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靠谱吗?
“你什么星座的?”
这是现在很多人聚会和聊天时候都会谈起的一个话题。而情况往往是酱紫发展的,当你说了自己的星座后,对方就会对你一笔一划详细分析起来,说的有鼻子有眼,要是你说你是射手,对方会说,那你应该很向往自由,要是你说自己是处女,对方就会说,那你应该很认真仔细吧,要是你说自己是金牛,对方会说,那你理财方面比较谨慎。其实,你明白,对方其实要说的潜台词是,射手座花心,处女座很作,而金牛座就是抠逼。对方对你星座点评完毕,你呵呵,心里在说,你妹啊。哥哪里花心了,哪里作了,哪里抠门了,册那。
这还算正常的,有的人就无聊到八卦出你女朋友的星座来,然后继续一本正经的给你俩看姻缘,要是你射手,对方天蝎,指不定这家伙要站出来拆散你俩,“射手遇天蝎,火星撞地球,孽缘啊,没有好结果,早点分了好。”这话谁听了都会不爽吧,当然你嘴上不说,心里直叫,快他妈把我的青龙偃月刀拿来,劈了这丫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不知道啊。你妹,你妹的。
后来你学聪明了,有人再问你是什么星座的,你就不说了,或者随便说一个,然后搬好小板凳坐好,等着对方说,“哎呀,和我猜的没错,我感觉你就是这个星座的,你的一切行为和思维模式都和这个星座很像,然后给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到最后,你哈哈一笑,把自己的真实星座告诉了对方,然后就看见对方脸上那一脸错愕并带着强颜欢笑的表情。对方要是知趣就此打住也好,但对方偏偏是个转牛角尖的家伙,你这么一反击,还真激发了她的战斗欲望,拉着你就不让你走,非要你报出自己的具体出生日期,精确到时分,这你哪记得啊,说完转身要走。对方说,不行,打电话给你妈,她老人家肯定知道。你知道走不了了,打电话过去,然后告诉对方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对方就又跟一个仙儿似的掐指算来,然后嘚吧嘚吧一堆,说,看,你上升的星座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我算的是三十岁后的你。你快要吐血,说,好吧,你牛逼。什么都能扯到你的星座理论上,I 服了 U。
再到后来,你就把星座当做生活乐趣了。
以至于有人再问你什么星座,你就什么也不说,就告诉对方一句话“你猜啊,你不牛逼吗?”于是,对方说什么星座,你也不否定。然后对方×&……×%……¥……%¥讲了大半天。最后你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星座,然后哈哈哈大笑半天,结果,对方就不理你了。时日久了,你便学会利用星座来调节生活,找找生活的小乐趣,顺便游戏人间。看着那些星座爱好者得到你答案后的一脸错愕,就成了你生活中的一种消遣和享受了。你觉得考星座打开话题,拉近人际间交流真是个不错的办法,尤其是当对方是一个美女和帅哥的时候,你还管什么准确不准确,能在一起坐着瞎逼扯一通星座理论,你想想,就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那么,等等,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星座准吗?靠谱吗?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星座还没有流行,自己过的还是阴历生日。到了后来,星座理论就盛行于整个人间了,刚开始你按照自己的阴历生日去比对,发现,哎,说的还挺靠谱。再后来你明白了,外国是没有阴历的,于是你找来万年历划算生日,发现自己过了那么多年的星座不是自己的,于是找到阳历生日的星座,你继续去看那些星座分析和理论,你发现,怪了,这个星座也很和我胃口吗?于是,你就从原来的那个很准的星座跨越到现在这个很准的星座了,对吧?
大学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我当着全班所有人做了一个星座分析的测试。测试很简单,我混淆了双子、射手、金牛、处女三个星座的性格分析,也就是我移花接木,把部分的射手内容移植到金牛里面,再把处女的移植到双子中,当然四个星座的百分比各占25%,也就是在我所罗列出的射手座分析中,还有75%的内容是包含双子、金牛和处女的一部分。然后,我把这些资料拿出来,在课堂上展示,并告诉同学,这是四个星座的分析,凭你们自己的感觉告诉我,这些文字描述的具体是哪一个星座。课堂有80人,我随机挑选了几个人,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我在里面做的小手脚,所以也就没有猜出正确答案。紧接着,我公布了四个星座的名字,然后找出其中一份,让大家感觉这描述说的是哪一个星座,这时候,稀稀落落有人举手了,但你知道,其实我的那段描述,虽然是四个星座的综合,但其实哪个都完全不是那个星座。后来,整个测试结束,我告诉了大家结果。大家似乎有点恍然大悟。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觉得有时候星座描述结合你自己而言似乎是靠谱的,甚至感觉会告诉你,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用科学分析的话,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从语言学分析的话,应该说,星座的性格分析运用的是模糊语义学的伪装。就比如说,曾经有一个骗子公司,他告诉顾客一场晋级赛的结果和名次,进而吸引人们去购买赌注。其实,在背后的情况是,这家骗子公司是在运作一场概率事件,他把所有的结果都统计出来,然后发放给数量巨大的客户群体,就这样,一次次下来,最终肯定有人上钩。而星座分析,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小概率事件。而至于所谓的模糊语义学,在这先举个例子,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一段话,看看如果用这段描述来形容你的性格准不准确: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虽然你在个性上的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未能变成你的优势。从外表来看,你是一个讲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内心却常常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强烈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或正确的事情。你倾向于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和变得丰富多彩,在遇到约束和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说法。不过,你也觉得在别人面前过于直言不讳并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接近,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小心谨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准吗?
