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十装备
[ 2009/7/6 13:33:00 | By: Aaron Yu ]
宣教的事奉在众多事奉中是最困难的,因它集中了布道、植堂、门训和牧养于一身,而且是在一个异文化陌生的环境里,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这样的事奉若缺少装备训练,宣教生涯能「捱」多久可想而知。宣教士基本上需要以下十方面的装备:
1. 心志的装备
宣教士需要有坚强肯受苦的心志,清楚神对他的呼召,有仆人服事的心态,学习过简朴生活,走信心的道路,每日与主同行,凡事仰望圣灵同工,过独处祷告生活,圣洁的生活,常常阅读,生活有纪律……。(请参阅《华传路》第七期p.6「我?作宣教士?」文章中的20个作宣教士的条件测验表)
2. 专业的装备
正在接受专业训练的肢体,不要半途而废转去读神学,要学一门宣教工场需要的技术才能,最好考一张证书,理发、美容、插花、教英文、教中文、心理辅导、医疗、按摩、汽车修理……等皆能帮助申请居留宣教工场。带职宣教一方面能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更有助居留获批准,也能成为接触外界人群的管道。神学的装备及学位对想进入创启国家的宣教士不单没有帮助,可能反而成为拦阻,有些宣教士在进入这些国家时反而不方便填上有神学训练。
3. 团队的装备
每一位提摩太的生命中必须有一位保罗,这位保罗是他属灵的父亲,生命的导师,常为他祷告,给他指引。他可能是你教会的牧者或长老,一位你尊敬的神仆,一位导师,甚至是差会安排给你的主管。可惜有些宣教士看主管如洪水猛兽,有时更是水火不兼容,这样如何能建立强健的团队!另一个层面的团队便是差会的同工。加入差会的好处,便是队工的建立及配搭。天国的事工若只是一人在拼搏,这工作永远做得很有限,独行侠的宣教士缺乏团队的互相帮助,事工也没有了承接力,难以持久。为这缘故,多数教会不愿意支持独立的宣教士,或要求独立宣教士加入差会后才作考虑支持。团队的建立还需要加上后防支持的队工。美国在战争时的人力安排:前线兵及后防兵比例是一比九,即一个兵在前线作战,后面并不只有九个兵支持,而是有九队兵在支持。祷告只是后防支持的其中一种,应该还包括固定奉献、关怀宣教士及他们的儿女、电邮电话联系、寄刊物、寄物资、寄材料、访宣队、短宣队……等都是很好的支持行动,使团队壮大,能打更长远的仗。
4. 家庭的装备
单身宣教士择偶要小心,有时需要在爱情与宣教之间作一个选择,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决定。单身宣教士若在工场遇见好机会,在工场组成家庭也未算不是一件美事,男宣教士婚后可以申请妻儿入籍,但女宣教士却在很多差派国中没有这方面的方便,因此女宣教士既然愿意在婚姻上如此选择,便需要面对现实,身份会从宣教士摇身一变成了落地生根的本地传道人,不少宣教士勉强要保持宣教士身份,觉得变成本地传道人似是贬低了身份,也会失去某些福利。因此结婚的同时也面对宣教士身份的危机及冲击,这是宣教士对服事对象群体委身的试金石。差会原则上是不会只差派夫妇的其中一人,宣教的投身必须是夫妇同心同异象,若只有一人热心想出去宣教,短期还可以,长远必会对夫妻关系及儿女产生负面的影响。
5. 神学的装备
