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缙云山修学游
知道我在四川念书的人,就有问的,大学四年去过九寨沟吗?
九寨沟,如今的旅游胜地。但在十五年前,在旅游还是奢侈消费,而且九寨沟的旅游设施处在原始阶段的时候,九寨沟的名气远不如乐山大佛、都江堰和峨眉山。很遗憾,上述名胜在大学最有时间最有精力的时段,我都没有去过。听者也是一身叹息:那么近念书那么休闲时都没有去,真是可惜。语气中放佛他自己没去成一样的可叹。
其实,念书的地方叫北碚,重庆的一个区。当时是重庆距离市中心的最远的区,记得第一次从重庆火车站坐车到学校就花了近两个小时;因此说它是郊区,绝对不会错的。
大学第二年重庆就直辖了。说实在的,成都和重庆虽然同样讲四川话,却是两类几乎完全不同的人群组成的城市。成都古时名锦官城,又名锦城、蓉城。重庆是山城是雾都,更是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首。有老师评说成都和重庆的区别,讲到成都是商人为主的城市,生活优渥,知书达礼,即使喝茶也是小碗地喝,透着一股自在悠闲。重庆是以苦力为主的城市:棒棒军,古时是搬运工船工为主。因为重庆坐落在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自古是长江水运的重要港口。于是重庆的茶馆是大碗茶,充斥着大声的谈话甚至是叫骂。因为重庆湿热,苦力活重,同样是火锅,重庆火锅就是更辣更有劲儿。当然,那位重庆老师还有从打麻将角度对成渝两地生动有趣的评价。
成都和重庆相同的一点是,景色优美,包括她们的周边地区。
北碚虽是郊区,却是重庆极重要的旅游区。
嘉陵江蜿蜒从北碚流过,直到与长江汇合。北碚夏坝的嘉陵江边曾经有复旦大学在抗战时的校址。
嘉陵江的西畔,有重庆市“五方十泉”中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北温泉。他与70公里外的重庆南温泉遥遥相对。
紧挨着北温泉的翠绿群山就是缙云山了。
缙云山很早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山高林密,环境清幽。有1900余种亚热带植物,所以是我们最大的植物课学堂。
大二时我们在植物学老师的带领下,有了三天两晚的缙云山修学之旅。
修学之旅是我借来的词。那时就叫做野外植物学课。在去缙云山之前,我们已经用一个整天把校园的大大小小的植物认了个遍。
虽然我们的校园简直就是缙云山脚的公园,但是和缙云山天然亚热带植物宝库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这次修学之旅前,同学几乎都有过不下一次的缙云山旅程。每一次都是步行前往:翻过校园的后山,穿过一片庄稼地和高低参差的重庆民居,才真正到缙云山脚。登到缙云山的半山腰,也就是缙云山门的等高线位置,常常要花去近一个半小时时间。这还是好天气的时候。之前的登缙云山,我们都是不从山门而入的。因为缙云山山门是要收费的。15元一张的门票对我们一个月生活费才150元的穷学生而言,实在是笔不小的开销。而且从山门登山几乎都是坐车绕行经过北碚区和北温泉,既多了坐车的钱,又少了登山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新生总能从老生和老乡那获知传承不同的逃票线路。如此的登山,才是乐趣无穷,别有一番挑战。
因此,大学唯一的一次走正门进入缙云山风景区,就是一班三十号人坐着汽车堂皇而入的。
第一日,我们像普通的旅客,在风景区的路上缓行,同时听指导老师对着路边的具体植物讲解不同科属的植物和它们的枝条、叶片特点及生长习性。与普通的旅客不同的是,我们不在任何景点停留,指导老师也只在路过是偶尔会说:这是缙云寺,那是相思岩,那是去往海螺洞的方向…
上午是教学,下午就是考试。所以我们上午学得特别认真,毫无欣赏风景的闲情逸致。
第二日依然如是。
第二日下午考完,大家皆大欢喜。当听到老师又说第三日准备带我们去登遍缙云山九峰时,同学更是欢喜雀跃,尤其是男生。
虽然我们已经多次上山,也早已经知道缙云山九峰,却不知道具体那九峰,更不用说登上每一个山头。
