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黄色座椅编号——用社会心理学解决公交让座问题
坐公交车的人常遇到这种现象:车上人非常多,当一位老人或孕妇上车后没人让座,售票员广播提醒后也没人响应,最后在售票员的反复提醒或者强行随意指定下,某个乘客不情愿地嘟囔着站起来让了座儿。
很多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国人道德水平变低,也有人为那些不愿意让座者进行辩护,比如大家上了一天班都很疲劳,回家路途又远,不愿意让座也很正常。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公交车上设置了专门用于老幼病残孕乘客的黄色座椅,如何能高效率地让黄椅上的青壮年甘心情愿地让座呢?
让我们先来阅读一个国外案例,看看能否从其中得到借鉴。
1964年某个深夜,一纽约女性回家时在自家街道遭遇谋杀,35分钟内歹徒追逐袭击了她3次,令人震惊的是,38个邻居透过自家窗户看到了事件发生,却没有一人拨打报警电话。此事震撼了全美,媒体把责任归咎于美国人的道德水准正在变低,社会变成了一个冷漠的社会(很像目前中国媒体对无人让座的反应)。
但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当时没人行动恰恰是因为旁观者太多,每人都看到有其他邻居目击了事件,他们猜测对方会去报警,自己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另外,人们在遇到加害场景发生时,往往会偷偷观察旁边的人,跟从他们的行动,既然没有邻居推开窗户呵斥歹徒,自己也不要多管闲事。(中国前几年2岁的女童小悦悦遭汽车碾压后,18人经过无人伸出援手的案例,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说法)。
后来心理学家特意设计的实验也证实了他们的判断,一个大学生假装疾病发作,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得到帮助的概率是85%,5个行人在场时,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比如路上突然心脏不舒服者,给出了如下建议:不要含糊其辞的求助,要直接了当,比如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来,盯着他,指着他,直接对他说:“你,穿蓝衣服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一辆救护车来”。简单的一句话,患者已经把责任放到了穿蓝夹克的人身上,他无法推脱,他意识到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承担了这个责任,最后他主动掏出手机,履行了拨打911叫救护车的责任,心脏病患者也及时得到了救治,脱离了危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国公交车上那些不让座乘客的心理,一个是猜测别人会让座,自己就不用让了;一个是不想当出头鸟,既然别人没有让座,自己也不要主动。
针对这种心理,公交公司和售票员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答案也很简单,公交公司可以给黄色座椅从1开始,向后顺序编号,当有老幼病残孕上车需要让座时,司乘人员可以根据黄座上的具体情况,按顺序直接点名黄椅号码(比如2号),要求黄椅上的乘客让出座位。比如被点名的2号乘客看到1号座位上已经坐了孕妇,往往会在责任心的驱动下让座给新上车的老人,避免了原来责任大家摊、无人知道应该自己应不应该让座的尴尬。
采用这个方案,让座给需要的乘客的过程将不再拖拖拉拉,节省了售票员和车上乘客的精力,提高了效率。
PS 觉得这个主意好的,请帮转播一下。谢谢。
很多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国人道德水平变低,也有人为那些不愿意让座者进行辩护,比如大家上了一天班都很疲劳,回家路途又远,不愿意让座也很正常。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公交车上设置了专门用于老幼病残孕乘客的黄色座椅,如何能高效率地让黄椅上的青壮年甘心情愿地让座呢?
让我们先来阅读一个国外案例,看看能否从其中得到借鉴。
1964年某个深夜,一纽约女性回家时在自家街道遭遇谋杀,35分钟内歹徒追逐袭击了她3次,令人震惊的是,38个邻居透过自家窗户看到了事件发生,却没有一人拨打报警电话。此事震撼了全美,媒体把责任归咎于美国人的道德水准正在变低,社会变成了一个冷漠的社会(很像目前中国媒体对无人让座的反应)。
但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当时没人行动恰恰是因为旁观者太多,每人都看到有其他邻居目击了事件,他们猜测对方会去报警,自己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另外,人们在遇到加害场景发生时,往往会偷偷观察旁边的人,跟从他们的行动,既然没有邻居推开窗户呵斥歹徒,自己也不要多管闲事。(中国前几年2岁的女童小悦悦遭汽车碾压后,18人经过无人伸出援手的案例,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说法)。
后来心理学家特意设计的实验也证实了他们的判断,一个大学生假装疾病发作,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得到帮助的概率是85%,5个行人在场时,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比如路上突然心脏不舒服者,给出了如下建议:不要含糊其辞的求助,要直接了当,比如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来,盯着他,指着他,直接对他说:“你,穿蓝衣服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一辆救护车来”。简单的一句话,患者已经把责任放到了穿蓝夹克的人身上,他无法推脱,他意识到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承担了这个责任,最后他主动掏出手机,履行了拨打911叫救护车的责任,心脏病患者也及时得到了救治,脱离了危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国公交车上那些不让座乘客的心理,一个是猜测别人会让座,自己就不用让了;一个是不想当出头鸟,既然别人没有让座,自己也不要主动。
针对这种心理,公交公司和售票员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答案也很简单,公交公司可以给黄色座椅从1开始,向后顺序编号,当有老幼病残孕上车需要让座时,司乘人员可以根据黄座上的具体情况,按顺序直接点名黄椅号码(比如2号),要求黄椅上的乘客让出座位。比如被点名的2号乘客看到1号座位上已经坐了孕妇,往往会在责任心的驱动下让座给新上车的老人,避免了原来责任大家摊、无人知道应该自己应不应该让座的尴尬。
采用这个方案,让座给需要的乘客的过程将不再拖拖拉拉,节省了售票员和车上乘客的精力,提高了效率。
PS 觉得这个主意好的,请帮转播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