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
查看话题 >写写打羽毛球的故事
一把老骨头才开始打羽毛球。
因为看灌篮高手,发现“哦,原来假动作是这样的“,从2000年开始打篮球。后来打过乒乓球,溜过冰,游过泳,还是觉得篮球比较有意思,一是装备简单,二是不怎么花钱,适合我等屌丝,三是配合和对抗很过瘾。
2010年才开始打羽毛球,原因是实验室订的场地,不打白不打,但一开始不感兴趣,只是去凑个热闹,双打规则都不熟。有一天突然想明白“回场”意识是打羽毛球的门径之道,自此反复体会,日见进展,然后再跑到网上看各种视频教程琢磨细节和验证想法,这样就逐渐成长起来了。
虽然都是在学校体育馆打得多,一路故事颇多。
首先,单挑最好玩的是棋逢对手,羽毛球单打水平只要差那么一点点,后面就会大比分拉开,因为接球差一点点导致丢分或回球质量太差,就够自己疲于奔命的了。因此单挑最好找技术差别不是太大的对手来联系,这个对手需要能经常和你单挑练习,技术上如果能互补就更好了。这样的单挑对手(也是球友)实在太难找了,刚开始实验室有两位比我技术好的,后来一位觉得单打太累了,体力不支。另外一位虽然体力没问题,第一爱好始终不是羽毛球而是台球,真是没办法。后来因为打球经常看到旁边有空场地就去乘,认识的人多了,就结识了不少球友。
这些球友,有技术相当的,有双打配合心照不宣的,但更多的是像俺这样,渴望继续提升,实验室场地订的太少,希望通过乘球来提高自己的。两个人一起去乘,看到空场地可以单打,看到有人可以双打,相互再交流,这是很愉快的经历。这样的球友遇到过2-3个,有时候还能招来一批类似的球友来群殴。有意思的是,有些技术好的,不缺米只缺人的球友,会很欢迎你。遇到这样的土豪球友,俺是绝对不客气的。在饭否上看到一则微博说“跟有钱的同事去羽毛球馆打球,她到那儿就开始各种自拍,然后让同事帮她拍她运动中的样子,发朋友圈。不到10分钟她就走了,还把账结了。跟有钱的同事去羽毛球馆打球,她到那儿就开始各种自拍,然后让同事帮她拍她运动中的样子,发朋友圈。不到10分钟她就走了,还把账结了。#有钱人原来是这么运动的#”, 这样的土豪虽然还没遇到,但空场地还是有的,尤其是冬天和夏天。
不过,菜鸟是感觉不到自己有多菜的,比如练球一年回家找老哥的同学单挑,被砍得稀里哗啦,当时摸着人家的拍子上千,还没觉得比自己的100多的拍子好,现在看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感到去年终于把他打败,可是他已经很久又不打了。
然后是找以前的哥们单挑,在杭州,场子太难找。学校人太多,外面很难订。好不容易顶到,哥们几个来了,技术好的假装自己很烂,练习的时候深藏不露,单挑开始突然发威,然后说赶时间走了。。。郁闷,too bad!anyway,以前在篮球场上并肩作战,现在在羽毛球场上刀锋相见,还是蛮有意思的。
心理素质确实影响很大,比如客场或者没有打过的气场很大的对手,或者遇到“老狐狸”,那真是砍不死,砍着砍着失误了。
有时候场外看觉得一般,上场一轻敌就容易失误。脚步只要迈出去,总是覆水难收,保持“空”的状态,是无止境的练习和追求。
不过,有意思的地方也在这里,双方你来我往,凌波微步,声东击西,相持不下,这种感觉,如果ps掉每个人手中的拍子,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带着很强节奏的舞蹈。这也是看羽毛球比赛的一大乐趣之一。
因为看灌篮高手,发现“哦,原来假动作是这样的“,从2000年开始打篮球。后来打过乒乓球,溜过冰,游过泳,还是觉得篮球比较有意思,一是装备简单,二是不怎么花钱,适合我等屌丝,三是配合和对抗很过瘾。
2010年才开始打羽毛球,原因是实验室订的场地,不打白不打,但一开始不感兴趣,只是去凑个热闹,双打规则都不熟。有一天突然想明白“回场”意识是打羽毛球的门径之道,自此反复体会,日见进展,然后再跑到网上看各种视频教程琢磨细节和验证想法,这样就逐渐成长起来了。
虽然都是在学校体育馆打得多,一路故事颇多。
首先,单挑最好玩的是棋逢对手,羽毛球单打水平只要差那么一点点,后面就会大比分拉开,因为接球差一点点导致丢分或回球质量太差,就够自己疲于奔命的了。因此单挑最好找技术差别不是太大的对手来联系,这个对手需要能经常和你单挑练习,技术上如果能互补就更好了。这样的单挑对手(也是球友)实在太难找了,刚开始实验室有两位比我技术好的,后来一位觉得单打太累了,体力不支。另外一位虽然体力没问题,第一爱好始终不是羽毛球而是台球,真是没办法。后来因为打球经常看到旁边有空场地就去乘,认识的人多了,就结识了不少球友。
这些球友,有技术相当的,有双打配合心照不宣的,但更多的是像俺这样,渴望继续提升,实验室场地订的太少,希望通过乘球来提高自己的。两个人一起去乘,看到空场地可以单打,看到有人可以双打,相互再交流,这是很愉快的经历。这样的球友遇到过2-3个,有时候还能招来一批类似的球友来群殴。有意思的是,有些技术好的,不缺米只缺人的球友,会很欢迎你。遇到这样的土豪球友,俺是绝对不客气的。在饭否上看到一则微博说“跟有钱的同事去羽毛球馆打球,她到那儿就开始各种自拍,然后让同事帮她拍她运动中的样子,发朋友圈。不到10分钟她就走了,还把账结了。跟有钱的同事去羽毛球馆打球,她到那儿就开始各种自拍,然后让同事帮她拍她运动中的样子,发朋友圈。不到10分钟她就走了,还把账结了。#有钱人原来是这么运动的#”, 这样的土豪虽然还没遇到,但空场地还是有的,尤其是冬天和夏天。
不过,菜鸟是感觉不到自己有多菜的,比如练球一年回家找老哥的同学单挑,被砍得稀里哗啦,当时摸着人家的拍子上千,还没觉得比自己的100多的拍子好,现在看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感到去年终于把他打败,可是他已经很久又不打了。
然后是找以前的哥们单挑,在杭州,场子太难找。学校人太多,外面很难订。好不容易顶到,哥们几个来了,技术好的假装自己很烂,练习的时候深藏不露,单挑开始突然发威,然后说赶时间走了。。。郁闷,too bad!anyway,以前在篮球场上并肩作战,现在在羽毛球场上刀锋相见,还是蛮有意思的。
心理素质确实影响很大,比如客场或者没有打过的气场很大的对手,或者遇到“老狐狸”,那真是砍不死,砍着砍着失误了。
有时候场外看觉得一般,上场一轻敌就容易失误。脚步只要迈出去,总是覆水难收,保持“空”的状态,是无止境的练习和追求。
不过,有意思的地方也在这里,双方你来我往,凌波微步,声东击西,相持不下,这种感觉,如果ps掉每个人手中的拍子,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带着很强节奏的舞蹈。这也是看羽毛球比赛的一大乐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