第三日一大早,我们简单地带了水,就怀揣着兴奋随着指导老师出发了。
缙云山九峰大致的排列,从南至北是夕照峰、玉尖峰、宝塔峰、莲花峰、猿啸峰、聚云峰、狮子峰、香炉峰、朝日峰。最高峰是狮子峰海拔951米。我们的住处距离莲花峰最近,于是从莲花峰开始,一行三十一人,男二十三,女八人,沿着各峰的主脊线,依次攀登莲花、猿啸、聚云、狮子和香炉。沿途山高自不用说,而且林密,不像大多山峰,站在山巅视线毫无遮掩,一览无遗。除了狮子峰视线稍好外,其他各峰,都是乔木林立灌木茂盛,在四月的缙云山,正是诸峰泻翠的时节(在狮子峰本来有照片为证,一张与指导老师及阿贵、刁杰、辛政洲、左江及小肌肉等七人的合影留念,可惜在三年后一场宿舍大火中消逝无踪),因此无丝毫登山之艰辛,只有穿林之乐趣。
到了香炉峰,男生依然向往征服朝日峰,虽然看日出是不能了。可是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女生们早已经喊累得不行,而且饿得不行了。虽然一部分男生说自行前往朝日峰,可惜指导老师只有一位,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队伍是不能分开的,最终,朝日峰没有成行。留下一件憾事。
回头说实在话,缙云山是无法与其他名山相比较的:缺少知名景点,更无独到特色。远不能比黄山、泰山,近不如峨眉和青城,甚至连重庆另一处的江津四面山都比他有名。四面山的名字就是最大的特点,而且四面山的瀑布是极为美丽的。
但是缙云山作为大学时的大后山,简直就是我们的巨大的后花园。透着无比的亲切。峨眉和青城虽然有名,四面山瀑布虽然美丽,却是远方的姑娘,缙云山是我们的邻家女孩,更因为曾经几乎走遍九峰,更显得熟悉如亲人。因此缙云山在内心的深处,不需要故意去思念,不需要特意去挂念,常常自然浮现在眼前。
(后注:重庆的冬天无雪,虽然常常天色阴沉,有时湿冷难耐,最低气温很少低于5℃的。1995年在学校过年,年三十独自一人在宿舍听北碚调频台(正是热线电话为1601021的电台)广播,收音机里忽然传来周亮《你那里下雪了吗?》的甜美嗓音,此时的缙云山上正在下雪。)
九寨沟,如今的旅游胜地。但在十五年前,在旅游还是奢侈消费,而且九寨沟的旅游设施处在原始阶段的时候,九寨沟的名气远不如乐山大佛、都江堰和峨眉山。很遗憾,上述名胜在大学最有时间最有精力的时段,我都没有去过。听者也是一身叹息:那么近念书那么休闲时都没有去,真是可惜。语气中放佛他自己没去成一样的可叹。
其实,念书的地方叫北碚,重庆的一个区。当时是重庆距离市中心的最远的区,记得第一次从重庆火车站坐车到学校就花了近两个小时;因此说它是郊区,绝对不会错的。
大学第二年重庆就直辖了。说实在的,成都和重庆虽然同样讲四川话,却是两类几乎完全不同的人群组成的城市。成都古时名锦官城,又名锦城、蓉城。重庆是山城是雾都,更是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首。有老师评说成都和重庆的区别,讲到成都是商人为主的城市,生活优渥,知书达礼,即使喝茶也是小碗地喝,透着一股自在悠闲。重庆是以苦力为主的城市:棒棒军,古时是搬运工船工为主。因为重庆坐落在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自古是长江水运的重要港口。于是重庆的茶馆是大碗茶,充斥着大声的谈话甚至是叫骂。因为重庆湿热,苦力活重,同样是火锅,重庆火锅就是更辣更有劲儿。当然,那位重庆老师还有从打麻将角度对成渝两地生动有趣的评价。
成都和重庆相同的一点是,景色优美,包括她们的周边地区。
北碚虽是郊区,却是重庆极重要的旅游区。
嘉陵江蜿蜒从北碚流过,直到与长江汇合。北碚夏坝的嘉陵江边曾经有复旦大学在抗战时的校址。
嘉陵江的西畔,有重庆市“五方十泉”中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北温泉。他与70公里外的重庆南温泉遥遥相对。
紧挨着北温泉的翠绿群山就是缙云山了。
缙云山很早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山高林密,环境清幽。有1900余种亚热带植物,所以是我们最大的植物课学堂。