带职宣教士可能不需要经过正规神学训练,但若有机会学习一些基本神学课程,可帮助自己有一个更强的圣经根基及事奉的技巧。但是参与植堂、培训与教导的宣教士便应经过神学院的正规装备,但神学院的老师多没有宣教的经验,而且异文化的植堂、培训教导及领袖训练等皆与原居地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宣教士宜选择有宣教训练的神学院,其课程最少有一半实用牧会科目及另一半宣教科目。可惜目前神学院能提供给宣教士这方面的科目及训练很有限。近期华传与美国罗省正道福音神学院(前称台福神学院)筹办一个宣教硕士课程,专为带职宣教士而设,类似延伸神学课程,学员不必离职住院,所有课程编排在周日晚上或是周末上课,课程的内容一半属圣经及牧养的实用科目,另一半是有关宣教的科目。
6. 职前的装备
所有正规的差会都会为预备上工场的宣教士安排职前训练,从一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华传也不例外,每年六月都有为已被接纳的长期宣教士在泰国北部宣教工场实地集训。课程分为五部份:
a. 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心理、心志、品格等的自我认识与塑造,有心理学专家及资深宣教士与准宣教士个别作心理测验、分析、提醒及面谈。
b. 资源摄取 Resources Utilization:在工场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宣教士如何摄取及运用有限的资源,如何与各方网络,获得各方面的资源帮助。
c. 队工建立 Interpersonal Building:宣教士需要认识差会,认识整个差会的人事,操作的程序,宣教工场的主管、同工等。也要知道如何应用个人的恩赐,及与其它不同恩赐的人配搭,如何在工场发挥最高的作用,以及如何与母会及差会建立正常美好的关系等。
d. 文化认识 Culture Learning:福音若要在宣教工场生根成长,宣教士必须认识撒播福音种子的土地(工场),因此学习当地的语言,及了解当地的文化,乃是宣教基本的认识及必须的步骤。
e. 事工建立 Establish Ministries:宣教士若能有见识有策略地建立工作,必能看到果效,结果累累。因此宣教士必须认识、研究及学效过去的宣教经验,且要不断改进,以使工作做得更好。以上的课程简称为“PRICE”,是华传宣教士上工场前的训练装备课程。
7. 经费的装备:
参加宗派性的差会经费来源比较固定及有保障,宣教士也不必为筹款担忧;可是不必筹款,很多时候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接触,没有钱的关系,也就没有了关系。参加信心差会却多了经费筹募的操练及学习,宣教士到不同教会或家庭中,一方面可分享异象,建立后防代祷的支持勇士,虽然不一定筹钱,但却是筹人,筹宣教人,筹参与天国使命的同工,若是这些代祷勇士也愿意在金钱奉献支持,这种关系就更进一步,成为贴身贴心的宣教伙伴,比不必筹款的益处更多,关系更亲密。宣教士需要为四方面的经费筹募:一是基本生活费,民生之需要,如衣食住行等需要;二是基本的福利:如医疗、儿女供养及学业及意外保险等;三是事工发展费,如宣教士的交通费及租用地方植堂等。若工场的发展扩大,还需要为购车或建堂等另行筹募;四是一次过的出工场需要,包括宣教士一家出发的旅费及搬迁费、居留手续办理等费用。除此以外,每一个差会都会在宣教士的预算中抽取一部份作为支持宣教士的费用,从10% 到 30% 不等。宣教士经费的筹募其实不难,每个宣教士都有本身的母会,母会中又有很多个别有负担的肢体,再加上母会及差会的联络网及介绍,宣教士的经费来源会不断扩大,积少成多,很快可以筹足出发。在一切筹募经费之上,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宣教士藉此学习宝贵的信心功课,这是宣教士本身在宣教事奉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操练,就是要随时随地倚靠主,离了主,我们不能作什么!
