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
查看话题 >一如既往的啰嗦一下我的迷笛。
距离4号从北京回学校已经过了5天了,在把我大suede的近期表现撸的差不多了之后,我回来记录我迟到的故事。
在迷笛音乐节的手册最后一页,有一篇简短的调查问卷,第七题甚是矫情——如果没有山羊皮乐队的演出,您还会不会来迷笛?五个选项也甚为武断绝对,我只能选“其他”。因为已经连续三年去迷笛了,这次订票又是早在阵容出来之前,但是看到suede的时候,还是觉得我靠,第一天差不多要废了吧。在老谢和suede之间犹豫了几天之后,我愤然选择了suede。然后就觉得我头一天就是为了看suede而去的了。据说MINI正和迷笛合作着这么一个项目,以后每年的MINI舞台上都会有一支(缺钱的。。)英伦乐队。。简直就是福音。
今年我们小伙伴好多啊。差不多都是公公引来的。不过还有个偶然情况——我们认识了一个独自前来的土豪。到了北京南站开始乘地铁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前面有个人背着大书包,带有一切户外装备,最重要的是此人包上别有两个徽章——迷笛和痛仰。于是尾随着此人,在拥挤的地铁通道里边走,边毫无节操地商量要不要把他的徽章偷下来。。太没素质了,毕竟都是朝着同一个梦想前进的。。乘地铁要到倒数第二终点站下车,看着曾经刚刚开通的崭新的4号线变得如此破旧,看着相反方向的高米店南站(曾经画室所在地),又多了一份“time goes by”的感慨。人开始少到我不敢相信的地步,也看到很多带着同样包裹的男男女女,在车厢里笑闹,所有人都像是在赴一个仪式般心照不宣。
下了地铁要去赶公交的时候,我们和土豪就算是认识了。彼时他还没有土豪这个绰号,我们彼此问着是第几次来迷笛这种问题。因为背着帐篷睡袋,附近又有个凤凰山,于是被车站开黑车的问了好几遍“凤凰山去吗?多少多少钱”这种问题,公公感到疑惑,我们看起来很像去旅游的吗?
赶上了车,车上人很多。我发觉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讨厌人群了,我开始感受人群的拥挤和急躁,公公皱着眉头说人怎么这么多,后面拿着单反的哥们使劲把胳膊撑在窗玻璃上,呈现出一种包围我的架势,耳朵里塞着Dog Man Star,胖墩售票员捏着傲娇的京腔说,上车刷卡啊!没卡的买票了啊!這票有人要吗?没人要撕了啊!都往前走点儿!前后门下车!中间這块儿最挤了!去音乐节的!663也能到!等下一辆吧,這辆都上不来了!音乐节的,去音乐节的!這站下车了啊!
下了车我才觉得有点异常。这次的人的确显得太多了。也许是场地小了的原因。土豪和二屌丝来到了尘土飞扬的营地,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互帮互助扎起了帐篷。此地条件看起来比去年还要差,具体表现在常年积着泥水秽物的厕所和仅有的两个洗漱池,而且没有信号。这给公公联系一位小伙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唯一的标志就是一杆石家庄的大旗,醒目而古老。另外一个则是到了晚上演出结束的时候才找到,同样,也是通过那杆大旗。收拾停当后,土豪外出探路,顺便帮我们带回了两本手册,根据阵容,土豪觉得自己日落之前都不用出营地了——又是一个金属党。而国摇文艺公公和英伦脑残粉(我)下午早早就要出发去看丢火车。丢火车这个形象很有点像前阵子《中国好歌曲》里那个赵照,戴一顶檐帽。最后一首《茶底世界》燃翻全场。第一天除了坚守MINI舞台等待suede出场的时间,其余都略显空虚,看了摩托飞车表演,看了中央美院基础部的学生作品,还领了好几张免费明信片。后来开始溜达顺带着熟悉场地,来到了战国舞台,霾晦快要出场了。这名字一听就是黑金那一套,可是不知怎么,总让我觉得这就是北京空气质量的真实写照。这么一想,霾晦这个词我就无法直视了。。而且此时天气阴沉,大有黑云压城之势,这个氛围其实特别到位。最近我差不多从金属党转化成英伦党了,所以霾晦的歌一首都没听过,但是跟着躁下还是特别有感觉。这里的人群让你感觉就像是大海,你这一滴小水珠,总会迫不及待地希望融入。而不是像别处那样疏离,用孤单的身影大声宣告着“我是一粒孤独的水珠快来崇拜我吧”。
这时才区区不到下午四点,但是天气已经阴沉得吓人,我们去了以前从没光顾过的孩子迷笛舞台,感到十分惊喜。看了一支后来从手册上得知叫做“小破孩”的乐队,全是00后,觉悟特别高,主唱小胖虽然处在变声期,但反光镜、扭机、老谢,张嘴就来,女孩吉他手solo弹得利索又耀眼,鼓手有点过于兴奋,敲solo的时候把鼓槌甩出去两回,后来在台下一阵阵的“牛逼”和“加油”中顺利敲完。后生可畏啊,陡然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老了。旁边的哥们兴奋地说,这就是中国摇滚的希望啊!对这话不置可否,不过既然小孩都能组乐队了,说明中国的音乐环境确实开放了不少,虽然比不上大不列颠那种全民摇滚的氛围,也是一种进步。suede的传记里提到他们2003年来中国演出的时候说的话。他们说,1966年他们(指中国人)没能看到the beatles,没关系,现在他们有suede了! 我看到这句话就特别想笑。笑话,1966年正文革呢,你跟我谈摇滚,谈the beatles?