好,先言归正传。
20世纪40年代晚期,伯特伦•弗瑞尔教授做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实验。
弗瑞尔要求上他开设的《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学生完成一项性格测试。
一个星期后,他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然后告诉他们上面有依据他们的测试分数得出的简短性格描述。弗瑞尔让大家仔细地读一下自己拿到的性格描述,并依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一个分数,0代表非常不准,5代表非常准确。如果觉得性格测试的结果还比较准确的话,就请举手。弗瑞尔的学生都仔细看了自己拿到的描述,并依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了一个分数。随后就开始陆续有学生举手。几分钟之后,弗瑞尔惊讶地发现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起来了。弗瑞尔为什么会如此惊讶呢?
就和某些心理学实验一样,弗瑞尔并没有真正对他的学生实话实说。事实上,他发给学生的性格描述并不是依据他们的测试分数得出的,而是来自他几天前顺手在报摊上买的一本星座书。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述--也就是你刚才读到的那些内容。
弗瑞尔只不过大致翻阅了那本星座书,然后从不同的星座说明中挑选了10句话,凑成了一段文字。尽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样的性格描述,但竟然有87%的学生给出的是4分或者5分,也就是说,他们都觉得测试的结果还是很准确的。
其实,这个实验和我在本科时候做的那个试验出发点和结果差不多是一致的。
只是弗瑞尔教授做的更为系统科学和严谨,并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现在,你明白了吧。
星座学其实并不需要很准,只要给人看起来很准的感觉就对了,而只要给人一个十分概括笼统模糊的描述,人们的大脑就会诱使他们去相信这些描述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你自己的星座性格分析,你觉得有一部分是准确,而有些部分是胡扯的疑问了。而这里还好涉及到一个名词叫“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美国马戏团的一个艺人,他说过一句话,任何一流的马戏团都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之后,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否相信星座,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巴纳姆效应的影响。
星座之所以会流行,除了巴纳姆效应之外,还在于,他设置了一个诱惑机制。所谓的诱惑机制就是说,当你去看星座运势分析的时候,星座分析首先会告诉你一些好的信息,对你有利的易于刺激你的信息,我们暂且称之为诱饵,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是良性的,积极向上的,对你会起到促发和诱导机制,让你更好的发挥能动性去完成工作或者任务,这就是良性刺激,而且占据很大篇幅。当然还有一些负面的信息,但只是一小部分。你看完这些分析后,你会联系自我,想当然的去考虑对自己有用的积极的信息,而选择性忽视消极的冗余。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所以,你会发现,星座运势分析还蛮靠谱。
好了,现在你明白了吧,星座性格分析和运势究竟是如何在一步步影响你的思维和生活了吧。但即使你明白了,你还是忍不住去看星座的相关分析,因为这似乎已经成为你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一部分了。当然,星座分析可以当做生活乐趣,但千万不要去迷信星座。对于有积极正能量的,就好好利用,对那些负面的,你就当他在瞎扯了。将他当做一个生活工具好好利用就对了,但千万别陷得太深哦。
这是现在很多人聚会和聊天时候都会谈起的一个话题。而情况往往是酱紫发展的,当你说了自己的星座后,对方就会对你一笔一划详细分析起来,说的有鼻子有眼,要是你说你是射手,对方会说,那你应该很向往自由,要是你说自己是处女,对方就会说,那你应该很认真仔细吧,要是你说自己是金牛,对方会说,那你理财方面比较谨慎。其实,你明白,对方其实要说的潜台词是,射手座花心,处女座很作,而金牛座就是抠逼。对方对你星座点评完毕,你呵呵,心里在说,你妹啊。哥哪里花心了,哪里作了,哪里抠门了,册那。
这还算正常的,有的人就无聊到八卦出你女朋友的星座来,然后继续一本正经的给你俩看姻缘,要是你射手,对方天蝎,指不定这家伙要站出来拆散你俩,“射手遇天蝎,火星撞地球,孽缘啊,没有好结果,早点分了好。”这话谁听了都会不爽吧,当然你嘴上不说,心里直叫,快他妈把我的青龙偃月刀拿来,劈了这丫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不知道啊。你妹,你妹的。
