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心得
查看话题 >我家一一~~~~(其实是看孩子的故事~~)
“我家一一~~~”这种拖长了尾音又粘腻的话可不是我说的,是从我爸嘴里一不小心溜出来的,语毕他老人家神色略显尴尬,想必也是一身鸡皮疙瘩。他家一一就是我二舅家的小弟弟,今年来我家度暑假时刚满一岁俩月,正是人傻、体胖、好玩的时候。
话说一一两个月的时候来我家待过几天,那会儿他还是个浑身软糯的小婴儿,活像一粒新长出来的小洋芋:皮肤光洁细嫩,头型饱满圆润,连嘴巴都是小小的一个圆,微张着静静吞吐出奶香,纤尘不染美好可爱到嘴唇上的褶儿都跟天使翅膀上的花纹似的。和他一比,别的小婴儿皱巴得只怕会一秒变老头老太。
此后一年没有见到他的日子里,他妈陆续给我们发来了他不同阶段的照片,由此我也得以对他的成长做出概括——吾家大头初长成——当年的小洋芋显然在朝成为大洋芋的道路上狂奔!所以当我二弟把他夹在腋下在我们的殷殷期盼中从门缝里挤进来的时候,我对首先探进来的那颗充满好奇四处乱转的大头还是做好了准备的!握拳!╮(╯_╰)╭
大头在他的同龄人中绝对算得上是体壮貌端的,所到之处收获大叔大婶赞美无数。我和我妈带他出门必须依靠工具的力量——小推车!那是,人家一天正餐四五顿、零食不断顿可不是白吃的!作为一个婴幼儿,大头的食量和对食物的热爱程度着实让我们吃惊,自从他学会“粑粑”这个词语后,对吃的诉求就更加红果果了:一觉醒来,还睡眼惺忪呢,“粑粑”;看见我们手里有吃的,大眼仁儿凝滞,“粑粑”;电视里有人在吃饭,小肉手一指,“粑粑”;有一回他甚至以为我刷牙是在吃牙膏,可劲儿伸手朝我够,“粑粑”。咳咳,事实上,他也会说点别的,比如指代一切动物的“狗狗”,认为遇水必有的“一一”(鱼鱼),表达惊讶害怕惶恐疼痛等一切不美好感受的“达倒”(跌倒),可他甚至还不会叫“妈妈”!
大头惊人的饭量除造就了惊人的纸尿裤使用量以外,大概也成就了他惊人的忍耐力。有一回他追赶我妈不慎跌倒,眉骨肿起一大块又红又紫,抱起来哼哼两声就完事;还有一回他手指被推拉门卡住,大喊“达倒达倒”,大人们不明所以,过一会儿拽过来才发现手指已经被卡得红红的了;另有一回,他把装饰盆栽里的白砂撒的满地都是,我气急了打他小手和屁股,不见反应,问我妈,“他怎么不痛啊”,我妈回说,“怎么不痛啊,他痛得嘴都张开啦”;再有一回,他发烧了需要打头部吊针,躺床上挣扎,“达倒达倒”,但扎完针立马消声,顶着盐水四处跑-_-|||。可以这么说,这俩月里,除了见不着我妈或是吃不着粑粑,他小人家是不会轻易掉眼泪的。
对疼痛的耐受力只是肤浅的东西,让我们来挖掘点大头更深层次的内涵:公园里遇见一个喜欢抓挠他的同龄小朋友,还要抢他的玩具!这种危急关头,他竟然把玩具拱手相让,转身寻找地上的冰棍棒,惹得我爸连连叹息:“这个娃儿实在是,太善良哦。”还有一次他跪坐在地上“佯装”看电视(本来嘛,我就不信他能看得懂),我想推他滑到前面去,没想到手指一使力,他竟然直接扑下去和硬硬的地板来了个亲密接触,“咚”的好大一声。我妈把我骂了个半死,我愧疚地替他“呼呼”又做鬼脸逗他,于是他立马破涕为笑还伸手要我抱抱!这种不计前嫌的精神和速度,真是,太感人了!