后来来了MINI舞台,也就是俗称的宋舞台,之后就没走过。从声音玩具,到suede,场场不落。话说声音玩具也是颇具英伦气质的,以前没有听过,真不知道干嘛去了。跟着开火车的大队跑了一段,顺利把自己从中后排拉到了前五排的美好位置,离栏杆近了好多。下一个是德国的masterplan,阵容闪亮,由前“万圣节”吉他手组建,现任明星阵容只记得一个,那就是污秽摇篮的鼓手。就算我怀着来占前排听suede的阴险动机,这几个大汉也相当动人,我疯了一样的喊声显然是吓到了前面的小清新妹子,这么一个反应就我知道那几个肯定也是来占座看压轴的,可是拜托你们能不能入乡随俗一下,免得后面这个疯子踩了你们的脚。。然后到Nova Heart的时候人群稍微松动了点,我拉着公公赶紧往前挤,大概到了二三排那样子。既然都到了Nova Heart这种神经质电子迷幻摇了,还是没人走,可见人们心里打的算盘都和我一样一样的。主唱比起去年来,瘦了不少,看起来挺漂亮的,还多了丝妖媚气,勇气可嘉的是她光着脚来演出,在她装疯卖傻地够过高的话筒架子时,镜头给到了脚上,然后就是人群里爆发的欢呼,意思就是“牛逼”。鼓手还是那么可爱,烫了个头发,穿了件很有vintage味道的连衣裙,让人无法把目光移开。我就是因为太注意这两个女的了,才没注意另外两个男性成员究竟是不是换了人。然后我就记住她俩的名字了,主唱冯海宁,鼓手石璐。冯海宁这次的演出比起歇斯底里来,又多了一点传统戏剧的意思,看着看着就让人联想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个胖娃娃”的顾盼生姿的村妇。而且还穿了印花衬衫,印的很大朵的花,不是小碎花。其实她远不是国摇最能折腾的女主唱,但是绝对是最奇葩到无法模仿的一个。她们走了之后,灾难就来了。液氧罐头来了。液氧罐头可是不把全场躁翻就绝不罢休的,但是前排都是等着看suede的人啊。他们毫不留情地调动人群玩大的,把公公挤到了不知什么地方,我则紧紧攀着栏杆,所以十分幸运的就是,我被挤到了第一排,第一排啊!但是我高兴的太早了,前面还有三排严严实实的志愿者和摄影师,架着长枪短炮(三脚架和长镜头)等着一天的重头戏。
此时的天气好像也是suede脑残粉似得十分激动,山风猎猎,把顶棚刮掉,把顶灯刮得摇摇欲坠,把不知道哪根线刮跑,造成两旁的屏幕无法直播,舞台上一片忙乱可就是没什么人,几个我不认识的老外跑来跑去,貌似他们被这大风吓得几乎要放弃演出。萧敬腾是雨神?笑话!我大suede的天气黑历史可悠久了,所到之处无一没有飓风台风这种东西。。上海迷笛就是在一片烂泥中进行的。。还好有牛逼的工作人员,飞檐走壁把顶灯固定好,这时Richard穿着冲锋衣出来调音了,听到那种带着噪声的温暖吉他声,我顿时觉得不冷了。弹了一会儿他又跑回去,然后回来说,我们还是决定要演下去。然后大屏幕上出现了suede这个字,以Dog Man Star的专辑封面作为背景。看到那个俯卧的裸男,全场欢呼。20年了。那是一张20年来最伟大的英伦专辑。对我来说,没有之一。嗑药嗑出的伟大音乐。 brett在其他人都就位之后上场,耍大牌气质显露无疑,他不复20年前的妖艳美丽,但一种沉着洗练的美越发透了出来。他老了,但并没有枯萎。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全场欢呼之后,他开始唱保留的开场曲目introducing the band,这首歌唱得挺走调的,调音过程太匆匆,也属正常现象。然后开始唱我当时最喜欢单曲循环的歌,we are the pigs。这首歌虽然不及重金属那么激烈,却总有种阴暗的力量在里面,而且还有强烈的政治隐喻。这种歌估计都没办法在工体唱,只能在迷笛唱。brett的声音高不上去了,于是这首歌就让他唱出更加冷静阴郁的感觉。当时我感受不到,因为正处于万人大合唱中,只能听到自己因为兴奋而跑调的声音。话说这群老家伙还真是骚气依旧,matt抱着贝斯拼命左摇右晃显得很欢乐,Richard也拿出年轻留长发时的架势把头甩来甩去,Simon看不见,鼓手应该表现的总是很沉稳。但是其实Neil才最是台风沉稳又不失飘逸的一个,他最省事,坐在键盘前面若无其事地卖卖萌就行了。面前放了苹果电脑,不知道是不是在刷推特。。但是只有Brett才是吸引全场目光的那个。heroine。the wild ones。this Hollywood life。animal nitrate。metal Mickey。new generation。每首前奏响起的时候,心里都像打开一扇天堂之门一样豁然。啊是这首歌啊。Brett上蹿下跳,发展出一种不那么妖艳、却仍十分骚气的夜店舞步,使尽浑身解数,当然也不能缺了套马杆甩话筒线。然后把西装外套一脱,往地上一扔。那个动作让人觉得他又年轻了。然后唱了still life,这首歌一如既往地用木吉他伴奏,全场彩灯全关,只剩一束白色追光打在brett和Richard身上,朴素又动人,Brett还能歇会儿。不能不说这安排真巧妙。因为这首过后马上就是so young,亲爱的赵导在她的毕业圈钱大作《致青春》里使用过的音乐,也是suede最广为中国人知的歌之一,连公公都知道。Brett有的折腾了。最后他套了规模惊奇的马杆,甩起的话筒线比本人身高还长,但是谁也没工夫担心Richard会不会被砸到,所有人都在想我靠真的好帅啊。然后他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让话筒线缠到自己身上,看起来就像世界末日来临时的从容赴死。然后他不得不赶快把话筒线解开,估计是长期的(圈钱加造势)巡演练就了一身敏捷的求生功夫,很快就解开了。filmstar。everything will flow。trash。最后是压轴曲目beautiful ones。从这首歌上可以听出他变了不少,高潮时的假声已经发不出,只好变了一个调子,不过假声和高音都有妹子帮唱了出来。好像自suede诈尸重组以后,这首歌一直都没有再用假声唱了。岁月啊岁月。然后Brett一句“thank you and good night”让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结束了吗?前排还有大量妹子喊着encore,encore,后面一个哥们恋恋不舍地喊着“Brett!我要当你儿子!”,我还呆在原地不想走想等等看有没有返场,结果还是让公公拽走了,毕竟还有个人没找到。
回营地的路上我疯了,拿出手机使劲听this Hollywood life ,we are the pigs和 so young,同时摇头晃脑。公公连忙装作不认识我,其实根本没人鸟我。被人叫了那么长时间的神经病,觉得好像快叫成真的了。