后来你学聪明了,有人再问你是什么星座的,你就不说了,或者随便说一个,然后搬好小板凳坐好,等着对方说,“哎呀,和我猜的没错,我感觉你就是这个星座的,你的一切行为和思维模式都和这个星座很像,然后给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到最后,你哈哈一笑,把自己的真实星座告诉了对方,然后就看见对方脸上那一脸错愕并带着强颜欢笑的表情。对方要是知趣就此打住也好,但对方偏偏是个转牛角尖的家伙,你这么一反击,还真激发了她的战斗欲望,拉着你就不让你走,非要你报出自己的具体出生日期,精确到时分,这你哪记得啊,说完转身要走。对方说,不行,打电话给你妈,她老人家肯定知道。你知道走不了了,打电话过去,然后告诉对方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对方就又跟一个仙儿似的掐指算来,然后嘚吧嘚吧一堆,说,看,你上升的星座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我算的是三十岁后的你。你快要吐血,说,好吧,你牛逼。什么都能扯到你的星座理论上,I 服了 U。
再到后来,你就把星座当做生活乐趣了。
以至于有人再问你什么星座,你就什么也不说,就告诉对方一句话“你猜啊,你不牛逼吗?”于是,对方说什么星座,你也不否定。然后对方×&……×%……¥……%¥讲了大半天。最后你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星座,然后哈哈哈大笑半天,结果,对方就不理你了。时日久了,你便学会利用星座来调节生活,找找生活的小乐趣,顺便游戏人间。看着那些星座爱好者得到你答案后的一脸错愕,就成了你生活中的一种消遣和享受了。你觉得考星座打开话题,拉近人际间交流真是个不错的办法,尤其是当对方是一个美女和帅哥的时候,你还管什么准确不准确,能在一起坐着瞎逼扯一通星座理论,你想想,就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那么,等等,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星座准吗?靠谱吗?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星座还没有流行,自己过的还是阴历生日。到了后来,星座理论就盛行于整个人间了,刚开始你按照自己的阴历生日去比对,发现,哎,说的还挺靠谱。再后来你明白了,外国是没有阴历的,于是你找来万年历划算生日,发现自己过了那么多年的星座不是自己的,于是找到阳历生日的星座,你继续去看那些星座分析和理论,你发现,怪了,这个星座也很和我胃口吗?于是,你就从原来的那个很准的星座跨越到现在这个很准的星座了,对吧?
大学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我当着全班所有人做了一个星座分析的测试。测试很简单,我混淆了双子、射手、金牛、处女三个星座的性格分析,也就是我移花接木,把部分的射手内容移植到金牛里面,再把处女的移植到双子中,当然四个星座的百分比各占25%,也就是在我所罗列出的射手座分析中,还有75%的内容是包含双子、金牛和处女的一部分。然后,我把这些资料拿出来,在课堂上展示,并告诉同学,这是四个星座的分析,凭你们自己的感觉告诉我,这些文字描述的具体是哪一个星座。课堂有80人,我随机挑选了几个人,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我在里面做的小手脚,所以也就没有猜出正确答案。紧接着,我公布了四个星座的名字,然后找出其中一份,让大家感觉这描述说的是哪一个星座,这时候,稀稀落落有人举手了,但你知道,其实我的那段描述,虽然是四个星座的综合,但其实哪个都完全不是那个星座。后来,整个测试结束,我告诉了大家结果。大家似乎有点恍然大悟。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觉得有时候星座描述结合你自己而言似乎是靠谱的,甚至感觉会告诉你,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用科学分析的话,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从语言学分析的话,应该说,星座的性格分析运用的是模糊语义学的伪装。就比如说,曾经有一个骗子公司,他告诉顾客一场晋级赛的结果和名次,进而吸引人们去购买赌注。其实,在背后的情况是,这家骗子公司是在运作一场概率事件,他把所有的结果都统计出来,然后发放给数量巨大的客户群体,就这样,一次次下来,最终肯定有人上钩。而星座分析,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小概率事件。而至于所谓的模糊语义学,在这先举个例子,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一段话,看看如果用这段描述来形容你的性格准不准确: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虽然你在个性上的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未能变成你的优势。从外表来看,你是一个讲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内心却常常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强烈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或正确的事情。你倾向于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和变得丰富多彩,在遇到约束和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说法。不过,你也觉得在别人面前过于直言不讳并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接近,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小心谨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准吗?
