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习经历
查看话题 >纯粹的实习记录
【实习的前言】 大一上一直都在混日子,无所事事没有目的。 大一下幡然醒悟,觉得自己是个只会拿父母钱的傻逼。 然后开始进了老爸所在的公司实习。 干了一个多月,从文员到采购,助理到展会筹备,最后一周是在写标书。 第一次觉得上班和赚钱是个太好玩的事情。 开学之后,因为家里有点儿资源,开始卖乐器。 批发零售一起来,网店开着,本地直接送货。 其实本身对音乐兴趣不大,但是区别各种木材、音色、品质优劣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半个月,对一部分乐器的销售变得非常熟悉。 从开始到结束大概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学到的不是一点点。 结束的有些失落,可是一个人搞乐器实在有点吃不消。 一个人在夏天扛着两三把吉他爬九楼,坐着2个小时的车去一件件挑货,在公车上被车本挤到小腿,现在按下去还是疼的。 加之价格实在低于同行太多,其实也根本没什么好赚的,就此罢手。 开始卖内衣。 内衣风风火火搞起来的同时,在大众点评做着网编。 网编无非就是每天写着软文,不过待遇很不错,动动手,每个月到手1600——1800 加上内衣时期的抢手,最多的一个月赚了6000+,平均下来每个月两三千还是有的。 不过这也是只有四五个月的事情。 再之后,是苦逼的实习生生涯。 一个学新闻的致力于搞网店,这不太靠谱。 机缘巧合进了南方台,少儿频道一个新闻类节目。 主要负责的就是剪片、写官网新闻稿,和外拍。 叛逆期看过的东西还是有用的,三十分钟的节目,把固定的5到10分钟固定栏目交给我。 选材、写稿、拍摄到剪辑直接走全套,加之官网的新闻稿 东西真心学了不少,耐骂能力也是一路攀升。 剪辑软件的一切操作基本问题不大之后,迅速撤离。 电视台的实习生,永远都是最没地位的,转正,压根别指望,还是学学其他的吧。 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的互动部。 在我入职时,这家公司全国员工有个四百多人,唯独广州只有四个人,还有一个马上离职。办公室也只有二十平。 不过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环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广州分公司也将会是自己手中成长起来的bb,到时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实习工资只有800,自从进了这里,淘宝压根也是没有时间做了。 从之前的月均2000+到800,其实落差不小。 【实习半年后】 2012年,我20岁。 在从1字头迈入2字头的这一年,除了“充实”,还有“幸运”。 我不知道“感情用事”这一点,放在我身上算是优点还是缺点? 1. 在HKTDC,lifestyle和business都是从头开始,一个是糊涂迷茫到不知所措,一个则是硬着头皮往前走。一直笑称把这两个账号当自己的孩子,其实没有半点玩笑成分。 lifestyle,刚开始被客户骂,都不知道害怕。书展也是说去就去了,一个路痴,也多亏没走丢。懵懵懂懂,一晃就是四个月,直到把它交给下一个人手里,看到文件夹里,满满的120天内容,才知道什么叫难过和舍不得,甚至,连20岁生日,也是它陪我度过的。 business,有了所谓lifestyle的经验,其实压力更大,甚至半个月里都处在深深的焦虑之中,天知道我要怎么才能写出被各种老板和高管认可的东西?!也默默抱怨过,也想甩手丢出去过,却还是硬着头皮走下来了。 后来,它们都离开我了。我把心爱的两个小孩,培养的健健康康,又交给了别人。 在为HKTDC服务的半年里,大大小小错误犯了很多,甚至每一步,都是从眼泪里走出来的。 lifestyle没有起色的时候哭过 从书展饿着肚子回到家的时候哭过 转交出去的时候哭过 business开头的时候哭过 总是犯错的时候哭过 连累claire的时候哭过 被打击的时候哭过 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哭过 …… 最后一次哭,大概就是在失去它的时候。 2. 在面对现在的蓝罐时,依旧无法阻止自己去付出一份感情 而这次,要更多地付出诚意。 蓝罐告诉我 与其在抱怨客户和没有成绩的死循环中挣扎,不如打起精神去打一场不知输赢的仗。 不要再让自己变成机器人,与其将自己融入品牌,不如让品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如果在社会化的平台继续卖广告,就失去了原有的“互动”意义。 所以这次,试着用自己的诚意去打动粉丝。 或许是失去了tdc开始懂得珍惜,或者是被ED逼的狗急跳墙,终于转悠到了蓝罐这里,想通了这些早该想通的问题。 3. 身为实习生,却总是很是不要脸地把自己想象成个正职。o(╯□╰)o 虽然 每次为ED加班到凌晨而回家的时候,妈妈都会下一次最后通牒。 每次向别人解释自己的工作时,因为被概括为“写微博的”或者“水军”之类的存在而气愤许久。 却发现,原自己来在心里许过许许多多莫名其妙又幼稚可笑的愿望。 例如,希望有一天写邮件可以让Claire看一次就能过、lifestyle能够在我手里实现粉丝突破一万、business能够永远保持15%V认证粉丝的比例、有一天我也能拥有自己的名片、明年还要去书展和美食博览看看...... 不过有些是实现了,有些也是想想算了。 4. 说不累是假的,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我们不到十个人。 我们都很年轻,在社会上也许还嫩的很。 我们一起奋斗在20㎡的房间,一起搬进29楼的新家。 我们有末日演唱会,也有案例分享会。 我们有永远吃不完的都城,也有加班时的必胜客。 我们是八个姑娘一个男人,也是八条汉子一朵花。 我们能够为了一份成就感,被打趴下无数次也依旧站得起来。 客户虐我们千百遍,却也依旧上演着一出不会完结的虐与恋。 我们是WE GZ Team。 5. 也许十年之后,我拿着现在几倍的薪水嘲笑现在自己的幼稚。 我却坚信十年之后的我,一定不会有现在的这一份充实和满足。 【实习一年后】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低潮期,负能量一波接一波来势汹汹,企图把自己彻底拍进死海里。 当然,这绝对不是第一次,却是历时最久,负能量达到最大值的一次。 那么我在纠结的问题是什么: 1. 我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2. 我在这一行的方向是什么? 3. 我擅长的是什么? 然而,就在刚刚的一个小时里,突然茅塞顿开, 原来自己一直在纠结的东西这么弱智傻逼没有意义不切实际。 >>>1 贡献降低→性价比降低→竞争力降低→陷入迷茫→自我否定 这是多么可怕的渐进过程,而我就是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是不是特别有病? >>>2 该考虑的并不是自己擅长什么, 因为现在的我根本还没资格说“擅长” >>>3 在这一行的方向? 真的要现在就给自己画地为牢吗? 为什么给21岁的自己规划出一个框架,更何况是这个从来都不安分的自己。 >>>4 一直以来,我都很清楚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①成就感、②新事物、③自主性强的工作 那么其实我所从事的工作,只要能满足这三样不就好了么? >>>5 自我怀疑只是因为不够自信,不够自信的原因是不够强大 且不论未来如何,归根结底。 强大自己才是根本所在。 了解和知道的东西原来这么少。 把自己的知识面限制的越来越窄是多么的错误。 不整理不总结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多少,缺少多少。 看到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画面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永远永远,不要让自己“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