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三地游越南(6):吃货的宿命
如果你想吃海鲜,那么请去芽庄;
如果你想吃河粉,那么请去芽庄。
如果一个吃货想在越南得到胃和味的满足,的确就应该把芽庄设定为必到之地。我在芽庄吃到了最肥美的鱼,也是在芽庄,吃到了地摊上最鲜辣爽口的河粉。在此印证了那句话,最好吃的,总在餐厅之外。
【大叻火车酒店送的CD,老板跟几个小伙伴组了一个乐队,这是他们录的哥】
从大叻坐大巴,也大约5个小时。中午在大叻的火车酒店美美地喝完冬阴功汤(他们的冬阴功汤发挥不稳,第一次喝,味道极整点,后来两次稍逊),等着长途车公司的人来接我们。不久,一辆绿色的出租车到了,载着我们东兜西转到了乘车地点,向海的方向行驶,5小时后,便是芽庄。
芽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繁华的小镇。抵达的时候,是黄昏了,路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热闹程度,是大叻的几倍。一栋栋又扁又长的小楼,诉说着它海滨小镇的出身。偶尔乍现的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也会让人意识到西方文明的融合。
在几小时后,这种繁华小镇的印象又得到了改变。那是在我们放下行李,走向海边的时候,陡然涌起,高耸的希尔顿,洲际,喜来登酒店述说了另外一个故事:这里,从某种程度上,跟大多数知名的海滨度假地,没什么不同。
也许不同的,便是“吃”了。
【芽庄酒店门前】
长途车到站后,我们打上一辆出租车(在越南,建议打车只打几家大型出租车公司的车,车好司机不会随便绕路蒙人,我比较喜欢绿色的Mailinh,见下图),十来分钟,便到了酒店:Le Simo Le——老板娘是一个充满风情的高挑越南女人,嫁给了一个德国人,酒店的名字也西化。我们定的是一楼的套房(如果你极度厌恶、恐惧虫子、蟑螂,一定不要订芽庄一楼的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伊万大约300多人民币,能住四人,冰箱,做饭的煤气灶,餐具一应俱全,非常适合一群朋友一同出游。
【Malin出租车】
【酒店的名片,左边是老板娘照片】
【酒店客厅】
【酒店厨房】
【酒店双人床】
【酒店单人床】
【酒店厕所】
【这是一个天井】
到的时候,市场已经关门了,没有办法买菜。于是第一站,我们选择了走向海滩。寻找芽庄永远的传说:龙虾婆婆!!!
龙虾婆婆可不是龙虾精吸取万物精华集万年修炼变成的,长的也不像龙虾。说的是芽庄的海滩,每到了黄昏或者夜晚,便会有挑着炉火、龙虾螃蟹等海鲜前来售卖的老奶奶,价格实惠,算是当地移动的海鲜大排档。
不过,长长地海岸线,究竟能否偶遇龙虾婆婆,实在要看运气。
【两只大龙虾和两只大螃蟹】
我们的运气真的够好。当踏上海滩的那一刹那,就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太太,仿佛专门为了我们几个吃货而准备的。跟很多海边的老太太一样,她也有着黝黑的肤色和刀刻过一般的皱纹。后来我们发现,老太太虽然没有抵挡住时间的刻刀,对于抵挡我们侃价的刻刀,是非常有自己的办法和坚持的。
点上两只大龙虾和两只大螃蟹。龙虾婆婆麻利地开工:在她的扁担的一边,放着一个炭火盆,跟冬天很多人家取暖用的木炭火盆一样,拿出一只螃蟹,龙虾婆婆啪啪砍上两刀,分为四块,放在炭火上,浇上越南特有的甜辣酱,而龙虾只需要沿着头至尾砍上一刀就行,烤吧烤吧,边可以开吃。
吃之前,为了避免被宰,当然需要先砍砍价的。龙虾婆婆开价60万越南盾(180人民币不到),我们坚持往50以下砍,双方僵持不下,加上她不会英文,只能在沙滩上比划写下价格,而我们只能同样在沙滩上写下价格回应——此情此景,恍惚就像穿越到石器时代一样,完全是原生态的交易过程。
【55万的龙虾和螃蟹,性价比高】
最终,我们以55万盾(人民币150多)结束了战斗。龙虾婆婆收了钱,开开心心地跟小伙伴坐在旁边聊天去了。
而我们狼吞虎咽,满手油光地吃完龙虾和螃蟹,随后开始了沿着海边的消食运动。
一路上5星酒店一栋挨着一栋,和市中心的的夜市构成了海边的夜景,海水比夜更深,潮汐构成消食运动的OST,跟每一个海滨度假城的夜一样,无甚惊喜。
直到我们快回到酒店。
Le Simo Le酒店距离海边很近,从酒店的小巷子走出来,面前便是一条相对宽阔的大路,直通海边。
我们正从海边沿着这条路往回走。马路两边的酒吧和Disco轰轰作响,路过时瞥了一眼,偌大的舞池里,孤零零的两个俄罗斯大妈正在甩动腰肢,抖动灵魂,释放自己。
再走了几步,一个卖美式快餐的店门口摆了一个摊位,简简单单的两个炉子,一张桌子,几张矮凳矮椅,当地人趴在那儿吭哧吭哧地嘬着河粉。
【酒店给的当地推荐餐厅,结果一家也没去】
当下觉得消食运动进行得太成功了。马上饿了。吃点河粉吧。河粉粉海鲜和牛肉两种。我当晚点了牛肉的,几分钟后,便端了上来。一碗河粉,配一叠青菜。我拿起辣椒水,咚咚咚撒了几下,一搅拌,开吃。
…………
…………
…………
太好吃了!!!
