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场合哺乳
电梯
好能水啊翻到101
太能水了翻到201
我服了翻到301
大家不要吵架翻到401
今天陪孩子玩的时候刷手机,无意看见了这个关于如何看待公共场合哺乳的讨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8134683/
对于不该当众哺乳的论调,作为一个七个月大的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我很愤怒。而且我觉得我有资格也有权利来讨论一下这两个相关但不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不得不当众哺乳?为什么我认为当众哺乳完全不是公德问题?
在进行讨论之前,我想先明确两件事:一、婴儿是非理性的,但婴儿是人,不是物品;二、女人是人,不是引诱男性性欲的工具。如果同意,请往下看,如果不同意,请直接点叉退出,没什么可谈的了。
这两件事情分别对应着我想说的两个问题,婴儿是人,但不理性,所以当众哺乳往往是为了婴儿权利着想的不得已的选择;女人是人,而不是引诱男性的工具,所以女人当众露出乳房不是扰民行为,而是自主选择,别人可以不认同这个选择,但无权干涉做出选择的人。
下面细说,为什么当众哺乳是不得已的选择?我必须强调,这是婴儿个人权利的问题。婴儿是人,他们虽然小,不会说话,没有复杂的思维和公德心,但他们是人。
1. 很多人都提到了,国内公共设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很多公共场合都没有母婴室,这就导致一旦出门在外,可以在较为私密的环境里哺育婴儿的条件就不再存在了。而且,即使很多公共场所有母婴室,母婴室也不是处处都有的,带着嚎啕大哭的孩子走很远去找母婴室,请你设身处地想想,现实吗?
2. 为什么不能吸了奶带出来?母乳和市售牛奶的差别在于:牛奶是消过毒的,一般还均质化过,相对来说不容易腐坏,而母乳非但没有均质化过,而且没有经历也不能经历消毒这一步骤,在常温下母乳可以保存的时间最多只有四五个小时,如果有保温设备的话保质期更短。这么有营养的东西是天然的细菌培养基,放久了的母乳能不能喝,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当然短期出门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我自己常常这样做。可以做,但并不是所有妈妈都有这个条件做到的。为什么?很多母乳妈妈其实有奶水不足的问题,每次都不够喂,谈何挤好了带出来?
(补充一点:奶水不足未必是说要宝宝饿肚子,是说每次带一瓶好不容易挤好的奶随时准备它坏掉倒掉,这对于奶少的妈妈来说是种奢侈。一方面奶水少就不可能想有奶就有奶,可以出门前临时泵奶,另一方面毕竟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浪费多可惜啊。
3. 为什么不能带奶粉?母乳喂养的益处这种过于基本的问题我就不科普了,请自行百度。母乳和奶粉的混合喂养不是不可能,但在某些口味挑剔的婴儿那里,这就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吃惯了母乳的娃,让ta吃奶粉?想都别想。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吃母乳的婴儿推迟使用奶瓶,起码到两个月以上,否则极易出现”乳头混淆“的问题,这从根本上使得喂奶粉成为对母乳喂养婴儿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乳头混淆”其实也适用于上一种情况。)
4. 为什么不现场找厕所挤奶喂?国内厕所的难找和长队我就懒得说了。先强调一下:婴儿是没道理可讲的,一旦要吃ta就是立刻要吃,没有什么二话。我见到有人指责孩子哭闹是没有家教;据统计9个月大的婴儿里只有25%听得懂“不许做什么”的指示,也就是说,如果吃奶孩子能讲道理,请直接找记者上新闻吧。吃奶的娃娃,如果妈妈消失十几二十分钟吸奶回来,这里已经哭得肝肠寸断了。八成周围围观群众还会指责妈妈无情呢。
5. 为什么不到厕所喂?国内厕所的难找和长队我就继续懒得再说了。单说提出这条建议的人有多么没脑子:喂奶是站着喂的吗?你让任何一个女人抱着十几斤的不停扭动的孩子十几二十分钟不动试试看?那么坐着呢?去厕所那么小那么脏的地方坐哪儿?我忍不住再提醒一句:婴儿是人,你让人在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吃饭?