大二时我们在植物学老师的带领下,有了三天两晚的缙云山修学之旅。
修学之旅是我借来的词。那时就叫做野外植物学课。在去缙云山之前,我们已经用一个整天把校园的大大小小的植物认了个遍。
虽然我们的校园简直就是缙云山脚的公园,但是和缙云山天然亚热带植物宝库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这次修学之旅前,同学几乎都有过不下一次的缙云山旅程。每一次都是步行前往:翻过校园的后山,穿过一片庄稼地和高低参差的重庆民居,才真正到缙云山脚。登到缙云山的半山腰,也就是缙云山门的等高线位置,常常要花去近一个半小时时间。这还是好天气的时候。之前的登缙云山,我们都是不从山门而入的。因为缙云山山门是要收费的。15元一张的门票对我们一个月生活费才150元的穷学生而言,实在是笔不小的开销。而且从山门登山几乎都是坐车绕行经过北碚区和北温泉,既多了坐车的钱,又少了登山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新生总能从老生和老乡那获知传承不同的逃票线路。如此的登山,才是乐趣无穷,别有一番挑战。
因此,大学唯一的一次走正门进入缙云山风景区,就是一班三十号人坐着汽车堂皇而入的。
第一日,我们像普通的旅客,在风景区的路上缓行,同时听指导老师对着路边的具体植物讲解不同科属的植物和它们的枝条、叶片特点及生长习性。与普通的旅客不同的是,我们不在任何景点停留,指导老师也只在路过是偶尔会说:这是缙云寺,那是相思岩,那是去往海螺洞的方向…
上午是教学,下午就是考试。所以我们上午学得特别认真,毫无欣赏风景的闲情逸致。
第二日依然如是。
第二日下午考完,大家皆大欢喜。当听到老师又说第三日准备带我们去登遍缙云山九峰时,同学更是欢喜雀跃,尤其是男生。
虽然我们已经多次上山,也早已经知道缙云山九峰,却不知道具体那九峰,更不用说登上每一个山头。
第三日一大早,我们简单地带了水,就怀揣着兴奋随着指导老师出发了。
缙云山九峰大致的排列,从南至北是夕照峰、玉尖峰、宝塔峰、莲花峰、猿啸峰、聚云峰、狮子峰、香炉峰、朝日峰。最高峰是狮子峰海拔951米。我们的住处距离莲花峰最近,于是从莲花峰开始,一行三十一人,男二十三,女八人,沿着各峰的主脊线,依次攀登莲花、猿啸、聚云、狮子和香炉。沿途山高自不用说,而且林密,不像大多山峰,站在山巅视线毫无遮掩,一览无遗。除了狮子峰视线稍好外,其他各峰,都是乔木林立灌木茂盛,在四月的缙云山,正是诸峰泻翠的时节(在狮子峰本来有照片为证,一张与指导老师及阿贵、刁杰、辛政洲、左江及小肌肉等七人的合影留念,可惜在三年后一场宿舍大火中消逝无踪),因此无丝毫登山之艰辛,只有穿林之乐趣。
到了香炉峰,男生依然向往征服朝日峰,虽然看日出是不能了。可是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女生们早已经喊累得不行,而且饿得不行了。虽然一部分男生说自行前往朝日峰,可惜指导老师只有一位,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队伍是不能分开的,最终,朝日峰没有成行。留下一件憾事。
回头说实在话,缙云山是无法与其他名山相比较的:缺少知名景点,更无独到特色。远不能比黄山、泰山,近不如峨眉和青城,甚至连重庆另一处的江津四面山都比他有名。四面山的名字就是最大的特点,而且四面山的瀑布是极为美丽的。
但是缙云山作为大学时的大后山,简直就是我们的巨大的后花园。透着无比的亲切。峨眉和青城虽然有名,四面山瀑布虽然美丽,却是远方的姑娘,缙云山是我们的邻家女孩,更因为曾经几乎走遍九峰,更显得熟悉如亲人。因此缙云山在内心的深处,不需要故意去思念,不需要特意去挂念,常常自然浮现在眼前。
(后注:重庆的冬天无雪,虽然常常天色阴沉,有时湿冷难耐,最低气温很少低于5℃的。1995年在学校过年,年三十独自一人在宿舍听北碚调频台(正是热线电话为1601021的电台)广播,收音机里忽然传来周亮《你那里下雪了吗?》的甜美嗓音,此时的缙云山上正在下雪。)
![]() |
2008年缙云山的雪(1995年的没有) |
![]() |
缙云山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