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的真性情
时间回到2014年2月14日,一个美好的日子。当飞机在傍晚降落台北松山机场,我和伙伴拖着20几公斤的大箱子,给父母报平安,办理电话卡,取钱,由于学校离机场太近,所以没有派接机。但是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另一所学校的接机队伍,那所学校的学伴提出可以载我们一程,我和伙伴欣喜万分,屁颠屁颠拖着箱子上了车,离开机场,看着夜晚霓虹闪耀的台北,空气中散发出一种很清新的味道,坐在车上我发出了第一条微博,“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好温暖,空气中香香的气味很好闻。”我知道,四个月的台北生活,开始了。
神秘而陌生的台北,一点一点向我掀开她的面纱。
从三月份的学运,到四月份的核四,再到五月份的捷运杀人事件,我的台湾交换生活,每一天都很精彩。
这里的人。
台湾人习惯称呼别人“先生,小姐”。饭馆里吃饭,服务生会耐心又热情的问你:“小姐,是内用还是外带?”坐捷运,一次,背包的拉链不小心忘记关好,有台湾大叔好心拍我肩膀告诉我:“小姐,你的背包拉链开了,没关系吗?”更是想到和朋友去台中高美湿地玩,由于错过了班车,一辆计程车停在我们面前,说是可以载我们去高美,我和伙伴们看那个人长得实在很凶恶都不敢上车,但如果不赶时间恐怕就看不到最美的日落,我们还是上了车。车开到景点,师傅说你们先去玩,玩够了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们,然后他钱也没收就开走了,我们错愕的看着他把车开走,心想:是我们的防备心理太敏感,错把好人当坏人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澎湖,下飞机后赶着去看花火,结果人家师傅硬是带我们到一处非官方但位置绝佳的观赏地,让我感到很不安,以为是坑,事实证明,人家师傅不但没有坑我们,还耐心等候我们20多分钟。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被大陆师傅坑了多次坑出阴影了,面对这么淳朴的台湾人,让我惭愧不已。
都说台湾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这里的人。我常在想,他们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是的,是他们的淳朴和踏实。
这里的美食。
仔细想想,呆在台湾的四个月时间里,吃得最多的就是日本料理。台北有着正宗而又比日本平价的日本料理,吃过“争鲜”所谓的速食日料,也吃过如“肥前屋”一般火爆到每次去都要等位半小时以上就为了那一碗肥美的鳗鱼饭。在台湾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从大陆客来台必吃的“鼎泰丰”、“林东芳牛肉面”、到为了一解乡愁以为会吃到家乡味结果吃到的却是台湾版的火锅的“马辣”、“鼎王麻辣锅”,更是因为吃而专程去了台南,这个拥有台湾最多古早味的老城,是吃货的天堂。除了日料,总感觉台湾人吃饭都喜欢少油,少盐,喜欢什么都甜甜的,刚刚来台湾的那一个月时间,作为一个吃了多年重油重辣无辣不欢的川渝妹子还真是有点不适应。机灵的室友发现了一家在宿舍周围的川菜馆子,去吃了一次过后差点感动到落泪,这么好吃还比较正宗的“回锅肉”、“鱼香肉丝”、“豆瓣鱼”。。。。。。从那之后,那家不知名的小饭馆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应该是吃过次数最多的饭馆了。去忠孝新生附近吃到了正宗的台菜,也在行天宫附近吃到了“沙茶火锅”。台湾丰富多彩的美食,绝不在什么夜市,也不是大陆客聚集的那几家台湾必吃,而更多的隐藏在小巷中,就像台北“温州街”小巷里的咖啡馆一样,去星巴克的,始终不叫喝到了最美味的咖啡。
说说进步吧。
没去台湾之前,我想象着那一定是一个如梦幻般的地方。可是初识台湾,却让我有一丝的失望。就拿台北来讲,外表上的台北没有北京上海香港那样,给人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的繁华感,可是随着我在这个城市生活,我渐渐发现了它的美。什么叫进步?对于很多人来说楼房高shopping mall多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不管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去买Louis Vuitton就是进步。比起大陆的城市,台北的城市建设真的只能算一般,可是对于我来说,我更看重城市的便利性,这个城市的居民住得舒心,生活质量高,收入物价可以平衡就是进步。台北市容虽然陈旧,但是基础设施绝不会因此而落后—这里很难出现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恶劣交通拥堵。捷运贯穿台北市区任何角落,Ubike的网点遍布每一个市区交通要道并且30分钟内免费,全岛5000多家无所不能的便利店更是让我刚出宿舍门就可以在全家和SEVEN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台北的地方。
两岸差别。
台湾的年轻人比我们好像少了更多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他们没有所谓的“高考”,不知道如今的考研队伍有多么壮大,听老师说,更多台湾年轻人的梦想是毕业后去垦丁开民宿或者回花莲种田。再看看大陆的学生,突出重围考上了重点大学,然后大二大三又要开始准备考研,出国,考公务员。他们的目标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出人头地,想着毕业后能在北上广买下一某三分地,为了这个看似简单却难如登天的梦想,人人都要奋斗七八年,还不一定成功。有时候想一想,还蛮羡慕台湾同学的单纯和质朴,生活,怎样不是过呢?
