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行记二:古寺
银阁寺和清水寺可以算是到京都必去的两个地方,也是京都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两处,地方虽都不大,却是京都十分有代表性的两个建筑。
银阁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浓缩的精华。
寺庙本身很小,园林也很小,但从一进门开始,迂回的小路给游人带来的是移步换景的美感。园子虽不大,却紧凑而精致,包罗万象。在日式园林中,有些要素是一定会有的,比如松,池,沙,石,整个园林就是这些元素和亭台楼阁的玄妙互动,它们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了每个园子的独特之处,银阁寺就是以锦镜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日式的园林非常紧凑有层次这也是为什么园子不大,却给人一种目不暇接般的视觉冲击,这种效果主要来自绿色植被,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松树在眼前铺开,近处的较矮,远处的较高,再远处,倚着山势向上,这样就让每个角落从各个角度看都充满了绿色。
银阁寺的国宝级建筑,观音殿,也就是银阁本身,看上去比中國的亭子大不了多少,但有趣的是,底层的“心空殿”是传统日式建筑风格,而二层“潮音阁”则是唐式,也就是中式的禅室。它的门前,有非常具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庭院,是个让许多人驻足称奇的地方。枯山水就是用沙,石和树组成的微缩园林,沙子被耙成了许多水纹的形状,看上去像是干枯的河床。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园林毫无美感,不过实际上,枯山水的哲学意义胜过了美学意义。
枯山水园林是禅宗修行者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为的是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在我看来,这种极简,充满禅意的风格似乎贯穿了现代日本的方方面面,发展到今天大概就是实用主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印良品,一开始会觉得简单得无法接受,仔细研究才发现不论功能还是外观,都是值得称赞的。简单,但并不影响美观,只是保留了最必要的元素,再把它们的每个细节做得无比人性化,细想来,日本似乎就是传承了这种朴实洗练的风格。
枫树似乎是日本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和银杏一样,不论是在城市的大街上,还是公园,寺庙里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北京的时候,去过香山看红叶,但除了入口处的几株老枫树颇有美感,山上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的枫叶,只有零星几颗,那次下来十分失望,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但在日本,枫树普遍得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京都。所以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能成为日本的特色,是因为首先在数量上就很可观。
虽然是夏天,枫树也依然可爱,叶子的形状就像尖尖的小手掌,轮廓边缘分明可见,层层叠叠,如漫天的星星,如果是以蓝天为背景就更是美丽。从银阁寺后面的小山上下来,就已经看花了眼。山上全是枫树,且显然整座山的植被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和设计,连树与树之间的地方,看不见杂草,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青苔,像地毯一样,厚而有质感。在阳光的映衬下,眼前的景象美得震撼,绿色在发亮,仿佛闪耀着神圣光辉。
![]() |
门票可以当做不错的纪念品 |
银阁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浓缩的精华。
寺庙本身很小,园林也很小,但从一进门开始,迂回的小路给游人带来的是移步换景的美感。园子虽不大,却紧凑而精致,包罗万象。在日式园林中,有些要素是一定会有的,比如松,池,沙,石,整个园林就是这些元素和亭台楼阁的玄妙互动,它们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了每个园子的独特之处,银阁寺就是以锦镜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 |
日式的园林非常紧凑有层次这也是为什么园子不大,却给人一种目不暇接般的视觉冲击,这种效果主要来自绿色植被,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松树在眼前铺开,近处的较矮,远处的较高,再远处,倚着山势向上,这样就让每个角落从各个角度看都充满了绿色。
![]() |
银阁寺的国宝级建筑,观音殿,也就是银阁本身,看上去比中國的亭子大不了多少,但有趣的是,底层的“心空殿”是传统日式建筑风格,而二层“潮音阁”则是唐式,也就是中式的禅室。它的门前,有非常具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庭院,是个让许多人驻足称奇的地方。枯山水就是用沙,石和树组成的微缩园林,沙子被耙成了许多水纹的形状,看上去像是干枯的河床。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园林毫无美感,不过实际上,枯山水的哲学意义胜过了美学意义。
![]() |
枯山水园林是禅宗修行者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为的是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在我看来,这种极简,充满禅意的风格似乎贯穿了现代日本的方方面面,发展到今天大概就是实用主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印良品,一开始会觉得简单得无法接受,仔细研究才发现不论功能还是外观,都是值得称赞的。简单,但并不影响美观,只是保留了最必要的元素,再把它们的每个细节做得无比人性化,细想来,日本似乎就是传承了这种朴实洗练的风格。
![]() |
枫树似乎是日本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和银杏一样,不论是在城市的大街上,还是公园,寺庙里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北京的时候,去过香山看红叶,但除了入口处的几株老枫树颇有美感,山上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的枫叶,只有零星几颗,那次下来十分失望,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但在日本,枫树普遍得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京都。所以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能成为日本的特色,是因为首先在数量上就很可观。
![]() |
虽然是夏天,枫树也依然可爱,叶子的形状就像尖尖的小手掌,轮廓边缘分明可见,层层叠叠,如漫天的星星,如果是以蓝天为背景就更是美丽。从银阁寺后面的小山上下来,就已经看花了眼。山上全是枫树,且显然整座山的植被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和设计,连树与树之间的地方,看不见杂草,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青苔,像地毯一样,厚而有质感。在阳光的映衬下,眼前的景象美得震撼,绿色在发亮,仿佛闪耀着神圣光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