好,先言归正传。
20世纪40年代晚期,伯特伦•弗瑞尔教授做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实验。
弗瑞尔要求上他开设的《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学生完成一项性格测试。
一个星期后,他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然后告诉他们上面有依据他们的测试分数得出的简短性格描述。弗瑞尔让大家仔细地读一下自己拿到的性格描述,并依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一个分数,0代表非常不准,5代表非常准确。如果觉得性格测试的结果还比较准确的话,就请举手。弗瑞尔的学生都仔细看了自己拿到的描述,并依据描述的准确性打了一个分数。随后就开始陆续有学生举手。几分钟之后,弗瑞尔惊讶地发现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起来了。弗瑞尔为什么会如此惊讶呢?
就和某些心理学实验一样,弗瑞尔并没有真正对他的学生实话实说。事实上,他发给学生的性格描述并不是依据他们的测试分数得出的,而是来自他几天前顺手在报摊上买的一本星座书。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述--也就是你刚才读到的那些内容。
弗瑞尔只不过大致翻阅了那本星座书,然后从不同的星座说明中挑选了10句话,凑成了一段文字。尽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拿到的都是同样的性格描述,但竟然有87%的学生给出的是4分或者5分,也就是说,他们都觉得测试的结果还是很准确的。
其实,这个实验和我在本科时候做的那个试验出发点和结果差不多是一致的。
只是弗瑞尔教授做的更为系统科学和严谨,并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现在,你明白了吧。
星座学其实并不需要很准,只要给人看起来很准的感觉就对了,而只要给人一个十分概括笼统模糊的描述,人们的大脑就会诱使他们去相信这些描述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你自己的星座性格分析,你觉得有一部分是准确,而有些部分是胡扯的疑问了。而这里还好涉及到一个名词叫“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美国马戏团的一个艺人,他说过一句话,任何一流的马戏团都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之后,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否相信星座,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巴纳姆效应的影响。
星座之所以会流行,除了巴纳姆效应之外,还在于,他设置了一个诱惑机制。所谓的诱惑机制就是说,当你去看星座运势分析的时候,星座分析首先会告诉你一些好的信息,对你有利的易于刺激你的信息,我们暂且称之为诱饵,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是良性的,积极向上的,对你会起到促发和诱导机制,让你更好的发挥能动性去完成工作或者任务,这就是良性刺激,而且占据很大篇幅。当然还有一些负面的信息,但只是一小部分。你看完这些分析后,你会联系自我,想当然的去考虑对自己有用的积极的信息,而选择性忽视消极的冗余。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所以,你会发现,星座运势分析还蛮靠谱。
好了,现在你明白了吧,星座性格分析和运势究竟是如何在一步步影响你的思维和生活了吧。但即使你明白了,你还是忍不住去看星座的相关分析,因为这似乎已经成为你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一部分了。当然,星座分析可以当做生活乐趣,但千万不要去迷信星座。对于有积极正能量的,就好好利用,对那些负面的,你就当他在瞎扯了。将他当做一个生活工具好好利用就对了,但千万别陷得太深哦。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3 00:12:47
-
Do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5:39:06
-
MissAill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02:35
-
蛋糕快跑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15:38
-
矿工吃煎饼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31:5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34:28
-
网瘾少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45:39
-
夜未央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6:48:22
-
井 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16:00
-
妞日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40:22
-
Ev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41:46
-
FUNF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45:00
-
恍然如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56:56
-
永遠菌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58:26
-
守望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7:59:34
-
西柚白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8:17:56
-
Jess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8:28:41
-
宁静怡然LJY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8:51:06
-
奥兹的铁皮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9:57:57
-
我名号没法改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20:42:13
-
h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22:03:32
-
G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22:18:18
-
斜影墨伤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04:56:49
-
Unterkunft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06:15:18
-
Nao N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09:46:17
-
a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10:04:51
-
Uncle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10:52:52
-
蔚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21:48:02
-
hello y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1 22:47:11
-
PrisM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2 00:43:44
-
pris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4 11:42:46
-
颐七由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8 06:17:55
方枪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故乡的野菜
- 下班后 (1人喜欢)
- 中年人的朋友圈死在三十岁前夜 (2人喜欢)
- 情人节就像一盒过期的巧克力 (9人喜欢)
- 致三岁反骨仔的新年家书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