【当地地图,左上那个蓝色圆珠笔圈出来的是当地农贸市场,右下橙色笔圈出来的是我们住得酒店,这家河粉小摊就在这对海滩的这条路上】
这种街边小摊,当然不会讲究前味后味的层次和整道菜的味觉丰富,它是“简单粗暴”的,生猛直接的鲜味配合着辣椒水的劲道,横冲直撞地从味蕾涌向神经,当下真地要飙出泪来。
自制如我,当然忍住了——在越南小镇的海边的路边摊上,一个中国人捧着一碗普普通通的河粉,留下激动的眼泪,此情此景,即使我答应,祖国也不会答应啊,好歹拍出了那什么上的中国的国家。
默默地吃完了所有的粉,咕咚咕咚喝完所有的汤。回到酒店,满足地睡下。
第二天一早,顶着烈日,向着农贸市场进发。
市场不大,但基本上想买的都能买到。香料一大把,海鲜几大袋,水果几大包。迅速扫完货后,回酒店开始做饭。
【农贸市场的鱼】
于是,我吃到了这辈子最肥美的鱼,最精道的海螺。
【食材新鲜就不需要太多佐料】
这一餐,鲜得合不拢嘴。
【一桌新鲜美食】
为了不虚此行,我在离开芽庄的前一天晚上,又去小摊吃了一碗河粉,这次点的海鲜味的。赶在去机场前,我们又做了一顿饭才出发。
剩下的鱼饼等食材,我们带去了胡志明市。
芽庄,除了吃,我在马杀鸡(Massage)上也有一段粉红色的奇遇,留待下一篇。
如果你想吃河粉,那么请去芽庄。
如果一个吃货想在越南得到胃和味的满足,的确就应该把芽庄设定为必到之地。我在芽庄吃到了最肥美的鱼,也是在芽庄,吃到了地摊上最鲜辣爽口的河粉。在此印证了那句话,最好吃的,总在餐厅之外。
![]() |
【大叻火车酒店送的CD,老板跟几个小伙伴组了一个乐队,这是他们录的哥】
从大叻坐大巴,也大约5个小时。中午在大叻的火车酒店美美地喝完冬阴功汤(他们的冬阴功汤发挥不稳,第一次喝,味道极整点,后来两次稍逊),等着长途车公司的人来接我们。不久,一辆绿色的出租车到了,载着我们东兜西转到了乘车地点,向海的方向行驶,5小时后,便是芽庄。
芽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繁华的小镇。抵达的时候,是黄昏了,路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热闹程度,是大叻的几倍。一栋栋又扁又长的小楼,诉说着它海滨小镇的出身。偶尔乍现的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也会让人意识到西方文明的融合。
在几小时后,这种繁华小镇的印象又得到了改变。那是在我们放下行李,走向海边的时候,陡然涌起,高耸的希尔顿,洲际,喜来登酒店述说了另外一个故事:这里,从某种程度上,跟大多数知名的海滨度假地,没什么不同。
也许不同的,便是“吃”了。
![]() |
【芽庄酒店门前】
长途车到站后,我们打上一辆出租车(在越南,建议打车只打几家大型出租车公司的车,车好司机不会随便绕路蒙人,我比较喜欢绿色的Mailinh,见下图),十来分钟,便到了酒店:Le Simo Le——老板娘是一个充满风情的高挑越南女人,嫁给了一个德国人,酒店的名字也西化。我们定的是一楼的套房(如果你极度厌恶、恐惧虫子、蟑螂,一定不要订芽庄一楼的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伊万大约300多人民币,能住四人,冰箱,做饭的煤气灶,餐具一应俱全,非常适合一群朋友一同出游。
![]() |
【Malin出租车】
![]() |
【酒店的名片,左边是老板娘照片】
![]() |
【酒店客厅】
![]() |
【酒店厨房】
![]() |
【酒店双人床】
![]() |
【酒店单人床】
![]() |
【酒店厕所】
![]() |
【这是一个天井】
到的时候,市场已经关门了,没有办法买菜。于是第一站,我们选择了走向海滩。寻找芽庄永远的传说:龙虾婆婆!!!