我家大头内心柔软还体现在他爱听音乐上。除开偶尔和着电视上放的电子音乐摇头晃脑自娱自乐之外,音乐对大头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催眠。一到晚上或是其他我们需要他睡觉的时候(即,只有我和他在家的时候),我们就用婴儿背带把他背在胸前开始催眠。常用的催眠曲目包括我妈贵普版的“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最后发展到只要把他背起来,大头就会自己唱“袋袋,袋袋”)和我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遇见》之乎的。什么?太少了?no no no,这几首循环播放,足矣,有时候一首都每没唱完呢,他就睡着了。有一回我妈不在家,大头哭得太厉害了,我看怎么哄也哄不好,就干脆就把他放到床边上躺好,坐地上开始唱歌,从卢广仲唱到到梁静茹再唱回周华健,刚开始他听见有飞机飞过还会指着窗外模拟:“呜~~呜~~”,到后来眼皮就越来越沉,最后,终于在我唱到最high时缓缓阖上了。。。。又恢复到初见他时那张甜美无争的睡脸。
我花了这些字写我家大头,可总觉得说不尽他这个小人儿的清净澄明,他就像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把初生为人的单纯和父母养育的辛苦折射给我们看,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身为家族一员的幸福,我们得感谢他。
我家大头,老爸家一一,或许你还记不得姐姐,可是姐姐,想你了。
话说一一两个月的时候来我家待过几天,那会儿他还是个浑身软糯的小婴儿,活像一粒新长出来的小洋芋:皮肤光洁细嫩,头型饱满圆润,连嘴巴都是小小的一个圆,微张着静静吞吐出奶香,纤尘不染美好可爱到嘴唇上的褶儿都跟天使翅膀上的花纹似的。和他一比,别的小婴儿皱巴得只怕会一秒变老头老太。
此后一年没有见到他的日子里,他妈陆续给我们发来了他不同阶段的照片,由此我也得以对他的成长做出概括——吾家大头初长成——当年的小洋芋显然在朝成为大洋芋的道路上狂奔!所以当我二弟把他夹在腋下在我们的殷殷期盼中从门缝里挤进来的时候,我对首先探进来的那颗充满好奇四处乱转的大头还是做好了准备的!握拳!╮(╯_╰)╭
大头在他的同龄人中绝对算得上是体壮貌端的,所到之处收获大叔大婶赞美无数。我和我妈带他出门必须依靠工具的力量——小推车!那是,人家一天正餐四五顿、零食不断顿可不是白吃的!作为一个婴幼儿,大头的食量和对食物的热爱程度着实让我们吃惊,自从他学会“粑粑”这个词语后,对吃的诉求就更加红果果了:一觉醒来,还睡眼惺忪呢,“粑粑”;看见我们手里有吃的,大眼仁儿凝滞,“粑粑”;电视里有人在吃饭,小肉手一指,“粑粑”;有一回他甚至以为我刷牙是在吃牙膏,可劲儿伸手朝我够,“粑粑”。咳咳,事实上,他也会说点别的,比如指代一切动物的“狗狗”,认为遇水必有的“一一”(鱼鱼),表达惊讶害怕惶恐疼痛等一切不美好感受的“达倒”(跌倒),可他甚至还不会叫“妈妈”!
大头惊人的饭量除造就了惊人的纸尿裤使用量以外,大概也成就了他惊人的忍耐力。有一回他追赶我妈不慎跌倒,眉骨肿起一大块又红又紫,抱起来哼哼两声就完事;还有一回他手指被推拉门卡住,大喊“达倒达倒”,大人们不明所以,过一会儿拽过来才发现手指已经被卡得红红的了;另有一回,他把装饰盆栽里的白砂撒的满地都是,我气急了打他小手和屁股,不见反应,问我妈,“他怎么不痛啊”,我妈回说,“怎么不痛啊,他痛得嘴都张开啦”;再有一回,他发烧了需要打头部吊针,躺床上挣扎,“达倒达倒”,但扎完针立马消声,顶着盐水四处跑-_-|||。可以这么说,这俩月里,除了见不着我妈或是吃不着粑粑,他小人家是不会轻易掉眼泪的。
对疼痛的耐受力只是肤浅的东西,让我们来挖掘点大头更深层次的内涵:公园里遇见一个喜欢抓挠他的同龄小朋友,还要抢他的玩具!这种危急关头,他竟然把玩具拱手相让,转身寻找地上的冰棍棒,惹得我爸连连叹息:“这个娃儿实在是,太善良哦。”还有一次他跪坐在地上“佯装”看电视(本来嘛,我就不信他能看得懂),我想推他滑到前面去,没想到手指一使力,他竟然直接扑下去和硬硬的地板来了个亲密接触,“咚”的好大一声。我妈把我骂了个半死,我愧疚地替他“呼呼”又做鬼脸逗他,于是他立马破涕为笑还伸手要我抱抱!这种不计前嫌的精神和速度,真是,太感人了!
我家大头内心柔软还体现在他爱听音乐上。除开偶尔和着电视上放的电子音乐摇头晃脑自娱自乐之外,音乐对大头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催眠。一到晚上或是其他我们需要他睡觉的时候(即,只有我和他在家的时候),我们就用婴儿背带把他背在胸前开始催眠。常用的催眠曲目包括我妈贵普版的“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最后发展到只要把他背起来,大头就会自己唱“袋袋,袋袋”)和我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遇见》之乎的。什么?太少了?no no no,这几首循环播放,足矣,有时候一首都每没唱完呢,他就睡着了。有一回我妈不在家,大头哭得太厉害了,我看怎么哄也哄不好,就干脆就把他放到床边上躺好,坐地上开始唱歌,从卢广仲唱到到梁静茹再唱回周华健,刚开始他听见有飞机飞过还会指着窗外模拟:“呜~~呜~~”,到后来眼皮就越来越沉,最后,终于在我唱到最high时缓缓阖上了。。。。又恢复到初见他时那张甜美无争的睡脸。
我花了这些字写我家大头,可总觉得说不尽他这个小人儿的清净澄明,他就像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把初生为人的单纯和父母养育的辛苦折射给我们看,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身为家族一员的幸福,我们得感谢他。
我家大头,老爸家一一,或许你还记不得姐姐,可是姐姐,想你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