晚上据说有人裸奔,特别不幸的是我怕冷,没出帐篷看,所以没看见,公公带了从大旗处找到的小伙伴回帐篷扯闲天,一口流利的石家庄腔让我无所适从,只能像平时一样装哑巴。几个姑娘小伙用响彻全营地的洪亮声音喊着,内蒙的到这儿来!过了一会儿就聚集了一堆草原热血青年,一起唱着各种随机想出来的歌,不乏国摇名作如镜子中、罗马表,也不乏浪漫农金如凤凰传奇,玩儿嘛,唱什么都high。公公乏得早,不到十二点我们仨就睡了,从冷得要死到既冷又困没知觉。
第二天公公一行人老早的就要出去洗澡,考虑到一点个人情况我没去,这种事情经历了一点之后,就不觉得邋遢和无法忍受了。看来我还是个孩子,还没变成成年人。因为孩子和成年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孩子在玩的时候不怕脏。今天小伙伴略多,时光虚度得很厉害,在帐篷里躺到一点半,起来去看了丝绒公路,去战国舞台看了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左斌乐队,前年偶然听到的,觉得不错。然后天气就开始傲娇,刮风下雨,但是没等我们走到出口回营地,雨就停了。公公的小伙伴之一要给相机电池充电,于是一行人站在那里等了半小时有余,最后还是没等到她排上队,就自顾自地走了。战斧没看上,也没觉得多可惜,一系列金属今年统统在我单子里缺席了,难道我真的变清新了么。过会儿该伙伴把电池顺利地充上了电,此时阳光正盛,但是过会儿又开始刮风下雨,天气变换之迅捷让人无法忍受,如果谈恋爱是这种感觉,那我还是乖乖地单着吧。这次我们回到帐篷里简作休整,我回去拿了把伞,结果再出去的时候,丫就一直没下过雨!太坑爹了。回去赶上看铁风筝演最后两首歌,也没看见虞笙老人家扔白菜的经典节目,然后就赶去唐舞台看木玛了。此时木玛本人还没出现,公公看着空荡的舞台说,这是上个乐队没演完呢吧,不过我看着鼓手头上的帽子觉得似曾相识,这就是木玛的风格啊。我正往前走,结果又跟公公一行走散了。散了就散了吧。很快,木玛穿着黑夹克,戴着黑帽子和黑墨镜就出现了,他上场的时候正值日落,他说,你们往后看看,多美。于是我条件反射似得拍了一张。我拍的不好,逆光太难弄了,实际情况确实很美。木玛好像总是在这种日夜之际上场,带着黄昏诱人的美感,把入夜时分变成绝望的盛宴,每个人都在舞,舞,舞。举起手,仰望这个嗓音诱人的男人带着人群走进大汗淋漓的地方。最后他自己先热了,脱掉夹克,引得一片尖叫声,我则想着,这是我来迷笛见到的第二个最性感的人。第一个当然是Brett Anderson。正是木玛这场让我想起来去电音舞台看一看。所以小伙伴们占据了几只轮胎,决定坐等痛仰的时候,我就去溜达了一番。先是去vans活动区采集了几张照片,看了看那些朋克老外的多彩生活纪录片。滑板是没戏了,已经聚集了太多大高个,什么都看不见。然后就进了迷笛Disco——电音舞台。觉得好像没有真实的夜店那么声色犬马。可能真正的夜店里没有那么多听摇滚的。嘈杂那是必须的,也不看看这可是音乐节上的disco。各色人等有来看热闹的比如我,还有夜店达人来装逼的,我就看见几个戴着墨镜在那“动次打次”地晃,手里还得端着一纸杯的野格。还有该DJ的忠实拥簇,站在控制台那喊着“你最牛逼”,诸如此类。亲眼看见有人玩那个花式秀恩爱,很成功,只可惜是异性恋。该DJ确实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风格,因为平时不听电音所以无法总结,不过给人感觉很流畅,变化又丰富,静躁之间的切换很自然,以为它结束了,其实只是另一个开始。但是,如果不是群魔乱舞的一份子,根本没法长期待下去,全是电音太单调啊。
再回到唐舞台,找到轮胎上的小伙伴,已经是倒数第二个乐队了,是德国一个名字酷似Lacrimosa的乐队。当初看阵容时吓了我一大跳,另外一个我最爱的哥特大叔要来了?后来发现虚惊一场。 不过几个小伙伴倒是一反曾经的烦躁(毕竟这可是排在痛仰前面的队)争相高兴地说,这货好帅啊好帅啊!
然后痛仰千呼万唤始出来了。我们站在人群后面,每人都踩着两个轮胎,人为地增高了20厘米,看得特别爽,也全然不管这里是不是没有脑残粉我们是不是被当成了神经病,一个个只管在轮胎上颠三倒四地蹦跶,轮胎都蹦翻了,只得数次跳下去再摆好再站上来继续蹦跶。碍事的雨伞已经被我塞进裤子口袋里,时不时地往外跑。高虎离一代巨蟹男神又近了一步啊,去年暑假在拉萨看的时候,他一头不长不短的头发散放着,头上勒了一条带子,一条大花臂惹得叫好连连。这次他头发终于能梳成一个小辫子了,穿了件上面印着香蕉的T恤,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调动全场情绪。可能是在路上玩的太开心,舞台上也停不下来,开始用自己发明的无规律蹦跳舞步抒发“生命美好”的感情。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人,他们不在北京,不能到现场,每人举着牌子或者纸片,写着想说的话。我回来才发现豆瓣收到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急求相关照片用于现场展示,没想到他们这么用心。其实注意力完全都可以只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的。这次唱的歌都特别干净利落,躁得起,但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对,缺的是一首抒情的返场。所有人都喊着返场返场,然后他们就返场了,唱了“生命中美好的一天”。对,缺的就是这首经典返场歌。此时我们都从轮胎上下来了,又懒得再站上去,只好以矮子的身份听完这首歌。不过还能看见屏幕。我看见屏幕上是很多电影的剪接,有《末路狂花》的结尾,两个女人开着车跃下山崖的诀别一吻,有《猜火车》里面mark嗑药时候的眩晕景象。最后小电影演完了,所有的场景分成好几个小窗在屏幕上同步行进,最后一句话出现在屏幕上——but their big dream never died。痛仰的文艺范又一次让我掉了泪。
这天晚上为了捱过寒冷的夜晚,我们在外面坑爹的小摊买了几罐酒回去边喝边聊,公公的小伙伴太多,把帐篷填满了,所以我只能坐到土豪的帐篷那,默默地嗑瓜子。土豪这个外号则来源于他早晨向我们炫耀“唉,我这还有半块切糕没吃呢!”。在一堆人因着一个石家庄方言笑的乐不可支的时候,土豪出去借了把吉他回来开始弹吉他,不过我们点的歌例如罗马表,他都不怎么会,但是这也比我一个荒废的吉他社社员身份强了太多。土豪最拿手的是一首水木年华的歌,忘了名字,三个忧伤的和弦,实在是泡妞上选。后来土豪好不容易打算认真弹首歌,却来了个人把琴要走了,于是重回无所适从的状态,过了一会儿大家就散了回去睡觉了。这次公公培养了一个新的口头禅——都TM冻成傻逼了!