8. 文化的装备:
宣教士到工场若只向华人传福音及服事华人教会,而没有用时间学习当地语言及文化,宣教士的工作仍是很狭窄及存着强烈的民族主义之思维,缺乏天国的使命感。凡在异地异文化中服事的宣教士,无论对象是华人或当地人,宣教士皆须经过文化语言的装备最少一年,一年后更须不断应用及学习,通常到了第二年,宣教士开始一点工作后,仍需有一半时间跟语言老师进深上课。在华人群体中事奉的宣教士,必须开始第二代的华裔事工,更应鼓励华人教会在本地开始跨文化布道。语言的学习开始时通常是姊妹较快,但弟兄却有后来居上的现象,主要是弟兄离开语言学校后,在工场上服事及应用当地语言的机会较多,迫使他们操练多,而进步快。
9. 经验的装备:
宣教新丁初上工场,带着惶恐的心情,不知如何开始,不知会遇到什么困难,不知用什么方法会有功效,不知如何与当地人相处,不知住在那里比较安全,不知当地有什么避忌……,可幸工场上已有不少老兵驻守,新丁一年学了语言及一些基本文化要素,再用两年或以上的时间跟随老兵学习,学老兵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事奉态度等。有智能肯学习的宣教士只要谦卑跟着一些前辈,像提摩太跟随保罗的顺服心态,经过数年的初哥生活,经验便渐渐储备下来,所以首期的宣教士通常应称为实习宣教士,在资深宣教士之下学习,而不应自己乱冲乱撞,碰到一鼻子灰。
10. 基本的装备:
每一个宣教士还未接受正规神学训练、语言文化训练、工场前的职前训练或初上工场的师徒式训练等,他/她在基地的母会时应经过教会生活与事奉的基本装备,即宣教士应先在教会中有五年、十年、甚至廿年的装备学习,这是每个事奉者必俱的成长过程,在教会牧者或导师的教导及栽培下成长,同时在与其它肢体的配搭服事中发掘个人的恩赐及发挥应用在教会或团契中。这一切的基本教会生活,事人事主的历程皆是每一位宣教士出工场前的基本装备,也是培育宣教士属灵生命素质的摇篮。差会在甄选及考虑接纳宣教士时,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针对宣教申请者之基本训练而向母会提问:「这位宣教申请人在教会的品格、灵命、事奉及人际如何?」若没有通过母会最基本的生命的素质与事奉装备这一关,宣教士如何能面对工场更困难的跨文化事奉的挑战及要求?『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一样。』(西一6)(作者为华传国际总主任)
转自:http://yyq18sh.ccblog.net/archives/2009/33581.html
宣教的事奉在众多事奉中是最困难的,因它集中了布道、植堂、门训和牧养于一身,而且是在一个异文化陌生的环境里,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这样的事奉若缺少装备训练,宣教生涯能「捱」多久可想而知。宣教士基本上需要以下十方面的装备:
1. 心志的装备
宣教士需要有坚强肯受苦的心志,清楚神对他的呼召,有仆人服事的心态,学习过简朴生活,走信心的道路,每日与主同行,凡事仰望圣灵同工,过独处祷告生活,圣洁的生活,常常阅读,生活有纪律……。(请参阅《华传路》第七期p.6「我?作宣教士?」文章中的20个作宣教士的条件测验表)
2. 专业的装备
正在接受专业训练的肢体,不要半途而废转去读神学,要学一门宣教工场需要的技术才能,最好考一张证书,理发、美容、插花、教英文、教中文、心理辅导、医疗、按摩、汽车修理……等皆能帮助申请居留宣教工场。带职宣教一方面能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更有助居留获批准,也能成为接触外界人群的管道。神学的装备及学位对想进入创启国家的宣教士不单没有帮助,可能反而成为拦阻,有些宣教士在进入这些国家时反而不方便填上有神学训练。
3. 团队的装备
