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手机草稿)
我们的童年 据说,我们现在的行为都是童年的折影,那我们现在该是有多不开心。 老妈打电话对大姐抱怨,你们三姐妹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的,一个一直不生第二胎,一个一直不结婚,另外一个连对象都不找了…大姐当这作为笑谈如是转述给我和老三听,可是,其实现实远比老妈想的更悲观——未来可能变成一个离婚成为单身妈妈,一个远嫁他乡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一个成为他人后妈。 我们的童年?饺子说,揣测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只要问他一提起童年时他下意识第一想到的事情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便可以。而我妥妥归为后者,小时候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和我们在家,有一年爸爸背着个大牛仔包回来了,我躲在妈妈身后,妈妈说傻孩子快叫爸爸阿,这是爸爸你不认得了吗,那一年我不过三岁;走路走到池塘里;从二楼沿着楼梯直线滚到一楼,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的时候是把脑袋磕破直冒鲜血现在还有疤痕;无止尽的农活,目观大姐被大蜂蜇的满山地跑而我母亲的第一反应是乐得哈哈大笑,还有大年三十大姐与母亲吵架把自己反锁在楼上屋子写日记,我后来偷偷看到了,上面写着“我一定要离开这个家,我要赚钱证明自己”;夏日傍晚隔着两个池塘外公或者外婆尖锐的声音叫着大姐过去,帮他们挑水;爸妈早出干农活,回来之后妈妈给我们准备早饭,作了一碗了小腊鱼,然后继续忙去了,我们吃完饭夹了准备在学校的午餐的菜,然后听到了妈妈的骂声,菜没剩多少了,我们都成了白眼狼,爸爸看见了默不作声;有段时间姐姐在学校寄餐,我还小,爸妈为了省钱就让我也中午跑到姐姐教室吃饭,用八宝粥罐子,和姐姐分享一坨不过三两的米饭;爸妈有段时间待在邵东,大概一个星期或者更久才回一次家,那时候是姐姐照顾我跟老三,妈妈给她一个星期十块钱生活费,第一个星期有余钱,姐姐和我们用它买了零食,妈妈回家后不知道从哪知此事,把大姐打了一顿,说她败家子,后来我们再也不敢买了;爸妈后来为谋生计出外做生意,我们三留在家,大姐那时候在学校寄宿,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我跟老三自己照顾自己,也是因为妈妈信不过爷爷,那时候我们有过早上五点起床吃饭,六点去上小学的经历,自己劈柴生火做饭,三个加起来不到25岁的孩子一起生活,小时候体弱,有次晚上发烧也不敢跟爷爷说,也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让老三端了水来,换毛巾不停给我敷,第二天竟然神奇般好了,记忆中也是这以后身子渐渐没以前那么弱了;后来姐姐去娄底念书了,爷爷也实在看不下去我们的撮样子带着我们一起生活了,每次要开始做饭的时候都会叫我去生火,柴太硬扎到手爷爷会骂我太娇气,讽刺我手嫩,生火不管快了慢了大了小了都早挨骂,吃饭经常是无声的,吃完了早早跑对面屋子去待着,揣测爷爷吃饭的速度,待他吃完了就跑过去收拾碗筷洗碗扫地,有次姐姐回来了,吃完饭跑出去又跑回来够发现爷爷在洗碗,当时唯一的想法是爷爷在做样子给姐姐看…… 事情太多,手机打字好慢… 记忆中妈妈对姐姐最苛刻,可现在来看,大姐对爸妈是最有孝心的,与姐夫吵架的时候会跟爸妈诉说委屈,寻求寄托;我经常会梦见家人,梦见老三的次数最多,每次在我梦里它都是一个会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小孩,没有棱角,没有自己的性格,但一直跟在我身边,一直是记忆中六七岁的模样,老三后来跟我说过小时候看到的多是父母由于我成绩好对我的附加的包容,而我那时候却对此一无所知,羡慕爸妈对她没有学习上的期待,没有压力,恨爸妈对我的包容在他们眼里是一种变相的投资;而我,一直自卑着,一直对长辈无比敬畏,从一个圈子到另一个更好的圈子,虽然看起来是在不停地往上,而实质是大部分处于一个新圈子的底层,自卑着,但自尊心不容许我这样,逼着自己走上去,直到看低这个曾经让我自卑的圈子,走到另一个让我自卑的“更好”的圈子里去…无限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