第三天有了奇遇一则。其实也不算特别奇了,有个小伙伴在北京有个叔叔,该叔让他的朋友来招待小伙伴一下,于是四个身穿T恤牛仔裤脚蹬硫化鞋头戴骚气墨镜的女生坐上一辆忘了什么车,就去蹭饭了。这时我深刻地感到了代沟的不可消除。这叔叔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想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我们也随声附和一下。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叔从事的职业——人家是管旅游业的,所以对迷笛场地的周边设施、环境什么的还挺有发言权,不过他作为局外人,看音乐节的目光还是相当简单,此人比较适合去主办下草莓。
回来之后就看到各种志愿者以各种方式宣传着今晚有冰雹,建议今晚撤营云云。现在看来,不得不说这个赶人的方法实在太机智。利用不规律的天气散布小概率危险事件,并利用天气预报和营区没信号的事实来加以夸大,进而达到让更多人撤出营区的目的。阴险至极啊。不过当时真的把我们大多数人骗到了,于是不紧不慢地纷纷把帐篷收起来,我看着一堆北暴把很多红领巾系在线上,徒生一股悲伤,拿着不到一升的矿泉水,慢慢灌,等到收拾好了的时候,一升水灌完,潇洒地把瓶子一扔,就出发了。现在想想,我迷笛的时候那装逼范儿真是。。我其实应该贯彻反光镜精神的,把瓶子捡起来找到垃圾桶扔掉,还狂飙乐园一片碧绿(尽管它满地都是黄土渣子),那才是高素质摇滚人才。。。
试音的时候听到有号声,蛮爵士的感觉,于是决定去看这支爵士乐队,于是把万重错过了。万万没想到我去年听过,居然忘了,可见印象不深。晚上为了在扭机那儿躁(事后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又错过了MINI舞台想看的反光镜前面那支颇具戏剧性的丹麦团,得不偿失啊。下午在唐舞台附近搭了小帐篷当作营地,然后一群人就作鸟兽散了,反正有根据地。第一场看了南无,既骚气又欢乐的风格,因一首“春天来了”风靡中国好歌曲,听到这我又掉了两滴眼泪,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美cry”吧。打鼓的大人花裤衩美翻全场,好像是模仿安迪沃霍尔的风格印的美元符号。然后就是那支爵士团,这玩意也不能听时间长了,有点乏。这帮吹号吹萨克斯的哥们还没撤完,就有姑娘喊“赵雷,赵雷”,可是过了很长很长时间他才上台,盖因之前的演出普遍都提前了,雷子大概是决定让演出回到正轨,所以正点出场,可我站着都快睡着了。雷子头上也扎了条带子,还戴了墨镜,看不见那张美型的脸,不过声音里还是透着一股胡同气质,京腔很溜啊!可惜我之前困得要死,实在没有力气做什么反应。之后就守住了唐舞台,声音碎片的音乐也特别好虽然我以前没接触过,到了扭机的时候我犹豫着要不要去宋舞台看那个丹麦团,结果还是呆住了,并且差点死在舞台下。本来站在第二排,结果头排的妹子全都攀上栏杆,这样我就只能看见几个激情满满的屁股。。然后就是很多多肉爷们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我正忙不迭准备撤到后面去,我后面那位多肉爷们说,你慢慢撤,肯定撤不出去,我保护你!能在扭机演出的时候听到这种话实在是温暖人心,尤其是对我这种平日根本没机会听到这种话的人来说。后来又围着焰火转圈差点给绊倒,和一群大老爷们勾肩搭背地甩头又差点丢了脑袋,散了之后才发现,在我右边的那位穿白衬衫甩头的哥哥好像韩寒啊。可是也就看了那么一眼。扭机这场过于感受现场气氛了,所以舞台上什么情况基本没看见,除了看见梁良换了一个奇异的新发型,看起来脑袋上像起了很多疙瘩。
这时整个迷笛只剩下逃跑计划一场了(咦好像还剩一个战国舞台的大红袍),顶着大风我跑回根据地去整理一下东西,这时一位失散多时的小伙伴也回来了,说找了我一下午。。说真的,至于么。。逃跑计划要开始了,听到is this love的时候,我冲出帐篷,然后就看到屏幕上毛川消瘦的身材,瞬间将其列为迷笛第三性感主唱。听到有人把他们黑成五月天,把毛川黑成阿信,有点不太明白。最后毛川开玩笑似得说,哦对,我忘了还有最后一首歌没唱。这时全场观众都自觉地把手机调出了手电筒举起来,这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时我突然想起,三天都没给岑孙打个电话。反正这里没信号,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出去,于是试探性地拨了。通了。我一句话没说,直接把手机举到了空中,正好开始唱。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所以一场完美的压轴,是不能少了给岑孙的一个电话的。
晚上天气及其糟糕,所以也没人恋恋不舍地叫着返场,每个人都收拾东西准备走人,场面一片混乱,我们一行人最后还是决定坐迷笛大巴回去,这直接导致我们从十点半站到凌晨一点,就是为了排队。排队过程中,夜空中的星星一直很耀眼,又让我想起了主办方的谎言——今天晚上有冰雹,建议尽快撤营。怎么就这么容易被骗了啊,还是图样图森破。顶着一头星光我发现用了两年的耳机坏了,只得跟土豪借了一副用,音质很是不堪,但是比起扯闲天来,我还是愿意听歌。所以排队的不到三小时里,我一直沉浸在suede里自嗨,完全不知周围的人在说笑什么。
回到城区的我们四处寻找能落脚的地方,看见一家银行的自助服务都美得不得了,纷纷钻进去取暖,这时土豪出门找落脚点,而其余人则查到附近的麦当劳,于是又开始把土豪叫回来。土豪说他的名字叫李想,所以你们能在5月4日凌晨两点左右听到北京街头一群人在喊着“理想,理想”,看起来像是喝高了的理想主义青年。
