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宏大叙事也不喜欢励志故事
典型的“屌丝”,其实就是拒绝打鸡血的普通人。
他们不喜欢宏大叙事也不喜欢励志故事,集辛酸、自嘲、恶趣味于一身。
他们很少被感动,也绝不被当枪使。
“屌丝”不是有志青年,更非职场精英。
他们在餐馆吃饭总躲在角落里,看演出也喜欢坐最后一排。
在简历“受过何种奖励”那一栏,他们很多只能填“获得过康师傅‘再来一瓶’奖”。
屌丝对自己嘲笑得相当狠,但丝毫没有以此“控诉社会”的意思。
他们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懒得成才,反而坦白自己三本或专科的学历,甚至精心编造蓝翔技校、八依军烹校的出身。
“屌丝文化”是种解构文化,既有自暴自弃的颓废,也有蔑视主流的骨气。
“屌丝”看上去轻薄而肤浅,却藏着双重嘲弄的意味:
既是对自己缺乏资源、缺乏向上流动机会、日益边缘化的生存现状的嘲弄,
也是对中国近20年来的主流品位以及成功学的嘲弄。
“屌丝”不相信卡耐基也不相信李开复,他们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
反抗主流品位与成功学的同时,他们形成了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
有点像网络时代的阿Q,只是比阿Q更清醒。
他们知道理想遥远、现实残酷,
于是用逃避来忘掉理想的遥不可及,用自嘲来消解现实的残酷迷离。
他们不喜欢宏大叙事也不喜欢励志故事,集辛酸、自嘲、恶趣味于一身。
他们很少被感动,也绝不被当枪使。
“屌丝”不是有志青年,更非职场精英。
他们在餐馆吃饭总躲在角落里,看演出也喜欢坐最后一排。
在简历“受过何种奖励”那一栏,他们很多只能填“获得过康师傅‘再来一瓶’奖”。
屌丝对自己嘲笑得相当狠,但丝毫没有以此“控诉社会”的意思。
他们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懒得成才,反而坦白自己三本或专科的学历,甚至精心编造蓝翔技校、八依军烹校的出身。
“屌丝文化”是种解构文化,既有自暴自弃的颓废,也有蔑视主流的骨气。
“屌丝”看上去轻薄而肤浅,却藏着双重嘲弄的意味:
既是对自己缺乏资源、缺乏向上流动机会、日益边缘化的生存现状的嘲弄,
也是对中国近20年来的主流品位以及成功学的嘲弄。
“屌丝”不相信卡耐基也不相信李开复,他们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
反抗主流品位与成功学的同时,他们形成了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
有点像网络时代的阿Q,只是比阿Q更清醒。
他们知道理想遥远、现实残酷,
于是用逃避来忘掉理想的遥不可及,用自嘲来消解现实的残酷迷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