每一位提摩太的生命中必须有一位保罗,这位保罗是他属灵的父亲,生命的导师,常为他祷告,给他指引。他可能是你教会的牧者或长老,一位你尊敬的神仆,一位导师,甚至是差会安排给你的主管。可惜有些宣教士看主管如洪水猛兽,有时更是水火不兼容,这样如何能建立强健的团队!另一个层面的团队便是差会的同工。加入差会的好处,便是队工的建立及配搭。天国的事工若只是一人在拼搏,这工作永远做得很有限,独行侠的宣教士缺乏团队的互相帮助,事工也没有了承接力,难以持久。为这缘故,多数教会不愿意支持独立的宣教士,或要求独立宣教士加入差会后才作考虑支持。团队的建立还需要加上后防支持的队工。美国在战争时的人力安排:前线兵及后防兵比例是一比九,即一个兵在前线作战,后面并不只有九个兵支持,而是有九队兵在支持。祷告只是后防支持的其中一种,应该还包括固定奉献、关怀宣教士及他们的儿女、电邮电话联系、寄刊物、寄物资、寄材料、访宣队、短宣队……等都是很好的支持行动,使团队壮大,能打更长远的仗。
4. 家庭的装备
单身宣教士择偶要小心,有时需要在爱情与宣教之间作一个选择,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决定。单身宣教士若在工场遇见好机会,在工场组成家庭也未算不是一件美事,男宣教士婚后可以申请妻儿入籍,但女宣教士却在很多差派国中没有这方面的方便,因此女宣教士既然愿意在婚姻上如此选择,便需要面对现实,身份会从宣教士摇身一变成了落地生根的本地传道人,不少宣教士勉强要保持宣教士身份,觉得变成本地传道人似是贬低了身份,也会失去某些福利。因此结婚的同时也面对宣教士身份的危机及冲击,这是宣教士对服事对象群体委身的试金石。差会原则上是不会只差派夫妇的其中一人,宣教的投身必须是夫妇同心同异象,若只有一人热心想出去宣教,短期还可以,长远必会对夫妻关系及儿女产生负面的影响。
5. 神学的装备
带职宣教士可能不需要经过正规神学训练,但若有机会学习一些基本神学课程,可帮助自己有一个更强的圣经根基及事奉的技巧。但是参与植堂、培训与教导的宣教士便应经过神学院的正规装备,但神学院的老师多没有宣教的经验,而且异文化的植堂、培训教导及领袖训练等皆与原居地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宣教士宜选择有宣教训练的神学院,其课程最少有一半实用牧会科目及另一半宣教科目。可惜目前神学院能提供给宣教士这方面的科目及训练很有限。近期华传与美国罗省正道福音神学院(前称台福神学院)筹办一个宣教硕士课程,专为带职宣教士而设,类似延伸神学课程,学员不必离职住院,所有课程编排在周日晚上或是周末上课,课程的内容一半属圣经及牧养的实用科目,另一半是有关宣教的科目。
6. 职前的装备
所有正规的差会都会为预备上工场的宣教士安排职前训练,从一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华传也不例外,每年六月都有为已被接纳的长期宣教士在泰国北部宣教工场实地集训。课程分为五部份:
a. 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心理、心志、品格等的自我认识与塑造,有心理学专家及资深宣教士与准宣教士个别作心理测验、分析、提醒及面谈。
b. 资源摄取 Resources Utilization:在工场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宣教士如何摄取及运用有限的资源,如何与各方网络,获得各方面的资源帮助。
c. 队工建立 Interpersonal Building:宣教士需要认识差会,认识整个差会的人事,操作的程序,宣教工场的主管、同工等。也要知道如何应用个人的恩赐,及与其它不同恩赐的人配搭,如何在工场发挥最高的作用,以及如何与母会及差会建立正常美好的关系等。
d. 文化认识 Culture Learning:福音若要在宣教工场生根成长,宣教士必须认识撒播福音种子的土地(工场),因此学习当地的语言,及了解当地的文化,乃是宣教基本的认识及必须的步骤。
e. 事工建立 Establish Ministries:宣教士若能有见识有策略地建立工作,必能看到果效,结果累累。因此宣教士必须认识、研究及学效过去的宣教经验,且要不断改进,以使工作做得更好。以上的课程简称为“PRICE”,是华传宣教士上工场前的训练装备课程。
7. 经费的装备:
