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旅行
查看话题 >【亚太旅行系列】巴厘岛篇----一个人的旅行也要尽兴
不知道为何无法添加图片。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388294445/
如同一个人去的巴黎一样,我一个人去了巴厘岛。这些被称为“最适合与爱人前往”的地方,一个人去,好像听起来有点悲凉,但我不在乎。在没有合适人可以一同前往的时节,一个人在路上也是一段享受的过程,并不需要为了浪漫去往某地,只要为了自己的小梦想,小愿望。即使没有两个人,一个人去也很好。
为了节省钱,搭亚航的飞机,从澳洲黄金海岸飞了吉隆坡,再飞往巴厘岛,折腾了一天,总算在夜里到达了这个据说是“世界最美岛屿之一”的巴厘岛。豪华大气的机场,和机场外面的巴厘岛有那么点出入。
像我这种不做功课的旅人,连住宿都没有预定,想通过认识当地人,对巴厘岛有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提前两天在CS上发了邮件,找了几个沙发主,得到四五个回复和联系方式,最后一个来自JAVA,工作在巴厘岛的大男孩夜里十点到了机场接我,随后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去了他租住的房子。
巴厘岛是印尼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方,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里,巴厘岛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岛上住着300多万的人口,75%以上信奉印度教,剩余的多是伊斯兰教及一些佛教基督教。近年,随着巴厘岛旅游业的持续回温提升(2002年和2005年两次巴厘岛的爆炸案曾一度致使旅游业急剧下滑),很多来自印尼别的地区的年轻人选择到巴厘岛谋生,这也促使了伊斯兰教在巴厘岛上的发扬。接待我的两个沙发主都是来自JAVA地区的年轻人,而非巴厘岛本土居民。
头两晚住在两个不同的沙发主家,早晨六点都会被外面清真寺的祷告大喇叭叫醒,让我在早晨还未彻底清醒前,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巴厘岛。因为对巴厘岛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于EAT PRAY LOVE这本书以及根据这本书所改编的电影。在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里,我看到的是印度教的各种仪式和虔诚,结果现实的巴厘岛头两天给我看到的是另一种宗教的盛行,多少让我有点不确定哪一个才是真的巴厘岛。
同样的,因为顶着旅行者的身份,我的两个热情的沙发主都是给我介绍著名的KUTA BEACH,带我去BENOA BEACH(DANGUNG),而我对那些昂贵的水上娱乐活动是毫无兴趣,摩托快艇和香蕉船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而且两个沙发主也算是来自外地,对很多当地的文化并不了解熟悉。当我看到巴厘岛土著居民额头沾着几粒生米,不懂其中含义的时候,问我的沙发主那是什么,他却无法回答我的问题(这个谜底之后被解开了)。
不过很幸运的是,在CS上认识了一位巴厘岛土著年轻人,他叫KUTU,来自一个普通巴厘岛家庭,自己算半个舞蹈家,曾经还作为代表前往欧洲进行过文化交流表演,他专长的舞蹈是巴厘岛本地民族舞蹈,能说比较流利的英语,有一份酒店前台工作,而真正的身份是在读大学生。他对各种宗教仪式熟悉,且热爱他生长的巴厘岛。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了解学习了不少当地本土的文化,品尝到了很多特别地道的美食,还去了很多大部分游客不会前往的地方。
KUTU带我去的不是UBUD的那个著名MONKEY FOREST,而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在哪里的MONKEY FOREST,里面猴子绝对比人多,一路只见过三两个外国游客,以及一些印尼本国的游客,然后就是散落各处的猴群。买两小包花生,猴子全都围过来,因为有猴群帮派,所以基本都是猴王能得到大部分的花生,其他猴子猴孙只能捡些猴王没有抢到的零头。
去的稻田也不是UBUD附近最著名的景点所在,而是西北部山区的无名之地,一路蜿蜒公路盘山,看见棕榈树间的梯田,甚至还被热情的当地妇女邀请和她们一起种植水稻。双脚赤脚踩在泥水里,痒痒的,又如按摩一般,弯着腰,插着秧苗,很有意思。劳动完,去附近的温泉舒缓身体,特别惬意,即使天气炎热,但在冷水池和热水池中来回更替,喝着木瓜果汁,好有度假的心情。
某天傍晚去海神庙,TANAH LOT,好多好多游客等着看日落,买两包零食,坐在悬崖边,静静等待着,一直待到天快黑了,游客也散的没几个了,看到了绝美的景色,很庆幸日落后没有急着离开,才能获得着绝美的落日之后。