6. 为什么不找僻静的地方喂?适合哺乳这种地方和母婴室一样,可遇不可求。
7. 为什么喂奶时不遮盖一下?这是个没当过父母的人无法想象的问题,但有时候喂奶就是没法遮盖。比方说,有些婴儿衔乳头姿势不正确,需要训练很久,这种情况下需要妈妈随时看着孩子。我的孩子出于种种原因就有不能遮盖哺乳的问题,我不得已曾经当众哺乳过。毫无办法,根本不是愿不愿意暴露的问题,是无奈的选择。
(这条比较特殊,我个人确实觉得在大多数条件下可以遮蔽的还是遮蔽一下比较好,但是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并且,我还是认为不愿遮盖也是个人选择。)
8. 那放着ta哭赶紧回家喂!那你还出门干嘛?问出这种问题的人,真是冷血极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当众露出乳房不是公德问题?首先当然是不能把女性身体色情化,女人身体非常自然的一部分,暴露无所谓伤害别人的权利(而且请注意乳房不是性器官而是第二性征,本质和男人的胡子是一样的)。我相信我最前面说的两个条件已经把否认这句话的人排除了。至于是否雅观,这更多还是由文化决定的。而我相信,有同理心的人应该还是努力帮助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包容这种行为,而非限制这种行为。
有意思的是,我觉得很多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恰恰是女性同胞们,而且是未婚未育女性同胞们。不要急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不知道是不是已婚已育的身体提醒了你们不愿意面对的(可能的)将来呢?是不是孩子这一令人厌恶的事物提醒了你们痛恨的男权社会的一切呢?有可能,我不知道。但是请你们同理心一下,已婚已育的女性一样是人,就像这吵闹不停的脏兮兮的孩子一样,也是人,有自己的无奈和需求。
至于拒绝设身处地的人,我真心希望等你自己到了有需要哺育的婴儿的这一天,能够回想起很久之前自己说过的话。当然如果没有这一天,可以言行一致的你其实是挺幸福的。
讲完这两个问题,我请大家问一下自己的祖母、母亲、已育(堂表)姐妹、已育女性同事朋友哺乳的经历。是否愉快?是否遭遇重重阻碍?是否被迫改为人工喂养?哺乳,我想应该是最体现母性的行为之一,全社会唱诵的赞歌现在去哪里了?
我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我是个留美学生。个人观感是: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大多数商场都有母婴室,学校里有很多专门的哺乳用房间,而且带孩子来学校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一个师姐是单亲母亲,曾经把她的女儿带去讨论班。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做到在任何地方都能有隐私地哺乳。除了不出门这种毫无建设性的建议之外,更多的人对当众哺乳是持宽容态度的。我在美国的超市、餐馆、公园里见过很多当众哺乳的母亲,没有人提出过非议。更有趣的一点是:美国的吃奶娃娃在公共场合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国内,我相信这和配套措施以及宽容氛围是分不开的。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有过刻骨铭心的难堪经历。至今最窘迫的一次经历,是我出门开会,为了保证回家后孩子有奶吃,必须定点吸奶,那天我途径纽约,在曼哈顿准备看剧,找遍了整个街区没有找到母婴室和公共厕所。最终迫不得已去了一个快餐店又小又脏的厕所,吸奶途中还不停有人出出进进,窘迫之极却无法可想。
写到最后我不由得好奇起了另一件事:美国凡是有厕所的地方必有尿布台,可以给孩子换尿布,而据我的回忆,国内公共厕所很少有这东西。孩子出门在外大小便难免,可是怎么办呢?公共厕所又没有儿童便盆,也没有地方换尿布,这难道也是国内多见孩子随地便溺的原因之一?由此引发的素质问题,外地人和本地人问题争论数不胜数,可有多少人想到了这一点呢?不到自己成了边缘人,体会不到边缘人的经历和感触也是常有的。
相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个信奉国外月亮比较圆的人。但我得说,该学的,得学。对特殊人群的支持和宽容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把一切有特殊需求的人推进家里不许在公共场合露面,这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再说,虽然不是人人都会当父母亲,但是人人都做过婴儿。请你们,把曾经弱小无助的你们自己,当做一个人。
(最近整天忙于照顾孩子没什么空上网嘴炮。虽然我很乐意促进讨论,但是无奈需要照顾孩子,精力最重要。所以如果一旦此帖出现我不乐意看到的回应,我会关回复,谢谢大家。)
———————————————我是话痨的分割线—————————————————
继续说一下,我刚发现我第二个问题说得太简略,主要因为我觉得没啥可讨论的。我觉得露乳房性质和裸奔不一样,不该是个道德和法律问题,只该是个个人品味和羞耻心界限的问题。换句话说,看着不爽的事情多了,既然承认人家不是挑起男人性欲破坏你家庭的和社会风化的,就没有实际上妨碍到你的权利,你件件指责别人没素质没道德?那看不惯女孩子清凉装的老先生们,也可以觉得超短裙是没素质的体现喽?既然没有被实质地禁止,就都是个人口味问题,没办法真正有合法性地进行道德和法律批判吧?
