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记忆力
天长日久之后,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味道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渝。尽管其他的记忆早已烟消云散,但气味和味道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如同灵魂一样,它们时刻准备着提醒我们等待和期盼它们回归的那一刻;它们以细小到几乎无从辨认而又极其重要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追忆似水年华》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雅拉·耶舒伦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无论香味还是臭味,大脑都能“铭刻”最初的记忆,但这种记忆仅限于气味。
喜欢米缸里大米的味道。上一个家的厨房里,瓷砖砌的灶台专门留了靠墙角的一格做米缸,那时候爸爸买米都是一大袋一大袋买,然后直接把米袋子放进米缸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趴在米缸边上闻里面的大米的味道,反正就是有了第一次以后,突然发现怎么生的大米味道这么好闻,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用“香”来形容,那种气味有点冰凉、有点遥远、有点若即若离,不温暖,但是闻起来却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反正我每次都会爬在米缸边好一会,把脑袋探到里面,深深深深吸气,一大口一大口的。
搬家以后,没有专门的米缸里,我长年不在家,爸爸现在买米也不买一大袋的了,怕时间久了没吃完会长虫,都是几斤几斤买了,所以我很多年也没有闻过那种气味了。有时候去超市路过卖米的区域,也会手闲捧起一把闻一闻,虽然也有丝丝香味,但是比起米缸里那么多拥抱在一起的米,气味真的太淡太淡了。很怀念记忆里那米缸里的大米气味。
喜欢茶叶桶里绿茶叶的味道。感觉这没什么特别的。应该很多人都喜欢茶叶的味道。老实说我完全算不上一个喜欢喝茶的人,住学校毕竟条件有限。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天天泡茶喝这种生活好像有点老年化。。。而且,长大以后比起绿茶更喜欢红茶、普洱、乌龙的味道,觉得它们更亲切一些,绿茶好像总有点高冷的感觉,味道有点凌冽。又,比起茶更喜欢咖啡,因为真的觉得咖啡好香啊><,那种香味一飘散起来,就感觉有种范儿~而且由于文艺和小清新产业日渐发达,现在的咖啡店一个一个的多么美丽可爱~不过目前的阶段还只是很肤浅的喜欢花式咖啡而已。。。很多人都喜欢摩卡浓浓的巧克力口味,我还是最喜欢卡布奇诺饱满的奶泡,喝一口粘在嘴唇上多幸福的感觉。
跑远了...回到茶...也是很多年前,还小的时候,有一阵子特别喜欢闻茶叶香,没事就打开茶叶桶,大口吸气,神清气爽~后来离开家,寝室也没茶叶桶,又多年没闻过那种味道了,放假回家来,家里还是有茶叶桶,但是好像也没有再想去捧着它闻了,果然长大了觉得小时候做的很多事就是傻orz...
喜欢冬天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的味道。是!我知道!那就是被紫外线杀死的螨虫的尸体的味道!那又怎样!我还是觉得那是阳光的味道。。。真是的,为什么科学总是那么不解风情呢~说好的玉兔和桂花树都没科学整没了,其实就是坑坑洼洼><。以前在重庆,除了夏天,其他三个季节基本就是阴雨天气,难得秋冬时候有几个大晴天,整个宿舍区,基本每层楼的栏杆上都晒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子床垫,有时候还得起个大早抢占最佳日晒位置。冬天如果能有机会多晒几次被子,整个冬季的幸福感都会被提升好几个百分比。
现在在广州,日晒比较充足,虽然有时候为了防潮也会晒晒被子,但是总感觉闻不到之前在重庆晒完被子的那种气味了。可能那个时候阳光太珍贵,所以味道也会好闻一些。
喜欢学校居民小区傍晚做饭的香味。并不是说小区里的居民们做的饭有多么棒多么香,喜欢这种味道完全是思乡的表现。其实一旦开学去学校,我并不会多想家,大学四年也就寒暑假回家,由于路程实在太远,中途压根不会动回家的念想。必须承认,在重庆的四年时光,也算得上是孤独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散步,庆幸后来有Echo的陪伴,总算没至于完全一个人。不过,孤独是孤独,但是也没觉得失落、消沉、孤僻、抑郁什么之类的,反正那时候也满享受一个人的,有书看有歌听,我就觉得生活无比灿烂了已经,真是容易满足呢。