到了附近那家麦当劳,发现已经坐了不少刚从迷笛出来的人了,值夜班的小伙子一副没见过这阵势的样子,但是他的每个细小的眼神和动作都让我感到了一点敌意。我差不多能想象到他的心理活动。大晚上的,哪来这么多背着帐篷的疯子,瞧他们那邋遢样!地板都踩脏了,我刚拖的,本来以为都没人了!就知道蹭地方睡觉和蹭洗手间!怎么就让我摊上这群人!他的厌恶微不足道,但是是来自这个世界的敌意。我理所当然地忽略掉它,但是这种东西曾经却让我如坐针毡。岁月啊岁月。
------------------------------------------------------------------------------------------------------
图片我就不传了,在相册里有。。。
在迷笛音乐节的手册最后一页,有一篇简短的调查问卷,第七题甚是矫情——如果没有山羊皮乐队的演出,您还会不会来迷笛?五个选项也甚为武断绝对,我只能选“其他”。因为已经连续三年去迷笛了,这次订票又是早在阵容出来之前,但是看到suede的时候,还是觉得我靠,第一天差不多要废了吧。在老谢和suede之间犹豫了几天之后,我愤然选择了suede。然后就觉得我头一天就是为了看suede而去的了。据说MINI正和迷笛合作着这么一个项目,以后每年的MINI舞台上都会有一支(缺钱的。。)英伦乐队。。简直就是福音。
今年我们小伙伴好多啊。差不多都是公公引来的。不过还有个偶然情况——我们认识了一个独自前来的土豪。到了北京南站开始乘地铁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前面有个人背着大书包,带有一切户外装备,最重要的是此人包上别有两个徽章——迷笛和痛仰。于是尾随着此人,在拥挤的地铁通道里边走,边毫无节操地商量要不要把他的徽章偷下来。。太没素质了,毕竟都是朝着同一个梦想前进的。。乘地铁要到倒数第二终点站下车,看着曾经刚刚开通的崭新的4号线变得如此破旧,看着相反方向的高米店南站(曾经画室所在地),又多了一份“time goes by”的感慨。人开始少到我不敢相信的地步,也看到很多带着同样包裹的男男女女,在车厢里笑闹,所有人都像是在赴一个仪式般心照不宣。
下了地铁要去赶公交的时候,我们和土豪就算是认识了。彼时他还没有土豪这个绰号,我们彼此问着是第几次来迷笛这种问题。因为背着帐篷睡袋,附近又有个凤凰山,于是被车站开黑车的问了好几遍“凤凰山去吗?多少多少钱”这种问题,公公感到疑惑,我们看起来很像去旅游的吗?
赶上了车,车上人很多。我发觉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讨厌人群了,我开始感受人群的拥挤和急躁,公公皱着眉头说人怎么这么多,后面拿着单反的哥们使劲把胳膊撑在窗玻璃上,呈现出一种包围我的架势,耳朵里塞着Dog Man Star,胖墩售票员捏着傲娇的京腔说,上车刷卡啊!没卡的买票了啊!這票有人要吗?没人要撕了啊!都往前走点儿!前后门下车!中间這块儿最挤了!去音乐节的!663也能到!等下一辆吧,這辆都上不来了!音乐节的,去音乐节的!這站下车了啊!
下了车我才觉得有点异常。这次的人的确显得太多了。也许是场地小了的原因。土豪和二屌丝来到了尘土飞扬的营地,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互帮互助扎起了帐篷。此地条件看起来比去年还要差,具体表现在常年积着泥水秽物的厕所和仅有的两个洗漱池,而且没有信号。这给公公联系一位小伙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唯一的标志就是一杆石家庄的大旗,醒目而古老。另外一个则是到了晚上演出结束的时候才找到,同样,也是通过那杆大旗。收拾停当后,土豪外出探路,顺便帮我们带回了两本手册,根据阵容,土豪觉得自己日落之前都不用出营地了——又是一个金属党。而国摇文艺公公和英伦脑残粉(我)下午早早就要出发去看丢火车。丢火车这个形象很有点像前阵子《中国好歌曲》里那个赵照,戴一顶檐帽。最后一首《茶底世界》燃翻全场。第一天除了坚守MINI舞台等待suede出场的时间,其余都略显空虚,看了摩托飞车表演,看了中央美院基础部的学生作品,还领了好几张免费明信片。后来开始溜达顺带着熟悉场地,来到了战国舞台,霾晦快要出场了。这名字一听就是黑金那一套,可是不知怎么,总让我觉得这就是北京空气质量的真实写照。这么一想,霾晦这个词我就无法直视了。。而且此时天气阴沉,大有黑云压城之势,这个氛围其实特别到位。最近我差不多从金属党转化成英伦党了,所以霾晦的歌一首都没听过,但是跟着躁下还是特别有感觉。这里的人群让你感觉就像是大海,你这一滴小水珠,总会迫不及待地希望融入。而不是像别处那样疏离,用孤单的身影大声宣告着“我是一粒孤独的水珠快来崇拜我吧”。
这时才区区不到下午四点,但是天气已经阴沉得吓人,我们去了以前从没光顾过的孩子迷笛舞台,感到十分惊喜。看了一支后来从手册上得知叫做“小破孩”的乐队,全是00后,觉悟特别高,主唱小胖虽然处在变声期,但反光镜、扭机、老谢,张嘴就来,女孩吉他手solo弹得利索又耀眼,鼓手有点过于兴奋,敲solo的时候把鼓槌甩出去两回,后来在台下一阵阵的“牛逼”和“加油”中顺利敲完。后生可畏啊,陡然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老了。旁边的哥们兴奋地说,这就是中国摇滚的希望啊!对这话不置可否,不过既然小孩都能组乐队了,说明中国的音乐环境确实开放了不少,虽然比不上大不列颠那种全民摇滚的氛围,也是一种进步。suede的传记里提到他们2003年来中国演出的时候说的话。他们说,1966年他们(指中国人)没能看到the beatles,没关系,现在他们有suede了! 我看到这句话就特别想笑。笑话,1966年正文革呢,你跟我谈摇滚,谈the beatles?
