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能停系列-----熵,时间的错觉
■ 永动机
学过中学物理的应该都知道,永动机是不能被造出来的,因为能量守恒的关系。
那好,现在天那么热,我要让房间温度降低,把取到的热能转变成电能给我手机充电行吗?就算充电不行,哪怕烧一壶水也行啊,这不违反能量守恒吧。但为什么现实中我开空调给房间降温,不单没有得到能量,反而要消耗电呢?
现在全球能源危机,地球70%以上的面积全是水,如果让海水的温度下降一度,取得的能量,足够全世界的人用上4000年!这也不违反能量守恒吧,能做到吗?
事实上,第二个想法在1881年已经有人实践过并失败了,这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理:一个孤立系统中的熵只会增加。
■ 熵
什么是熵呢?简单说,就是一个事物的混乱程度。
如果你房间乱得和狗窝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讲你房间的熵很高。打扫了一下,就是你把房间的熵变低了。如果你一直不打扫,又没有海螺姑娘来帮你,那么房间只会越来越乱。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一个孤立系统中的熵只会增加。
一幅完整的拼图,拼好的状态只有一种,乱七八糟的状态却有无数种。你拿着一个拼好的拼图左右晃,拼图一定是越来越乱的。所以事物从有序变到无序,变质上只是从低概率状态向高概率状态演变而已。
你突然一拍脑袋说:哦,原来“幸福的家庭(有序)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无序)各有各的不幸”,说的就是熵?
恭喜你,已经会抢答了。
回到刚刚说空调的例子。温度是分子运动速度的表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有温差,就代表了一部分分子运动剧烈,一部分分子运动迟缓,这是一种低概率的有序现象。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最终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运动速度会变得一样。所以不论你拿了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最终这杯水的温度会和环境一样。这就是熵在增加。
所以要让房间的温度下降,本质是要让熵降低,需要消耗有序的能量——比如电。因此你一个月花几百块钱付的电费,购买的其实不是电能,而是为了获得低熵。
同样的,和环境温度一样的海水,即使含有如此多的热能,但对我们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 低熵体
现在我们知道,一个封闭系统内的熵只能增加。如果把整个宇宙看作一个封闭系统的话,那么宇宙的熵就是在不断地增加,最终达到热寂(heat death)。在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生命,一切的热量都均匀分布,真正做到无一处不平均,达到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大同世界,世界大同。
尽管一个系统内的熵只能增加,但也并不妨碍低熵体的出现,它们以其他物体的熵增为代价,维持自己的低熵。当把那些低熵体和环境的熵增一起考虑的时候,总体上的熵仍然是增加的。所以这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理。
目前所知,生命体就是这样一类的低熵体。我们用人来举例。(本来想用狗来举例,但考虑到狗肉节的风波,表示爱狗人士惹不起。)人是有序的吗?当然,简直高度有序,都是两手两脚一个头加上五脏六腑,不论缺了哪个,要么活不久,要么变成残疾。不论在生活中遇到何种意外:被撞了、被打了、被感染了,太热了,太冷了,甚至只是吃坏了,都会让你受伤或生病(熵增)。
那生物是如何维持自身的有序结构呢?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其他生物的低熵,植物则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的低熵。前者以其他生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后者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环境内它们只能熵增:动物没有食物会饿死,并慢慢腐烂。植物没有阳光,会慢慢枯萎。
那么像是音乐、诗歌、美术、思想这样抽象的东西是低熵体吗?以音乐举例,音乐有序吗?答案也是当然的,音乐是一组有序的声音。哪怕是一个音节高了或低了些,声音大了或小了些,或者哪怕是缺了一个音符,整个音乐都会被破坏。
音乐只能由生物产生,因为音乐的有序是以生物的熵增为代价。
其他的也一样:诗歌是一组有序的语言,美术是一组有序的画面,思想是一组有序的电流和化学反应。这些都是由生物产生,以生物的熵增为代价的低熵体。
那为什么生物要产生这些东西呢?为什么孔雀有漂亮的尾巴,鸟类能够优美的鸣叫,人类会有发达的智商呢?为什么这些对生存并无甚大用的技能会存在呢?答案是低熵的证明:靠着炫耀这些低熵,生物体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低熵体,最终获得性选择的优势。
低熵传递的方向:
太阳==>植物==>动物==>音乐、诗歌、美术、思想……
■ 时间
通过相对论,我们知道时间不过是空间的一个维度而已。只是奇怪的是,既然时间和空间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只能在时间中前进,不能后退呢?
