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制度----浅评《唐勾檢制研究》
我們想要了解唐代制度,可以通過閱讀《唐六典》、《通典》、《唐律疏議》、兩《唐書》、《唐會要》等書以一窺全貌。但是有一種制度,每個部門都設有,卻很少人知道,可以說是看不見的制度,那就是——勾檢制。王永興先生的《唐勾檢制研究》一書就論述了這個制度。說得直白一些,勾檢制度就相當於現在的審計制度,在國家層面上有審計署,在地方層面上有審計局。而唐代的勾檢制度都是以尚書都省為中心而運行的。
該書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了唐代勾檢制度存在的普遍性,以尚書都省為中心的各個部門勾檢制的運作;第二部分,著重論述了財務勾檢制度中的重點部門——比部,並通過大量的敦煌吐魯番文書來論證財務機關勾檢制是如何具體運行以及勾檢辦法。
勾檢制度主要的職責就是“受事發辰、勾檢稽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整個國家的行政效率。這個職責在尚書六部、御史台、內宮六尚、九寺五監、十六衛、地方州府等職官制度設計下的丞、主事、判官、主簿、錄事、錄事參軍等都有制度上的規定。《唐六典》一一殿中省云:丞二人,從五品上。丞掌判監事,兼勾檢稽失,省署抄目。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主事掌印及受事發辰。《通典》二四職官六御史臺云:主簿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監印,給紙筆。《新唐書》四九上左右神策軍云:都勾判官二人,勾覆官各一人。以上列舉的幾部書中都有勾檢官的設置和職能闡述。這裏說看不見的制度,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這些我們都能看到,但是王永興先生卻發現這種制度的存在。我們看不見卻不代表別人看不見。這就是嚴耕望所說的,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該書除了下半部分用了大量的文書來說明財務系統勾檢制的實施情況比較冗長,其他部分還是非常好讀的。讀完此書依然有兩個疑問:第一,為何門下省、中書省沒有設置勾官,又或是否是我們現如今所見的史料未見其存在?第二,王永興先生在說明勾官的普遍性時採用了大量《唐六典》中的職官記載,然後唐六典的真正實施情況又有不少懷疑,又該如何對此界定呢?
近年來相關研究有:
李志剛:《唐代勾檢制度研究》,揚州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李志剛《唐代比部職掌的轉變及其原因試析》,《首都師範大學報》2012年第2期
杜文玉:《唐代地方州縣勾檢制度研究》,《唐史論叢》(第16輯),2013年
杜文玉:《論唐代尚書省左右丞的監察與勾檢職能》,《唐史論叢》(第17輯),2014年
姜劍雲、王曉曦:《唐代文書檔案管理勾檢制度》,《蘭台世界》,2014年14期
長源毅
2014年7月31日
該書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了唐代勾檢制度存在的普遍性,以尚書都省為中心的各個部門勾檢制的運作;第二部分,著重論述了財務勾檢制度中的重點部門——比部,並通過大量的敦煌吐魯番文書來論證財務機關勾檢制是如何具體運行以及勾檢辦法。
勾檢制度主要的職責就是“受事發辰、勾檢稽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整個國家的行政效率。這個職責在尚書六部、御史台、內宮六尚、九寺五監、十六衛、地方州府等職官制度設計下的丞、主事、判官、主簿、錄事、錄事參軍等都有制度上的規定。《唐六典》一一殿中省云:丞二人,從五品上。丞掌判監事,兼勾檢稽失,省署抄目。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主事掌印及受事發辰。《通典》二四職官六御史臺云:主簿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監印,給紙筆。《新唐書》四九上左右神策軍云:都勾判官二人,勾覆官各一人。以上列舉的幾部書中都有勾檢官的設置和職能闡述。這裏說看不見的制度,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這些我們都能看到,但是王永興先生卻發現這種制度的存在。我們看不見卻不代表別人看不見。這就是嚴耕望所說的,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該書除了下半部分用了大量的文書來說明財務系統勾檢制的實施情況比較冗長,其他部分還是非常好讀的。讀完此書依然有兩個疑問:第一,為何門下省、中書省沒有設置勾官,又或是否是我們現如今所見的史料未見其存在?第二,王永興先生在說明勾官的普遍性時採用了大量《唐六典》中的職官記載,然後唐六典的真正實施情況又有不少懷疑,又該如何對此界定呢?
近年來相關研究有:
李志剛:《唐代勾檢制度研究》,揚州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李志剛《唐代比部職掌的轉變及其原因試析》,《首都師範大學報》2012年第2期
杜文玉:《唐代地方州縣勾檢制度研究》,《唐史論叢》(第16輯),2013年
杜文玉:《論唐代尚書省左右丞的監察與勾檢職能》,《唐史論叢》(第17輯),2014年
姜劍雲、王曉曦:《唐代文書檔案管理勾檢制度》,《蘭台世界》,2014年14期
長源毅
2014年7月31日
-
空空如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4 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