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月
时隔近三年之后,我又开始坐在电脑面前敲键盘开始在这里写字。倒不是说这三年都没有写过字,只是已经习惯把一些零碎的东西记录在微博或者是朋友圈。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你所看到的,只是我想给你看的,有些东西终究还是需要自己消化。比起提笔在纸上写字,似乎更乐意在键盘上敲,一方面是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却是不忍直视那手扭曲的字体。在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各种社交媒体已沦陷的情况下,豆瓣成了我最后能够想到的一片净土。
以上是写在前面的一些废话。
前不久在进步主义的微信里看了一篇叫做《读书时最好的间隔年》的文章,说的是一枚女纸辞掉了干了若干年的销售工作,相比很多人选择在间隔年里说走就走的旅行,她选择的是读书。个人认为不管怎样度过自己的间隔年,都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
间隔年这个词似乎在这几年非常流行,很多人要么辞职要么休学,利用这个的时间去做很多因为之前忙碌而无法去做的事情。之于我而言,年这个字显得太奢侈,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支撑我完成我的间隔年,因为我还有房贷还要生活,紧跟着还要养孩子等等。想要感谢玛丽小姐和父母,给我足够的支持让我小小地奢侈下有了这次间隔月。
干了五年的工作说辞就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现在经济负担还比较重的情况下,但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寻求各方意见之后还是辞掉了,很多人说你应该找好下家再走的,而我很坚决地说,我他妈的就是不想干了,真的。
准确说我并不是个很会协调工作和生活的人,这五年的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在挣扎,挣扎着要离开这个行业,挣扎着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但挣扎归挣扎,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面,辞职的时候我才悲哀的发现我没有休过年假甚至婚假都没有休,唯一的一次年休假是三年前父亲生病的时候休假去北京照顾他。而这些年的付出也确实为我带来了一份尚可的收入,一些能够支撑内心的荣誉以及很多可能会在未来很受用的经验和技能,感恩过去的这些收获、经历和成长,当然也对家人特别是玛丽小姐有着万分歉疚。
辞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时间。跟朋友开玩笑说现在的我就像一个“时间暴发户”,对于这突然得到的大把时间无所适从,于是便肆意地挥霍,跟那些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对于从天而降的金钱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心态。偶尔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会觉得有些病态,但却没打算停止,因为我深知从今往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就竭尽所能去疯狂吧。
这些日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买菜、洗衣、做饭、看书、踢球、聊天。
很多时候玛丽小姐出门的时候都会凑过来亲吻一下然后说一句好羡慕你我走了,而我通常是意识模糊地回应一句嗯,路上注意安全。这样的情况在过去通常是我来扮演亲吻然后先出门的角色。
过去的工作真的很忙碌,所以没能很好地照顾玛丽小姐,所以这些时候我都尽自己一切可能去关心她去爱她,而我所表达爱的方式就是下厨房学一些之前从没有做过的菜并且不断变化花样来让她下班后回到家里会有惊喜并且很开心。想要特别谢谢下厨房这个软件,真的很棒。
除了全职丈夫的职能之外,看书几乎是唯一能够让我沉静下来的事情,其实惭愧的是在昨天之前的大半个月的时间我仅仅只看完了两本书,而这两本书我甚至都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买的了,只是知道是很久很久以前。前些天看到亚马逊上面“满290送120”的活动,于是链接过去疯狂下单,加上之前买的5本书,累计一口气买了18本书,于是发微信开玩笑说买了今年一年要看的书,大概应该也差不多吧。
足球是我从小到大唯一坚持的两件事之一,另一件当然是写字。对于这来之不易的间隔月,我也顺理成章地把一周单赛提高到了一周双赛,当然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受伤的风险,可是没有关系,对于踢球这件事我真的是乐此不疲,我很快乐,我需要的更多。或许上班之后就没有机会一周双赛了,可是没有关系,我真的很享受现在的足球时光。
聊天是挥霍时间最好的方式,而我似乎将这种方式利用到了极致,辞职之后莫名其妙地被加进了初中的微信群里,加上之前的各种微信和QQ群,但凡是能够插话的地方我都竭尽所能顶上去,我不敢确定有没有人理解那种渴望讲话的感觉,但是我就真正地这么做了,用一句比较飘逸的话说就是聊的风生水起。当然慢慢地我也开始克制,因为买了书之后我更乐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书上而非那些所谓的联络感情的毫无营养的聊天里。
今天接到某银行录取电话的时候正在回家的船上,当手机屏幕上出现“XX银行”的那一刻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心里猛地震了一下,因为我知道这个小小的梦想终于还是实现了。简短地交流并感谢之后,我拉着玛丽小姐的手说我真的很开心并且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而我知道她一定明白我心里的那种喜悦的感觉。于是迫不及待地给父母和岳父岳母打电话,给那些我在乎的朋友以及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朋友发微信报喜,我知道这个消息我必须立刻马上分享给大家,即使有人不愿意听我也必须告诉他们我有多开心。
没有人知道我等这一刻等了多久,更没有人明白这些年我内心挣扎的一些东西。想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这些年的努力,这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发誓,我会比之前更努力,也会比之前做的更好。
阳子,奋斗吧!