就有时候吃过晚饭,傍晚在校园里瞎逛的时候,走到居民区附近,就会闻见楼房里飘出来的炒菜的味道,有时候是呛人的青椒炒肉,有时候是温暖的海带炖排骨,在重庆当然少不了海椒和花椒的辣味。秋冬的时候天暗的早,人们做晚饭的时候基本校园里也就开始华灯初上了,昏黄的灯光下四处弥漫着的、伴着油烟的饭菜香味真是有一种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家的味道,嗯,就是家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做饭的人肯定是一边翻着锅铲,一边想着还有不一会小孩就放学、大人就下班都回家了,洗个手先喝一碗热汤,然后一家人坐下来说说一天发生的事,一边讨论着哪个菜又咸了哪个又淡了,夜晚也就这么来了。cest la vie. 我呢,就是这么YY着别人的生活,偶尔想念一下妈妈做的菜,然后又一个人爬回山上的寝室或者去图书馆看几本杂志。
喜欢金秋午后桂花的香味。永远会留在记忆里的桂花树,首先必须是小学校园里的那两棵见证了多少家乡小朋友成长岁月的大大桂花树。反正妈妈说她上小学的时候,这两棵树就很大了。让我回忆一下,当年好像桂花树前的那栋二层教学楼是我读四年级时候的楼,也许不是,真的记不太清了。下课以后,大家都会在桂花树下面玩,凭我仅存的记忆,那时候好像女生玩的有跳皮筋、丢沙包,男生有打兵乓球、打弹珠、拍那种小纸牌(那个时候比较火的好像是葫芦娃,小浣熊的三国演义卡不知道那时候已经有了还是在五六年级才有的。我真的到现在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管那玩意叫kesai...)。不管我记得不记得,反正我肯定那时候语文老师绝对让我们写过关于楼前这两棵桂花树的作文。
真心感谢各位领导,虽然如今的小学校园操场也踏平重建了,教学楼也推倒重建了,大门也拆掉重建了,但是那两棵桂花树还是被好好的留下来了。
然后,是高中的校园里,读高三的时候,教学楼跟乐三亭之间那几棵桂花树。高三的时候,承蒙班主任照顾,让我坐第一排><。那个时候的同桌是小艺,特别内向特别安静的一个女生,除了坐的近的同学,我没见她跟班上其他同学有什么交流。应该跟我是完全不同性格的女生,但是我挺喜欢她的,跟她同桌让我的高三挺快乐的,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一起来学校一起回家,那个时候我们都有固定的同伴。对我来说,高三那年的秋天是最美好最美好的。我特别喜欢家乡的秋天,虽然干燥,但真的是时常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这是我后来在重庆和在广州都没有办法感受的到的。所以我后来离开家以后无数次想回家过一个秋天,只可惜他们说离开以后,家乡从此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家乡在南方但是又没有广州那么南方,南方得没有四季的交替。所以到了秋天,该黄的叶子就黄了,该掉的叶子就掉了,该枯的树就枯了,该盛放的桂花就盛放了。后来我知道在广东他们都种月桂,就是四季都会开花,突然觉得好没意思呢,就像梅花就该冬天开、桃花就该春天开、荷花就该夏天开一样,桂花就该秋天开的嘛。反正高三那年的秋天也像往年一样,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那个时候,中午休息的时间很短,班主任都会要求大家尽量早点来学校看书学习,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中午我一般睡个二十分钟就会去学校,我也挺喜欢早点去的,应该这样可以轻易找一个方便的停车位。。。自行车的停车位也不是好挑选的好么...有时候天气特别好,我或者小艺就会买两杯热乎乎的珍珠奶茶,然后我们趁教室里还没几个同学的短暂的悠闲中午,在我们第一排的位置上,喝着珍珠奶茶,闻着窗户外面飘进来的浓浓桂花香,偶尔憧憬憧憬毕业后的生活。当时的感觉就是哇,好幸福。暂时完全不去想下午还有四节课,晚上还要考文综这种煞风景的事情。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桂花的香味让奶茶更好喝了,还是因为奶茶的味道让桂花更香了,反正就觉得舌尖上、鼻尖上都是无比的香甜~
毕业以后,我完全与小艺失去联系,也不知道她后来去了哪个城市、读了什么专业、现在做什么工作、有没有结婚。但是,小艺,我会一直很怀念很怀念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个秋天,祝你现在一切都好。后来我也喝过很多很好喝的奶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加珍珠加仙草加椰果的,飞冰的加冰的热的,但是我再也没有喝过那么温暖的桂花味的奶茶。
