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票去沙漠
![]() |
![]() |
![]() |
![]() |
![]()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公元前111年左右始建,相传西汉时和田美玉经此入中原而得名。
初见玉门关,不免失望。城墟前是一块刻了诗词的现代石碑,现在的玉门关看似夯土堆的遗迹,全无古代关城半点雄伟繁荣之姿,千百年来岁月的侵蚀,繁华耗尽,悲壮苍凉,沦为废墟之城。我站在茫茫戈壁之上,在眼前仅剩的这座废墟中想象当年盛景,感受历史沧桑,莫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秋风呼啸吹过,满眼皆是土黄色的戈壁,转身却是一片湿地。当地师傅告诉我们,那是哈拉湖,里面有大片的芦苇荡,与苍茫戈壁相隔咫尺,好不神奇。
离开玉门关,前往汉长城的公路上,因是旅游淡季,整个戈壁滩,只有我们一辆汽车行驶着,让我徒有苍茫大地,舍我其谁之感。
汉长城始建汉朝年间,不是我们平常脑海中长城的模样。其因地制宜,采用大量植物枝条、砂石及芦苇层层夯筑而成。相传其也有烽火台,但我所见的只有一排不高的泥巴围墙,着实看不出防御之效果。
9月末的西北,阳光强烈,早晚温差大,一条超大羊毛披肩一定是必备之物,无论是防晒、防风、摆造型,都是极好的。
游玩一天回到市区,我们稍作调整,准备去闻名的“沙洲夜市”寻觅美食。木制古建筑风格,两排大红灯笼,穿行其间,有种浓浓的穿越感。“大肉串,烤驴肉!”一声叫卖把我拉回现实,肚里的馋虫瞬间被唤醒,我喊上一盘当地特色——驴肉黄面,准备大快朵颐。可惜不知是我吃不习惯,还是遇上不地道的卖家,终归留下个不好吃的印象,还不如买上两个肉夹馍、驴肉火烧,香喷喷,吃到饱。
噢!说了这么多,忘记告诉你了,我现在在敦煌,坐在夜市路边的大排档,大口吃着肉,就差大口喝酒了。回到住宿地,推开窗户,风裹挟着鸣沙山的黄沙吹入我的小床,没有其他时刻让我离沙土更近了。在每间房门的背后,还有一个秘密,贴着一张手绘地图——《鸣沙山逃票路线图》。据老板介绍,每个房间都有,但路线都不一样,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把。
凌晨3点,月光微凉,虽然我们身穿羽绒服,系着大围脖,依旧阻隔不了风吹来的透骨凉意。行至鸣沙山景区正门口,紧闭的大红门让我们望而生畏,正准备掏出手机,按照《逃跑地图》行动时,眼尖的小伙伴看见旁边的骆驼大本营正在修新家。“不然我们从那边试试,看能不能直接走进去?”提议全票通过之后,我们便穿过重重“庞然大物”轻轻前进。
黑暗之中,我们摸索前进了15分钟左右后豁然开朗,眼前虽无水雾桃花源,但鸣沙山的S曲线赫然入目,沙坡山头有几分温柔婉转,原来,我们如此顺利地成功逃票了。欣喜之余,我们顺着锋线,开始向上爬山,一脚深一脚浅,爬到第一个山顶时,我几欲放弃,被生拉硬拽爬上第二个山顶后,我意志坚定地不再向上,就此坐下等日出。
站在山顶,一个月亮在天上,一个月亮在地上,白纱朦胧的月光与月牙泉灯光辉映,让我不免有种身处天宫的错觉。
高处不胜寒,再加上沙漠的比热容小,吸热放热都快,山顶上的我们越坐越冷,最后干脆开始小跑热身,希望太阳奶奶赶快出来温暖我们。终于,一点点的红光染红云朵,太阳也跳出大地。至此,我们开始准备下山去一睹月牙泉的风姿。
一弯月牙清泉,被环抱于沙洲之中,犹如天的镜子,沙洲之眼。泉边的亭台楼宇,加上一抹抹翠绿,显得愈加清新。我使劲揉一揉眼睛,难道这不是海市蜃楼?
围着湖水走上两圈,日头渐上,沙漠火热的身体逐渐复苏,此时便是只穿卫衣也觉得炎热不已。原来在这里,夏天与冬天只在一时之间。
敦煌,有山,有水,有画,有历史,有与天相连的大地,有走不到尽头的马路。
这辈子,就愿意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