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香港教育和內地的四个对比
![]() |
香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一个金融经济中心;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推行先进的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有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事业上有更多的提升机会。
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其制度设计、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等完全不一样。举例说明这种区别:1991年建立的香港科技大学,只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便后来居上,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更进入世界前50名,居亚洲第一,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跡。它的校园依山傍海,十分美丽,而临海的风景最佳处,是一年级本科生的宿舍,教师、校长则住在远离海滨的山地。香港科大的教授说哈佛大学同样如此,核心区最古老的校园,住的也是一年级本科生。其理念是大一学生如同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理应受到更好的照顾。“以人為本”的理念,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以及他们日后对母校的大量馈赠,是建立在这样细微的办学行為中的。
一、学校管理方面
香港的学校是由办学团体管理的。各所学校对学生、老师、教育方针皆有自主权。而且,官立学校只佔少数,教育署只是负责分配资源和监察学校的工作。相反,内地差不多全部学校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以贯彻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
![]() |
二、整体教育制度方面
香港推行九年强迫教育,包括小学六年及初中三年。同样,内地也有九年义务教育。在小学阶段,香港与内地学生所修读的科目大致相同,但在内地,学生到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文,相比香港学生迟了一点。不过内地的教育个科目。也有比我们优胜之处,就是学生於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学习电脑,比一般香港学校更早培养小朋友对高科技的兴趣,為国家将来发展培育人材。至於初中的三年课程,内地跟香港没有多大分别,只是比我们多了政治及思想品德这两门课。
![]() |
三、内地跟香港也有不同的考试制度
香港学生到中五才第一次面对公开考试,可是内地学生在中三那一年便要為升读高中而参加公开考试。由於他们从小便习惯公开考试,所以不像香港的学生被一次定生死的会考压得透不过气来。香港学生到了中七又须面对高级程度会考,為升读大学而努力。在内地,高中三年级学生同样要為考入大学而参加统一考试,名為「3+X」试。语文、数学及外语為必修科目,另外因应文、理科而自由选择第四科考试科目。在新的考试制度下,相信考生会有更佳的表现。
四、毕业后就业方面
•在香港,只有初中程度的学生往往难以就业。学生在中五毕业后,出路较多,除了选择继续升读预科外,职业先修、护士学校及教育学院等均是中学毕业生的升学途径。在内地,政府採取高中分流政策,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除升读高中外,也可进入职业高中、中专等院校,成為技术工人。
•香港高等教育100%就业。虽然近年来由於从内地去香港竞争的人数逐年增高,威胁了一部分香港人的就业。但歷来保持著能者居上态度的香港,依然愿意向内地求学者敞开大门。香港这样的大型国际都市,拥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简单来说,香港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於本地產出的人才数量。加上特区政府对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的宽大政策,毕业之后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如果不想在香港找工作,1年的学习之后回内地找工作,拥有香港硕士学歷的你,肯定比一年前刚毕业的你,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另一方面,两地政府皆為当地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不论在内地或香港,残疾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与普通儿童相同,只是上课形式有分别。在内地,有专為残疾学童而设的考试制度,给予他们升读大学的机会。
![]() |
总结
总括而言,由於文化及歷史背景的不同,香港跟内地的教育制度有很多相异之处。但随著香港回归中国,在互相影响下,两地皆推行教育改革,务求收到「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效,两地之教育制度更趋完善,為社会发展奠下良好基础。
来源:blogspot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