交到一个要好的台湾朋友,她很向往大陆,总觉得台湾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每次我都不忍揭露真相给她看,因为我是这样想的,也许在她心目中的大陆就像在我心目中的台湾一样,所谓的“围城效应”即是如此。
可是纵然台湾再好,我还是爱大陆这片热土,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有我最亲密的朋友还有我最为习惯的生活方式。
来台湾这四个月里,收获最大的是,我学会了倾听不一样的声音。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在成长道路上最明显的一次进步。三月份的太阳花学运,我透过这边的媒体看到了台湾人身上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记得学运的主题曲《岛屿天光》当时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学校《世界音乐与文化赏析》这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下其中最能让人感动的歌词,我仔细听着这首台语歌曲,被歌里的最后一句话感动着,我从中读到了他们性格里的柔软,也许亚细亚的孤儿真的从来没有自信过才会一遍一遍唱着勇敢的台湾人。作为一个大陆人,我以前很希望台湾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而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两岸就保持现在这个状态,挺好。有的时候,学会倾听学会去理解和自己内心不一样的声音,虽然会很难,但真的很重要,人最难得的是一颗包容心和平常心。
总之,遇见一个美好的台湾,感谢台湾,感谢台北大学。让我认识你,让我爱上你,让我学到很多,让我交到一群可爱的朋友。真的,很谢谢。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台湾,再见!
拥抱你,太平洋的风!
神秘而陌生的台北,一点一点向我掀开她的面纱。
从三月份的学运,到四月份的核四,再到五月份的捷运杀人事件,我的台湾交换生活,每一天都很精彩。
这里的人。
台湾人习惯称呼别人“先生,小姐”。饭馆里吃饭,服务生会耐心又热情的问你:“小姐,是内用还是外带?”坐捷运,一次,背包的拉链不小心忘记关好,有台湾大叔好心拍我肩膀告诉我:“小姐,你的背包拉链开了,没关系吗?”更是想到和朋友去台中高美湿地玩,由于错过了班车,一辆计程车停在我们面前,说是可以载我们去高美,我和伙伴们看那个人长得实在很凶恶都不敢上车,但如果不赶时间恐怕就看不到最美的日落,我们还是上了车。车开到景点,师傅说你们先去玩,玩够了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们,然后他钱也没收就开走了,我们错愕的看着他把车开走,心想:是我们的防备心理太敏感,错把好人当坏人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澎湖,下飞机后赶着去看花火,结果人家师傅硬是带我们到一处非官方但位置绝佳的观赏地,让我感到很不安,以为是坑,事实证明,人家师傅不但没有坑我们,还耐心等候我们20多分钟。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被大陆师傅坑了多次坑出阴影了,面对这么淳朴的台湾人,让我惭愧不已。
都说台湾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这里的人。我常在想,他们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是的,是他们的淳朴和踏实。
这里的美食。
仔细想想,呆在台湾的四个月时间里,吃得最多的就是日本料理。台北有着正宗而又比日本平价的日本料理,吃过“争鲜”所谓的速食日料,也吃过如“肥前屋”一般火爆到每次去都要等位半小时以上就为了那一碗肥美的鳗鱼饭。在台湾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从大陆客来台必吃的“鼎泰丰”、“林东芳牛肉面”、到为了一解乡愁以为会吃到家乡味结果吃到的却是台湾版的火锅的“马辣”、“鼎王麻辣锅”,更是因为吃而专程去了台南,这个拥有台湾最多古早味的老城,是吃货的天堂。除了日料,总感觉台湾人吃饭都喜欢少油,少盐,喜欢什么都甜甜的,刚刚来台湾的那一个月时间,作为一个吃了多年重油重辣无辣不欢的川渝妹子还真是有点不适应。机灵的室友发现了一家在宿舍周围的川菜馆子,去吃了一次过后差点感动到落泪,这么好吃还比较正宗的“回锅肉”、“鱼香肉丝”、“豆瓣鱼”。。。。。。从那之后,那家不知名的小饭馆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应该是吃过次数最多的饭馆了。去忠孝新生附近吃到了正宗的台菜,也在行天宫附近吃到了“沙茶火锅”。台湾丰富多彩的美食,绝不在什么夜市,也不是大陆客聚集的那几家台湾必吃,而更多的隐藏在小巷中,就像台北“温州街”小巷里的咖啡馆一样,去星巴克的,始终不叫喝到了最美味的咖啡。
