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眼里的红尘
槛外人眼里的红尘
秋壑
先要说一句,我是个清教徒,没有亲身领教过红尘;但清教徒虽未吃过猪肉,却没少看过猪跑。
我的对爱情的看法,始形成于读武侠小说之时。曾经一度,我认为武侠之外无小说。武侠之中,我也只接触过古龙、金庸。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有我自己的看法。
(一) 穆念慈与杨康
自知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就会得到矛盾。
一个特别自尊的人,绝对不乏理智。若无理智,怎么知道“不该喜欢”?
理智一旦与情感对立碰撞,痛苦就会接踵而至。
然而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不会因为痛苦,因为矛盾就不去喜欢。何况理智如果能够轻松的约束住情感的话,那么这叫哪门子情感?
情感是浪,理智是堤;浪是天然的,堤是人为的。浪不一定非要于堤作对,浪是可以被引导的,这需要智慧。常人最缺少的就是智慧。
(二 王重阳、林朝英
这是最最白痴最最令人惋惜的一对。
爱情的伟大在于它能消弭隔阂,扫除障碍;可他们倒好,他们偏偏喜欢添加障碍,徒增阻力,喜欢人为的制造悲剧。
他们缺乏人类最基本的技巧,喜欢来一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托词,心比天高,面比纸薄。可以这么说,他们畸形的性格,注定他们只能导演一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喜欢,你就说出来嘛。说出来,你会死啊?
心里对他好,不妨嘴上、脸上也对他好,行动上也对他好;对他好,不也是对你自己好么?
一个人既然厌倦了悲剧的郁郁,那如果机会就摆在眼前的话,为什么不去选择喜剧?
(故事发生在南宋,是时,“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开始兴起,让人倒尽了胃口。)
(三 郭靖、黄蓉
这是一对聪明与笨蛋的组合。组合的天衣无缝,组合的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黄蓉的聪明,绝不是小聪明,是智慧外兼聪明;聪明在于她有技巧,她有手段,智慧在于她居然选择了笨蛋,而这个笨蛋又是这么地和她身心相依、丝丝入扣。
郭靖的笨,笨的令人敬仰,笨的令人不由自主的亲近;笨的真诚,笨的令人积极向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喜马拉雅山式的笨,是绝顶的境界。
他们的爱情不像是神话,是活生生的,是属于人类的情感范畴。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有分有合。
他们相遇的时候,黄蓉说了这句:“我穿着漂亮的衣服,谁都会对我好,我穿着脏衣服的时候对我好,才是真的好。”那个时候,黄蓉可能就有了跟定郭靖的决心。
在去云南的路上,路上下了雨,黄蓉说我们慢慢地走吧,反正前面也下着雨,何必急急地赶路?
这是一副极温馨的画图。斜风细雨里,一条林荫道上,两个人,相互依偎着,慢慢地走。(多么希望这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啊)。
黄蓉道:“就算爸爸不要我,你也会要我跟着你的,是不是?”郭靖道:“那当然。蓉儿,我跟你在一起,真是……真是……真是欢喜。”一个拙于言辞的人用最朴实的话,表达他最真挚的情感。
谈到华筝的时候,黄蓉道:“只要你心中永远待我好,你就是娶了她,我也不在乎。”
很容易想起那句经典歌词: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爱情的甜蜜,美好,让这对绝无仅有、绝顶智慧的夫妇给占据完了。
你看黄蓉对他终身伴侣的评语:“你总是说自己不成。靖哥哥,普天下男子之中,真没第二个胜得过你呢。”注意哦,他们的故事没有那句躲避的老套的童话结局:“从此,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说这话的,我真想抽他俩巴掌。自己没有本事,没有魅力,不能将永恒的爱情溶于永恒的亲情当中,却喜欢说一竿子打翻一条船的话,这样惑众泄气的人,不抽他才怪。
(四) 岳灵珊与林平之
有人说,友情是理智的,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来的,它不发于一日,但一旦根深蒂固,则不易动摇,日久而常青。
爱情却是冲动的、盲目的,可能发于瞬间,炽烈却未必长久,会“情到浓时情转薄”。
我不赞同,但是“盲目”这个词用在小师妹和小林子俩个人身上又是那么贴切。
岳灵珊道:“我虽对你死心塌地,可是对你的心,我实在也不明白。”这个“痴”字,是个“知”字上面加个疾病头,古人造字真是用心良苦。
至于岳灵珊移情别恋,一般认为她具有恋父情结,喜欢彬彬君子类人物,大抵不差;何况林平之面目俊美,意志坚定,倔强异常,外兼身世可怜;她由怜生爱,亦属正常。
“平弟,你到此刻还是不明白我的心。大师哥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在我心中,他便是我的亲哥哥一般。我对他敬重亲爱,只当他是兄长,从来没当他是情郎。自从你来到华山之后,我跟你说不出的投缘,只觉一刻不见,心中也是抛不开,放不下,我对你的心意,永永远远也不会变。”
岳灵珊的爱是炽烈的。可以勾勒出一幕幕最经典的画面:走路中,吃饭时,睡梦里,心里想着,脑袋里装的,都是同那一个人; 虽然她喜欢错了人,但是绝无疑问,这就是爱情。
欣喜若狂,痛彻心扉,相思入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些词又怎能够形容这情感的万一?
