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生《俗世圣徒》摘录——有关敬拜
P151
宗教、宗教场所、宗教节期。是一个培养喜乐的向上帝敞开的温室。我们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非我们向上帝敞开,注意到上帝的真实性,对上帝的工作有所回应,接受上帝话语。敬拜可以说是一种策略,使我们停止专注自己,专注上帝的同在。敬拜让我们在规定的时间与地点专注上帝,并不是因为上帝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及地点,而是我们专注自己是那么隐晦和严重。如果我们不经常刻意在我们忙碌的事中,腾出时间来,我们就根本不会有机会在别的时间,或别的地方敬拜事奉上帝。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会遇到危险的,因为当我们预定了时间与地点后,有时我也敢于控制那时间和地点,敢于将上帝限制于那时间那地点,这就是乌撒的错误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圣经里到处看到“敬畏上帝”(小心)。——十四章《宗教》
P29
扫罗两次的违命都与敬拜有关,这是有趣又意义深远的。第一次,他违命献祭,是为了要聚集群众,准备与非利士人开战;第二次,撒母耳传递上帝的命令,要他在战胜亚玛力人后,尽行把所有人与牲畜灭绝。扫罗却违命,让百姓留下最好的牲畜,为要献祭给上帝。到底他们有没有献祭,我们无从稽考,可能没有。但是扫罗肯定是站在百姓的一边:照他们宗教的意思去敬拜,并非照上帝意思。虽然表明上是献祭给上帝,实际上出于扫罗的私心。第一次,扫罗为了要聚合群众,免得他们分散;第二次,是为了要让他们高兴。百姓在扫罗心目中愈来愈重要,比上帝更重要。表面看来扫罗是想把工作做好,他认为把上帝带进他的工作是一种做好工作的方法,做一个好的国王。但事实上他把“上帝带进工作中”的目的正好相反,扫罗只是在利用上帝,把祂视作一种手段,一种资源。他不知道上帝是不能被利用的。……为了要工作进展而利用敬拜,结果会是一败涂地。——三章《工作》
P71
圣所里会发生奇妙的事……圣所里也会发生可怕的事……每次当我们进入圣所,就会感到与圣洁上帝的同在,在我们离开时,我们可以更好,也可以更坏。如果我们将自己与一般人与事抽离,我们离开圣所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坏。像多益一样,离开圣所时,心里充满了愤怒……在圣战中讨伐异己。但是,当我们进到圣所,感到饥饿或有需要,愿意在上帝的面前敞开自己,坦白甚至是怒气冲冲的向上帝祈求我们需要的,在离开圣所后,我们差不多肯定会更好。离开圣所后,我们会像大卫一样,因为仍有生命气息,就足以感恩;因为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就心里赞叹,并体会到我们每日必需的食量,就是我们最神圣的圣礼。——六章《圣所》
宗教、宗教场所、宗教节期。是一个培养喜乐的向上帝敞开的温室。我们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非我们向上帝敞开,注意到上帝的真实性,对上帝的工作有所回应,接受上帝话语。敬拜可以说是一种策略,使我们停止专注自己,专注上帝的同在。敬拜让我们在规定的时间与地点专注上帝,并不是因为上帝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及地点,而是我们专注自己是那么隐晦和严重。如果我们不经常刻意在我们忙碌的事中,腾出时间来,我们就根本不会有机会在别的时间,或别的地方敬拜事奉上帝。
但是即使这样,还是会遇到危险的,因为当我们预定了时间与地点后,有时我也敢于控制那时间和地点,敢于将上帝限制于那时间那地点,这就是乌撒的错误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圣经里到处看到“敬畏上帝”(小心)。——十四章《宗教》
P29
扫罗两次的违命都与敬拜有关,这是有趣又意义深远的。第一次,他违命献祭,是为了要聚集群众,准备与非利士人开战;第二次,撒母耳传递上帝的命令,要他在战胜亚玛力人后,尽行把所有人与牲畜灭绝。扫罗却违命,让百姓留下最好的牲畜,为要献祭给上帝。到底他们有没有献祭,我们无从稽考,可能没有。但是扫罗肯定是站在百姓的一边:照他们宗教的意思去敬拜,并非照上帝意思。虽然表明上是献祭给上帝,实际上出于扫罗的私心。第一次,扫罗为了要聚合群众,免得他们分散;第二次,是为了要让他们高兴。百姓在扫罗心目中愈来愈重要,比上帝更重要。表面看来扫罗是想把工作做好,他认为把上帝带进他的工作是一种做好工作的方法,做一个好的国王。但事实上他把“上帝带进工作中”的目的正好相反,扫罗只是在利用上帝,把祂视作一种手段,一种资源。他不知道上帝是不能被利用的。……为了要工作进展而利用敬拜,结果会是一败涂地。——三章《工作》
P71
圣所里会发生奇妙的事……圣所里也会发生可怕的事……每次当我们进入圣所,就会感到与圣洁上帝的同在,在我们离开时,我们可以更好,也可以更坏。如果我们将自己与一般人与事抽离,我们离开圣所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坏。像多益一样,离开圣所时,心里充满了愤怒……在圣战中讨伐异己。但是,当我们进到圣所,感到饥饿或有需要,愿意在上帝的面前敞开自己,坦白甚至是怒气冲冲的向上帝祈求我们需要的,在离开圣所后,我们差不多肯定会更好。离开圣所后,我们会像大卫一样,因为仍有生命气息,就足以感恩;因为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就心里赞叹,并体会到我们每日必需的食量,就是我们最神圣的圣礼。——六章《圣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