龙虾婆婆可不是龙虾精吸取万物精华集万年修炼变成的,长的也不像龙虾。说的是芽庄的海滩,每到了黄昏或者夜晚,便会有挑着炉火、龙虾螃蟹等海鲜前来售卖的老奶奶,价格实惠,算是当地移动的海鲜大排档。
不过,长长地海岸线,究竟能否偶遇龙虾婆婆,实在要看运气。
![]() |
【两只大龙虾和两只大螃蟹】
我们的运气真的够好。当踏上海滩的那一刹那,就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太太,仿佛专门为了我们几个吃货而准备的。跟很多海边的老太太一样,她也有着黝黑的肤色和刀刻过一般的皱纹。后来我们发现,老太太虽然没有抵挡住时间的刻刀,对于抵挡我们侃价的刻刀,是非常有自己的办法和坚持的。
点上两只大龙虾和两只大螃蟹。龙虾婆婆麻利地开工:在她的扁担的一边,放着一个炭火盆,跟冬天很多人家取暖用的木炭火盆一样,拿出一只螃蟹,龙虾婆婆啪啪砍上两刀,分为四块,放在炭火上,浇上越南特有的甜辣酱,而龙虾只需要沿着头至尾砍上一刀就行,烤吧烤吧,边可以开吃。
吃之前,为了避免被宰,当然需要先砍砍价的。龙虾婆婆开价60万越南盾(180人民币不到),我们坚持往50以下砍,双方僵持不下,加上她不会英文,只能在沙滩上比划写下价格,而我们只能同样在沙滩上写下价格回应——此情此景,恍惚就像穿越到石器时代一样,完全是原生态的交易过程。
![]() |
【55万的龙虾和螃蟹,性价比高】
最终,我们以55万盾(人民币150多)结束了战斗。龙虾婆婆收了钱,开开心心地跟小伙伴坐在旁边聊天去了。
而我们狼吞虎咽,满手油光地吃完龙虾和螃蟹,随后开始了沿着海边的消食运动。
一路上5星酒店一栋挨着一栋,和市中心的的夜市构成了海边的夜景,海水比夜更深,潮汐构成消食运动的OST,跟每一个海滨度假城的夜一样,无甚惊喜。
直到我们快回到酒店。
Le Simo Le酒店距离海边很近,从酒店的小巷子走出来,面前便是一条相对宽阔的大路,直通海边。
我们正从海边沿着这条路往回走。马路两边的酒吧和Disco轰轰作响,路过时瞥了一眼,偌大的舞池里,孤零零的两个俄罗斯大妈正在甩动腰肢,抖动灵魂,释放自己。
再走了几步,一个卖美式快餐的店门口摆了一个摊位,简简单单的两个炉子,一张桌子,几张矮凳矮椅,当地人趴在那儿吭哧吭哧地嘬着河粉。
![]() |
【酒店给的当地推荐餐厅,结果一家也没去】
当下觉得消食运动进行得太成功了。马上饿了。吃点河粉吧。河粉粉海鲜和牛肉两种。我当晚点了牛肉的,几分钟后,便端了上来。一碗河粉,配一叠青菜。我拿起辣椒水,咚咚咚撒了几下,一搅拌,开吃。
…………
…………
…………
太好吃了!!!
![]() |
【当地地图,左上那个蓝色圆珠笔圈出来的是当地农贸市场,右下橙色笔圈出来的是我们住得酒店,这家河粉小摊就在这对海滩的这条路上】
这种街边小摊,当然不会讲究前味后味的层次和整道菜的味觉丰富,它是“简单粗暴”的,生猛直接的鲜味配合着辣椒水的劲道,横冲直撞地从味蕾涌向神经,当下真地要飙出泪来。
自制如我,当然忍住了——在越南小镇的海边的路边摊上,一个中国人捧着一碗普普通通的河粉,留下激动的眼泪,此情此景,即使我答应,祖国也不会答应啊,好歹拍出了那什么上的中国的国家。
默默地吃完了所有的粉,咕咚咕咚喝完所有的汤。回到酒店,满足地睡下。
第二天一早,顶着烈日,向着农贸市场进发。
市场不大,但基本上想买的都能买到。香料一大把,海鲜几大袋,水果几大包。迅速扫完货后,回酒店开始做饭。
![]() |
【农贸市场的鱼】
于是,我吃到了这辈子最肥美的鱼,最精道的海螺。
![]() |
【食材新鲜就不需要太多佐料】
这一餐,鲜得合不拢嘴。
![]() |
【一桌新鲜美食】
为了不虚此行,我在离开芽庄的前一天晚上,又去小摊吃了一碗河粉,这次点的海鲜味的。赶在去机场前,我们又做了一顿饭才出发。
剩下的鱼饼等食材,我们带去了胡志明市。
芽庄,除了吃,我在马杀鸡(Massage)上也有一段粉红色的奇遇,留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