——————————————再来一根分割线————————————————
于是话还是说得太满了被打脸了orz,我在美国的经历仅限于几个民风开放的州(对,包括现在吸大麻都合法了的那个),大南部其实我没有去过呀……orz
————————————想一想还是把这段也放到主帖里来————————————
这两天的讨论中我无数次听到有人对我反复说:“我们当然体谅妈妈们的辛苦,但是能不能不要毫不顾忌?故意敞胸露怀?我们对迫不得已或者尽量掩盖的妈妈们没有意见,我们有意见的是大大咧咧毫不顾忌旁人感受的妈妈们。如果有各种苦衷,为什么不能跟旁人打个招呼?”
其实最想不通的,就是跟旁人打招呼。这招呼该如何打?在安静的环境内,你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了,这样当然可以立刻跟听力范围内的人道个歉,但这种事情涉及的是视觉,说实在的要给我这种不近视的人,隔大半个图书馆大厅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既然我的眼睛也受到了“污染”,是不是也该打个招呼?大声对所有目击范围内的人说:“大家对不起我要给孩子喂奶了。”?其实封闭空间打招呼容易得多,越是开放越是公共场合越是不知道该和什么人打招呼才是真的。 再说,请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哺乳的母亲,你当然希望引来的注意力越少越好,大声打个招呼不是适得其反?进一步说来,你们既然讨厌的是“大大咧咧”的招摇的妈妈们,那么打招呼本身就有可能引来本来没注意到的人,这不是和“低调”完全背道而驰?
这也是整个讨论里我对很多人质疑“故意”“毫不顾忌”的喂奶妈妈这点很有疑问的地方。究竟如何才算得上故意?如何才算毫无顾忌?你如何得知他人的意图?你又如何晓得别人是否有别的苦衷?很多迫不得已看起来是毫无顾忌,很多故意背后也有别的考量,本身界限就很模糊,为什么在我看来很多人把这两类人分得如此一清二楚?还是说,所有你们看不惯的,都算“故意”?
我个人是不反对即使是故意招摇炫耀地给孩子喂奶的母亲的。我觉得这不是个公德问题。但这点很难达成一致,我知道很多人并不这么想,而且也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我不打算说理,我只想说,我这次看到了很多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的人,但如果多一份宽容和善意,整件事都会容易理解和处理的多。
好能水啊翻到101
太能水了翻到201
我服了翻到301
大家不要吵架翻到401
今天陪孩子玩的时候刷手机,无意看见了这个关于如何看待公共场合哺乳的讨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8134683/
对于不该当众哺乳的论调,作为一个七个月大的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我很愤怒。而且我觉得我有资格也有权利来讨论一下这两个相关但不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不得不当众哺乳?为什么我认为当众哺乳完全不是公德问题?
在进行讨论之前,我想先明确两件事:一、婴儿是非理性的,但婴儿是人,不是物品;二、女人是人,不是引诱男性性欲的工具。如果同意,请往下看,如果不同意,请直接点叉退出,没什么可谈的了。
这两件事情分别对应着我想说的两个问题,婴儿是人,但不理性,所以当众哺乳往往是为了婴儿权利着想的不得已的选择;女人是人,而不是引诱男性的工具,所以女人当众露出乳房不是扰民行为,而是自主选择,别人可以不认同这个选择,但无权干涉做出选择的人。
下面细说,为什么当众哺乳是不得已的选择?我必须强调,这是婴儿个人权利的问题。婴儿是人,他们虽然小,不会说话,没有复杂的思维和公德心,但他们是人。
1. 很多人都提到了,国内公共设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很多公共场合都没有母婴室,这就导致一旦出门在外,可以在较为私密的环境里哺育婴儿的条件就不再存在了。而且,即使很多公共场所有母婴室,母婴室也不是处处都有的,带着嚎啕大哭的孩子走很远去找母婴室,请你设身处地想想,现实吗?
2. 为什么不能吸了奶带出来?母乳和市售牛奶的差别在于:牛奶是消过毒的,一般还均质化过,相对来说不容易腐坏,而母乳非但没有均质化过,而且没有经历也不能经历消毒这一步骤,在常温下母乳可以保存的时间最多只有四五个小时,如果有保温设备的话保质期更短。这么有营养的东西是天然的细菌培养基,放久了的母乳能不能喝,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当然短期出门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我自己常常这样做。可以做,但并不是所有妈妈都有这个条件做到的。为什么?很多母乳妈妈其实有奶水不足的问题,每次都不够喂,谈何挤好了带出来?