喜欢欧莱雅有一款黄色瓶身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气味。大学的时候老用,洗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红豆的香味,吹干以后的味道,特别像小时候妈妈那条长长的白色围巾的味道。那个时候冬天老下雪,从外婆家回去的路上,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妈妈就会用她长长的围巾把我的脸包裹的严严实实,我一边艰难地呼吸着一边把围巾的味道记到了脑海里。
喜欢夏天男生洗完澡以后t恤上淡淡的肥皂的味道。其实也没仔细闻过哪个男生,就是夏天有的时候路过一些干净的男孩子身边,会问到t恤上那股淡淡的香味,我觉得真青春真美好。
喜欢春末夏初,大雨过后,湿漉漉的空气里混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好像每个季节的味道都不一样,换季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的闻到不同的两种气味,大自然的味道是最好闻的。
以前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有一篇就是关于人对气味的记忆力的,文章大意是说有科学研究表明人对气味的记忆力好像是最长久最不容易忘记的。很多年前你在什么地方闻到的什么味道,很多年以后你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再次闻到,你的记忆会瞬间把你拉回到你最初闻到这种味道的那时候。
我就是这样,只要是曾经闻到过的气味,很多年以后再闻到,我都能想起我最初闻到这种气味是因为什么,或者有些气味就算我一时记不起我什么时候在哪里闻到过,但第一时间我就能确定这是我曾经闻到过的气味。
我在我身边的一些朋友身上也闻到过属于他们独特的气味,那样子的气味不能用香或者臭来形容,那是独特的、属于独特的人的气味。我记得有一次在地铁上闻到了曾经在一个朋友身上闻到的气味,当下就兴奋得不行,明明知道朋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四处张望。所以啊,那些被我记住了气味的朋友们,就算你们有一天离我远去,久久久久都不能见面,我都绝对不会忘记你们的~就算你们不相信我,也请相信我的气味记忆力~
——《追忆似水年华》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雅拉·耶舒伦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无论香味还是臭味,大脑都能“铭刻”最初的记忆,但这种记忆仅限于气味。
喜欢米缸里大米的味道。上一个家的厨房里,瓷砖砌的灶台专门留了靠墙角的一格做米缸,那时候爸爸买米都是一大袋一大袋买,然后直接把米袋子放进米缸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趴在米缸边上闻里面的大米的味道,反正就是有了第一次以后,突然发现怎么生的大米味道这么好闻,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用“香”来形容,那种气味有点冰凉、有点遥远、有点若即若离,不温暖,但是闻起来却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反正我每次都会爬在米缸边好一会,把脑袋探到里面,深深深深吸气,一大口一大口的。
搬家以后,没有专门的米缸里,我长年不在家,爸爸现在买米也不买一大袋的了,怕时间久了没吃完会长虫,都是几斤几斤买了,所以我很多年也没有闻过那种气味了。有时候去超市路过卖米的区域,也会手闲捧起一把闻一闻,虽然也有丝丝香味,但是比起米缸里那么多拥抱在一起的米,气味真的太淡太淡了。很怀念记忆里那米缸里的大米气味。
喜欢茶叶桶里绿茶叶的味道。感觉这没什么特别的。应该很多人都喜欢茶叶的味道。老实说我完全算不上一个喜欢喝茶的人,住学校毕竟条件有限。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天天泡茶喝这种生活好像有点老年化。。。而且,长大以后比起绿茶更喜欢红茶、普洱、乌龙的味道,觉得它们更亲切一些,绿茶好像总有点高冷的感觉,味道有点凌冽。又,比起茶更喜欢咖啡,因为真的觉得咖啡好香啊><,那种香味一飘散起来,就感觉有种范儿~而且由于文艺和小清新产业日渐发达,现在的咖啡店一个一个的多么美丽可爱~不过目前的阶段还只是很肤浅的喜欢花式咖啡而已。。。很多人都喜欢摩卡浓浓的巧克力口味,我还是最喜欢卡布奇诺饱满的奶泡,喝一口粘在嘴唇上多幸福的感觉。
跑远了...回到茶...也是很多年前,还小的时候,有一阵子特别喜欢闻茶叶香,没事就打开茶叶桶,大口吸气,神清气爽~后来离开家,寝室也没茶叶桶,又多年没闻过那种味道了,放假回家来,家里还是有茶叶桶,但是好像也没有再想去捧着它闻了,果然长大了觉得小时候做的很多事就是傻orz...