后来来了MINI舞台,也就是俗称的宋舞台,之后就没走过。从声音玩具,到suede,场场不落。话说声音玩具也是颇具英伦气质的,以前没有听过,真不知道干嘛去了。跟着开火车的大队跑了一段,顺利把自己从中后排拉到了前五排的美好位置,离栏杆近了好多。下一个是德国的masterplan,阵容闪亮,由前“万圣节”吉他手组建,现任明星阵容只记得一个,那就是污秽摇篮的鼓手。就算我怀着来占前排听suede的阴险动机,这几个大汉也相当动人,我疯了一样的喊声显然是吓到了前面的小清新妹子,这么一个反应就我知道那几个肯定也是来占座看压轴的,可是拜托你们能不能入乡随俗一下,免得后面这个疯子踩了你们的脚。。然后到Nova Heart的时候人群稍微松动了点,我拉着公公赶紧往前挤,大概到了二三排那样子。既然都到了Nova Heart这种神经质电子迷幻摇了,还是没人走,可见人们心里打的算盘都和我一样一样的。主唱比起去年来,瘦了不少,看起来挺漂亮的,还多了丝妖媚气,勇气可嘉的是她光着脚来演出,在她装疯卖傻地够过高的话筒架子时,镜头给到了脚上,然后就是人群里爆发的欢呼,意思就是“牛逼”。鼓手还是那么可爱,烫了个头发,穿了件很有vintage味道的连衣裙,让人无法把目光移开。我就是因为太注意这两个女的了,才没注意另外两个男性成员究竟是不是换了人。然后我就记住她俩的名字了,主唱冯海宁,鼓手石璐。冯海宁这次的演出比起歇斯底里来,又多了一点传统戏剧的意思,看着看着就让人联想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个胖娃娃”的顾盼生姿的村妇。而且还穿了印花衬衫,印的很大朵的花,不是小碎花。其实她远不是国摇最能折腾的女主唱,但是绝对是最奇葩到无法模仿的一个。她们走了之后,灾难就来了。液氧罐头来了。液氧罐头可是不把全场躁翻就绝不罢休的,但是前排都是等着看suede的人啊。他们毫不留情地调动人群玩大的,把公公挤到了不知什么地方,我则紧紧攀着栏杆,所以十分幸运的就是,我被挤到了第一排,第一排啊!但是我高兴的太早了,前面还有三排严严实实的志愿者和摄影师,架着长枪短炮(三脚架和长镜头)等着一天的重头戏。
此时的天气好像也是suede脑残粉似得十分激动,山风猎猎,把顶棚刮掉,把顶灯刮得摇摇欲坠,把不知道哪根线刮跑,造成两旁的屏幕无法直播,舞台上一片忙乱可就是没什么人,几个我不认识的老外跑来跑去,貌似他们被这大风吓得几乎要放弃演出。萧敬腾是雨神?笑话!我大suede的天气黑历史可悠久了,所到之处无一没有飓风台风这种东西。。上海迷笛就是在一片烂泥中进行的。。还好有牛逼的工作人员,飞檐走壁把顶灯固定好,这时Richard穿着冲锋衣出来调音了,听到那种带着噪声的温暖吉他声,我顿时觉得不冷了。弹了一会儿他又跑回去,然后回来说,我们还是决定要演下去。然后大屏幕上出现了suede这个字,以Dog Man Star的专辑封面作为背景。看到那个俯卧的裸男,全场欢呼。20年了。那是一张20年来最伟大的英伦专辑。对我来说,没有之一。嗑药嗑出的伟大音乐。 brett在其他人都就位之后上场,耍大牌气质显露无疑,他不复20年前的妖艳美丽,但一种沉着洗练的美越发透了出来。他老了,但并没有枯萎。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全场欢呼之后,他开始唱保留的开场曲目introducing the band,这首歌唱得挺走调的,调音过程太匆匆,也属正常现象。然后开始唱我当时最喜欢单曲循环的歌,we are the pigs。这首歌虽然不及重金属那么激烈,却总有种阴暗的力量在里面,而且还有强烈的政治隐喻。这种歌估计都没办法在工体唱,只能在迷笛唱。brett的声音高不上去了,于是这首歌就让他唱出更加冷静阴郁的感觉。当时我感受不到,因为正处于万人大合唱中,只能听到自己因为兴奋而跑调的声音。话说这群老家伙还真是骚气依旧,matt抱着贝斯拼命左摇右晃显得很欢乐,Richard也拿出年轻留长发时的架势把头甩来甩去,Simon看不见,鼓手应该表现的总是很沉稳。但是其实Neil才最是台风沉稳又不失飘逸的一个,他最省事,坐在键盘前面若无其事地卖卖萌就行了。面前放了苹果电脑,不知道是不是在刷推特。。但是只有Brett才是吸引全场目光的那个。heroine。the wild ones。this Hollywood life。animal nitrate。metal Mickey。new generation。每首前奏响起的时候,心里都像打开一扇天堂之门一样豁然。啊是这首歌啊。Brett上蹿下跳,发展出一种不那么妖艳、却仍十分骚气的夜店舞步,使尽浑身解数,当然也不能缺了套马杆甩话筒线。然后把西装外套一脱,往地上一扔。那个动作让人觉得他又年轻了。然后唱了still life,这首歌一如既往地用木吉他伴奏,全场彩灯全关,只剩一束白色追光打在brett和Richard身上,朴素又动人,Brett还能歇会儿。不能不说这安排真巧妙。因为这首过后马上就是so young,亲爱的赵导在她的毕业圈钱大作《致青春》里使用过的音乐,也是suede最广为中国人知的歌之一,连公公都知道。Brett有的折腾了。最后他套了规模惊奇的马杆,甩起的话筒线比本人身高还长,但是谁也没工夫担心Richard会不会被砸到,所有人都在想我靠真的好帅啊。然后他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让话筒线缠到自己身上,看起来就像世界末日来临时的从容赴死。然后他不得不赶快把话筒线解开,估计是长期的(圈钱加造势)巡演练就了一身敏捷的求生功夫,很快就解开了。filmstar。everything will flow。trash。最后是压轴曲目beautiful ones。从这首歌上可以听出他变了不少,高潮时的假声已经发不出,只好变了一个调子,不过假声和高音都有妹子帮唱了出来。好像自suede诈尸重组以后,这首歌一直都没有再用假声唱了。岁月啊岁月。然后Brett一句“thank you and good night”让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结束了吗?前排还有大量妹子喊着encore,encore,后面一个哥们恋恋不舍地喊着“Brett!我要当你儿子!”,我还呆在原地不想走想等等看有没有返场,结果还是让公公拽走了,毕竟还有个人没找到。
回营地的路上我疯了,拿出手机使劲听this Hollywood life ,we are the pigs和 so young,同时摇头晃脑。公公连忙装作不认识我,其实根本没人鸟我。被人叫了那么长时间的神经病,觉得好像快叫成真的了。
