气是必然的,不发脾气是幸运和需要好的条件培养的。假如把家庭的实质,看作是一家人可以比较任性、比较自然地流露情感、发泄内心压抑、表达内心感受的环境,发脾气不被看做是需要取缔的内容,更不应该总是被责怪,这才是家庭理性。家庭一方面要承认每个家庭成员发脾气的合理、合法,实际反而应该鼓励和真正安慰发脾气者。底线是每个人都有发脾气的权利、都需要发脾气。
想想我们的文化,对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是多么的拒绝和压抑,想想社会、单位和学校,对每个人的感受是多么的屏蔽和反感,这些没有出路、不被认识的个体内心意念,假如全部被憋回去了,那样一个人,会活得多么的畏缩。如果家里不能提供一个人真实面貌展现的条件,这个人还怎么活?”
“接受了每个人在家里有发脾气权利和必要以后,一个家庭,才会有真正的家庭文化、家庭伦理和家庭情感的建设,一个家庭和他的所有成员的成长和精气神才能趋于健康和健全。
每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能感受的发脾气的人,给周围人造成的这种紧张的感受。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假如有了对他人情绪失控权利的认可,他才具备了理性面对这样的局面的能力和力量。因为这样他才不会被卷进去、不会把自己的以往被压抑的、自己一贯与这个人之间的间隙等等,添加到这个火焰里去,他就不会火上浇油,更不会在发脾气的人借以发飙的表面的是非里转不出来。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许多人、许多家庭在外人看到的非常不值得的事情和是非上把彼此的关系闹僵闹到不可收拾吗?而且,许多家庭,常常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种事情、同一个层面,不停地争吵,永远没有长进,就是因为本该冷静的另一个家庭成员被小火星点着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小小的彼此不愉快,成为导火索,点燃了周围人以往压抑的情绪——因为大家都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承认自己有发泄情绪的权利,所以我们如此被作为干柴的、点火就着的情感储备太多了,所以很多家庭常常吵架,常常彼此伤害,因为在这样的时候,没有一个有担当的,内心更宽广、不容易被点燃的理性和宽厚的人,来起到灭火器、起到安慰者的作用。
在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中,由于孩子相对单纯、情感被压抑被扭曲被污染的程度比较低,并且成年人有宽容、理解和担待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因此从与孩子的相处中,学会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不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他原本简单的情绪增添复杂内容,就是作为家长从养育孩子中获得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境界的一个机会和一条康庄大路了。一个能够看清楚孩子处境、孩子情绪的来龙去脉、孩子来自生命深处的真实需求,并且能够平等、不被自己的有局限的理解力歪曲的理解孩子、关心帮助孩子,而不是在孩子情绪失控时,自己比孩子更抓狂,或者自己掺杂进去很多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混战中,不能及时冷静下来,那么,家庭战争就很难避免,并且会越变越复杂,并且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越发难以收拾。
就算孩子爱发脾气确实有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问题,孩子的某些缺点确实有孩子自身的“”不懂事”在其中,作为家长,你的第一责任永远是:怎样有效地实际地帮助孩子。要在自己内心深处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以后——搞明白的过程可以是自己学习、向他人请教、自己反省、自己提出各种解决之道等等。只有想明白了,才有解决的前提,而解决必然是一个,接近于漫长的养成过程一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家长要付出耐心、毅力和信心的折磨人的过程。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许多家长,都停留在对孩子、对家人、对环境、对社会学校和时代甚至其他的势力的抱怨之中,从这样理由庞杂的抱怨中平衡抵消自己深知的自己的内疚和有意掩盖了的不能担当和不能负责。
孩子出现各种“不良习性”的成因不管怎样,父母都必然要承担这样的结果,所以,父母依然是要对孩子的“不良习性负责的那个人。何况有些问题,外人一看就明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还不把自己的转变、自己的理性调动起来,那么,家长养育的合格程度,就非常有限,甚至是在起副作用了。
家长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虽然是根本的解决孩子闹脾气的条件,但这确实是极其有难度的事情,因为我们说过,每个人控制自我情感状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越是先天不足——成长环境不好的家长,这方面能力越差,而他们对孩子的控制和否认孩子情感空间情感需求的本能越强。真是贫者愈贫啊。但这是个关节点,这一点做好了,一切正积累和反馈就开始了。
当妈妈的、当妻子的,假如在家庭其他人发脾气的时候,不但不被点着,能够实事求是地倾听情感发泄者的问题,不但当时的困境容易化解,不会复杂化,反而在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男人、孩子的时候,立下了三大功德:他们顺利地舒缓了内心的压力而得到了成长和释放的幸福。家庭生活成了他们生命细节中温暖的内心力量,他们未来内心就多了快乐,少了这样卡壳的、扭曲的情绪和不良感受,他们在社会中、在他们的正事中,就成为积极的力量……
每天记下一个你孩子的优点,每天发现一处。无论你们家庭中有多少争吵,你对孩子有多少好的愿望,都暂时放到一边,你就在这一年里,发现自己孩子的好,每天记一个好处,365天下来,你会发现所有的现状,让你难受的相互争吵,都会消失了,那时候,你当妈妈的境界,也提高了何止一个等级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