喜欢冬天被太阳晒过的被子的味道。是!我知道!那就是被紫外线杀死的螨虫的尸体的味道!那又怎样!我还是觉得那是阳光的味道。。。真是的,为什么科学总是那么不解风情呢~说好的玉兔和桂花树都没科学整没了,其实就是坑坑洼洼><。以前在重庆,除了夏天,其他三个季节基本就是阴雨天气,难得秋冬时候有几个大晴天,整个宿舍区,基本每层楼的栏杆上都晒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子床垫,有时候还得起个大早抢占最佳日晒位置。冬天如果能有机会多晒几次被子,整个冬季的幸福感都会被提升好几个百分比。
现在在广州,日晒比较充足,虽然有时候为了防潮也会晒晒被子,但是总感觉闻不到之前在重庆晒完被子的那种气味了。可能那个时候阳光太珍贵,所以味道也会好闻一些。
喜欢学校居民小区傍晚做饭的香味。并不是说小区里的居民们做的饭有多么棒多么香,喜欢这种味道完全是思乡的表现。其实一旦开学去学校,我并不会多想家,大学四年也就寒暑假回家,由于路程实在太远,中途压根不会动回家的念想。必须承认,在重庆的四年时光,也算得上是孤独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散步,庆幸后来有Echo的陪伴,总算没至于完全一个人。不过,孤独是孤独,但是也没觉得失落、消沉、孤僻、抑郁什么之类的,反正那时候也满享受一个人的,有书看有歌听,我就觉得生活无比灿烂了已经,真是容易满足呢。
就有时候吃过晚饭,傍晚在校园里瞎逛的时候,走到居民区附近,就会闻见楼房里飘出来的炒菜的味道,有时候是呛人的青椒炒肉,有时候是温暖的海带炖排骨,在重庆当然少不了海椒和花椒的辣味。秋冬的时候天暗的早,人们做晚饭的时候基本校园里也就开始华灯初上了,昏黄的灯光下四处弥漫着的、伴着油烟的饭菜香味真是有一种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家的味道,嗯,就是家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做饭的人肯定是一边翻着锅铲,一边想着还有不一会小孩就放学、大人就下班都回家了,洗个手先喝一碗热汤,然后一家人坐下来说说一天发生的事,一边讨论着哪个菜又咸了哪个又淡了,夜晚也就这么来了。cest la vie. 我呢,就是这么YY着别人的生活,偶尔想念一下妈妈做的菜,然后又一个人爬回山上的寝室或者去图书馆看几本杂志。
喜欢金秋午后桂花的香味。永远会留在记忆里的桂花树,首先必须是小学校园里的那两棵见证了多少家乡小朋友成长岁月的大大桂花树。反正妈妈说她上小学的时候,这两棵树就很大了。让我回忆一下,当年好像桂花树前的那栋二层教学楼是我读四年级时候的楼,也许不是,真的记不太清了。下课以后,大家都会在桂花树下面玩,凭我仅存的记忆,那时候好像女生玩的有跳皮筋、丢沙包,男生有打兵乓球、打弹珠、拍那种小纸牌(那个时候比较火的好像是葫芦娃,小浣熊的三国演义卡不知道那时候已经有了还是在五六年级才有的。我真的到现在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管那玩意叫kesai...)。不管我记得不记得,反正我肯定那时候语文老师绝对让我们写过关于楼前这两棵桂花树的作文。
真心感谢各位领导,虽然如今的小学校园操场也踏平重建了,教学楼也推倒重建了,大门也拆掉重建了,但是那两棵桂花树还是被好好的留下来了。
然后,是高中的校园里,读高三的时候,教学楼跟乐三亭之间那几棵桂花树。高三的时候,承蒙班主任照顾,让我坐第一排><。那个时候的同桌是小艺,特别内向特别安静的一个女生,除了坐的近的同学,我没见她跟班上其他同学有什么交流。应该跟我是完全不同性格的女生,但是我挺喜欢她的,跟她同桌让我的高三挺快乐的,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一起来学校一起回家,那个时候我们都有固定的同伴。对我来说,高三那年的秋天是最美好最美好的。我特别喜欢家乡的秋天,虽然干燥,但真的是时常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这是我后来在重庆和在广州都没有办法感受的到的。所以我后来离开家以后无数次想回家过一个秋天,只可惜他们说离开以后,家乡从此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家乡在南方但是又没有广州那么南方,南方得没有四季的交替。