(补充一点:奶水不足未必是说要宝宝饿肚子,是说每次带一瓶好不容易挤好的奶随时准备它坏掉倒掉,这对于奶少的妈妈来说是种奢侈。一方面奶水少就不可能想有奶就有奶,可以出门前临时泵奶,另一方面毕竟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浪费多可惜啊。
3. 为什么不能带奶粉?母乳喂养的益处这种过于基本的问题我就不科普了,请自行百度。母乳和奶粉的混合喂养不是不可能,但在某些口味挑剔的婴儿那里,这就是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吃惯了母乳的娃,让ta吃奶粉?想都别想。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吃母乳的婴儿推迟使用奶瓶,起码到两个月以上,否则极易出现”乳头混淆“的问题,这从根本上使得喂奶粉成为对母乳喂养婴儿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乳头混淆”其实也适用于上一种情况。)
4. 为什么不现场找厕所挤奶喂?国内厕所的难找和长队我就懒得说了。先强调一下:婴儿是没道理可讲的,一旦要吃ta就是立刻要吃,没有什么二话。我见到有人指责孩子哭闹是没有家教;据统计9个月大的婴儿里只有25%听得懂“不许做什么”的指示,也就是说,如果吃奶孩子能讲道理,请直接找记者上新闻吧。吃奶的娃娃,如果妈妈消失十几二十分钟吸奶回来,这里已经哭得肝肠寸断了。八成周围围观群众还会指责妈妈无情呢。
5. 为什么不到厕所喂?国内厕所的难找和长队我就继续懒得再说了。单说提出这条建议的人有多么没脑子:喂奶是站着喂的吗?你让任何一个女人抱着十几斤的不停扭动的孩子十几二十分钟不动试试看?那么坐着呢?去厕所那么小那么脏的地方坐哪儿?我忍不住再提醒一句:婴儿是人,你让人在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吃饭?
6. 为什么不找僻静的地方喂?适合哺乳这种地方和母婴室一样,可遇不可求。
7. 为什么喂奶时不遮盖一下?这是个没当过父母的人无法想象的问题,但有时候喂奶就是没法遮盖。比方说,有些婴儿衔乳头姿势不正确,需要训练很久,这种情况下需要妈妈随时看着孩子。我的孩子出于种种原因就有不能遮盖哺乳的问题,我不得已曾经当众哺乳过。毫无办法,根本不是愿不愿意暴露的问题,是无奈的选择。
(这条比较特殊,我个人确实觉得在大多数条件下可以遮蔽的还是遮蔽一下比较好,但是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并且,我还是认为不愿遮盖也是个人选择。)
8. 那放着ta哭赶紧回家喂!那你还出门干嘛?问出这种问题的人,真是冷血极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当众露出乳房不是公德问题?首先当然是不能把女性身体色情化,女人身体非常自然的一部分,暴露无所谓伤害别人的权利(而且请注意乳房不是性器官而是第二性征,本质和男人的胡子是一样的)。我相信我最前面说的两个条件已经把否认这句话的人排除了。至于是否雅观,这更多还是由文化决定的。而我相信,有同理心的人应该还是努力帮助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包容这种行为,而非限制这种行为。
有意思的是,我觉得很多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恰恰是女性同胞们,而且是未婚未育女性同胞们。不要急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不知道是不是已婚已育的身体提醒了你们不愿意面对的(可能的)将来呢?是不是孩子这一令人厌恶的事物提醒了你们痛恨的男权社会的一切呢?有可能,我不知道。但是请你们同理心一下,已婚已育的女性一样是人,就像这吵闹不停的脏兮兮的孩子一样,也是人,有自己的无奈和需求。
至于拒绝设身处地的人,我真心希望等你自己到了有需要哺育的婴儿的这一天,能够回想起很久之前自己说过的话。当然如果没有这一天,可以言行一致的你其实是挺幸福的。
讲完这两个问题,我请大家问一下自己的祖母、母亲、已育(堂表)姐妹、已育女性同事朋友哺乳的经历。是否愉快?是否遭遇重重阻碍?是否被迫改为人工喂养?哺乳,我想应该是最体现母性的行为之一,全社会唱诵的赞歌现在去哪里了?