这里有两个关于时间的箭头:
1、热力学箭头。时间的方向和熵增的方向一致。你只能看到一个杯子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而不会看到地上一堆玻璃碎片跳起来变成一个杯子。(墨菲法则也是熵增的一种表现。)
2、心理学箭头。我们思想的方向与时间一致。我们只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记得明天发生的事。
又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思想是一种低熵体,需要以环境的熵增为代价来维持自身,所以思想的方向必然和熵增的方向是一致的。
那么热力学箭头和心理学箭头的方向一致不是必然的吗?进一步说,时间的箭头岂不是根本就不用存在?
时间根本就是双向的,只是我们只能延着熵增的方向才能思考。如果时间停止了,那么熵增也就停止了,而我们的思想也会停止了,结果就好像时间没有停止一样。如果时间倒退,那么整个系统的熵会减少,我们的思想也会倒退,我们会不记得倒退之前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时间没有倒退一样。
更进一步讲,难道不是连时间都不用存在了。只存在各种概率的事件,思想只是延着低概率事件向高概率事件移动的"流",弄得好像时间真的存在一样。
■ 因果
因果是绝对时间观下的产物,也是人类的错觉之一。如果两件事情总是一先一后的发生,我们会把先发生的那个叫作原因,后发生的那个叫作结果。
假设时间发生错乱,因果就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杀死。
但是如果祖父已经死了,那你就必定不会存在,也就不可能回到过去杀自己的祖父。
可以看到,仅仅是时间发生错乱,因果就开始乱成一团了。现在,如果时间甚至只是人的错觉而已,那因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未完待续)
学过中学物理的应该都知道,永动机是不能被造出来的,因为能量守恒的关系。
那好,现在天那么热,我要让房间温度降低,把取到的热能转变成电能给我手机充电行吗?就算充电不行,哪怕烧一壶水也行啊,这不违反能量守恒吧。但为什么现实中我开空调给房间降温,不单没有得到能量,反而要消耗电呢?
现在全球能源危机,地球70%以上的面积全是水,如果让海水的温度下降一度,取得的能量,足够全世界的人用上4000年!这也不违反能量守恒吧,能做到吗?
事实上,第二个想法在1881年已经有人实践过并失败了,这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理:一个孤立系统中的熵只会增加。
■ 熵
什么是熵呢?简单说,就是一个事物的混乱程度。
如果你房间乱得和狗窝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讲你房间的熵很高。打扫了一下,就是你把房间的熵变低了。如果你一直不打扫,又没有海螺姑娘来帮你,那么房间只会越来越乱。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一个孤立系统中的熵只会增加。
一幅完整的拼图,拼好的状态只有一种,乱七八糟的状态却有无数种。你拿着一个拼好的拼图左右晃,拼图一定是越来越乱的。所以事物从有序变到无序,变质上只是从低概率状态向高概率状态演变而已。
你突然一拍脑袋说:哦,原来“幸福的家庭(有序)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无序)各有各的不幸”,说的就是熵?
