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桂花好啊
桂林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植物资源丰富,市区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种。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桂花的生长,在桂林无论是庭院、街道,还是山岩、水际、村旁,随处可见桂花的芳姿,甚至在石灰岩山上也有野生桂花的踪迹。所以,桂林被称为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的桂花之乡,素有/桂林桂林,桂树成林之说。
一、桂林的古桂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桂花在桂林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就曾发现有桂花的孢粉。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桂林市仍保留有不少古桂,成为这里独特的景观。
目前桂林市发现的一株人工栽植的桂花树,位于市郊唐家里自然村旁。据1995年调查,该树高14米、冠幅14.7米、基围4.2米,已有近千年的史。它至今犹老干苍劲、生长健壮、绿影婆娑,深秋花香远溢。是桂林目前发现基围最大、树龄最长的古桂,被称之为/桂花王0,是桂林桂花栽培历史悠久的见证。
桂林城中树冠最大的古桂生长在陆军学院院内,相传为百余年前私塾学堂的一位先生所植。因周围环境好,水肥充裕,生长极旺盛。现树高13米树围1米、树冠覆盖面积320米2,浑圆的树冠、碧绿的枝叶,给校园增添了独特的景色。
在桂林,古桂最集中的地方要数南郊建于1869的雁山园。当年建园时,园路旁、山边、塘畔都遍植桂花,目前仍保留有近100株,树龄都超过了百年,是桂林市保存古树最多的地方。园内的古桂又以丹桂最为有名,它与方竹、绿萼梅、红豆合称雁山园/四宝0。
二、桂林的桂花种类
桂花又名岩桂或九里香,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桂林露地生长的桂花均能长成乔木。其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据初步调查,常见的有下列四个品种:
金桂(O.fragrans var.Thunbergii)树身浑圆、植株高大、枝繁叶茂,花金黄色、香味浓郁、产花量大、花易脱落。
银桂( O.fragrans var.Latifolius)植株略比金桂矮小,枝叶略稀。花白色至黄白色,香气略淡,花着生牢固,不易脱落。
丹桂(O.fragransvar.Aurantiacus)枝条较稀疏,花色橙红或桔红,极为美丽,花香不及金桂、银桂,但醇香味浓,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四季桂(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一般生长较慢,植株较矮小,多呈灌木丛生状。除盛夏外,月月连续开花,中秋花盛。花呈柠檬黄或淡黄,花香气清淡,平常开花量少,但花期长。
以上桂花的四个栽培品种中,以金桂为多,丹桂、四季桂次之,银桂少见。由于桂林的桂花常采用播种法繁殖,品种间还存在较多的变异和不同类型。
三、桂林桂花的习性和繁殖
桂花是喜光树种,幼苗期需蔽荫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不耐水渍和盐碱土。桂林的桂花,叶芽每年2月上旬开始萌动,2月中下旬开始抽发新梢。一般春梢年生长量平均为15~25厘米,抽发整齐,5月中下旬停止生长。初夏有少量夏梢萌发生长。一般在10月中旬开放,花期为两周。除四季桂一年多次开花外,其他品种每年开花两次,第一次开花花多量大,第二次开花花量偏少。由于早花品种在9月底开花,而晚花品种在10月下旬开花,因此在桂林赏桂时间前后可长达两个月。
桂林的桂花生长良好,多数的种和品种结实饱满,故主要采用播种法繁殖。此外,扦插、压条等繁殖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活率较高、开花早,在生产中也常用。
播种法----春季4~5月间果皮呈紫黑色时采收。收后洗去果皮,凉干后与润沙(含水量30%)混拌进行沙藏。11月上中旬播种,也可在翌年2、3月春播。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段作苗床。通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25厘米,幅宽10~12厘米,每公顷播种量为300公斤。整个苗期管理,主要是加强中耕除草,适时灌溉、追肥、防涝、防渍,促进苗木生长。当年生长高度可达30~35厘米,每公顷产幼苗35~45万株。播种苗生命力强、寿命长、病虫害少、树冠丰满,但始花期较晚,一般需10~13年,且往往不能保持原有母本的优良特性,常产生较多的变异。
扦插法-----2至3月或9月,选择健壮枝条,剪至8~10厘米,将顶部嫩梢剪掉仅留两叶芽,用生根粉处理,随剪随插。然后压实、喷水、遮荫,精心管护,一个半月以后即可愈合生根。生根后的扦插幼苗必须保持排水性能良好,防止幼苗日灼危害,适当浇薄肥水,促进苗木生长,翌年春便可出床定植。