以上是写在前面的一些废话。
前不久在进步主义的微信里看了一篇叫做《读书时最好的间隔年》的文章,说的是一枚女纸辞掉了干了若干年的销售工作,相比很多人选择在间隔年里说走就走的旅行,她选择的是读书。个人认为不管怎样度过自己的间隔年,都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
间隔年这个词似乎在这几年非常流行,很多人要么辞职要么休学,利用这个的时间去做很多因为之前忙碌而无法去做的事情。之于我而言,年这个字显得太奢侈,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支撑我完成我的间隔年,因为我还有房贷还要生活,紧跟着还要养孩子等等。想要感谢玛丽小姐和父母,给我足够的支持让我小小地奢侈下有了这次间隔月。
干了五年的工作说辞就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现在经济负担还比较重的情况下,但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寻求各方意见之后还是辞掉了,很多人说你应该找好下家再走的,而我很坚决地说,我他妈的就是不想干了,真的。
准确说我并不是个很会协调工作和生活的人,这五年的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在挣扎,挣扎着要离开这个行业,挣扎着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但挣扎归挣扎,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面,辞职的时候我才悲哀的发现我没有休过年假甚至婚假都没有休,唯一的一次年休假是三年前父亲生病的时候休假去北京照顾他。而这些年的付出也确实为我带来了一份尚可的收入,一些能够支撑内心的荣誉以及很多可能会在未来很受用的经验和技能,感恩过去的这些收获、经历和成长,当然也对家人特别是玛丽小姐有着万分歉疚。
辞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时间。跟朋友开玩笑说现在的我就像一个“时间暴发户”,对于这突然得到的大把时间无所适从,于是便肆意地挥霍,跟那些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对于从天而降的金钱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心态。偶尔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会觉得有些病态,但却没打算停止,因为我深知从今往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就竭尽所能去疯狂吧。
这些日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买菜、洗衣、做饭、看书、踢球、聊天。
很多时候玛丽小姐出门的时候都会凑过来亲吻一下然后说一句好羡慕你我走了,而我通常是意识模糊地回应一句嗯,路上注意安全。这样的情况在过去通常是我来扮演亲吻然后先出门的角色。
过去的工作真的很忙碌,所以没能很好地照顾玛丽小姐,所以这些时候我都尽自己一切可能去关心她去爱她,而我所表达爱的方式就是下厨房学一些之前从没有做过的菜并且不断变化花样来让她下班后回到家里会有惊喜并且很开心。想要特别谢谢下厨房这个软件,真的很棒。
除了全职丈夫的职能之外,看书几乎是唯一能够让我沉静下来的事情,其实惭愧的是在昨天之前的大半个月的时间我仅仅只看完了两本书,而这两本书我甚至都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买的了,只是知道是很久很久以前。前些天看到亚马逊上面“满290送120”的活动,于是链接过去疯狂下单,加上之前买的5本书,累计一口气买了18本书,于是发微信开玩笑说买了今年一年要看的书,大概应该也差不多吧。
足球是我从小到大唯一坚持的两件事之一,另一件当然是写字。对于这来之不易的间隔月,我也顺理成章地把一周单赛提高到了一周双赛,当然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受伤的风险,可是没有关系,对于踢球这件事我真的是乐此不疲,我很快乐,我需要的更多。或许上班之后就没有机会一周双赛了,可是没有关系,我真的很享受现在的足球时光。
聊天是挥霍时间最好的方式,而我似乎将这种方式利用到了极致,辞职之后莫名其妙地被加进了初中的微信群里,加上之前的各种微信和QQ群,但凡是能够插话的地方我都竭尽所能顶上去,我不敢确定有没有人理解那种渴望讲话的感觉,但是我就真正地这么做了,用一句比较飘逸的话说就是聊的风生水起。当然慢慢地我也开始克制,因为买了书之后我更乐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书上而非那些所谓的联络感情的毫无营养的聊天里。
今天接到某银行录取电话的时候正在回家的船上,当手机屏幕上出现“XX银行”的那一刻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心里猛地震了一下,因为我知道这个小小的梦想终于还是实现了。简短地交流并感谢之后,我拉着玛丽小姐的手说我真的很开心并且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而我知道她一定明白我心里的那种喜悦的感觉。于是迫不及待地给父母和岳父岳母打电话,给那些我在乎的朋友以及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朋友发微信报喜,我知道这个消息我必须立刻马上分享给大家,即使有人不愿意听我也必须告诉他们我有多开心。
没有人知道我等这一刻等了多久,更没有人明白这些年我内心挣扎的一些东西。想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这些年的努力,这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发誓,我会比之前更努力,也会比之前做的更好。
阳子,奋斗吧!