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民谣一首:《男孩与云》
男孩与云
一个男孩去捡坚果
另一个去打野味
第三个捕夏季的鱼
第四个去追野兔
第五个设套捕狼。
一个回来带着坚果
另一个回来带着野味
第三个满载夏日的鱼
第四个追兔又折回
套狼的却不见踪影。
谁在挂念男孩,
谁要去寻找孩子?
父亲挂念男孩
要去寻找孩子。
父亲出发去搜寻——
他如狼搜遍大森林
野兔一样穿越林薮
羊羔一般绕过高树
如同蚊蚋飞过天空。
“出来吧,我的孩子!”
“我不行,亲爱的爸爸:
云彩粘住了我的头
水气攫住了我的发。
拿来一束秸秆,
一捆木板
烧那云彩边缘
驱散云端雾气。”
Poika ja Pilvi
Läksi poika piähkiniä
Toinen poika tuorehie
Kolmas läks kesäkalal
Neljäs läks jänön jälil
Viijes läks suven vivoil.
Tul poika piähkenest
Toinen poika tuorehest
Kolmas kesäkalast
Neljäs jänön jälilt,
Ei tullut suven vivoilta.
Kelles poikaa ikävä
Halu lasta laajitella?
Isol tul poikaa ikävä
Halu lasta laajitella.
Iso mänkyö etsimiä -
Ets sutena suuret korvet
Jäniksenä peltopuistot
Karitsana korvet korjat
Itikkana lensi ilmat
"Tule pois poikasein!"
"En pääse isosuvein:
Pilvet piätäin pittiät
Hattarat hapeniijain.
Ota olkii kuponen
Pärehii vihkeröinen
Millä poltat pilven reunat
Pilven hattarat hajotat."
Finnish Folk Poetry Epic, nr. 13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931917/ 这本书荟集了148首原汁原味的芬兰民间歌谣,从史诗到情歌无所不包。编者为研究芬兰民间歌谣的专家,特别注重主题类型和变体的对比。“孩子与云”这一类型的歌谣收有三首,皆出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卡累利阿地区(Karelia, 今属俄罗斯),由民间歌手或普通农民所唱。由于文本使用卡累利阿口头方言记录,与现代芬兰标准语有较大差别,读来许多词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我只能通过英译确定意思。
根据编者介绍,“孩子与云”是独具芬兰特色的一个诗歌母题,叙事分三部分:一群孩童出外采猎,一个失踪;父母兄弟姐妹焦急寻找;失踪孩子的声音在云端报告了失踪原因,即被云彩掳去。有的此种诗歌还包括最后的解救,由孩子指点方法,用火烧或向云彩献祭酒水救出孩子。
早期的芬兰人多从事采集渔猎,小孩子也要进入森林采蘑菇浆果,或捕鱼套兔,以帮助维持生计。无论年龄,每张吃饭的嘴,只要有双手,就得劳作奔波,现代神话中的“童年”那时是不存在的。然而到过芬兰的人都明白,那些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绵延百里,深不可测,看似平静实际上危险四伏,失踪死亡是家常便饭。这一类的民谣正是反映了常见的焦虑,即孩子一旦离开了家的范围,难说会不会就此不见。失踪的原因在这首诗歌里似乎被归因为云雾里蕴含的超自然力量,然而背后的信仰和传说到底是怎样的,没有更多材料可以佐证。
一个男孩去捡坚果
另一个去打野味
第三个捕夏季的鱼
第四个去追野兔
第五个设套捕狼。
一个回来带着坚果
另一个回来带着野味
第三个满载夏日的鱼
第四个追兔又折回
套狼的却不见踪影。
谁在挂念男孩,
谁要去寻找孩子?
父亲挂念男孩
要去寻找孩子。
父亲出发去搜寻——
他如狼搜遍大森林
野兔一样穿越林薮
羊羔一般绕过高树
如同蚊蚋飞过天空。
“出来吧,我的孩子!”
“我不行,亲爱的爸爸:
云彩粘住了我的头
水气攫住了我的发。
拿来一束秸秆,
一捆木板
烧那云彩边缘
驱散云端雾气。”
Poika ja Pilvi
Läksi poika piähkiniä
Toinen poika tuorehie
Kolmas läks kesäkalal
Neljäs läks jänön jälil
Viijes läks suven vivoil.
Tul poika piähkenest
Toinen poika tuorehest
Kolmas kesäkalast
Neljäs jänön jälilt,
Ei tullut suven vivoilta.
Kelles poikaa ikävä
Halu lasta laajitella?
Isol tul poikaa ikävä
Halu lasta laajitella.
Iso mänkyö etsimiä -
Ets sutena suuret korvet
Jäniksenä peltopuistot
Karitsana korvet korjat
Itikkana lensi ilmat
"Tule pois poikasein!"
"En pääse isosuvein:
Pilvet piätäin pittiät
Hattarat hapeniijain.
Ota olkii kuponen
Pärehii vihkeröinen
Millä poltat pilven reunat
Pilven hattarat hajotat."
Finnish Folk Poetry Epic, nr. 13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931917/ 这本书荟集了148首原汁原味的芬兰民间歌谣,从史诗到情歌无所不包。编者为研究芬兰民间歌谣的专家,特别注重主题类型和变体的对比。“孩子与云”这一类型的歌谣收有三首,皆出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卡累利阿地区(Karelia, 今属俄罗斯),由民间歌手或普通农民所唱。由于文本使用卡累利阿口头方言记录,与现代芬兰标准语有较大差别,读来许多词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我只能通过英译确定意思。
根据编者介绍,“孩子与云”是独具芬兰特色的一个诗歌母题,叙事分三部分:一群孩童出外采猎,一个失踪;父母兄弟姐妹焦急寻找;失踪孩子的声音在云端报告了失踪原因,即被云彩掳去。有的此种诗歌还包括最后的解救,由孩子指点方法,用火烧或向云彩献祭酒水救出孩子。
早期的芬兰人多从事采集渔猎,小孩子也要进入森林采蘑菇浆果,或捕鱼套兔,以帮助维持生计。无论年龄,每张吃饭的嘴,只要有双手,就得劳作奔波,现代神话中的“童年”那时是不存在的。然而到过芬兰的人都明白,那些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绵延百里,深不可测,看似平静实际上危险四伏,失踪死亡是家常便饭。这一类的民谣正是反映了常见的焦虑,即孩子一旦离开了家的范围,难说会不会就此不见。失踪的原因在这首诗歌里似乎被归因为云雾里蕴含的超自然力量,然而背后的信仰和传说到底是怎样的,没有更多材料可以佐证。
![]() |
芬兰的森林 |
Dimurjan
(Dublin (Baile Átha Cliath), Ireland)
Fúachaimm chéin fri fégi fis mu rosc réil, cesu imdis 视力虽弱...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