压条法-----选择树势健壮、品种纯正、无病虫害、10~15年生的低干矮冠的桂花树作为母本树。压条最好在春分至谷雨,春梢开始生长时进行。
低压法------选择近地面的枝条,弯曲贴于地面,用木杈或竹钩将其固定于浅沟内,枝条基部环状剥皮1~1.5厘米左右,覆土于上,使枝条先端露出地面压实,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半年后切离母树,移植。
高压法------在树冠的中上部选择2~3年生枝,在压取部位先环状剥皮5毫米宽,用塑料薄膜内填以水苔包裹,包严扎紧,经常保持湿润,半年后即可切离母株另行栽植。
四、桂林的桂花景观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桂林,因桂树众多而得名。
每当金秋送爽之时,全城桂花怒放、繁花似海。王城内、环湖边、漓江畔、公园中、游览道上,,到处都散发着桂花沁心入骨的幽香,令人心醉神迷、赏心悦目,精神倍增。市民取四季桂盆植,用以点缀阳台或作室内陈设,它一年四季枝叶浓绿,月月花香四溢,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的生活乐趣。桂林人特别钟爱桂花,1984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桂花定为市花;1995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桂林市市徽图案外形用桂花四个花瓣相连,意喻桂林市在桂花的环抱中。
桂花是桂林园林的主要树种,可以说无园不植桂。如今的桂林城已拥有成年桂花树近20万株,建起了以桂花为主的桂花路、桂花小游园、桂花林地、桂花苗圃、桂花公园。桂花已成为桂林的地方风貌特色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临江路,这条1.4公里长的路上种有400多株桂花行道树,象一条香花彩带,使漓江更加秀丽;龙隐路两旁的行道树均为树龄40年的大桂花,形成了绿色屏障。七星公园的5000余株大桂花绿叶丛中,黄花点点,犹如华盖上缀满闪光的金星。八十年代在灵剑溪畔种植的近10万株桂花,绵延数里,郁郁葱葱,蔚为壮观。瓦窑口游园片植的大桂花,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天然屏障。
桂林,在景区、公园、道路、庭院、江畔、湖滨随处可见桂花的芳踪。有孤植、列植、丛植,也有成林连片栽植的。一株株、一行行、一片片,
锦绣山城掩映在蓊郁的桂花丛中。金秋时节,桂花绽放,尽吐奇葩,满城飘香,桂香已成为与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相媲美的新的一绝,一提起桂花,人们就联想到桂林。
桂花,桂林人心中最美的花。
更多精彩:桂花苗http://www.99guihua.com/
一、桂林的古桂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桂花在桂林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就曾发现有桂花的孢粉。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桂林市仍保留有不少古桂,成为这里独特的景观。
目前桂林市发现的一株人工栽植的桂花树,位于市郊唐家里自然村旁。据1995年调查,该树高14米、冠幅14.7米、基围4.2米,已有近千年的史。它至今犹老干苍劲、生长健壮、绿影婆娑,深秋花香远溢。是桂林目前发现基围最大、树龄最长的古桂,被称之为/桂花王0,是桂林桂花栽培历史悠久的见证。
桂林城中树冠最大的古桂生长在陆军学院院内,相传为百余年前私塾学堂的一位先生所植。因周围环境好,水肥充裕,生长极旺盛。现树高13米树围1米、树冠覆盖面积320米2,浑圆的树冠、碧绿的枝叶,给校园增添了独特的景色。
在桂林,古桂最集中的地方要数南郊建于1869的雁山园。当年建园时,园路旁、山边、塘畔都遍植桂花,目前仍保留有近100株,树龄都超过了百年,是桂林市保存古树最多的地方。园内的古桂又以丹桂最为有名,它与方竹、绿萼梅、红豆合称雁山园/四宝0。
二、桂林的桂花种类
桂花又名岩桂或九里香,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桂林露地生长的桂花均能长成乔木。其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据初步调查,常见的有下列四个品种:
金桂(O.fragrans var.Thunbergii)树身浑圆、植株高大、枝繁叶茂,花金黄色、香味浓郁、产花量大、花易脱落。
银桂( O.fragrans var.Latifolius)植株略比金桂矮小,枝叶略稀。花白色至黄白色,香气略淡,花着生牢固,不易脱落。
丹桂(O.fragransvar.Aurantiacus)枝条较稀疏,花色橙红或桔红,极为美丽,花香不及金桂、银桂,但醇香味浓,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四季桂(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一般生长较慢,植株较矮小,多呈灌木丛生状。除盛夏外,月月连续开花,中秋花盛。花呈柠檬黄或淡黄,花香气清淡,平常开花量少,但花期长。