我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我是个留美学生。个人观感是: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大多数商场都有母婴室,学校里有很多专门的哺乳用房间,而且带孩子来学校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一个师姐是单亲母亲,曾经把她的女儿带去讨论班。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做到在任何地方都能有隐私地哺乳。除了不出门这种毫无建设性的建议之外,更多的人对当众哺乳是持宽容态度的。我在美国的超市、餐馆、公园里见过很多当众哺乳的母亲,没有人提出过非议。更有趣的一点是:美国的吃奶娃娃在公共场合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国内,我相信这和配套措施以及宽容氛围是分不开的。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有过刻骨铭心的难堪经历。至今最窘迫的一次经历,是我出门开会,为了保证回家后孩子有奶吃,必须定点吸奶,那天我途径纽约,在曼哈顿准备看剧,找遍了整个街区没有找到母婴室和公共厕所。最终迫不得已去了一个快餐店又小又脏的厕所,吸奶途中还不停有人出出进进,窘迫之极却无法可想。
写到最后我不由得好奇起了另一件事:美国凡是有厕所的地方必有尿布台,可以给孩子换尿布,而据我的回忆,国内公共厕所很少有这东西。孩子出门在外大小便难免,可是怎么办呢?公共厕所又没有儿童便盆,也没有地方换尿布,这难道也是国内多见孩子随地便溺的原因之一?由此引发的素质问题,外地人和本地人问题争论数不胜数,可有多少人想到了这一点呢?不到自己成了边缘人,体会不到边缘人的经历和感触也是常有的。
相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个信奉国外月亮比较圆的人。但我得说,该学的,得学。对特殊人群的支持和宽容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把一切有特殊需求的人推进家里不许在公共场合露面,这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再说,虽然不是人人都会当父母亲,但是人人都做过婴儿。请你们,把曾经弱小无助的你们自己,当做一个人。
(最近整天忙于照顾孩子没什么空上网嘴炮。虽然我很乐意促进讨论,但是无奈需要照顾孩子,精力最重要。所以如果一旦此帖出现我不乐意看到的回应,我会关回复,谢谢大家。)
———————————————我是话痨的分割线—————————————————
继续说一下,我刚发现我第二个问题说得太简略,主要因为我觉得没啥可讨论的。我觉得露乳房性质和裸奔不一样,不该是个道德和法律问题,只该是个个人品味和羞耻心界限的问题。换句话说,看着不爽的事情多了,既然承认人家不是挑起男人性欲破坏你家庭的和社会风化的,就没有实际上妨碍到你的权利,你件件指责别人没素质没道德?那看不惯女孩子清凉装的老先生们,也可以觉得超短裙是没素质的体现喽?既然没有被实质地禁止,就都是个人口味问题,没办法真正有合法性地进行道德和法律批判吧?
——————————————再来一根分割线————————————————
于是话还是说得太满了被打脸了orz,我在美国的经历仅限于几个民风开放的州(对,包括现在吸大麻都合法了的那个),大南部其实我没有去过呀……orz
————————————想一想还是把这段也放到主帖里来————————————
这两天的讨论中我无数次听到有人对我反复说:“我们当然体谅妈妈们的辛苦,但是能不能不要毫不顾忌?故意敞胸露怀?我们对迫不得已或者尽量掩盖的妈妈们没有意见,我们有意见的是大大咧咧毫不顾忌旁人感受的妈妈们。如果有各种苦衷,为什么不能跟旁人打个招呼?”
其实最想不通的,就是跟旁人打招呼。这招呼该如何打?在安静的环境内,你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了,这样当然可以立刻跟听力范围内的人道个歉,但这种事情涉及的是视觉,说实在的要给我这种不近视的人,隔大半个图书馆大厅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既然我的眼睛也受到了“污染”,是不是也该打个招呼?大声对所有目击范围内的人说:“大家对不起我要给孩子喂奶了。”?其实封闭空间打招呼容易得多,越是开放越是公共场合越是不知道该和什么人打招呼才是真的。 再说,请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哺乳的母亲,你当然希望引来的注意力越少越好,大声打个招呼不是适得其反?进一步说来,你们既然讨厌的是“大大咧咧”的招摇的妈妈们,那么打招呼本身就有可能引来本来没注意到的人,这不是和“低调”完全背道而驰?
这也是整个讨论里我对很多人质疑“故意”“毫不顾忌”的喂奶妈妈这点很有疑问的地方。究竟如何才算得上故意?如何才算毫无顾忌?你如何得知他人的意图?你又如何晓得别人是否有别的苦衷?很多迫不得已看起来是毫无顾忌,很多故意背后也有别的考量,本身界限就很模糊,为什么在我看来很多人把这两类人分得如此一清二楚?还是说,所有你们看不惯的,都算“故意”?
我个人是不反对即使是故意招摇炫耀地给孩子喂奶的母亲的。我觉得这不是个公德问题。但这点很难达成一致,我知道很多人并不这么想,而且也有自己的理由。所以我不打算说理,我只想说,我这次看到了很多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的人,但如果多一份宽容和善意,整件事都会容易理解和处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