晚上据说有人裸奔,特别不幸的是我怕冷,没出帐篷看,所以没看见,公公带了从大旗处找到的小伙伴回帐篷扯闲天,一口流利的石家庄腔让我无所适从,只能像平时一样装哑巴。几个姑娘小伙用响彻全营地的洪亮声音喊着,内蒙的到这儿来!过了一会儿就聚集了一堆草原热血青年,一起唱着各种随机想出来的歌,不乏国摇名作如镜子中、罗马表,也不乏浪漫农金如凤凰传奇,玩儿嘛,唱什么都high。公公乏得早,不到十二点我们仨就睡了,从冷得要死到既冷又困没知觉。
第二天公公一行人老早的就要出去洗澡,考虑到一点个人情况我没去,这种事情经历了一点之后,就不觉得邋遢和无法忍受了。看来我还是个孩子,还没变成成年人。因为孩子和成年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孩子在玩的时候不怕脏。今天小伙伴略多,时光虚度得很厉害,在帐篷里躺到一点半,起来去看了丝绒公路,去战国舞台看了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左斌乐队,前年偶然听到的,觉得不错。然后天气就开始傲娇,刮风下雨,但是没等我们走到出口回营地,雨就停了。公公的小伙伴之一要给相机电池充电,于是一行人站在那里等了半小时有余,最后还是没等到她排上队,就自顾自地走了。战斧没看上,也没觉得多可惜,一系列金属今年统统在我单子里缺席了,难道我真的变清新了么。过会儿该伙伴把电池顺利地充上了电,此时阳光正盛,但是过会儿又开始刮风下雨,天气变换之迅捷让人无法忍受,如果谈恋爱是这种感觉,那我还是乖乖地单着吧。这次我们回到帐篷里简作休整,我回去拿了把伞,结果再出去的时候,丫就一直没下过雨!太坑爹了。回去赶上看铁风筝演最后两首歌,也没看见虞笙老人家扔白菜的经典节目,然后就赶去唐舞台看木玛了。此时木玛本人还没出现,公公看着空荡的舞台说,这是上个乐队没演完呢吧,不过我看着鼓手头上的帽子觉得似曾相识,这就是木玛的风格啊。我正往前走,结果又跟公公一行走散了。散了就散了吧。很快,木玛穿着黑夹克,戴着黑帽子和黑墨镜就出现了,他上场的时候正值日落,他说,你们往后看看,多美。于是我条件反射似得拍了一张。我拍的不好,逆光太难弄了,实际情况确实很美。木玛好像总是在这种日夜之际上场,带着黄昏诱人的美感,把入夜时分变成绝望的盛宴,每个人都在舞,舞,舞。举起手,仰望这个嗓音诱人的男人带着人群走进大汗淋漓的地方。最后他自己先热了,脱掉夹克,引得一片尖叫声,我则想着,这是我来迷笛见到的第二个最性感的人。第一个当然是Brett Anderson。正是木玛这场让我想起来去电音舞台看一看。所以小伙伴们占据了几只轮胎,决定坐等痛仰的时候,我就去溜达了一番。先是去vans活动区采集了几张照片,看了看那些朋克老外的多彩生活纪录片。滑板是没戏了,已经聚集了太多大高个,什么都看不见。然后就进了迷笛Disco——电音舞台。觉得好像没有真实的夜店那么声色犬马。可能真正的夜店里没有那么多听摇滚的。嘈杂那是必须的,也不看看这可是音乐节上的disco。各色人等有来看热闹的比如我,还有夜店达人来装逼的,我就看见几个戴着墨镜在那“动次打次”地晃,手里还得端着一纸杯的野格。还有该DJ的忠实拥簇,站在控制台那喊着“你最牛逼”,诸如此类。亲眼看见有人玩那个花式秀恩爱,很成功,只可惜是异性恋。该DJ确实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风格,因为平时不听电音所以无法总结,不过给人感觉很流畅,变化又丰富,静躁之间的切换很自然,以为它结束了,其实只是另一个开始。但是,如果不是群魔乱舞的一份子,根本没法长期待下去,全是电音太单调啊。
再回到唐舞台,找到轮胎上的小伙伴,已经是倒数第二个乐队了,是德国一个名字酷似Lacrimosa的乐队。当初看阵容时吓了我一大跳,另外一个我最爱的哥特大叔要来了?后来发现虚惊一场。 不过几个小伙伴倒是一反曾经的烦躁(毕竟这可是排在痛仰前面的队)争相高兴地说,这货好帅啊好帅啊!
然后痛仰千呼万唤始出来了。我们站在人群后面,每人都踩着两个轮胎,人为地增高了20厘米,看得特别爽,也全然不管这里是不是没有脑残粉我们是不是被当成了神经病,一个个只管在轮胎上颠三倒四地蹦跶,轮胎都蹦翻了,只得数次跳下去再摆好再站上来继续蹦跶。碍事的雨伞已经被我塞进裤子口袋里,时不时地往外跑。高虎离一代巨蟹男神又近了一步啊,去年暑假在拉萨看的时候,他一头不长不短的头发散放着,头上勒了一条带子,一条大花臂惹得叫好连连。这次他头发终于能梳成一个小辫子了,穿了件上面印着香蕉的T恤,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调动全场情绪。可能是在路上玩的太开心,舞台上也停不下来,开始用自己发明的无规律蹦跳舞步抒发“生命美好”的感情。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人,他们不在北京,不能到现场,每人举着牌子或者纸片,写着想说的话。我回来才发现豆瓣收到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急求相关照片用于现场展示,没想到他们这么用心。其实注意力完全都可以只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的。这次唱的歌都特别干净利落,躁得起,但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对,缺的是一首抒情的返场。所有人都喊着返场返场,然后他们就返场了,唱了“生命中美好的一天”。对,缺的就是这首经典返场歌。此时我们都从轮胎上下来了,又懒得再站上去,只好以矮子的身份听完这首歌。不过还能看见屏幕。我看见屏幕上是很多电影的剪接,有《末路狂花》的结尾,两个女人开着车跃下山崖的诀别一吻,有《猜火车》里面mark嗑药时候的眩晕景象。最后小电影演完了,所有的场景分成好几个小窗在屏幕上同步行进,最后一句话出现在屏幕上——but their big dream never died。痛仰的文艺范又一次让我掉了泪。
这天晚上为了捱过寒冷的夜晚,我们在外面坑爹的小摊买了几罐酒回去边喝边聊,公公的小伙伴太多,把帐篷填满了,所以我只能坐到土豪的帐篷那,默默地嗑瓜子。土豪这个外号则来源于他早晨向我们炫耀“唉,我这还有半块切糕没吃呢!”。在一堆人因着一个石家庄方言笑的乐不可支的时候,土豪出去借了把吉他回来开始弹吉他,不过我们点的歌例如罗马表,他都不怎么会,但是这也比我一个荒废的吉他社社员身份强了太多。土豪最拿手的是一首水木年华的歌,忘了名字,三个忧伤的和弦,实在是泡妞上选。后来土豪好不容易打算认真弹首歌,却来了个人把琴要走了,于是重回无所适从的状态,过了一会儿大家就散了回去睡觉了。这次公公培养了一个新的口头禅——都TM冻成傻逼了!