以上桂花的四个栽培品种中,以金桂为多,丹桂、四季桂次之,银桂少见。由于桂林的桂花常采用播种法繁殖,品种间还存在较多的变异和不同类型。
三、桂林桂花的习性和繁殖
桂花是喜光树种,幼苗期需蔽荫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不耐水渍和盐碱土。桂林的桂花,叶芽每年2月上旬开始萌动,2月中下旬开始抽发新梢。一般春梢年生长量平均为15~25厘米,抽发整齐,5月中下旬停止生长。初夏有少量夏梢萌发生长。一般在10月中旬开放,花期为两周。除四季桂一年多次开花外,其他品种每年开花两次,第一次开花花多量大,第二次开花花量偏少。由于早花品种在9月底开花,而晚花品种在10月下旬开花,因此在桂林赏桂时间前后可长达两个月。
桂林的桂花生长良好,多数的种和品种结实饱满,故主要采用播种法繁殖。此外,扦插、压条等繁殖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活率较高、开花早,在生产中也常用。
播种法----春季4~5月间果皮呈紫黑色时采收。收后洗去果皮,凉干后与润沙(含水量30%)混拌进行沙藏。11月上中旬播种,也可在翌年2、3月春播。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段作苗床。通常用宽幅条播,行距20~25厘米,幅宽10~12厘米,每公顷播种量为300公斤。整个苗期管理,主要是加强中耕除草,适时灌溉、追肥、防涝、防渍,促进苗木生长。当年生长高度可达30~35厘米,每公顷产幼苗35~45万株。播种苗生命力强、寿命长、病虫害少、树冠丰满,但始花期较晚,一般需10~13年,且往往不能保持原有母本的优良特性,常产生较多的变异。
扦插法-----2至3月或9月,选择健壮枝条,剪至8~10厘米,将顶部嫩梢剪掉仅留两叶芽,用生根粉处理,随剪随插。然后压实、喷水、遮荫,精心管护,一个半月以后即可愈合生根。生根后的扦插幼苗必须保持排水性能良好,防止幼苗日灼危害,适当浇薄肥水,促进苗木生长,翌年春便可出床定植。
压条法-----选择树势健壮、品种纯正、无病虫害、10~15年生的低干矮冠的桂花树作为母本树。压条最好在春分至谷雨,春梢开始生长时进行。
低压法------选择近地面的枝条,弯曲贴于地面,用木杈或竹钩将其固定于浅沟内,枝条基部环状剥皮1~1.5厘米左右,覆土于上,使枝条先端露出地面压实,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半年后切离母树,移植。
高压法------在树冠的中上部选择2~3年生枝,在压取部位先环状剥皮5毫米宽,用塑料薄膜内填以水苔包裹,包严扎紧,经常保持湿润,半年后即可切离母株另行栽植。
四、桂林的桂花景观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桂林,因桂树众多而得名。
每当金秋送爽之时,全城桂花怒放、繁花似海。王城内、环湖边、漓江畔、公园中、游览道上,,到处都散发着桂花沁心入骨的幽香,令人心醉神迷、赏心悦目,精神倍增。市民取四季桂盆植,用以点缀阳台或作室内陈设,它一年四季枝叶浓绿,月月花香四溢,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的生活乐趣。桂林人特别钟爱桂花,1984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桂花定为市花;1995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桂林市市徽图案外形用桂花四个花瓣相连,意喻桂林市在桂花的环抱中。
桂花是桂林园林的主要树种,可以说无园不植桂。如今的桂林城已拥有成年桂花树近20万株,建起了以桂花为主的桂花路、桂花小游园、桂花林地、桂花苗圃、桂花公园。桂花已成为桂林的地方风貌特色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临江路,这条1.4公里长的路上种有400多株桂花行道树,象一条香花彩带,使漓江更加秀丽;龙隐路两旁的行道树均为树龄40年的大桂花,形成了绿色屏障。七星公园的5000余株大桂花绿叶丛中,黄花点点,犹如华盖上缀满闪光的金星。八十年代在灵剑溪畔种植的近10万株桂花,绵延数里,郁郁葱葱,蔚为壮观。瓦窑口游园片植的大桂花,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天然屏障。
桂林,在景区、公园、道路、庭院、江畔、湖滨随处可见桂花的芳踪。有孤植、列植、丛植,也有成林连片栽植的。一株株、一行行、一片片,
锦绣山城掩映在蓊郁的桂花丛中。金秋时节,桂花绽放,尽吐奇葩,满城飘香,桂香已成为与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相媲美的新的一绝,一提起桂花,人们就联想到桂林。
桂花,桂林人心中最美的花。
更多精彩:桂花苗http://www.99gui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