参加宗派性的差会经费来源比较固定及有保障,宣教士也不必为筹款担忧;可是不必筹款,很多时候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接触,没有钱的关系,也就没有了关系。参加信心差会却多了经费筹募的操练及学习,宣教士到不同教会或家庭中,一方面可分享异象,建立后防代祷的支持勇士,虽然不一定筹钱,但却是筹人,筹宣教人,筹参与天国使命的同工,若是这些代祷勇士也愿意在金钱奉献支持,这种关系就更进一步,成为贴身贴心的宣教伙伴,比不必筹款的益处更多,关系更亲密。宣教士需要为四方面的经费筹募:一是基本生活费,民生之需要,如衣食住行等需要;二是基本的福利:如医疗、儿女供养及学业及意外保险等;三是事工发展费,如宣教士的交通费及租用地方植堂等。若工场的发展扩大,还需要为购车或建堂等另行筹募;四是一次过的出工场需要,包括宣教士一家出发的旅费及搬迁费、居留手续办理等费用。除此以外,每一个差会都会在宣教士的预算中抽取一部份作为支持宣教士的费用,从10% 到 30% 不等。宣教士经费的筹募其实不难,每个宣教士都有本身的母会,母会中又有很多个别有负担的肢体,再加上母会及差会的联络网及介绍,宣教士的经费来源会不断扩大,积少成多,很快可以筹足出发。在一切筹募经费之上,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宣教士藉此学习宝贵的信心功课,这是宣教士本身在宣教事奉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操练,就是要随时随地倚靠主,离了主,我们不能作什么!
8. 文化的装备:
宣教士到工场若只向华人传福音及服事华人教会,而没有用时间学习当地语言及文化,宣教士的工作仍是很狭窄及存着强烈的民族主义之思维,缺乏天国的使命感。凡在异地异文化中服事的宣教士,无论对象是华人或当地人,宣教士皆须经过文化语言的装备最少一年,一年后更须不断应用及学习,通常到了第二年,宣教士开始一点工作后,仍需有一半时间跟语言老师进深上课。在华人群体中事奉的宣教士,必须开始第二代的华裔事工,更应鼓励华人教会在本地开始跨文化布道。语言的学习开始时通常是姊妹较快,但弟兄却有后来居上的现象,主要是弟兄离开语言学校后,在工场上服事及应用当地语言的机会较多,迫使他们操练多,而进步快。
9. 经验的装备:
宣教新丁初上工场,带着惶恐的心情,不知如何开始,不知会遇到什么困难,不知用什么方法会有功效,不知如何与当地人相处,不知住在那里比较安全,不知当地有什么避忌……,可幸工场上已有不少老兵驻守,新丁一年学了语言及一些基本文化要素,再用两年或以上的时间跟随老兵学习,学老兵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事奉态度等。有智能肯学习的宣教士只要谦卑跟着一些前辈,像提摩太跟随保罗的顺服心态,经过数年的初哥生活,经验便渐渐储备下来,所以首期的宣教士通常应称为实习宣教士,在资深宣教士之下学习,而不应自己乱冲乱撞,碰到一鼻子灰。
10. 基本的装备:
每一个宣教士还未接受正规神学训练、语言文化训练、工场前的职前训练或初上工场的师徒式训练等,他/她在基地的母会时应经过教会生活与事奉的基本装备,即宣教士应先在教会中有五年、十年、甚至廿年的装备学习,这是每个事奉者必俱的成长过程,在教会牧者或导师的教导及栽培下成长,同时在与其它肢体的配搭服事中发掘个人的恩赐及发挥应用在教会或团契中。这一切的基本教会生活,事人事主的历程皆是每一位宣教士出工场前的基本装备,也是培育宣教士属灵生命素质的摇篮。差会在甄选及考虑接纳宣教士时,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针对宣教申请者之基本训练而向母会提问:「这位宣教申请人在教会的品格、灵命、事奉及人际如何?」若没有通过母会最基本的生命的素质与事奉装备这一关,宣教士如何能面对工场更困难的跨文化事奉的挑战及要求?『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一样。』(西一6)(作者为华传国际总主任)
转自:http://yyq18sh.ccblog.net/archives/2009/3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