免费去了TIRTA EMPUL TEMPLE,当地人最尊崇的圣泉寺,几乎每个巴厘岛人都必须前往进行祭拜祈祷的地方,看到很多中国旅行团的游客站在水池边拍照,而我跟我的沙发主以及其他巴厘岛人一起,浸在半人高的泉水池里,排着长长的队,慢慢地经过一个个泉水口,把头伸过去,接受神圣泉水的洗礼与祝福。
参与了好几次本地人祭拜神灵的仪式,有的在KUTU家里的小庙宇,有的是附近的小寺庙,有的是巴厘岛人必去祭神的寺庙,每次参加这些活动,都穿着SARONG,如一条裙子一样,只是用一块布维系着,男女有不同的穿法。这些仪式一定会有味道浓郁的香和不同颜色的花瓣,每个颜色用来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圣泉寺祭神的时候,僧侣还递了生米粒给每个祭神的人,这些生米粒一些用水沾在额前,一些需要吞食下去,寓意着接受神明的祝福和庇佑。
某天早起去赶附近的市集,虽然不大,只有两段半条街的长度,但看到当地的妇女在买卖禽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还有每家每户祭神需要使用的花瓣,很热闹,有一些本地的小吃,如糯米做的糕点,鲜艳的色彩,还有一些不知道用什么水果做成的汤水,都带着好奇去尝试。买了几朵莲花,放在KUTU家的神龛的旁边,后来下过阵雨,水珠很晶莹剔透的闪亮。
虽然没有花钱去看当地的舞蹈及音乐表演,但被我的沙发主KUTU带去了他学习舞蹈的学校,看见一群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弹奏当地的乐器,在洪亮悠扬的音乐声中演绎一部讲述男女情爱的故事。而当地的电视台也会播一些传统舞蹈表演,多是与神话传说有关的故事,虽然语言是完完全全听不懂,但音乐和舞蹈的语言却能传递出真实的内涵。
在巴厘岛最享受的肯定属巴厘岛式精油按摩。被带去一个价格很公道合理的按摩店,60分钟的精油按摩花费不到人民币30元,且超级舒适放松,到后期渐渐入睡,实在有够享受的。而海边也是个好去处,相比西部的KUTA BEACH适合冲浪,东部SANUR BEACH是巴厘岛上最适合游泳的海滩。很意外的在巴厘岛遇见之前新西兰打工旅行认识的荷兰女生,于是一起去游泳,晚上又被熟悉巴厘岛夜生活的她领着在KUTA逛各色夜店酒吧。
而UBUD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居住在此,他们多来自各发达国家,在这个海岛中央,找一片宁静之地栖身而居。这些异国住民让这个被稻田包围的小城,弥漫这一股波西米亚的味道,特别小资小调。这里有韩国人开的冰淇淋店,英国人开的传统香薰小铺,还有各色服装店,咖啡馆,小酒吧,漫步在街巷中,期待找到一些惊喜是很自然而然的心情。
2014年的中国春节,我是在巴厘岛上度过的。虽然年三十没有吃到可口的年夜饭,但好心的KUTU问他的邻居借了一身巴厘岛女装,花钱请人化了巴厘岛特色妆容还做了个发型,最后领着我去附近的小寺庙进行祭神祈祷,也算是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中国春节,特别有意义。
年初一早上,骑摩托车去往北部的山区,一个不算著名的瀑布。路过当地的草莓产区,弥漫着一片草莓的香气。一路上山,气温渐降,与山下炎热高温明显反差,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下起了大雨,等候雨过天晴。顺路返回时又停留了Ulun Danu Beratan Temple,一个坐落在Beratan Lake的庙宇群。入夜,在当地的夜市买了一个榴莲,与KUTU还有他两个朋友坐在街边的路面上,吃着聊着。
某天清晨四点不到起床,一路向东北方向骑着摩托车,为了观看火山口早上六点的日出。早晨的巴厘岛很冷,穿着两件长袖衣还觉得手脚冰冷,在路边的小店喝着甜甜的红茶,又要了一杯当地的咖啡,才能让自己慢慢从昏睡中彻底清醒。看日出已经不是主题,等待的过程成了中心。
后来也去了ULUWATU,也就是被中国游客所熟知的情人崖,站在悬崖边觉得印度洋特别壮阔,还有许多调皮的猴子,专摘游客的眼镜,需要时刻提防它们。最后在一处不出名的海滩边,看到了橘粉色落日天空,沙滩附近的海水也很平静,如镜子一般投射出天空,一片祥和的温暖。巴厘岛的行程接近尾声,是时候离开前往下一站。
在巴厘岛待了十天,我是一个游客又不像一个游客,一个人旅行的好处是可以去到那些旅行团不会前往的好地方,看一些不是很寻常的风景,然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给自己许了个小心愿,下次去巴厘岛,要做一件很特别的事,希望自己尽快能成行,去实现这个小愿望。
【亚太旅行系列】 http://www.douban.com/note/384914216/
如同一个人去的巴黎一样,我一个人去了巴厘岛。这些被称为“最适合与爱人前往”的地方,一个人去,好像听起来有点悲凉,但我不在乎。在没有合适人可以一同前往的时节,一个人在路上也是一段享受的过程,并不需要为了浪漫去往某地,只要为了自己的小梦想,小愿望。即使没有两个人,一个人去也很好。