说说进步吧。
没去台湾之前,我想象着那一定是一个如梦幻般的地方。可是初识台湾,却让我有一丝的失望。就拿台北来讲,外表上的台北没有北京上海香港那样,给人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的繁华感,可是随着我在这个城市生活,我渐渐发现了它的美。什么叫进步?对于很多人来说楼房高shopping mall多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不管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去买Louis Vuitton就是进步。比起大陆的城市,台北的城市建设真的只能算一般,可是对于我来说,我更看重城市的便利性,这个城市的居民住得舒心,生活质量高,收入物价可以平衡就是进步。台北市容虽然陈旧,但是基础设施绝不会因此而落后—这里很难出现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恶劣交通拥堵。捷运贯穿台北市区任何角落,Ubike的网点遍布每一个市区交通要道并且30分钟内免费,全岛5000多家无所不能的便利店更是让我刚出宿舍门就可以在全家和SEVEN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台北的地方。
两岸差别。
台湾的年轻人比我们好像少了更多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他们没有所谓的“高考”,不知道如今的考研队伍有多么壮大,听老师说,更多台湾年轻人的梦想是毕业后去垦丁开民宿或者回花莲种田。再看看大陆的学生,突出重围考上了重点大学,然后大二大三又要开始准备考研,出国,考公务员。他们的目标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出人头地,想着毕业后能在北上广买下一某三分地,为了这个看似简单却难如登天的梦想,人人都要奋斗七八年,还不一定成功。有时候想一想,还蛮羡慕台湾同学的单纯和质朴,生活,怎样不是过呢?
交到一个要好的台湾朋友,她很向往大陆,总觉得台湾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每次我都不忍揭露真相给她看,因为我是这样想的,也许在她心目中的大陆就像在我心目中的台湾一样,所谓的“围城效应”即是如此。
可是纵然台湾再好,我还是爱大陆这片热土,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有我最亲密的朋友还有我最为习惯的生活方式。
来台湾这四个月里,收获最大的是,我学会了倾听不一样的声音。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在成长道路上最明显的一次进步。三月份的太阳花学运,我透过这边的媒体看到了台湾人身上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记得学运的主题曲《岛屿天光》当时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学校《世界音乐与文化赏析》这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下其中最能让人感动的歌词,我仔细听着这首台语歌曲,被歌里的最后一句话感动着,我从中读到了他们性格里的柔软,也许亚细亚的孤儿真的从来没有自信过才会一遍一遍唱着勇敢的台湾人。作为一个大陆人,我以前很希望台湾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而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两岸就保持现在这个状态,挺好。有的时候,学会倾听学会去理解和自己内心不一样的声音,虽然会很难,但真的很重要,人最难得的是一颗包容心和平常心。
总之,遇见一个美好的台湾,感谢台湾,感谢台北大学。让我认识你,让我爱上你,让我学到很多,让我交到一群可爱的朋友。真的,很谢谢。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台湾,再见!
![]() |
拥抱你,太平洋的风!
-
火星人来过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