所以到了秋天,该黄的叶子就黄了,该掉的叶子就掉了,该枯的树就枯了,该盛放的桂花就盛放了。后来我知道在广东他们都种月桂,就是四季都会开花,突然觉得好没意思呢,就像梅花就该冬天开、桃花就该春天开、荷花就该夏天开一样,桂花就该秋天开的嘛。反正高三那年的秋天也像往年一样,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那个时候,中午休息的时间很短,班主任都会要求大家尽量早点来学校看书学习,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中午我一般睡个二十分钟就会去学校,我也挺喜欢早点去的,应该这样可以轻易找一个方便的停车位。。。自行车的停车位也不是好挑选的好么...有时候天气特别好,我或者小艺就会买两杯热乎乎的珍珠奶茶,然后我们趁教室里还没几个同学的短暂的悠闲中午,在我们第一排的位置上,喝着珍珠奶茶,闻着窗户外面飘进来的浓浓桂花香,偶尔憧憬憧憬毕业后的生活。当时的感觉就是哇,好幸福。暂时完全不去想下午还有四节课,晚上还要考文综这种煞风景的事情。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桂花的香味让奶茶更好喝了,还是因为奶茶的味道让桂花更香了,反正就觉得舌尖上、鼻尖上都是无比的香甜~
毕业以后,我完全与小艺失去联系,也不知道她后来去了哪个城市、读了什么专业、现在做什么工作、有没有结婚。但是,小艺,我会一直很怀念很怀念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个秋天,祝你现在一切都好。后来我也喝过很多很好喝的奶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加珍珠加仙草加椰果的,飞冰的加冰的热的,但是我再也没有喝过那么温暖的桂花味的奶茶。
喜欢欧莱雅有一款黄色瓶身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气味。大学的时候老用,洗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红豆的香味,吹干以后的味道,特别像小时候妈妈那条长长的白色围巾的味道。那个时候冬天老下雪,从外婆家回去的路上,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妈妈就会用她长长的围巾把我的脸包裹的严严实实,我一边艰难地呼吸着一边把围巾的味道记到了脑海里。
喜欢夏天男生洗完澡以后t恤上淡淡的肥皂的味道。其实也没仔细闻过哪个男生,就是夏天有的时候路过一些干净的男孩子身边,会问到t恤上那股淡淡的香味,我觉得真青春真美好。
喜欢春末夏初,大雨过后,湿漉漉的空气里混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好像每个季节的味道都不一样,换季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的闻到不同的两种气味,大自然的味道是最好闻的。
以前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有一篇就是关于人对气味的记忆力的,文章大意是说有科学研究表明人对气味的记忆力好像是最长久最不容易忘记的。很多年前你在什么地方闻到的什么味道,很多年以后你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再次闻到,你的记忆会瞬间把你拉回到你最初闻到这种味道的那时候。
我就是这样,只要是曾经闻到过的气味,很多年以后再闻到,我都能想起我最初闻到这种气味是因为什么,或者有些气味就算我一时记不起我什么时候在哪里闻到过,但第一时间我就能确定这是我曾经闻到过的气味。
我在我身边的一些朋友身上也闻到过属于他们独特的气味,那样子的气味不能用香或者臭来形容,那是独特的、属于独特的人的气味。我记得有一次在地铁上闻到了曾经在一个朋友身上闻到的气味,当下就兴奋得不行,明明知道朋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四处张望。所以啊,那些被我记住了气味的朋友们,就算你们有一天离我远去,久久久久都不能见面,我都绝对不会忘记你们的~就算你们不相信我,也请相信我的气味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