为了节省钱,搭亚航的飞机,从澳洲黄金海岸飞了吉隆坡,再飞往巴厘岛,折腾了一天,总算在夜里到达了这个据说是“世界最美岛屿之一”的巴厘岛。豪华大气的机场,和机场外面的巴厘岛有那么点出入。
像我这种不做功课的旅人,连住宿都没有预定,想通过认识当地人,对巴厘岛有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提前两天在CS上发了邮件,找了几个沙发主,得到四五个回复和联系方式,最后一个来自JAVA,工作在巴厘岛的大男孩夜里十点到了机场接我,随后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去了他租住的房子。
巴厘岛是印尼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方,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里,巴厘岛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岛上住着300多万的人口,75%以上信奉印度教,剩余的多是伊斯兰教及一些佛教基督教。近年,随着巴厘岛旅游业的持续回温提升(2002年和2005年两次巴厘岛的爆炸案曾一度致使旅游业急剧下滑),很多来自印尼别的地区的年轻人选择到巴厘岛谋生,这也促使了伊斯兰教在巴厘岛上的发扬。接待我的两个沙发主都是来自JAVA地区的年轻人,而非巴厘岛本土居民。
头两晚住在两个不同的沙发主家,早晨六点都会被外面清真寺的祷告大喇叭叫醒,让我在早晨还未彻底清醒前,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巴厘岛。因为对巴厘岛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于EAT PRAY LOVE这本书以及根据这本书所改编的电影。在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里,我看到的是印度教的各种仪式和虔诚,结果现实的巴厘岛头两天给我看到的是另一种宗教的盛行,多少让我有点不确定哪一个才是真的巴厘岛。
同样的,因为顶着旅行者的身份,我的两个热情的沙发主都是给我介绍著名的KUTA BEACH,带我去BENOA BEACH(DANGUNG),而我对那些昂贵的水上娱乐活动是毫无兴趣,摩托快艇和香蕉船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而且两个沙发主也算是来自外地,对很多当地的文化并不了解熟悉。当我看到巴厘岛土著居民额头沾着几粒生米,不懂其中含义的时候,问我的沙发主那是什么,他却无法回答我的问题(这个谜底之后被解开了)。
不过很幸运的是,在CS上认识了一位巴厘岛土著年轻人,他叫KUTU,来自一个普通巴厘岛家庭,自己算半个舞蹈家,曾经还作为代表前往欧洲进行过文化交流表演,他专长的舞蹈是巴厘岛本地民族舞蹈,能说比较流利的英语,有一份酒店前台工作,而真正的身份是在读大学生。他对各种宗教仪式熟悉,且热爱他生长的巴厘岛。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了解学习了不少当地本土的文化,品尝到了很多特别地道的美食,还去了很多大部分游客不会前往的地方。
KUTU带我去的不是UBUD的那个著名MONKEY FOREST,而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在哪里的MONKEY FOREST,里面猴子绝对比人多,一路只见过三两个外国游客,以及一些印尼本国的游客,然后就是散落各处的猴群。买两小包花生,猴子全都围过来,因为有猴群帮派,所以基本都是猴王能得到大部分的花生,其他猴子猴孙只能捡些猴王没有抢到的零头。
去的稻田也不是UBUD附近最著名的景点所在,而是西北部山区的无名之地,一路蜿蜒公路盘山,看见棕榈树间的梯田,甚至还被热情的当地妇女邀请和她们一起种植水稻。双脚赤脚踩在泥水里,痒痒的,又如按摩一般,弯着腰,插着秧苗,很有意思。劳动完,去附近的温泉舒缓身体,特别惬意,即使天气炎热,但在冷水池和热水池中来回更替,喝着木瓜果汁,好有度假的心情。
某天傍晚去海神庙,TANAH LOT,好多好多游客等着看日落,买两包零食,坐在悬崖边,静静等待着,一直待到天快黑了,游客也散的没几个了,看到了绝美的景色,很庆幸日落后没有急着离开,才能获得着绝美的落日之后。
免费去了TIRTA EMPUL TEMPLE,当地人最尊崇的圣泉寺,几乎每个巴厘岛人都必须前往进行祭拜祈祷的地方,看到很多中国旅行团的游客站在水池边拍照,而我跟我的沙发主以及其他巴厘岛人一起,浸在半人高的泉水池里,排着长长的队,慢慢地经过一个个泉水口,把头伸过去,接受神圣泉水的洗礼与祝福。