恭喜你,已经会抢答了。
回到刚刚说空调的例子。温度是分子运动速度的表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有温差,就代表了一部分分子运动剧烈,一部分分子运动迟缓,这是一种低概率的有序现象。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最终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运动速度会变得一样。所以不论你拿了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最终这杯水的温度会和环境一样。这就是熵在增加。
所以要让房间的温度下降,本质是要让熵降低,需要消耗有序的能量——比如电。因此你一个月花几百块钱付的电费,购买的其实不是电能,而是为了获得低熵。
同样的,和环境温度一样的海水,即使含有如此多的热能,但对我们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 低熵体
现在我们知道,一个封闭系统内的熵只能增加。如果把整个宇宙看作一个封闭系统的话,那么宇宙的熵就是在不断地增加,最终达到热寂(heat death)。在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生命,一切的热量都均匀分布,真正做到无一处不平均,达到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大同世界,世界大同。
尽管一个系统内的熵只能增加,但也并不妨碍低熵体的出现,它们以其他物体的熵增为代价,维持自己的低熵。当把那些低熵体和环境的熵增一起考虑的时候,总体上的熵仍然是增加的。所以这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理。
目前所知,生命体就是这样一类的低熵体。我们用人来举例。(本来想用狗来举例,但考虑到狗肉节的风波,表示爱狗人士惹不起。)人是有序的吗?当然,简直高度有序,都是两手两脚一个头加上五脏六腑,不论缺了哪个,要么活不久,要么变成残疾。不论在生活中遇到何种意外:被撞了、被打了、被感染了,太热了,太冷了,甚至只是吃坏了,都会让你受伤或生病(熵增)。
那生物是如何维持自身的有序结构呢?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其他生物的低熵,植物则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的低熵。前者以其他生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后者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环境内它们只能熵增:动物没有食物会饿死,并慢慢腐烂。植物没有阳光,会慢慢枯萎。
那么像是音乐、诗歌、美术、思想这样抽象的东西是低熵体吗?以音乐举例,音乐有序吗?答案也是当然的,音乐是一组有序的声音。哪怕是一个音节高了或低了些,声音大了或小了些,或者哪怕是缺了一个音符,整个音乐都会被破坏。
音乐只能由生物产生,因为音乐的有序是以生物的熵增为代价。
其他的也一样:诗歌是一组有序的语言,美术是一组有序的画面,思想是一组有序的电流和化学反应。这些都是由生物产生,以生物的熵增为代价的低熵体。
那为什么生物要产生这些东西呢?为什么孔雀有漂亮的尾巴,鸟类能够优美的鸣叫,人类会有发达的智商呢?为什么这些对生存并无甚大用的技能会存在呢?答案是低熵的证明:靠着炫耀这些低熵,生物体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低熵体,最终获得性选择的优势。
低熵传递的方向:
太阳==>植物==>动物==>音乐、诗歌、美术、思想……
■ 时间
通过相对论,我们知道时间不过是空间的一个维度而已。只是奇怪的是,既然时间和空间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只能在时间中前进,不能后退呢?
这里有两个关于时间的箭头:
1、热力学箭头。时间的方向和熵增的方向一致。你只能看到一个杯子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而不会看到地上一堆玻璃碎片跳起来变成一个杯子。(墨菲法则也是熵增的一种表现。)
2、心理学箭头。我们思想的方向与时间一致。我们只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记得明天发生的事。
又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思想是一种低熵体,需要以环境的熵增为代价来维持自身,所以思想的方向必然和熵增的方向是一致的。
那么热力学箭头和心理学箭头的方向一致不是必然的吗?进一步说,时间的箭头岂不是根本就不用存在?
时间根本就是双向的,只是我们只能延着熵增的方向才能思考。如果时间停止了,那么熵增也就停止了,而我们的思想也会停止了,结果就好像时间没有停止一样。如果时间倒退,那么整个系统的熵会减少,我们的思想也会倒退,我们会不记得倒退之前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时间没有倒退一样。
更进一步讲,难道不是连时间都不用存在了。只存在各种概率的事件,思想只是延着低概率事件向高概率事件移动的"流",弄得好像时间真的存在一样。
■ 因果
因果是绝对时间观下的产物,也是人类的错觉之一。如果两件事情总是一先一后的发生,我们会把先发生的那个叫作原因,后发生的那个叫作结果。
假设时间发生错乱,因果就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杀死。
但是如果祖父已经死了,那你就必定不会存在,也就不可能回到过去杀自己的祖父。
可以看到,仅仅是时间发生错乱,因果就开始乱成一团了。现在,如果时间甚至只是人的错觉而已,那因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