英文里面有个,“MR RIGHT”实在一语道破了玄机,但是遇到“right”实在太难了。谁说只有痴于情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真情?如果选择不对的话,付出越多的人,受伤反而就会越深。
(五).杨过与小龙女
杨过,有不少人喜欢,原因很简单,“痴情”、至情至义。但是公孙绿萼、陆无双、程英甚至李莫愁又何尝不痴情呢?只不过,她们命运多舛,时不她与,“一腔痴情向东流”罢了。
而杨过的痴情,之所以没有付诸东流,那是他被安排的运气好,他遇到了绝对的白痴小龙女。而这个白痴,容貌还出奇底姣好,浑身冷冰冰地(排他性极强),实在是清丽脱俗,恍若天人。更羡煞旁人的是,这个白痴,对我们这位“过儿”更是情有独钟,至死不渝。
可是我要说这个故事童话的色彩实在太浓。这世界上会存在个白痴能和杨过相遇,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不在乎外在的看法,“要长相有长相,要气质有气质”吗?
不错,杨过本身是活生生的人,而小龙女却是一张白纸——一张永远只会存在某些人心中的白纸。以杨过执拗的性格,在世俗社会的情感中,他绝对是个悲剧人物,哪怕他可能在他中意的事业上有着出奇的成就。金庸本意想塑造一位“天人”给他,可“天人”没塑造成功,却塑造成童话里的“一张纸”。“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你不可能是我的王子”。人只能是地上的人,人哪能够活在天上呢?人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只是欲望纠缠的生灵。人的长相可以类于“天人”,但是人的情感,人的世俗却逃不开人的范畴。
当然,尽管这部小说意淫的味道很浓,但是靠着小说家金庸绝顶的笔法,虚中带实并以极大的真实感情注入,所以这部意淫之作就是放在一个头脑冷静之士眼里,也不失为一部感人的,某方面能引人共鸣的小说。
我要是杨过,我也会梦想身边有个小龙女的。为了她,哪怕死我都愿意,——这种品性大概就叫做至情至性,也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我对某个人好的时候,会好得吓人”。
杨过跟小龙女,也是一对聪明和笨蛋的组合。只不过该组合,虽则情感真挚,但空想大于实际,实在写不下去了,表示歉意。
我又提到“聪明与笨蛋”的奇妙理论,有人会质疑我是否过分夸大了该理论的适用性。我就额外再解释两句,其实聪明也分为许多种的。聪明人固然喜欢跟笨蛋走到一起;比如,黄蓉、郭靖,比如杨过、小龙女。而黄蓉与欧阳克走不到一起,郭靖和华筝难成为一对,杨过与陆无双见面的时候,杨过的身份只能是“傻蛋”,王重阳和林朝英这一对笨蛋总如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不料,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绝顶聪明的人,也可以逆流而行,他们不遇则已,一遇就能碰撞出最灿烂且永恒的火花,譬如黄老邪之于冯蘅,小鱼儿之于苏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