第三天有了奇遇一则。其实也不算特别奇了,有个小伙伴在北京有个叔叔,该叔让他的朋友来招待小伙伴一下,于是四个身穿T恤牛仔裤脚蹬硫化鞋头戴骚气墨镜的女生坐上一辆忘了什么车,就去蹭饭了。这时我深刻地感到了代沟的不可消除。这叔叔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想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我们也随声附和一下。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叔从事的职业——人家是管旅游业的,所以对迷笛场地的周边设施、环境什么的还挺有发言权,不过他作为局外人,看音乐节的目光还是相当简单,此人比较适合去主办下草莓。
回来之后就看到各种志愿者以各种方式宣传着今晚有冰雹,建议今晚撤营云云。现在看来,不得不说这个赶人的方法实在太机智。利用不规律的天气散布小概率危险事件,并利用天气预报和营区没信号的事实来加以夸大,进而达到让更多人撤出营区的目的。阴险至极啊。不过当时真的把我们大多数人骗到了,于是不紧不慢地纷纷把帐篷收起来,我看着一堆北暴把很多红领巾系在线上,徒生一股悲伤,拿着不到一升的矿泉水,慢慢灌,等到收拾好了的时候,一升水灌完,潇洒地把瓶子一扔,就出发了。现在想想,我迷笛的时候那装逼范儿真是。。我其实应该贯彻反光镜精神的,把瓶子捡起来找到垃圾桶扔掉,还狂飙乐园一片碧绿(尽管它满地都是黄土渣子),那才是高素质摇滚人才。。。
试音的时候听到有号声,蛮爵士的感觉,于是决定去看这支爵士乐队,于是把万重错过了。万万没想到我去年听过,居然忘了,可见印象不深。晚上为了在扭机那儿躁(事后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又错过了MINI舞台想看的反光镜前面那支颇具戏剧性的丹麦团,得不偿失啊。下午在唐舞台附近搭了小帐篷当作营地,然后一群人就作鸟兽散了,反正有根据地。第一场看了南无,既骚气又欢乐的风格,因一首“春天来了”风靡中国好歌曲,听到这我又掉了两滴眼泪,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美cry”吧。打鼓的大人花裤衩美翻全场,好像是模仿安迪沃霍尔的风格印的美元符号。然后就是那支爵士团,这玩意也不能听时间长了,有点乏。这帮吹号吹萨克斯的哥们还没撤完,就有姑娘喊“赵雷,赵雷”,可是过了很长很长时间他才上台,盖因之前的演出普遍都提前了,雷子大概是决定让演出回到正轨,所以正点出场,可我站着都快睡着了。雷子头上也扎了条带子,还戴了墨镜,看不见那张美型的脸,不过声音里还是透着一股胡同气质,京腔很溜啊!可惜我之前困得要死,实在没有力气做什么反应。之后就守住了唐舞台,声音碎片的音乐也特别好虽然我以前没接触过,到了扭机的时候我犹豫着要不要去宋舞台看那个丹麦团,结果还是呆住了,并且差点死在舞台下。本来站在第二排,结果头排的妹子全都攀上栏杆,这样我就只能看见几个激情满满的屁股。。然后就是很多多肉爷们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我正忙不迭准备撤到后面去,我后面那位多肉爷们说,你慢慢撤,肯定撤不出去,我保护你!能在扭机演出的时候听到这种话实在是温暖人心,尤其是对我这种平日根本没机会听到这种话的人来说。后来又围着焰火转圈差点给绊倒,和一群大老爷们勾肩搭背地甩头又差点丢了脑袋,散了之后才发现,在我右边的那位穿白衬衫甩头的哥哥好像韩寒啊。可是也就看了那么一眼。扭机这场过于感受现场气氛了,所以舞台上什么情况基本没看见,除了看见梁良换了一个奇异的新发型,看起来脑袋上像起了很多疙瘩。
这时整个迷笛只剩下逃跑计划一场了(咦好像还剩一个战国舞台的大红袍),顶着大风我跑回根据地去整理一下东西,这时一位失散多时的小伙伴也回来了,说找了我一下午。。说真的,至于么。。逃跑计划要开始了,听到is this love的时候,我冲出帐篷,然后就看到屏幕上毛川消瘦的身材,瞬间将其列为迷笛第三性感主唱。听到有人把他们黑成五月天,把毛川黑成阿信,有点不太明白。最后毛川开玩笑似得说,哦对,我忘了还有最后一首歌没唱。这时全场观众都自觉地把手机调出了手电筒举起来,这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时我突然想起,三天都没给岑孙打个电话。反正这里没信号,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出去,于是试探性地拨了。通了。我一句话没说,直接把手机举到了空中,正好开始唱。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所以一场完美的压轴,是不能少了给岑孙的一个电话的。
晚上天气及其糟糕,所以也没人恋恋不舍地叫着返场,每个人都收拾东西准备走人,场面一片混乱,我们一行人最后还是决定坐迷笛大巴回去,这直接导致我们从十点半站到凌晨一点,就是为了排队。排队过程中,夜空中的星星一直很耀眼,又让我想起了主办方的谎言——今天晚上有冰雹,建议尽快撤营。怎么就这么容易被骗了啊,还是图样图森破。顶着一头星光我发现用了两年的耳机坏了,只得跟土豪借了一副用,音质很是不堪,但是比起扯闲天来,我还是愿意听歌。所以排队的不到三小时里,我一直沉浸在suede里自嗨,完全不知周围的人在说笑什么。
回到城区的我们四处寻找能落脚的地方,看见一家银行的自助服务都美得不得了,纷纷钻进去取暖,这时土豪出门找落脚点,而其余人则查到附近的麦当劳,于是又开始把土豪叫回来。土豪说他的名字叫李想,所以你们能在5月4日凌晨两点左右听到北京街头一群人在喊着“理想,理想”,看起来像是喝高了的理想主义青年。
到了附近那家麦当劳,发现已经坐了不少刚从迷笛出来的人了,值夜班的小伙子一副没见过这阵势的样子,但是他的每个细小的眼神和动作都让我感到了一点敌意。我差不多能想象到他的心理活动。大晚上的,哪来这么多背着帐篷的疯子,瞧他们那邋遢样!地板都踩脏了,我刚拖的,本来以为都没人了!就知道蹭地方睡觉和蹭洗手间!怎么就让我摊上这群人!他的厌恶微不足道,但是是来自这个世界的敌意。我理所当然地忽略掉它,但是这种东西曾经却让我如坐针毡。岁月啊岁月。
------------------------------------------------------------------------------------------------------
图片我就不传了,在相册里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