参与了好几次本地人祭拜神灵的仪式,有的在KUTU家里的小庙宇,有的是附近的小寺庙,有的是巴厘岛人必去祭神的寺庙,每次参加这些活动,都穿着SARONG,如一条裙子一样,只是用一块布维系着,男女有不同的穿法。这些仪式一定会有味道浓郁的香和不同颜色的花瓣,每个颜色用来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圣泉寺祭神的时候,僧侣还递了生米粒给每个祭神的人,这些生米粒一些用水沾在额前,一些需要吞食下去,寓意着接受神明的祝福和庇佑。
某天早起去赶附近的市集,虽然不大,只有两段半条街的长度,但看到当地的妇女在买卖禽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还有每家每户祭神需要使用的花瓣,很热闹,有一些本地的小吃,如糯米做的糕点,鲜艳的色彩,还有一些不知道用什么水果做成的汤水,都带着好奇去尝试。买了几朵莲花,放在KUTU家的神龛的旁边,后来下过阵雨,水珠很晶莹剔透的闪亮。
虽然没有花钱去看当地的舞蹈及音乐表演,但被我的沙发主KUTU带去了他学习舞蹈的学校,看见一群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弹奏当地的乐器,在洪亮悠扬的音乐声中演绎一部讲述男女情爱的故事。而当地的电视台也会播一些传统舞蹈表演,多是与神话传说有关的故事,虽然语言是完完全全听不懂,但音乐和舞蹈的语言却能传递出真实的内涵。
在巴厘岛最享受的肯定属巴厘岛式精油按摩。被带去一个价格很公道合理的按摩店,60分钟的精油按摩花费不到人民币30元,且超级舒适放松,到后期渐渐入睡,实在有够享受的。而海边也是个好去处,相比西部的KUTA BEACH适合冲浪,东部SANUR BEACH是巴厘岛上最适合游泳的海滩。很意外的在巴厘岛遇见之前新西兰打工旅行认识的荷兰女生,于是一起去游泳,晚上又被熟悉巴厘岛夜生活的她领着在KUTA逛各色夜店酒吧。
而UBUD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居住在此,他们多来自各发达国家,在这个海岛中央,找一片宁静之地栖身而居。这些异国住民让这个被稻田包围的小城,弥漫这一股波西米亚的味道,特别小资小调。这里有韩国人开的冰淇淋店,英国人开的传统香薰小铺,还有各色服装店,咖啡馆,小酒吧,漫步在街巷中,期待找到一些惊喜是很自然而然的心情。
2014年的中国春节,我是在巴厘岛上度过的。虽然年三十没有吃到可口的年夜饭,但好心的KUTU问他的邻居借了一身巴厘岛女装,花钱请人化了巴厘岛特色妆容还做了个发型,最后领着我去附近的小寺庙进行祭神祈祷,也算是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中国春节,特别有意义。
年初一早上,骑摩托车去往北部的山区,一个不算著名的瀑布。路过当地的草莓产区,弥漫着一片草莓的香气。一路上山,气温渐降,与山下炎热高温明显反差,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下起了大雨,等候雨过天晴。顺路返回时又停留了Ulun Danu Beratan Temple,一个坐落在Beratan Lake的庙宇群。入夜,在当地的夜市买了一个榴莲,与KUTU还有他两个朋友坐在街边的路面上,吃着聊着。
某天清晨四点不到起床,一路向东北方向骑着摩托车,为了观看火山口早上六点的日出。早晨的巴厘岛很冷,穿着两件长袖衣还觉得手脚冰冷,在路边的小店喝着甜甜的红茶,又要了一杯当地的咖啡,才能让自己慢慢从昏睡中彻底清醒。看日出已经不是主题,等待的过程成了中心。
后来也去了ULUWATU,也就是被中国游客所熟知的情人崖,站在悬崖边觉得印度洋特别壮阔,还有许多调皮的猴子,专摘游客的眼镜,需要时刻提防它们。最后在一处不出名的海滩边,看到了橘粉色落日天空,沙滩附近的海水也很平静,如镜子一般投射出天空,一片祥和的温暖。巴厘岛的行程接近尾声,是时候离开前往下一站。
在巴厘岛待了十天,我是一个游客又不像一个游客,一个人旅行的好处是可以去到那些旅行团不会前往的好地方,看一些不是很寻常的风景,然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给自己许了个小心愿,下次去巴厘岛,要做一件很特别的事,希望自己尽快能成行,去实现这个小愿望。
【亚太旅行系列】 http://www.douban.com/note/384914216/
不ugly的Betty
(New York City, United States)
World Traveller & Life Explorer la vie est ailleurs & eudaimonia 我...
不ugly的Bett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魔幻南美(1)--秘鲁利马 (14人喜欢)
- 关于中美对账这件事 (14人喜欢)
- 伦敦假期(4) (16人喜欢)
- 伦敦假期(3) (12人喜欢)
- 伦敦假期(2)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